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上)期末衡水一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那些小丘的线条是(________________),就像只用(________________),不用(________________)那样,到处(________________),轻轻流入云际。

    2.这篇课文《草原》记叙了作者到内蒙古草原访问时的所见所闻,文章按事情发展顺序,描绘了________图、________图、________图,表现了草原的________美,________美和________美。

  • 2、根据所学内容填空。

    ①生活中遇到了困难,不要气馁,要保持乐观的态度,就像苏轼的《浣溪沙》中所说的__________________

    ②请写出一句关于春天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杜甫的《春夜喜雨》诗中有一句可以用于歌颂教师,请问是那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有时候我们想要做什么事却怎么也做不成,不想做什么事却无意间成功了,用一句古诗可以形容这种情况,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丁香结》一文中,作者因为丁香_____(A.颜色B.气味C.形状)方面的特点,联想到了“丁香结”,而“丁香结”象征着_________

    (2)“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________ ,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__________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___________ ,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_____逃走了。”这几句话描写的人物是_________,这是对他的外貌描写和________ 描写。

    (3)通过本学期的学习,我欣赏了________的草原;参观了_______博物院;认识了_________的狼牙山五壮士,________的桑娜;________的老支书,__________的贝多芬……

    (4)在传统文化中,五谷孕育了人类文明,“五谷”指的是______________

    (5)“钟子期死,”伯牙__________,终身不复鼓琴,以为___________ ”,钟子期和伯牙的故事让我们感受到了他们之间___________ ;而《书戴嵩画牛》则启示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乌蒙磅礴走泥丸。_____________ ,大渡桥横铁索寒。          

    (7)同样是写景,“黑云翻墨未遮山,__________________,”苏轼把急雨之景描绘得细腻生动;“等闲识得东风面,_______________,朱熹把春日之景描绘得绚烂夺目。

    (8)民魂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气神,也是时代发展最需要的精气神。因为“惟有_____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______________”。

  • 4、根据你的积累填空。

    1.“等闲”的意思是:随便,很平常。请写两个含有“等闲” 的成语_________________。再按照提示写出含有“等闲”的诗句: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于谦《石灰吟》)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朱熹《春日》)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岳飞《满江红》)

    2.《过故人庄》孟浩然被农庄生活吸引,临走时向主人率真地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淡淡两句诗,故人相待的热情,做客的愉快,主客之间亲切融洽的氛围都跃然纸上了。

    3.《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中“__________________”把天气由雨到晴的迅速转变,描绘的境界大开,令人神清气爽。

    4.乡愁是孟浩然宿建德江时的“______________,江清月近人”;乡愁是王维作客他乡时的“独在异乡为异客,__________”;乡愁是张继夜泊枫桥时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中国领土主权神圣不可侵犯,看到菲律宾军舰在黄岩岛海域袭扰中国渔船,中方提出严正交涉的新闻,小颖借用《宋史·李纲传》中李纲的名言发表评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积累运用。

    (日积月累)当我们看到波浪翻滚的黄河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脱口而出;当我们听见稻田里的蛙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萦绕在心头;当我们闻着淡雅的菊花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流泻在笔尖。这,就是积累的力量。

    (长征精神)李明一遇到困难就退缩,爸爸用毛主席《七律·长征》里的诗句鼓励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年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都不怕,把万水千山都看得极为平常,你所遇到的这点困难又算什么呢?说到长征,李明眼前浮现出无数红军战士爬雪山、过草地的艰辛场景,他想到曹植的两句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长征之所以能够取得胜利,就是因为有这么多视死如归、为国捐躯的红军战士啊!

二、古诗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6、诗词鉴赏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关于这首词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词的作者是唐代的辛弃疾。

    B.“西江月”是词的题目。

    C.“见”,读jiàn,意思是“见到”。

    D.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对农村生活的喜爱和对农村丰收的喜悦之情。

    【2】朗读下列句子时,节奏、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A.明月/别枝/惊鹊

    B.七八个/星天外

    C.听取/蛙声/一片

    D.旧时/茅店/社林边

    【3】对《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一词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明月”“清风”点染夏夜的美好景色,“惊鹊”“鸣蝉”以声衬静,表现夏夜的幽静。

    B.“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描述丰收后人们热烈畅谈的情景,进一步补充夏夜特色。

    C.“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巧用数词、名词,清新活泼,朴素通俗。

    D.这首词描写美丽的农村风光,抒发了词人喜爱农村生活的感情。

    【4】词中哪两句通过嗅觉和听觉来捕捉夏夜景物,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请从本首词中找出来并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诗歌赏析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原文的横线上应填写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七律·长征》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这首诗为我们具体展示了五幅红军长征途中威武雄壮的“征难图”,分别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喜踏岷山。

    【3】这首诗的颔联运用了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

    【4】《七律·长征》通过对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艰难历程的生动描述,热情地歌颂了中国工农红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气概和_____________________精神。

  • 8、阅读理解。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词的上片写了很多夏夜特有的声音,写这些声音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下对诗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词人描绘了一幅山村盛夏月夜图,充满了清幽恬静的乡土气息,抒发了丰收在望的喜悦心情。

    B.词中运用了侧面烘托和动静相衬的表现手法,既写景又写人,使整个夏夜充满诗情画意。

    C.上片写晴,下片写雨,“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两句,描写了骤雨将至的景象,也隐寓词人退隐生活总内心的不宁静。

    D.“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的意思是,踏着小路在溪桥处转了个弯,忽然出现了社林旁边曾经见过的那个茅店。

    【3】孟浩然在《秦中寄远上人》中写到:“一丘常欲卧,三径苦无资。北土非吾愿,东林怀我师。黄金然桂尽,壮志逐年衰。日夕凉风至,闻蝉但益悲。”同样写蝉,两位诗人的情感是否相同?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共6题,共 30分)
  • 9、课内阅读《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节选

    __________

    就在伯父去世那一年的正(zhèng zhēng)月里,一个星期六的下午,爸爸妈妈带我到伯父家里去。那时候每到周末,我们姐妹三个轮流跟随着爸爸妈妈到伯父家去团聚。这一天在晚餐桌上,伯父跟我谈起《水浒(hǔ xǔ)传》里的故事和人物。不知道伯父怎么会知道我读了《水浒传》,大概是爸爸告诉他的吧。老实说,我读《水浒传》不过囫囵吞枣地看一遍,只注意紧张动人的情节;那些好汉的个性,那些复杂的内容,全搞不清楚,有时候还把这个人做的事情安在那个人身上。伯父问我的时候,我就张冠(guàn guān)李戴地乱说一气。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听了伯父这句话,我又羞愧,又悔恨,比挨打挨骂还难受。从此,我读什么书都不再马马虎虎了。

    那天临走的时候,伯父送我两本书,一本是《表》,一本是《小约翰》。伯父已经去世多年了,这两本书我还保存着。

    【1】为节选部分加上一个合适的标题。

    【2】选择( )里正确的读音,在下面画上“___”。

    【3】结合课文理解词语。

    囫囵吞枣:______

    张冠李戴:______

    用其中一个词语造句:______

    【4】听了伯父这句话,“我”为什么又羞愧,又悔恨,比挨打挨骂还难受?

    ____________

    【5】疑难点为什么伯父已经去世多年了,这两本书“我”还保存着?

    ____________

  • 10、课外阅读理解,认真完成后面问题。

    难忘的八个字

    我气恼,我愤恨——怎么一生下来就是裂唇!我一跨进校门,同学们开始讥笑我,我越来越敢肯定,除了家里人外,没有人会疼爱我,没人会喜欢我。

    二年级时,我进了老师伦德纳夫人的班级,伦德纳夫人很胖、很美.她有着金光闪闪的头发和一双黑黑的、笑眯眯的眼睛。每个孩子都喜欢她、敬慕她.,没有一个人比我更敬爱她.这里有一个很不一般的原因。

    我们低年级同学都有“耳语测验”。孩子们(排队 依次)走到教室的门边,用右手捂着耳朵,然后老师在讲台上轻轻说一句话,再由孩子把话(背诵 复述)出来。可是我的左耳先天失聪,(根本 几乎)听不出来,同学们知道后会更加嘲笑我的。

    终于轮到我了,我把左耳对着伦德纳夫人,同时用右手紧紧捂耳,然后(悄悄 轻轻)把右手抬起一点,这样就足以听清老师的话。

    我等待着……然后,伦德纳夫人说了八个字。这八个字仿佛是一束温暖的阳光直射我的心田,这八个字抚慰了我受伤的心灵,这八个字改变了我对人生的看法。

    这位很胖、很美的老师轻轻地说着:“我希望你是我女儿!”

    1划去文中括号里用得不恰当的词。

    2“我气恼,我愤恨——怎么一生下来就是裂唇!”这里破折号的用法是(   )

    A.表示底下是解释部分或说明部分

    B.表示意思的递进或转折

    C.表示声音的延长

    3“难忘的八个字”是哪八个字?抄写下来。说说为什么难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再读一读文中画横线的语句,说说伦德纳夫人是一位怎样的老师?(用简练的语言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阅读《一顶军帽》,完成练习。

    一顶军帽

    ①红军长征路过村子时,村里的老人告诉阿柴,红军是给老百姓打天下的队伍。于是,他整天跟在战士们身后,看着红军带领乡亲们打土豪、分粮食,与乡亲们一起推磨、割草……他看到红军战士头上缀着红五星的八角军帽,越看心里越痒痒。一天,阿柴找到指导员,说:“报告指导员,我要参加红军!”看他一脸倔强的神情,指导员同意了。

    ②部队走得急,军装来不及发。阿柴对指导员说:“那军帽呢?头上没有军帽,算什么红军呀!”指 导员摸着他的头,说:“别急,以后一定发给你!”阿柴只能一边行军, 一边惦记着那顶神气的军帽。

    ③就这样,他跟着部队进了雪山。巍峨壮丽的雪山寒气逼人,泛出刺眼的白光。宣传队的战士们在队伍中穿梭着,每当走过阿柴身边,他们总是会说:“ ”听了宣传队战士的话,阿柴觉得翻过雪山并不困难。

    ④进入雪山后没多久,阿柴的鞋子就破得没法穿了。他的双脚很快就被冰雪冻得麻木了,双腿也慢 慢被冻僵。它们开始不听他的指挥,每一步都像灌了铅一样。“扑通”一声,阿柴倒在了地上。他想要站起来,但是怎么努力都没有用。

    ⑤指导员从后面赶过来,大口地喘着粗气,脸冻得发青,看不出一丝血色。他急切地把阿柴无法动弹的双腿焙()在怀里。阿柴摇摇头,目光暗淡地说:“指导员,这路太难走了,我实在走不动了。”指导员没说话,在干粮袋里摸索了一阵,掏出一小块煮熟的牛皮,用冻得发抖的手哆嗦着递给阿柴。阿柴没有去接,他知道这是指导员舍不得吃节省下来的口粮。更何况指导员在战斗中受过伤,现在还没恢复呢!指导员硬把牛皮塞到阿柴手里,说:“快吃,一切行动听指挥。”阿柴颤抖着接过了牛皮。牛皮下肚,阿柴感到身体暖和了一些。指导员把阿柴扶起来说:“站起来!你可以的。”阿柴慢慢地站了起来,但这时,他发现指导员的脚像是被冻在地上一样,迈不开半步。阿柴拼命帮指导员搓着双脚,又搬着指导员的脚一步一步地往前挪。指导员终于缓过劲来,又能勉强迈开步子了。

    ⑥指导员拍拍阿柴的肩膀说:“我要跟你打个赌。我们来比一比谁先翻过雪山,你肯定比不过我。”阿柴说:“那可不一定,我行军速度可快了!”“要是你比我先翻过雪山,我的军帽送给你!”指导员认真地说。阿柴的眼睛亮了,二话不说,拄起木棍,迈开大步在齐膝深的大雪中走了起来。虽然又冷又饿,可一想到自己梦寐以求的军帽,他就觉得浑身充满了力量!

    ⑦指导员看着阿柴,心里想,年轻人是希望,是未来,他们一定要到达胜利的终点。指导员叫住了阿柴,不紧不慢地说:“阿柴,我看你还不一定能赢得我这顶军帽呢。”阿柴不服气地说:“指导员,我一定比你快!”对军帽的渴望让阿柴全神贯注,尽管走得吃力,但是每迈出一步都强而有力。

    ⑧指导员渐渐落在后面,他停下了步子,再次叫住阿柴。他庄重地把自己的军帽摘下来,戴到阿类头上、又正了正,端详了一会儿,满意地说:“阿柴,你赢了。”阿柴拒绝道:“我可不需要你让我,我要靠自己的真本事来。”“哈哈,你已经啦!比赛到此结束,你看你比我往前多走了一大段呢。”指导员又拍拍阿柴的肩膀,微笑着说,“快走吧,不要误了下山的时间。”

    ⑨阿柴虽然觉得指导员说的话有点怪怪的,但是掩不住戴上军帽的满心欢喜。他乐呵呵地摸了摸军帽说:“那,那我就戴着吧。”阿柴感觉自己戴上军帽,是一名真正的红军战士了。

    ⑩过了一会儿,阿柴意识到指导员没有跟上来,他回头看去,发现指导员一动不动地坐在雪地里。他赶紧跑过去,喊着:“指导员!指导员!”谁知,指导员就这么突然倒了下去,脸上还留着刚才的笑容。阿柴一下子跪倒在指导员身边,大颗大颗的泪珠滴落在指导员那冰冷的脸上。

    苍茫雪山,堆琼积玉,雄伟壮丽,刺眼的白光越发犀利。阿柴的眼神却越发坚定,特别是阿柴军帽上那颗红色五角星,在弥漫的风雪中显得尤为耀眼……

    (取材于俞春放《十四岁的长征》)

    【1】结合短文内容,将表格补充完整。

    【2】联系上下文,将第③自然段中宣传队战士的语言补充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出对第⑤自然段中加点的词句“摸索了一阵”理解准确的一项(       

    A.指导员的手冻得不停发抖,不方便拿取熟牛皮。

    B.指导员在犹豫该不该把仅剩的熟牛皮给阿柴。

    C.粮袋里有各种食物,指导员要慢慢找出熟牛皮。

    D.仅剩的牛皮很小,指导员用冻僵的手费劲地找。

    【4】第⑧自然段中画曲线的语句描写了指导员的言行。指导员为什么这样做?联系上下文,写出指导员这样做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两处画横线的语句都描写了雪山,选出对其作用评价准确的一项(     

    A.第一处描写表现出雪山的巍峨壮丽与辽阔。

    B.第二处描写表现出雪山上堆琼积玉的美丽。

    C.两处描写表现出雪山上的阳光格外的刺眼。

    D.两处描写表现出雪山的美景下掩盖了危险。

    【6】文章以“一顶军帽”作为题目,选出对此题目评价最准确的一项(       

    A.文中多次出现的“一顶军帽”,见证了阿柴翻越雪山的经历与他的精神成长。

    B.指导员用“一顶军帽”不断地激励阿柴,使阿柴最终能够鼓起勇气,继续前行。

    C.“一顶军帽”是串联阿柴成长经历的线索,寄托了革命前辈对年轻战士的期望。

    D.“一顶军帽”是红军战士头上缀着五星的八角军帽,在苍茫雪地上显得最耀眼。

    【7】你认为阿柴是一位怎样的小战士?结合文中对人物的具体描写,进行多角度评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本文并没有交代阿柴是否翻过了雪山。你推测阿柴能翻过雪山吗?联系全文,写出你的推测与依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阅读与思考。

         大雪整整下了一夜,早晨,天放晴了,太阳出来了。推开门一看,嗬!好大的雪啊!山川、树木、房屋,全都罩上了一层厚厚的雪,万里江山变成了粉妆玉砌的世界。落光了叶子的柳树上,挂满了毛茸茸、亮晶晶的银朵儿;冬夏常青的松树和柏树,堆满了蓬松松、沉甸甸的雪球。一阵风吹来,树枝轻轻摇晃,银朵儿和雪球儿簌簌地落下来,玉屑似的雪末儿随风飘扬,映着清晨的阳光,显出一道道五光十色的彩虹。大街上的积雪有一尺多深,脚踩上去发出咯吱咯吱的响声。一群群孩子在雪地里堆雪人,掷雪球,那欢乐的叫喊声,都快把树枝上的积雪震落下来。  

     1、照样子写出四个你课外积累的词语。  

    例:毛茸茸 ( ) ( )   ( )   ( )  

    2、嗬!好大的雪啊!这句话表明了(             )。    

    3、在这段话里,你能领悟到什么表达方法?(至少两处) 

              )(            

     4、选择正确的答案序号,写在括号里。  

      (1)落光了叶子…… 沉甸甸的雪球。这个句子所表达的感情是(       )。        

    A  喜好     B 喜爱       C  惊异        D 惊奇    

    (2)推开门一看彩虹!这部分的写作顺序是(        )。     

     A  从上到下   B 从整体到部分    C  动静结合    D 由远及近 

     

  • 13、阅读理解。

    桂花香(节选)

    你看,碧绿的枝茂叶,映衬着一簇簇米黄色的小花,那就是桂花。它形态可爱,香气醉人,用途广泛。

    桂花只有米粒大小,它们相依相偎,竞相开放。细嫩的花柄(托着 撑着)四片淡黄色的花瓣,小巧纤细,却尽力向外伸展,露出黄褐色的花蕊,让人感到它是那么娇小,那么玲珑。

    桂花虽小,但香气很浓,还带着丝丝甜味。那浓郁的香气(弥漫 充斥)在空气中,沁到人们心肺里,令人陶醉,让人舒坦。

    桂花可以做香料、桂花糖、桂花酒、桂花糕等。那桂花糖可以放在粥里,也可以包在元宵里,尝一口,只觉一股甜丝丝的香味,令人回味无穷。不信,你也试试!

    【1】用“\”删去括号内不合适的词。

    【2】联系上下文说说下面词语的意思。

    浓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舒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短文从三个方面详细地介绍了桂花,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段文字着力描写了桂花,请你对比《丁香结》,比较一下这两篇文章在写作手法上的异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说明文阅读。

    假如不保护环境

    ①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②任意排放“三废”。每年,全世界排入空中的有害废气总量有6亿多吨,排放的废水有4200多亿吨,废渣的排弃量也十分惊人。1873年以来,西方社会仅死于大气污染的就有一万多人,患病者更不计其数了。水污染就更严重了,世界上主要的水体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三废”的污染,甚至南极的企鹅体内都检查出毒性很大的多氯联苯等化学物质。巨大的污染,使得海洋生物大量减少,许多鱼、贝类濒临绝迹。日本的大阪湾曾以盛产鱼虾著名,如今在这里作业的渔民,拖出的渔网中,垃圾比鱼还多!

    ③工业和城市过分集中是污染和破坏环境的重要原因。如日本,70%的工厂挤在2%的国土上,1%的国土生活着25%的人口;美国东部地区12万多平方千米的土地上,汇集了全国制造业的70%和近一半的人口,使这些地区成了世界上有名的“公害地区”。城市人口过分集中带来的垃圾、污水、废气等环境污染问题也尤为严重。

    ④对自然资源不合理的开发利用也严重加速了地理环境的恶化。如美国和俄罗斯出现“黑风暴”,就是因为森林草原被毁以后形成裸地,大风一起,尘沙飞扬,天昏地暗。墨西哥城在80年中下沉了9米,就是由于过量抽取地下水。

    ⑤破坏环境的现象还有很多很多,但地理环境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根本,它有自己的原则,谁违背都将受到自然的惩罚。

    【1】本文是从哪几个方面说明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极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③自然段画横线处采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

    【3】第④自然段中加点的“过量”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设计一条保护环境或节约资源的宣传标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6题,共 30分)
  • 15、用一个词语代替“说”字,改写下面的句子,且意思不变。

    科学家说:“如果人类还不爱护环境,等待着我们的就是毁灭!”

    答:__________________

  • 16、这么冷的天,那个拉车的怎么能光着脚拉着车在路上跑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按要求改写句子。

    这山中的一切,哪个不是我的朋友?(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谁能说这不是天地给我的恩泽?(改成陈述句)

     

     

  • 18、按要求写句子。

    1.他把每件事和每个人都考虑到了。

    改为“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妇人想起了乔依。

    改为双重否定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民解放军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改为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国家的财产被消防队员抢救出来了。

    改为“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蔺相如带着和氏璧出使秦国。

    字句:_______________

    字句:_______________

  • 20、句式训练。

    【1】读下面的词语,你想到了怎样的画面?选择一个词语,把你想到的情景,写下来。

    新鲜的水果       疲惫的脸       心灵的深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林参加演讲比赛得了一等奖,同学明明会对他说什么?请你把明明说的话写出来。(不要出现“说”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不小心打碎了妈妈心爱的花瓶,我忐忑不安地想:“妈妈马上就要回来了,我该怎么办……我该怎么和妈妈解释……妈妈会不会生气呢……”(照样子,写写人物“期待”的心理活动)

    我期待的寒假要来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1、习作园地。

    题目:谢谢你,因为有你

    提示:有一首歌唱得好:“听我说谢谢你,因为有你,温暖了四季;谢谢你,感谢有你,世界更美丽……”的确,在我们的生命旅途中,总会遇到很多困难与挫折、黑暗与意外。但是因为有了“你”,我们的生活才会变得如此温暖、如此幸福。回忆一下,此时此刻,你最想感谢谁?为什么要感谢他(她)?哪件事深深地触动了你?

    要求:(1)写一件关于感恩的事,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2)注意语句通顺,意思连贯,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3)书写工整,400字以上,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05
题数 21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填空题
二、古诗阅读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