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词语不适合填在题目“他___了”中的横线上的是( )
A.果断 B.陶醉 C.高兴 D.感动
2、《草原》的作者是( )
A. 老舍 B. 袁鹰 C. 叶圣陶
3、下列说法与课文不相符的一项是( )
A.《月是故乡明》的作者季羡林在文中表达了自己的怀乡之情。
B.《不可思议的金字塔》是一篇自编课文,图文并茂,形式活泼。
C.《红楼春趣》一文选自《红楼梦》,讲述了宝玉、黛玉、宝钗等在大观园里放风筝的故事。
D.《跳水》一文写船长用枪逼儿子从桅杆顶上跳进大海,这是他慌乱中的错误选择。
4、火眼金睛,辨字组词。(10分)
吟( )蹄( )偏( )绍( )峨( )
怜( )缔( )骗( )沼( )鹅( )
5、补充词语,并完成练习。
不可______数 ______然大悟 顶______立______ ______乡______并
颇负______名 相映成______ 美______绝______ 乐______不______
1.上面词语中,形容数量非常多的词语是_________,像这样表示数量多的四字词语我还知道:_____________。
2.选词填空。
小时候,在故乡干过的趣事______,在月光下的芦苇丛里摸鸭蛋更让我们_____。后来,我离开了故乡,过上了______的生活。虽然我也见过许多他乡的良辰美景,但没有哪一处能比得上那月光下______的故乡。
6、看拼音,写词语。
dù jì(______) juàn liàn(______) hóu long(______) nán kān(______) yǎng zūn chǔ yōu(________)
7、填上合适的词语。
(__________)的沙漠 (__________)的角锥形 (__________)的金字塔
8、将词语补充完整。
一( )千里 翠色( )流 ( )飘带舞 ( )黄一体
( )心所( ) ( )以待 始料( ) 杯水( )
废( )忘( ) ( )一体 银装素( ) 精神( )
9、课内阅读
威尼斯的小艇(节选)
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很多,他操纵自如,毫不手忙脚乱。不管怎么拥挤,他总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遇到极窄的地方,他总能平稳地穿过,而且速度非常快,还能急转弯。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倒退,我们的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
【1】最能体现船夫驾驶技术好的一个词是_______。
【2】这一段的结构是先_____后_____。这段文字是围绕“_______”这句话来写的。
【3】船夫的驾驶技术好,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①_______②_______
【4】文中哪句话说明了“行船的速度极快”?用“____”画出来。
10、阅读感悟。(25分)
一个人只要还有力量帮助别人,他就是富有的 。
记得有一年 我丢了工作 在那之前 父亲所在的工厂倒闭 我们全家就只靠妈妈为别人做衣服的收入生活
有一次妈妈病了几周,没法干活。因为没钱付电费,家里被电力公司停了电,然后煤气公司停了煤气。最后要不是因为健康部门为了公共卫生的原因制止了自来水公司,我家就会连水也没有了。家里的食品柜空空如也,幸亏我家有个小菜园,我们(只好 只得)在后院生起柴火煮菜充饥。
一天,妹妹放学回家,兴冲冲地说:“我们明天要带些东西到学校去,捐给穷人,帮助他们(渡过 通过)难关。”妈妈正要冲口而出:“我不知道还有没有比我们更穷的人!”当时外婆正和我们住在一起,她赶紧拉住妈妈的手臂,皱皱眉,(示意 招呼)她不要这么说。
“伊瓦”,外婆说,“如果你让孩子从小就把自己当成一个‘穷人’,她一辈子都会是个‘穷人’。她会永远等待别人的帮助,这样的人怎么能振作起来,怎么能当上‘富人’呢?咱们不是还有一罐自家做的果酱吗?让她拿去。一个人只要还有力量帮助别人,他就是富有的。”外婆不知从哪里找来一张软纸和一段粉红色的丝带,把我家最后一罐果酱精心包好。第二天,妹妹欢快而(自豪 自满)地带着礼物去帮助“穷人”了。直到今天,拥有3家酒店的妹妹仍然记得那罐果酱。( )是在公司里,( )在社区里,一看到有人需要帮助,妹妹总认为自己应该是“送果酱”的人。
给短文加一个合适的题目。(2分)
在文中找出你认为是中心句的句子画上“﹏”。(2分)
给第二自段然加上标点符号。(2分)
划去文中括号里你认为不合适的词。(4分)
在最后一自然段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2分)
结合文章提出两个有价值的问题。(6分)
A:
B:
读了短文,你有什么话要说呢?(7分)
11、生活中的语文
2020年春天,新冠疫情席卷大地。在疫情面前,没有谁是局外人,有人奔赴一线,有人爱心捐助,还有人以“诗歌”抗击疫情。读下列短诗,完成练习。
17年前
他67岁,
面对非典,
丝毫不惧;
而今,2020年,
他84岁,
面对新冠,再度请缨,
从容便向疫区行。
读了这首诗,我知道“他”是____院士。我想对他说:“___________。”
12、阅读课外短文,完成练习。
童年的回忆
如果重年是一幅画,那它便是美妙绝伦的风景画;如果童年是一杯茶,那它便是回味无穷的上等白茶;如果童年是一朵花,那它便是百花之中最美丽娇艳的玫瑰。是的,童年是每个人心里最美的一部分。
童年,躲在芳草茵茵的花丛里。小时候,还未上幼儿园,我喜欢叫上邻居家的小伙伴一起,到楼下的花丛里捉迷藏,逮蚂蚁,玩过家家。我们从来不嫌脏,只顾着用花瓣当蘑菇,用小草当葱,用土当面粉,我们炒莱,蒸馒头,煮面汤,有时还能捉住一两只蝴蝶,把它们当作我们的顾客。小小的游戏,我们却如此喜欢,如此开心,也许这就是童真童趣吧!童年,就这样遗失在花丛中了。
童年,躲在满是粉笔画的楼道里。上幼儿园时,我和小伙伴们就不能天天那么开心地玩耍了,我们只有周末才能在一起玩。而且,我们不在花丛中玩了,因为我们认为自己长大了。这时,我们就在楼道里画画,黑色的石灰地,白色的粉笔头,画出的东西格外明显。我们从一楼画到七楼,又从七楼画到一楼,丝毫不觉得累。我们画小人,画花草,画动物,觉得有趣极了!童年,就这样遗失在楼道中了。
童年,躲在旋律优美的班歌里。上了小学,我们要定一首属于自己的班歌国了,我又激动又兴奋。老师让各个小组来编创,然后选出一个最好的。同学们都十分积极,教室里像炸开了锅。有的同学认真思索,有的同学热烈讨论,还有的同学唱了起来。最后,老师选出了第六小组的《四二欢迎你》,他们用的正是《北京欢迎你》的曲调,同学们都很高兴。
童年,就这样遗失在美好的旋律中了。
童年的回忆,美丽而甜蜜,留在了我们记忆的深处,留在了花丛中、楼道里,还有美妙的音符中……令我们魂牵梦萦。我爱缤纷的童年,爱这童年的回忆。
【1】联系上下文,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回味无穷:______________
(2)魂牵梦萦;_______________
【2】文中画“____”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和_______的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不包括(______)。
A.使文章节奏鲜明,强烈地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喜爱
B.读起来朗朗上口,强烈地表现了童年生活在作者的心中是最美好的
C.表现作者的童年生活是丰富多彩的
D.使作者的童年生动形象具体可感,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
【3】本文按作者的成长顺序叙述了作者童年时期的三件趣事,请分别概括。
(1)小时候,还未上幼儿园,______________
(2)上幼儿园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了小学,________________
【4】文章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是多样的,有的比较直接,有的比较含蓄。本文的作者直接抒发了自己的思想感情,如“____________”,就直接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的喜爱之情。
13、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有一天,周瑜请诸葛亮商议军事,说:“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了。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诸葛亮说:“用弓箭最好。”周瑜说:“对,先生跟我想的一样。现在军中缺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诸葛亮说:“都督委托,当然照办。不知道这十万支箭什么时候用?”周瑜问:“十天造得好吗?”诸葛亮说:“既然就要交战,十天造好,必然误了大事。”周瑜问:“先生预计几天可以造好?”诸葛亮说:“只要三天。”周瑜说:“军情紧急,可不能开玩笑。”诸葛亮说:“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重罚。”周瑜很高兴,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又摆了酒席招待他。
【1】联系上下文可知,“军令状”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
【2】联系上下文揣摩选段中人物的心理,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在括号里,并完成练习。
A.步步紧逼 B.明知故问 C.胸有成竹 D.正中下怀
(1)“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了。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周瑜这是(______)。
(2)“用弓箭最好。”——对于周瑜来说,诸葛亮这样回答是(______)。
(3)“对,先生跟我想的一样。现在军中缺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先生预计几天可以造好?”——周瑜对诸葛亮(______)。
(4)“只要三天。”——此时诸葛亮(______)。
通过以上对人物心理的分析可以得知,诸葛亮具有__________的特征,周瑜具有__________的特征。(①智谋过人,妒忌贤能②顾全大局,足智多谋)
【3】选段最后一句话中,周瑜高兴的是______________,“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既然军事已商定,目的已达到,周瑜为什么还要多此一举摆酒席招待诸葛亮呢?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诸葛亮接下了造箭的任务,周瑜为了感谢他,所以摆下酒席
B.诸葛亮立下了军令状,周瑜十分高兴,明面上是招待诸葛亮,实则是在为自己庆祝
C.周瑜摆酒席招待诸葛亮是想犒劳诸葛亮
14、课外阅读。
可爱的中国
方志敏
朋友!中国是生育我们的母亲。你们觉得这位母亲可爱吗?我想你们是和我一样的见解,都觉得这位母亲是蛮可爱蛮可爱的。以言气候,中国处于温带,不十分热,也不十分冷,好像我们母亲的体温,不高不低,最适宜于孩儿们的偎依。以言国土,中国土地广大,纵横万数千里,好像我们的母亲是一个身体魁梧、胸宽背阔的妇人。中国许多有名的崇山大岭、长江巨河,以及大小湖泊,岂不象征着我们母亲丰满坚实的肥肤上之健美的肉纹和肉窝?中国土地的生产力是无限的;地底蕴藏着的未开发的宝藏也是无限的;废置而未曾利用起来的天然力,更是无限的,这又岂不象征着我们的母亲,保有着无穷的乳汁,无穷的力量,以养育她四万万七千万的孩儿?我想在这个世界上再没有比她养着更多的孩子的母亲吧。至于说到中国天然风景的美丽,我可以说,不但是雄巍的峨眉、妩媚的西湖、幽雅的雁荡,与夫“秀丽甲天下”的桂林山水,可以傲睨一世,令人称羡;其实中国是无地不美,到处皆景,自城市以至乡村,一山一水,一丘一壑,只要稍加修饰和培植,都可以成流连难舍的胜景;这好像我们的母亲,她是一个天资玉质的美人,她的身体的每一个部分,都有令人爱慕之美。
嗐!母亲,美丽的母亲,可爱的母亲,只因你受着人家的压榨和剥削,弄得贫穷以极,不但不能买一件新的好看的衣服,甚至不能买块香皂将你的全身擦洗,以致现出怪难看的一种憔悴和污秽不洁的面貌来!
听着!朋友!母亲哭得伤心得很哪!她似乎在骂着:“难道我四万万七千万的孩子都是白生了吗?难道他们真像着了魔的狮子,一天到晚地睡着不醒吗?难道他们不知道用自己伟大的团结力量,去与残害母亲、剥削母亲的敌人斗争吗?难道他们不想将母亲从敌人手里救出来,把母亲也装饰起来,成为世界上一个最出色、最美丽、最令人尊敬的母亲吗?”
(原文有删改)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适宜——______ 蕴藏——______
【2】文中画线句子运用了__________的修辞方法,强调了________________。
【3】全文运用________的修辞方法,表达了作者对祖国母亲的____________之情。
【4】文章是从哪些方面来说明中国母亲的可爱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者为什么把祖国母亲的美丽和可怜对照来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课内阅读。(17分)
桥(节选)
水渐渐窜上来,fànɡ__sì(________)地舔着人们的腰。
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小伙子瞪了老汉一眼,站到了后面。
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shēn__yín(______)。
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最后,只剩下了他和小伙子。
小伙子推了老汉一把,说:“你先走。”
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
突然,那木桥轰地一声塌了。小伙子被洪水吞没了。
老汉似乎要喊什么,猛然间,一个浪头也吞没了他。
一片白茫茫的世界。
五天以后,洪水退了。
一个老太太,被人搀扶着,来这里祭奠。
她来祭奠两个人。
她丈夫和她儿子。
(1)根据拼音在括号内写出正确的词语。(2分)
(2)文中画“____”的句子是对“水”和“桥”的描写,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老汉把小伙子从队伍里揪出来,可以看出老汉( )(3分)
A.讨厌这个小伙子。
B.坚持原则,秉公办事,不徇私情。
(4)小伙子和老汉是( )关系,课文到结尾才交代他们的关系。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5)你想对老太太说些什么?请写几句话。(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阅读
火星本身的致命缺点导致了这个结果。火星比地球小得多,对物体的吸引力也小得多,所以气体脱离火星就不需要太快的速度。在太阳的照射下,火星表面的水蒸发成气体,这些气体很快就取得了足够的热量,达到能够脱离火星的速度而一去不复返。持续不断的火星气体集体大逃亡,使得火星表面的液态水难以长时间存在。这样,虽然彗星和陨石能给火星带来大量的水,但很快被火星气体裹挟着逃向太空了。
【1】对下面句子理解不正确的是( )。
持续不断的火星气体集体大逃亡,使得火星表面的液态水难以长时间存在。
A. “集体大逃亡”用拟人的手法,使原本枯燥的道理形象、生动,读起来不觉得乏味。
B. “集体大逃亡”的结果是火星表面的液态水能长时间存在。
C. 写出了火星引力小,导致火星表面液态水蒸发形成的大量气体离开火星的样子。
【2】火星本身的致命缺陷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裹挟中“挟”的读音是:______。
17、课内阅读。
齐威王正在得意扬扬地夸耀自己的马,看见田忌和孙膑过来了,便讥讽田忌:“怎么,难道你还不服气?”
田忌说:“当然不服气,咱们再赛一次!”
齐威王轻蔑地说:“那就来吧!”
一声锣响,赛马又开始了。
这一次,孙膑让田忌先用下等马对齐威王的上等马,第一场输了。
接着进行第二场比赛。孙膑让田忌拿上等马对齐威王的中等马,胜了第二场。齐威王有点儿心慌了。
第三场,田忌拿中等马对齐威王的下等马,又胜了一场。这下,齐威王目瞪口呆了。
比赛结果,田忌胜两场输一场,赢了齐威王。
还是原来的马,只是调换了一下出场顺序,就可以转败为胜。
【1】这几段文字选自课文《_______________》。
【2】文中哪两个词语最能表现齐威王的神态的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二次赛马,田忌转败为胜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通过学习《田忌赛马》这篇课文,我们从中明白了一个道理( )
A.只要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就一定能够取得胜利。
B.孙膑的智谋帮助田忌取得了胜利。
C.在对抗赛中,胜败不仅仅取决于物质条件,策略的优劣也起着重要作用。
D.像齐威王那样骄傲自满,轻视别人的人必然要失败。
18、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南极
南极风光
①地球上的南极是一个白茫茫的冰雪世界。在那里,没在奔腾的江河和潺潺的溪流,没在茂盛的树木和青葱的小草,更没在长满各种庄稼的田野。
②冰雪的表面相当粗糙,这是大自然的雕塑家——风耍的把戏。狂暴的风吹起沙子般的雪粒,又把它堆积起来,形成一条条雪浪。有的地方,风还把雪堆成各种各样的形状:有的像隧道,有的像悬崖,有的像宫殿,晶莹剔透,巧夺天工。
③南极有十分罕见了景象,那就是南极光。黑暗的长空里,突然升起一团团殷红的霞光。它变幻无穷,瞬间幻化成紫色,一会儿又变成蓝色、绿色、黄色、白色……如长空垂幕,折叠生辉;或薄如雪纱,光彩夺目;或成流星飞剑状,划裂天穹;或如瀑布倒挂,流光四溢……在这寂寞荒凉的世界里,这些奇异万变的光焰到处摇曳、飞驰、翻滚、升腾,使人眼花缭乱。
④南极的严寒、狂风、冰雪是极为不利的自然条件,但它却是一块“宝地”。这里有十分丰富的地下宝藏。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沉睡千年的南极大陆已被人们唤醒,许多国家在这里建起了科学考察实验站。我国的五星红旗也在这里的长城站、中山站迎风飘扬。
南极洲简介
南极洲是什么
南极洲是位于地球正南面的一片大陆。大部分位于南极圈内,濒临三大洋。它占地球表面的十分之一,上面覆盖着一层可能厚达1500米的冰。
南极洲是全世界最寒冷,也是最干燥、最高和风最强的大陆。很少有人整年住在那里。科学家会在那里短期逗留,住在特别建造的研究站里。
南极洲的夏天是10月至第二年3月。这段时间,太阳日夜不停地照射。4月至9月是冬季,情形刚好相反,南极洲会陷入一片漆黑,达六个月。
南极洲的天气
南极洲冷得让你不能想象,就算夏天也一样。1月是南极洲的盛夏,那时的平均气温是零下28摄氏度。南极在4月至9月的冬季,平均温度可以低到零下89摄氏度。把一杯煮沸了的水,泼向空中,在它落到冰地之前,就已经结冰了。有时候,科学家还要用冰箱帮样本保暖呢!
南极洲的企鹅
南极洲的企鹅,不会飞,但会用翅膀游泳,是游泳健将。在地面上,它们挺着身子摇摇摆摆地走,或一小步一小步地跳动。企鹅有很多相互重叠的羽毛,再加上绒毛和厚脂肪层,能抵挡寒风、水和冷空气。
【1】第一篇短文《南极风光》围绕南极写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1)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
【2】《南极风光》第③自然段主要运用了________描写(a.动态描写 b.静态描写),从中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___。
【3】南极洲不与下列哪个大洋相临( )
A.印度洋
B.太平洋
C.大西洋
D.北冰洋
【4】科学考察队员大约每年会在什么时候去南极?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想去南极洲旅游吗?请你利用《南极风光》和《南极洲简介》的内容,说明你想去或不想去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课内阅读
跳水(节选)
“你逃不了!”孩子一边追赶一边喊。猴子还不时回过头来逗孩子生气。爬到了桅杆的顶端,它用后脚钩住绳子,把帽子挂在最高的那根横木的一头,然后坐在桅杆的顶端,扭着身子,龇牙咧嘴做着怪样。横木的一头离桅杆一米多。孩子气极了,他的手放开了绳子和桅杆,张开胳膊,摇摇晃晃地走上横木去取帽子。这时候,甲板上的水手全都吓呆了。孩子只要一失足,直摔到甲板上就没命了。( )他走到横木那头拿到了帽子,( )难以回转身来。有个人吓得大叫了一声。孩子听到叫声往下一望,两条腿不由得发起抖来。
正在这时候,船长从船舱里出来,手里拿着一支枪。他本来是想打海鸥的,看见儿子在桅杆顶端的横木上,就立刻瞄准儿子,喊道:“向海里跳!快!不跳我就开枪了!”孩子心惊胆战,站在横木上摇摇晃晃的,没听明白他爸爸的话。船长又喊:“向海里跳!不然我就开枪了!一!二!”刚喊出“三”,孩子往下一纵身,从横木上跳了下来。
【1】在文中括号内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2】用“ ”画出写孩子处境危险的句子。
【3】作者为什么详细描写孩子面临的危险情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船长为什么要他的孩子往海里跳?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铁路沿线上的一棵棵白杨树高大、笔直、茂盛。
改为比喻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按要求改句子。
在泰国,如果你在公路边或者树林里遇到大象,那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改成双重否定句)
________。
22、按要求改写句子。(7分)
(1)谁不知道这是风车呢?
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2)它分明就是爱国将士们的精神之树。
改为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3)黄道婆创造出了更先进的纺织工具。(改为“把”字句和“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4)老人喂海鸥。(扩句)
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珍珠鸟在鸣叫。(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冬不拉牺牲了。冬不拉活在哈萨克人心中。(加上关联词合为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习作
选择《西游记》写一篇读后感。要写出自己的感想,感想要真实、具体,题目自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