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下)期末新余四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1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3题,共 15分)
  • 1、下列人物特点概括错误的一项是(   

    A.蔺相如——机智勇敢

    B.赵王——胆小懦弱

    C.廉颇——骄傲自负

    D.秦王——阴险狡诈

  •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课(qiào) 毛(zhān) 佣(gù) 告(dáo)

    B.牛(dǔ) 喝(yāo) 船(qiào) 保(mǔ)

    C.泛(làn) 精(zhàn) 公(jué) 及(āi)

    D.想(xiá) 笑(huá) 刀(rèn) 泥(yú)

  • 3、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渺小 露陷 兴至勃勃

    B.卷恋 妒忌 矜持不苟

    C.土匪 锻练 踉踉跄跄

    D.远眺 刷浆 跃跃欲试

二、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4、判断下面句子所用的说明方法。

    ⑴激光是最快的刀。_______

    ⑵光的速度是每秒钟30万千米。从地球上射向水球的激光,两秒多钟就可往返一趟。_______

  • 5、写出下列加点词的近义词。

    1.孙膑是齐国大将田忌的门客,田忌对他非常赏识_______

    2.孙族把田忌请到一边,悄悄地把办法告诉了他。_______

    3.田忌向齐威王引荐了孙膑。_______

    4.齐威王好奇地问田忌:“你这样安排马的出场顺序,是不是有人给你出谋划策了?”_______

  • 6、给加点的词语写出一个意思相近的词语。

    1.他就很像一棵树,上下没有一个地方不挺脱的。______

    2.众人看严监生时,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______

  • 7、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甚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各有所,各有所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呼儿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8%)

    小心(  )(    不(  )不(      )无(  )事

    沉(  )(  )言   )居(  )业   不(  )不( 

      )可(  )何    大(  )大( 

     

三、现代文阅读 (共11题,共 55分)
  • 9、阅读《槐乡的孩子》片段,回答问题。

    八月,天气热!鸡儿热得耷拉着 翅膀,像塌了架的草垛;狗儿热得吐 出舌头,躲在树阴下直喘粗气;蝉儿 热得不知如何是好,到处扯着嗓子乱 叫。槐乡的孩子可不怕热,他们____ 水葫芦,______着干粮,没等云雀开  了。小小子儿往往是______在树上, 用长长的钩刀一下一下地______着槐 米。一簇簇槐米落下来了,小妞儿们 有的弯腰______着,有的往篮里____ 着。那是一幅很美的劳动画面。

    1在文中的“——”上填上合适的动词。这些动词表明了槐乡孩子____________的特点。

    2“----”画出具体描写天热的句子。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仿照这句话运用的修辞手法,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她的心就像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看到这幅很美的劳动画面,你想说些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阅读

    春天放纸鸢

    夜幕降临,漫步在乡间道路上,除了春风扑面有种柔和的感觉之外,忽而传来阵阵熟悉的风筝萌芦声,那“嗡嗡”的声音,不由得勾起我对童年的回忆。

    在我十二三岁时,每到春李,父亲总要扎个风筝去放飞,供我们赏玩。父亲(  ) 风筝时,左邻右舍好多人帮着( )竹篾(miè)、打面糊、糊纸等。风筝准备就绪,还是那批人帮忙( )着风筝到田野里,拉绳的和(  ) 风筝尾巴的就配合我父亲放风筝,一旦风飞到了空中,个个看了心里都甜滋滋的。

    后来,父亲见到别人的风筝上挂着葫芦,在空中嗡嗡作响,几里以外的人都能听到,于是,他也制作风筝葫芦。他先弄来几个千燥的瓠()瓜,在瓜蒂处用刀截去一部分,大约留住整个瓠瓜的三分之二吧;然后,用一块圆形木块盖住截口,同时用松香封住接合处,以免涵气;最后在木块中间雕出一个倾斜的口子,这样,风筝葫芦就算制作完成了。在风力的作用下,那葫芦就发出“嗡嗡”的响声,挂在风筝上,老远就能听到时高时低的风筝萌芦声。

    受父亲的熏陶,我也喜欢制作风筝。开始时,我只是用麦秸秆和旧报纸,制作简单的小风筝。后来,我又萌发了制作大风筝的念头。同伴们见我要制作大风筝了,个个鼎力支持,跟在我后面溜溜转。自己制作的风筝飞上了空中,我和伙伴们高兴得手舞足蹈,从那以后,每到春天大风时节,我就有制作和放风筝的习惯。

    我在同伴中是放风筝的高手,贪玩的小伙伴都很听我的话,否我们放风时就不带他去。

    蓝天中的风筝,承载了我童年的美好回忆,让我的思乡之情又倍增几分。

    【1】“手舞足蹈”的近义词是_______________

    【2】选择合适的动词填在文中的括号里。

    提 托 扎 劈

    【3】读短文,选择答案。

    (1)下列对制作风筝胡芦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 

    A.制作风筝葫芦的原料是瓠瓜。

    B.在瓜蒂处用刀截去一部分,大约留住整个瓠瓜的三分之一。

    C.用一块圆形木块盖住截口,同时用松香封住接合处,以免漏气。

    D.最后在木块中间雕出一个倾斜的口子。

    (2)下列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写出了“我”很自私,谁要是不听话,就不带他去放风筝。

    B.写出了“我”和小伙伴很贪玩,也写出“我”的淘气与天真。

    C.写出了“我”在小伙伴心中的地位,“我”常用放风筝来威胁小伙伴,让他们听话。

    D写出了“我”对那时的任性感到后悔和自责。

    (3)“受父亲的熏陶,我也喜欢制作风筝。”这句话的作用是_______

    A.点明中心 B.承上启下 C.总结全文 D.统领下文

    【4】“蓝天中的风筝,承载了我童年的美好回忆,让我的思乡之情又倍增几分。”这句话中“美好”一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呢?请写写你的体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阅读短文,完成练习。(17分)

     

     ……今天的晚报!清脆的童音在刚降临的暮色中显得格外清脆,寒风把她的声音送向远方。每当她卖掉一张报纸时,她那红红的脸上便漾满笑容。

    不知道是怜爱这个冷风中的女孩,还是被她那清脆的声音所吸引,我掏出两角钱:小姑娘,给我一张。她迅速地抽出一张报纸,恭敬地递给我,又从小口袋里掏出零钱数着找给我。这时公共汽车开过来了,我刚迈步,小女孩连忙喊:阿姨!等一等……钱!我想把那八分钱留给小女孩,就头也没回地上了公共汽车。   我刚坐下,那清脆的声音又在我耳旁响起:阿姨,你的钱!我吃了一惊,为了那八分钱,她竟然上了车,真不可思议。

    阿姨  找给你八分钱  还有十块钱

    十块钱  怎么回事 我诧异了

    嗯,你刚才买了报纸掏手套时,钱掉在地上了。她把八分钱和十块钱塞到我的手里,并轻松地长舒了一口气。顿时,一股暖流流遍了我的全身,我被她的纯真打动了!我暖着小女孩的双手:你为什么要出来卖报?

    我?她有些不好意思,我的邻居张奶奶病了,我放了学就替她卖报。说着,她眨巴着晶亮的眼睛冲我笑了。

    车到了下一站,小女孩跳下车,钻进人群里,她瘦小的身影消失了。她那清脆的童音却久久地回荡在我的耳旁。

    啊,多好的孩子!她有一颗金子般的心。

    (1)给短文加一个小标题。(2分)

    (2)给第四、五两个自然段加上标点。(3分)

    (3)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4分)

    立即(     响亮(

    居然(     特别(

    (4)如果你是一名记者要采访小女孩,你会提出一个什么问题?小女孩可能会怎么回答?(4分)

    问:    

    答:  

    (5)文中通过两件事说明小女孩有一颗金子般的心。(4分)

    第一件事是:

    第二件事是:    

     

  • 12、阅读下面短文,并回答问题。

    每年夏秋之际,我喜欢早起在野外散步,此时残月如钩,晨星闪烁,绿柳和庄稼低语,晨风吹来,格外清爽。

    当东方露出鱼肚白色的时候,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那盛装的大地:火红的高粱,金色的谷子,绿油油的大豆,白花花的棉田……拼成了一块五彩缤纷的地毯,望着眼前的美景,是多么令人心旷神怡啊!晨光慢慢退去,火红的太阳,撩开它的面纱,在万道霞光中呈现出一个美妙的崭新的世界。看!那无边的绿叶上,闪动着无数颗晶莹珍珠,一颗、两颗、三颗……啊!像月光下璀璨的繁星,像碧波上撒满了宝石,又像千百万闪光的眼睛。啊!露珠!这就是极普通、又为人们喜爱的露珠。

    1短文的第二段,是按什么顺序记叙的?

    2短文写得最形象的景物是什么?作者是怎样把它写形象的?

    3作者在写景时,恰当地写了自己的感受,请在写感受的句子下面画上横线。

     

  • 13、细读《桥》选段,回答问题。

    木桥前,没腿深的水里,站着他们的党支部书记。那个全村人都拥戴的老汉。

    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

    人们停住脚,望着老汉。

    老汉沙哑地喊话: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

    有人喊了一声:党员也是人。

    老汉冷冷地说:可以退党,到我这儿报名。

    竟没人再喊。一百多人很快排成队,依次从老汉身边奔上木桥。

    水渐渐窜上来,(放纵 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 拖)出一个小伙子,(骂 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小伙子瞪了老汉一眼,站到了后面。

    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 呼喊)。

    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最后,只剩下他和小伙子。

    小伙子推了老汉一把:你先走。

    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

    突然,那木桥轰地一声塌了。小伙子被洪水吞没了。

    老汉似乎要喊什么,猛然间,一个浪头也吞没了他。

    1字用音序查字法应查_______ ,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___部。

    2在文中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打上“√”

    3你能从文中找出全村人爱戴老汉的具体表现的句子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假如你就是被揪的小伙子,此时此刻你会对老汉说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的哪些话使你感动的?用 划出来并说说原因。

     

    6假如你就是被救的一位村民,在老汉的坟墓前,你有什么话对老支书说呢?请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课本梳理。

    一艘环游世界的帆船正往回航行。这一天风平浪静,水手们都在甲板上。

    一只猴子在人群里钻来钻去,模仿人的动作,惹得大家哈哈大笑。它显然知道大家拿它取乐,因而更加放肆起来。

    船长的儿子才十一二岁,他也笑得很开心。猴子忽然跳到他面前,摘下他的帽子戴在自己的头上,很快地爬上了桅杆。水手们又大笑起来,只有那个孩子哭笑不得,眼巴巴地望着猴子坐在桅杆的第一根横木上,摘下帽子来用牙齿咬,用爪子撕,好像故意逗他生气。孩子吓唬它,朝着它大喊大叫。猴子不但不理,还撕得更凶了。

    1为什么大家哈哈大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仿写:眼巴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猴子对孩子做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5、课内阅读。

    宝玉说丫头们不会放, 自己放了半天,只起房高,就落下来,急的头上的汗都出来了。众人都笑他,他便恨的摔在地上,指着风筝说道:“要不是个美人人,我一顿脚跺个稀烂!”黛玉笑道:“那是顶线不好。拿去叫人换好了,就好放了。再取一个来放罢。”

    1这段文字选自课文《_________》,是四大名著《______________》中的章节,作者是_________代的______________

    2这段话你能感受到黛玉是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课中出场的人物哪一个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6、课内阅读

    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天还没亮,船已经靠近曹军的水寨。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插鼓,一边大声呐喊。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

    【1】文段中画线的句子是 _____描写,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

    【2】用“﹏﹏﹏”画出文段中与“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相照应的句子。

    【3】联系全文,诸葛亮下令把船只“用绳索连接起来”“一字摆开”的好处是:既___________

    【4】军士“插鼓”“呐喊”,既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又是为了___________

    【5】对“诸葛亮笑着说”中的“笑”理解错误的选项是( )

    A.表现了诸葛亮深知曹操疑心重,用兵谨慎,断定曹操不会贸然出兵的淡定心态。

    B.写出了诸葛亮嘲笑鲁肃因为不明白自己的用意而惊慌失措的样子。

    C.表现了诸葛亮的胸有成竹,是诸葛亮英雄本色的体现。

  • 17、快乐阅读轻松答。(16分)

    桃园三结义

    满分5 manfen5.com

    东汉末年桓(huán)帝灵帝宠信宦(huàn)官朝政十分腐败天下人心大乱盗贼蜂起

    灵帝降诏命各地加强守备讨贼立功幽州太守刘焉由于兵少出榜招募义兵榜文行到涿(zhuō)县引出一位英雄此人身长七尺五寸两耳垂肩双手过膝;性情温和喜怒不形于色;胸怀大志专好结交天下豪杰他是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姓刘名备字玄德。刘备自幼丧父对母亲非常孝顺;家里很穷以卖鞋织席为生此年他二十八岁

    刘备当日见了榜文长叹一声背后一人厉声叫道:“大丈夫不为国家出力叹什么气呢!”此人正是张飞他们谈得很投机便一同到酒店饮酒酒店里又遇一人便是关羽关云长听说招军特来应募刘备将自己的招兵买马为国杀贼的打算与关张说后三人一拍即合便要结为兄弟

    次日三人在桃园中备下祭品点上香立了誓结为异姓兄弟刘备年长做了大哥关羽第二张飞是三弟

    祭罢天地三人宰牛设酒招募乡中勇士顷刻间聚了三百余人正愁没有马匹可用忽然两个大客商贩马过庄上听说刘备志在讨贼安民二客愿将良马五十匹相赠并送上金银镔铁以供军需于是他们请了工匠打造兵器:刘备打双股剑;关羽造八十二斤重青龙偃(yǎn)月刀;张飞打丈八蛇矛各置全身铠甲准备停当三人率五百多乡勇投奔刘焉刘焉也是汉室宗亲便认刘备为侄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2分)

    灵帝降命各地加强守备讨贼立功( )

    A.告诉告诫 B.诏书

    听说刘备志在贼安民二客愿将良马五十匹相赠并送上金银镔铁以供军需( )

    A.讨伐 B.索取请求 C.招惹 D.讨论

    (2)____画出对刘备个人情况的介绍(2分)

    (3)把下列人物与其相应的内容连线(9分)

    刘备 二弟   丈八蛇矛

    张飞 大哥   青龙偃月刀

    关羽 三弟   双股剑

    (4)桃园三结义”的目的是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能力展示(阅读理解)

     

    记忆中,贫穷落后的家乡有一座小山,人们都称它白头山。小时候并没有怎么在意?现在想来,真是名副其实。我从懂事时就记得,一年四季,无论春夏秋冬,它的山顶总是光秃秃的,尽是白石头。也许这就是它所以得名的原因吧!

    30年过去了,我终于回到了久别的故乡。如果要问有什么感受,我只能用天翻地覆来形容了:过去连自行车都难得一见,如今摩托车在路上穿梭往来。有几家的门前还停着锃亮的桑塔纳!低矮的石房小屋也不见了,代之而起的是漂亮的幢幢小楼……大概游子总爱追寻儿时的记忆吧!在家乡转了儿圈之后,我突然发现,白头山不见了。我好纳闷,忍不住和一位老乡谈起这件事。老乡哈哈一笑,说:白头山还在呀可是它早就不叫白头山了。”“那它现在叫什么山?”“翠云山!”老乡用手往前一指说,山还是原来的山,名却不是原来的名了。我顺着他手指的方向,展目望去,只见眼前的这座小山上一片碧绿,有如翠云密布。松树、柏树以及其它一些叫不出名儿的树木,挺拔直立,茁壮成长,显得生机勃勃。我恍然大悟,禁不住赞道:好名字!真是好名字!”

    这样看来,小山改名也就不足为奇了o

    1给短文加个题目,写在前面横线上。

    2从文中摘录4个成语,并选个造句。

         

         

     

    3 画出描写白头山名副其实的词句。

    4 画出文中具体说明天翻地覆的语句。

    5白头山为什么后来改名为翠云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用一两句话写出你读了本文之后的感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后面的练习。

    黄继光

    1952年10月上甘岭战役打响了。这是朝鲜战场上最激烈的一次阵地战。

    黄继光所在的营已经持续战斗了四天四夜;第五天夜晚接到上级的命令,要在黎明之前夺下敌人的597.9高地。

    进攻开始了,大炮在轰呜。战士们占领了一个又一个山头,就要到达597.9高地的主峰了。突然,敌人一个火力点凶猛地射击起来。战士们屡次突击,都被比雨点还密的枪弹压了回来。

    东方升起了启明星,指导员看看表,已经四点多了。如果不很快摧毁这个火力点,在黎明前就攻不下597.9高地的主峰,已经夺得的那些山头就会全部丢失。

    黄继光愤怒地注视着敌人的火力点,他转过身来坚定地对指导员说:“指导员,请把这个任务交给我吧!”指导员紧握着黄继光的手,说:“好,我相信你一定能完成这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黄继光带上两个战士,拿了手雷,喊了一声“让祖国人民听我们胜利的消息吧”,向敌人的火力点爬去。

    敌人发现他们了。无数照明弹升上天空,黑夜变成了白天。炮弹在他们周围爆炸。他们冒着浓烟,冒着烈火,匍匐前进。一个战士牺牲了,另一个战士也负伤了。摧毁火力点的重任落在了黄继光一个人的肩上。

    火力点里的敌人把机枪对准黄继光,子弹像冰雹一样射过来。黄继光肩上腿上都负了伤。他用尽全身的力气,更加顽强地向前爬,还有20米,10米……近了,更近了。

    啊!黄继光突然站起来了!在暴风雨一样的子弹中站起来了!他举起右臂,手雷在探照灯的光亮中闪闪发光。

    轰!敌人的火力点塌了半边,黄继光晕倒了。战士们赶紧冲上去,不料才冲到半路,敌人的机枪又叫起来,战士们被压在山坡上。

    天快亮了,规定的时间马上到了。指导员正在着急,只见黄继光又站起来了!他张开双臂,向喷射着火舌的火力点猛扑上去,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

    冲啊   为黄继光报仇   喊声惊天动地   战士们像海涛一样向上冲   占领了597.9高地   消灭了阵地上的全部敌人

    【1】给文章最后一段加上标点符号。

    【2】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推想下列词语的意思。

    屡次:______________

    惊天动地:______________

    【3】想想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把下面的内容填写完整。

    部队接到夺取高地的任务→( )( )

    【4】品读句子,回答括号里的问题。

    (1)黄继光愤怒地注视着敌人的火力点,他转过身来坚定地对指导员说:“指导员,请把这个任务交给我吧!”(“这个任务”指什么任务?从“坚定”一词中你体会到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

    (2)他用尽全身的力气,更加顽强地向前爬,还有20米,10米……近了,更近了。(想一想,此时的黄继光心里在想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火力点里的敌人把机枪对准黄继光,子弹像冰雹一样射过来。(加点部分有什么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怎样的情况下黄继光站起来了?他站起来做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章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3题,共 15分)
  • 20、按要求写句子。

    (1)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

    两句并一句,意思不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遥远的北海有一条特别大的鱼。

    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姑娘独自旅行。

    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大雪过后,地上全白了。

    写成比喻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蝴蝶和蜜蜂在青草野花间飞来飞去。

    写成拟人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这是一次难忘的经历,我不会忘记。(改成反问句)

     

    (7)这幅画很美。(改成感叹句)

     

    (8)小小的争论打断了爸爸的思路。(缩写句子

     

     

  • 21、按要求改句子。

    (1)泰国人对大象存有亲切的感情,一点儿也不奇怪。(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泰国,如果你在公路边或者树林里遇到大象,那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改成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象是泰国的国宝。(改成感叹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据说象是一种聪明而有灵气的动物。(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班队课上,我们修订并讨论了班级公约。(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2、我能按要求写句子。(6分)

    1)东方隐约传来一阵阵丁零丁零的驼铃声。(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是一条伟大的路。(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果树上结满了许许多多又红又大的果子。(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3、   习作。

    题目:①童年憾事 ②童年乐事 ③童年幸事

    要求:任选一题作文,展开描写,突出重点,体现童年的特点,不写错别字,400字以上。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15
题数 2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