1、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我们这次能成功中标,全靠经理的诡计。
B.要想取得好的业绩就得付出坚持不懈的努力,而不是一味巴结讨好。
C.礼仪课要求我们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和穿衣派头。
D.我来参加这次宴会着实是你们的荣幸。
2、用“然”字组成词语,填入下列括号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二十来岁,他已经很大很高,( )肢体还没被年月铸成一定的格局。
(2)每一面墙刷完,他搜索一遍,( )连一个芝麻大小的粉点也没发现。
(3)她看看我手里的报纸,( )噘起嘴,挺委屈地走了。
A.居然 虽然 忽然
B.虽然 居然 忽然
C.忽然 居然 虽然
D.忽然 虽然 居然
3、下列剪纸、印章、书法、匾额作品中,字体是小篆的是( )
A. B.
C. D.
4、读句子,根据拼音写词语。
1.在这片féi wò(________)的土地上,他们辛勤ɡēnɡ yún(________),终于换来了金秋的累累硕果。
2.不管是真诚的zàn yù(________),还是不怀好意的fěnɡ cì(________)挖苦,他都全盘接纳,并yóu zhōnɡ(________)地表达了谢意。
5、先填空,再把加点字的正确解释填在括号里。
“承”部首是____,除部首外再查____画。在字典里的解释是:①接着,托;②承担,担当;③继续,接续;④接受。
(1)承上启下(______) (2)继承(______)
6、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完成练习。
____书____画 顶天________ 良____美____
________浩渺 乐____不____ ________旖旎
________胜数 美妙________
(1)含有反义词的词是___________,我也可以写一个这样的词:___________。
(2)形容“非常美妙,没有什么可以相比”的词是____________。形容“美好的时光和景物”的词是____________。与“不计其数”意思相近的词是_____________。
(3)请任选上面两个词语写一段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看拼音,写词语。
huān chànɡ shī féi
( ) ( )
shì fànɡ xiào yínɡ yínɡ
( ) ( )
wéi jù pēn fā
( ) ( )
wànɡ shènɡ nào rǎnɡ rǎnɡ
( ) ( )
8、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完成练习。
①肃然起( ) ②矜持不( ) ③( )己为公
④一( )见血 ⑤从容( )定 ⑥情不自( )
1.与词语③意思相近的词语是_________。词语④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与词语⑤意思相反的词语有_________和_________。
2.选词填空。(填序号)
(1)看过周总理的传记后,我不禁对他___________。
(2)他听了老奶奶的故事后,_____________地流下了眼泪。
9、阅读下面非连续性文本,完成练习。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景区售票规定
景区票价:门市价:120元 网售价:120元
开放时间:9:00—16:00
优惠政策:
①65周岁及以上老人、16岁及以下未成年人、现役军人、消防员、残疾人免票。
②学生持学生证享半价优惠。
使用说明:
①观众凭本人二代身份证至检票口直接刷证入园。门票当天有效。
②至少提前一天预约门票,确认成功后再前往参观。不能预约当日门票。
【1】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①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售票时间为9:00—16:00,错过这个时间就不能买票了。(______)
②65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可以免费参观该博物院。(______)
③哥哥今年18岁了,他带着学生证只需要60元就可以参观秦始皇帝陵博物院。(______)
④小刚是小学五年级学生,他和妈妈一起参观该博物院只需要花120元。(______)
【2】秦始皇陵兵马俑是令中国人骄傲的世界文化遗产,你对它有哪些了解,请简要介绍。(至少写出三条有价值的信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小圣施威降大圣(节选)
前情提要:孙悟空被封为弼马温,在天上悠闲自在,可是有一天,因王母娘娘举办的“蟠桃盛会”没有邀请他,他遂大闹蟠桃会。自知闯祸,孙悟空又返回花果山。玉帝派遣上万天兵,布下天罗地网,居然还是奈何不了他。观音菩萨向玉帝推举二郎神去收服孙悟空……
大圣笑嘻嘻的,将金箍棒掣(chè)起,高叫道:“你是何方小将,敢大胆到此挑战?”真君喝道:“你这厮有眼无珠,认不得我么?吾乃玉帝外甥,敕(chì)封昭惠灵显王二郎是也。今蒙上命,到此擒你这反天宫的弼马温!”大圣道:“我记得当年玉帝妹子思凡下界,配合杨君,生一男子,曾使斧劈桃山的,是你么?我行要骂你几声,可又无冤无仇;待要打你一棒,可惜了你的性命。”真君大怒道:“泼猴!休得无礼!吃吾一刀!”大圣侧身躲过,举金箍棒劈手相还。只见铁棒赛飞龙,神刀如舞凤。
真君与大圣斗三百余合,不分胜负。那真君抖擞神威,摇身一变,变得身高万丈,两手举着三尖两刃神刀,好似华山顶上之峰,恶狠狠朝大圣就砍。这大圣也使神通,变得和二郎身躯一样,举一根如意金箍棒,如昆仑顶上的擎天之柱,抵住二郎神。这边阵上,梅山兄弟向水帘洞外撒开鹰犬。那些猴抛戈弃甲,撇剑丢枪,喊的喊,跑的跑。大圣忽见本营中妖猴惊散,收了法相,掣棒抽身就起。真君见他败走,大步赶上道:“那里走?趁早归降,饶你性命!”大圣不恋战,跑近洞口,正撞着梅山六将军率众挡住,大圣慌了手脚,就把金箍棒捏成绣花针,藏在耳内,摇身一变,变作个麻雀儿,飞在树梢头。那六兄弟慌慌张张,前后寻觅不见,一齐吆喝道:“走了这猴精也!走了这猴精也!”
正嚷着,真君到了,圆睁凤眼观看,见大圣变了麻雀儿,就摇身一变,变作个饿鹰儿,抖开翅膀去扑打。大圣见了,嗖地飞起,变作一只大鹚(cí)老,冲天而去。二郎见了,急抖翎毛,摇身一变,变作一只大海鹤,钻上云霄来衔。大圣又将身按下,变作一个鱼儿,潜入水中。二郎赶至涧边,不见踪迹,变作个鱼鹰儿,飘荡在下游水面上。那大圣变鱼儿顺水正游,忽见一只飞禽,似青鹞(yào),毛片不青;似鹭鸶,顶上无缨(yīnɡ);似老鹳(ɡuàn),腿又不红:“想是二郎变化了等我哩……”急转头打个水花走。二郎看见道:“那鱼儿,似鲤鱼,尾巴不红;似鳜(ɡuì)鱼,花鳞不见;似黑鱼,头上无星;似鲂(fánɡ)鱼,鳃上无针。他怎么见了我就回去了?必然是那猴变的。”赶上来,刷地啄一嘴。大圣蹿出水中,变作一条水蛇,游近岸,钻入草中。二郎没衔着他,急转身,又变成了一只朱绣顶的灰鹤,伸着一个长嘴,尖头铁钳子一般,径来吃这水蛇……
大圣滚下山崖,伏在那里又变一座土地庙儿,大张着口,似个庙门;牙齿变作门扇,舌头变作菩萨,眼睛变作窗棂(línɡ)。只有尾巴不好收拾,竖在后面,变作一根旗杆。真君赶到崖下,只见一间小庙,急睁凤眼仔细看,见旗杆竖在后面,笑道:“是这猢狲了!他又在那里哄我。我不曾见一根旗杆竖在后面的庙宇。一定是这畜生想哄我进去,他便一口咬住。等我掣拳先捣窗棂,后踢门扇!”大圣听得心惊道:“好狠,好狠!门扇是我牙齿,窗棂是我眼睛。若打了牙,捣了眼,可怎么办?”扑地一个虎跳,又冒在空中不见。
(有改动)
【1】(整体感知)节选的部分主要描写孙大圣与二郎神的战斗,他们的战斗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比(_____),第二阶段是比(_____)。
A武器 B武艺 C法术 D法宝
【2】(梳理情节)故事中写到了孙大圣与二郎神的哪些变化?请摘录相关的词语,填写下图。
孙大圣的变化: ______ 鹚老 鱼儿 水蛇 ________
二郎神的变化: 饿鹰 海鹤 ______ ______ 二郎真君
【3】(理解词句)读下面的一句话,注意加点的部分,并联系上下文填空。
那些猴抛戈弃甲,撇剑丢枪,喊的喊,跑的跑。
(1)加点部分中,有四个字的意思是相近的,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2)这句话描写的是花果山的猴们_______________的场面。
【4】(评价人物)故事中的孙大圣和二郎神,尽管立场不同,但这两个人物形象有很多相似之处,你能简要说一说这两个人物的相似之处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预测故事)孙大圣与二郎神可谓是“棋逢对手,将遇良才”,难分胜负。那么二郎神怎样才能降服孙大圣呢?请你预测一下,接下来的情节会怎样发展?并简要地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你将成品进行了展示,奇奇看后对诸葛亮产生了兴趣,于是去找了相关故事进行阅读。
空城计
佚名
①街亭失守以后,诸葛亮一面命关兴、张苞率领人马到武功山埋伏作为疑兵,一面派张翼带兵去修理剑阁,平整回川的道路,以备蜀军大撤退。然后,诸葛亮让马岱(dài)、姜维仍领兵伏在山谷中。他调派停当,便先率五千兵马去运送粮草。
②忽然飞马送来消息,说司马懿(yì)带领大军十五万朝西城这边蜂拥而来。这时,诸葛亮身边已无大将,所带的五千兵马,一半去搬运粮草,只剩下两千五百兵马在城中。众文官听得这个消息,无不惊恐吓得魂不附体。
③诸葛亮上城楼一看,果然尘土冲天,魏兵正分两路杀来。诸葛亮知道想走也来不及了,就对手下的人说:“你们都可以放心,魏兵不敢进城!”于是连忙传令下去,叫人收藏起所有的旗帜,禁止人们随便出入及大声说话,却把四面城门大开,让军士装作老百姓,洒扫街道,倘若魏兵来到,不可乱动。诸葛亮自己则披上鹤毛大氅(chǎng),戴了丝织布头巾,让两个童子在城楼上点上香,悠闲地弹起琴来。
④魏军前军冲到城下,见了如此模样,都不敢前进,忙报告司马懿。司马懿笑着不肯相信,便下令停止行进。在马上远远观望,果然看见诸葛亮坐在城楼上,笑容满面,悠闲地弹琴。诸葛亮左面的童子手捧宝剑,右面的童子手执塵(zhǔ)尾。城门内外有二十多个百姓,低头洒扫,旁若无人。
⑤司马懿看了,心中大疑。他回到军中,下令后军作前锋,前军作后军,向北面山路退去。司马昭说:“莫非诸葛亮没兵,故意做出这样子?父亲为什么要退兵?”司马懿说:“诸葛亮平生谨慎,从不冒险。如今大开城门,必有埋伏,我如果进兵,就要中他的计策。尔等怎能知道!”于是,将两路兵马全部退去。
⑥诸葛亮见魏军远去,拍手大笑起来,众官无不惊奇,便问诸葛亮:“司马懿是魏国名将,如今带了十五万大军到来,见了丞相,为何退得这样快?”诸葛亮说:“他料定我平生谨慎,决不冒险,见了如此模样,便怀疑会有埋伏,所以很快逃走。我并非想要冒险,实在是迫不得已才决定如此。我们只有两千五百兵马,如果放弃城池逃走,必不能跑远,岂不被司马懿一个个捉住?现在他们一定从北边的小路退走,我已让关兴、张苞在那里等候迎战。”众官犹有余悸(jì),说:“如果我们遇到这样的情况,就只好扔下西城逃跑了。”诸葛亮说:“我如果是司马懿,一定不立即退兵。”部下听了,都十分佩服。
(文章有删减)
【1】(信息提取)文章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写,请根据内容梳理并填空。
空城计 | 起因(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蜀军城中只有两千五百兵马。 |
经过(2)诸葛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营造出一派祥和的氛围。 | |
结果(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诸葛亮已让关兴、张苞在北边小路等候迎战。 |
【2】(词语理解)请你联系上下文猜测句中加点部分的意思。(语文园地知识点)[语文要素,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
(1)他调派停当,便先率五千兵马去运送粮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众官犹有余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句子作用)同学们对下面这个句子产生了争议,请你选出分析正确的是( )(多选)
司马昭说:“莫非诸葛亮没兵,故意做出这样子?父亲为什么要退兵?”
A.此句运用了语言描写,从司马昭的话语中可以看出他一点军事知识都不懂。
B.用司马昭的话来衬托司马懿的多疑,侧面表现出了诸葛亮善于洞察人心。
C.此处有关司马昭的语言描写可以直接删掉,不会对文章有什么影响。
D.此句引出了后文司马懿对于自己退兵的解释,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4】(内容理解)请你分析下面三个“笑”的不同之处,将表格补充完整。
文中的三个“笑” | “笑”的原因 | 什么样的“笑” |
司马懿笑着不肯相信便下令停止行进 | 司马懿并不相信属下报告的城门大开、诸葛亮坐在城楼上弹琴的消息。 | 不以为意的笑 |
果然看见诸葛亮坐在城楼上,笑容满面 | (1)______________。 | (2)______________的笑 |
诸葛亮见魏军远去,拍手大笑起来 | (3)______________。 | (4)______________的笑 |
【5】本文运用了大量的语言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请你也运用语言描写,写一位你熟悉的人物,注意要能突显人物的特点。(15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被人相信是一种幸福
一艘货轮在烟波浩渺的大西洋上行驶。一个在船尾搞勤杂的黑人小孩不慎掉进了波涛滚滚的大西洋。孩子大喊救命,无奈风大浪急, 船上的人谁也没有听见,他眼睁睁地看着货轮拖着浪花越来越远……
求生的本能使孩子在冷冰的水里拼命地游,他用全身的力气挥动着瘦小的双臂,努力使头伸出水面,睁大眼睛盯着轮船远去的方向。
船越来越远,船身越来越小,到后来,什么都看不见了,只剩下一望无际的汪洋。孩子力气也快用完了,实在游不动了,他觉得自己要沉下去了。放弃吧,他对自己说。这时候,他想起了老船长那张慈祥的脸和友善的眼神。不,船长知道我掉进海里后,一定会来救我的! 想到这里,孩子鼓足勇气用生命的最后力量又朝前游去……
船长终于发现那黑人孩子失踪了,当他断定孩子是掉进海里后, 便下令返航。这时,有人规劝:“这么长时间了,就是没有被淹死,也让鲨鱼吃了……”
船长犹豫了一下,还是决定回去找。又有人说:“为一个黑奴孩子,值得吗?”船长大喝一声:“住嘴!”
终于,在那孩子就要沉下去的最后一刻,船长赶到了,救起了孩子。
当孩子苏醒过来之后,跪在地上感谢船长的救命之恩时,船长扶起孩子问:“孩子,你怎么能坚持这么长时间?”
孩子回答:“我知道你会来救我的,一定会的!”
“怎么知道我一定会来救你的?” “因为我知道您是那样的人!”
听到这里,白发苍苍的船长扑通一声跪在黑人孩子面前,泪流满面:“孩子,不是我救了你,而是你救了我啊!我为我在那一刻的犹豫而耻辱……”
一个人能被他人相信也是一种幸福。他人在绝望时想起你,相信你会给予拯救更是一种幸福。
【1】下面词的意思。
不慎:_____
犹豫:_____
【2】试着写出事情的起因、发展和结局。
( )——( )——( )
【3】第四五自然段中写其他人的话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孩子,不是我救了你,而是你救了我啊!我为我在那一刻 的犹豫而耻辱”船长这一席话的意思是( )。(多选)
A.是孩子对船长的信任让船长感到耻辱的。
B.实际上并不是船长救的这个孩子。
C.如果当时船长毫不犹豫地去拯救小男孩,他就不会感到耻辱。
【5】你觉得船长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启发
门采尔是德国著名的油画家和版画家。他13岁开始作画,非常勤奋、刻苦。他的画比较早地反映了德国工人阶级的生活。泥沙匠、马车夫、磨刀人、油漆工、修车工等,在他的笔下都栩栩如生。他用四年的工夫画了一幅(fù fú)油画《轧钢工厂》,轰动了全国。
当时,有一位青年画家,他画得很草率(lǜ shuài)。他的画总是很长时间卖不出去。他看到门采尔的画总是很快被人们一抢而空,就去找门采尔,请他介绍成功的秘诀。门采尔告诉青年画家说:“要有秘诀,那就是多看多画。”青年画家说:“我画得不少呀!有时一天就可以画好几张,要卖出去往往得等上一年。这是为什么呢?”门采尔笑着说:“这件事好办,你不妨倒过来试试看。”青年画家莫名其妙:“倒过来,这是什么意思?”门采尔一本正经(jǐng jīng)地说:“对呀,倒过来,就是你要用一年的工夫去画一张画,那你一天就能把它卖出去了。”青年画家苦笑着说:“一年画一张,那么慢呀!”门采尔严肃起来说:“画画是艰苦的劳动,是没有捷径走的。”青年画家回去后,着(zhuó zháo)实认真地画起来,用一年的时间画一张画,果然,不到一天就卖出去了。
(1)选择括号中正确的读音。一幅________(fù fú)油画 草率________(lǜ shuài)
一本正经________(jǐng jīng) 着________(zhuó zháo)实
(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①栩栩如生:________。
②莫名其妙:________。
(3)从第一自然段中,我们知道了门采尔的画的特点:________。
(4)表示青年画家画画前后不同态度的一对反义词:________和________。
(5)门采尔让青年画家“倒过来”,是指把________倒过来。这是因为门采尔认为:________。
14、阅读园。
祖父的园子(节选)
①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②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③虫子叫了,就像在说话似的。④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⑤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⑥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⑦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⑧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⑨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⑩蝴蝶随意地飞,一会儿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儿又从墙头上飞走一只白蝴蝶。⑪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要飞到谁家去?⑫太阳也不知道。
【1】对画横线的句子理解正确的是( )
A.园子里的植物和动物都成活了,长得非常好。
B.园子里的一切植物和动物都十分自由。
C.这个园子没有人管理,任凭园子里的植物和动物自生自灭。
【2】这段话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的修辞方法,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的情感。
【3】第4、5句与6到12句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理解。
小雪花的泪
①尽管昨晚雪下得很大很大,但却轻得没有声音,好像______一样。小雪花们期待着能給还在屋里睡觉的人一个惊喜,听人们一早推开窗就喊“啊,下雪啦”,那是一种多么热烈的呼唤啊!
②天快亮的时候,所有的雪花都已经落了下来,把树变成了雪树,把房子变成了雪房子,把一条条大大小小的路都盖得快看不见了。
③停留在一条小路上的一群小雪花们你一言我一语地猜测着:“今天第一个发现我们的,准是去买菜的妈妈。”“不一定,也许是一个去上班的叔……”
④正说到这儿,只见一栋小屋的门开了,从门里走出一位叔叔。小雪花们立刻闭上嘴巴,竖起耳朵,可它们等了老半天也没听见那叔叔说一句话。更奇怪的是,他很年轻就已经拄了一根拐棍。
⑤小雪花们气愤极了,心想:这个叔叔太冷漠了,太不在乎我们了!于是,它们在叔叔快要走过时,一齐使劲儿翻了个身,把叔叔摔倒在地上。小雪花得意极了!
⑥可是叔叔摔倒后并没有马上爬起来,他用手慢慢抚摸着雪花,闻了闻,又尝了尝,然后仰起头,向着天空大声喊道:“下雪啦!下雪啦……直到所有门窗都打开,人们大声喊道“下雪啦”的时候,他才停下来。
⑦正当小雪花们奇怪时,只见两个女孩儿奔到那位叔叔跟前,把他搀扶起来:“盲人叔叔, 谢谢你告诉我们下雪了。这雪真美啊!”
⑧小雪花们听了一惊,什么?这是一位盲人叔叔?可是我们刚才……
⑨盲人叔叔拄着拐棍,一步步走远了,一边走,一边还在兴奋地说:“下雪了!下雪了!”
⑩A此刻,细心的人能听见雪花的泪一滴一滴地从树上、屋檐上落下来、落下来……B虽然那一句句“下雪啦”的呼声越来越多,但它们听了却想哭。C终于,它们忍不住了,悄悄地落下了眼泪。D望着叔叔渐渐走远的背影,听着那渐渐模糊的声音,小雪花们难过极了。
【1】结合短文语境,填空或填写序号。
①“小雪花们期待着能给还在屋里睡觉的人一个惊喜”。这里的“惊喜”具体指__________。
②短文第②自然段强调说明了________。
③选择恰当词语的序号填写到第①自然段的横线上。
A.小鸡啄米 B.小溪流水 C.小猫走路 D.小鸟飞翔
④第⑩自然段语句正确的排列顺序是__________。
【2】“盲人叔叔,谢谢你告诉我们下雪了。”细读短文,想一想叔叔的哪些行为与“盲人”身份相一致?用“_____”画出其中的一处。
【3】在下面的括号里填写反映小雪花情感变化的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针对题目《小雪花的泪》,下列理解恰当的一个是( )
A.天亮了,雪停了,太阳出来了。小雪花被一点点融化成了雪水。
B.“下雪啦”的呼声越来越多,可是小雪花却不能加入他们的行列。
C.小雪花因为误解了盲人叔叔而后悔不迭,心里感到十分的痛苦。
D.瑞雪兆丰年。小雪花听到了人们的呼唤,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16、课外阅读
徐悲鸿
徐悲鸿是我国杰出的画家。1919年到1927年,他在欧洲留学。当时的中国,军阀混战,贫穷落后,在世界上没有地位,在外国的中国留学生常受到别人的歧视。
有一次,许多留学生在一起聚会,一个满身散发着酒味的外国学生站起来,恶毒地说:“中国人又蠢又笨,只配当亡国奴,就是把他们送到天堂里去深造,也成不了才!”坐在一旁的徐悲鸿被(激怒 激动)了,他走到这个洋学生面前,大声说:“先生,你不是说中国人不行吗?那么,我代表我的祖国,你代表你的国家,我们比一比,等学习结业时,看看到底谁是人才,谁是蠢材!”
从此,徐悲鸿学习更勤奋了。他到巴黎各大博物馆去临摹世界名画的时候,常常是带上一块面包一壶水,一去就是一整天,不到闭馆的时候不出来。法国画家达仰非常喜欢徐悲鸿,他从这个中国青年身上,看到了中国人民的坚强毅力。他主动邀请徐悲鸿到家里做客,在他的画室里画画,并亲自给徐悲鸿指导。
有志者,事竟成。徐悲鸿进入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后,在几次竞赛和考试中获得了第一名。后来,他的油画在巴黎展出时,(震荡 轰动)了巴黎美术界。这时,那个在大家面前大骂中国人无能的洋学生,不得不承认自己不是中国人的对手。
【1】“有志者,事竟成”的“竟”用音序查字法应该查大写字母(____),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部,除部首外还有(____)画。“竟”的解释主要有:①完毕;②从头到尾,全;③到底,终于。“有志者,事竟成”中的“竟”应取第(____)种解释。
【2】将文中括号里不合适的词语,用“/”划去。
【3】下面各项是对本文中心的描述,在正确的说法后面打“√”。
A.徐悲鸿发奋图强,终于成为一位有名的画家。( )
B.徐悲鸿与外国学生比才能高低,最后徐悲鸿赢了。( )
C.徐悲鸿勤奋学习,终于成功,为中国人争了气。( )
D.徐悲鸿的成功说明中国学生比外国学生聪明、能干。( )
【4】为什么那个洋学生不得不承认自己不是中国人的对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像徐悲鸿这样的爱国画家还有很多,请再举出一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现代文阅读
我爱家乡的秋夜(节选)
①家乡的秋夜素雅,幽静。我对家乡的秋夜有一种眷恋之情,我爱家乡的秋夜。
②家乡的秋夜像一幅美丽的水墨画。柔和的月光下,一望无际的田野是碧绿的翡翠,水稻的叶子挑起一颗颗的秋露,远远望去,好像珍珠撒在翡翠上,绿得逗你的眼,亮得闪你的目。月光慢慢地从浓密的竹林里一丝一缕地透过来·洒在细密的竹叶上,洒在亭亭玉立的竹茎上,洒在浓黑的小草上。叶的碎影、枝的碎影、茎的碎影,重叠错落,把竹的绿映照得深浅明暗,美丽极了。
③家乡的秋夜像一首美妙的交响曲。瑶寨的小伙子、大姑娘能歌善舞,每每夜幕降临,他们就载歌载舞,用山歌来表达对生活的赞美,用舞蹈道出丰收的喜悦。田野里的小艺术家们也不甘示弱:蝈蝈们欢快地哼着小夜曲;蛤蟆用粗大的喉咙在弹奏大提琴,青蛙像男高音似的唱着那粗犷嘹亮的歌儿;蟋蟀们更是尽情地伴奏,构成了一首绝伦无比的交响曲。这些声音在空旷的山野间回荡,如春蚕的咀嚼声,似清风拂过杨柳,又似草原上的野马在奔驰……人们听着这美妙的曲声,带着微笑甜甜地进入梦乡。
④夜深了,人们睡了,大山睡了,湖也睡了,只有风儿还在神采奕奕地守护着。风儿把湖面吹醒,在月光的朗照下,湖面闪动着片片银光。柳条儿也不甘示弱地飞舞着,梳理着自己的秀发。在这深夜里,偶尔传来几声汽车喇叭声,那是家乡的经济命脉在流动。那响彻夜空的鸡鸣声,划破了黑夜的幕布,预示着黎明即将到来,美好的一天又要开始了。
【1】用直线画出第②段的中心句。由此句可知,本段主要采用了________(动态 静态)描写的手法,重点描写了________和________两种景物。
【2】用直线画出第③段的中心句。由此句可知,本段主要采用了________(动态 静态)描写的手法,写了________声和________声。除了这些声音,还可能会有什么声音呢?发挥你的想象写一写。________
【3】“家乡的秋夜像一幅美丽的水墨画”,不可能出现在这幅水墨画中的是( )
A.月光下的竹林
B.草原上奔驰的野马
C.一望无际的田野
D.迷人的柿子园
【4】对短文分析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
A.文中的静态描写主要借助视觉和想象,勾勒出家乡夜晚风景的美丽
B.文中的动态描写主要借助听觉,体现了家乡的夜晚充满生气
C.本文开头总体说家乡的秋夜是素雅、幽静的,第③段与开头表达的意思前后矛盾
D.本文主要运用了动静结合的写作手法,勾勒出了两幅画面,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秋夜的热爱
18、课内阅读。
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zhī zhǐ)很多,他操纵自如,毫不手忙脚乱。( )怎么拥挤,他( )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遇到极窄的地方,他总能平稳地穿过,( )速度非常快,( )能急转(zhuǎn zhuàn)弯。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倒(dào dǎo)退,我们的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
【1】短文选自课文《________》威尼斯是________(国家)北部的一座________。
【2】用“\”画去文中加点字不正确的读音。
【3】在括号内填入恰当的关联词语。
【4】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1)操纵自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手忙脚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会联系上下文,补充威尼斯的景色或人们的活动。
我的眼睛忙极了,我看到_________;看到_________;还看到_________……
【6】短文是围绕“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这句话来写的,这是一个_______句。船夫的驾驶技术好,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课内阅读。
齐国的大将田忌,很喜欢赛马,有一回,他和齐威王约定,要进行一场比赛
他们把各自的马分成上,中,下三等。比赛的时候,要上等马对上等马,中等马对中等马,下等马对下等马。由于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强,三场比赛下来,田忌都失败了。 田忌觉得很扫兴,垂头丧气地准备离开赛马场。这时,田忌抬头一看,人群中有个人,原来,是自己的好朋友孙膑。孙膑招呼田忌过来,拍着他的肩膀说:“我有办法准能让你赢了他。你就按照我的办法办吧。”一声锣响,比赛开始了。 孙膑让田忌先用下等马对齐威王的上等马,第一场输了。接着进行第二场比赛。孙膑让田忌拿上等马对齐威王的中等马,胜了第二场。 齐威王有点心慌意乱了。第三场,田忌拿中等马对齐威王的下等马,又胜了一场。这下,齐威王目瞪口呆了。
【1】填空
第一次赛马 | ||
田忌 |
| 齐威王 |
| 对 |
|
| 对 |
|
| 对 |
|
( )输了
第二次赛马 | ||
田忌 |
| 齐威王 |
| 对 |
|
| 对 |
|
| 对 |
|
( )赢了
20、按要求写句子。
1.梅花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改为反问句)
________
2.我想故乡苇坑里的那个平凡的小月亮。(缩句)
________
3.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仿写)
__________
4.热——八月,天多热。鸡耷拉着翅膀,狗吐出了舌头,蝉不知如何是好。(照样子,把意思写具体)
冷——_____________
5.玩累了,就在树下找个地方睡着了。(修改病句)
___________
21、按要求写句子。
1.他把随身带的一个四四方方的小包袱打开。(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屋顶尤其难刷,蘸了稀溜溜粉浆的板刷往上一举,谁能一滴不掉?(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难道不足以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妙笔生花。
题目:一次神奇的探险之旅
要求:发挥想象,选择恰当的人物(如探险爱好者、向导、异能者等)组成探险小组,结合具体的场景(如茫茫沙漠、深山老林等)、装备(如指南针、地图等)、险情(如遭遇沙尘暴、猛兽来袭等),写一写你们的探险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