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上)期末珠海一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1、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根据解释选词填空。

    (   )山河   居高(   )   横七(   )   (   )首挺胸

    斩钉(   )   全神(   )   (   )天动地   粉身(   )

    1.处在高处,俯视低处。形容所处地势有利。(   )

    2.处理事情或说话坚决果断,一点儿也不犹豫。(   )

    3.有横着的,有竖着的,没有规律,乱七八糟。(   )

  • 2、加标点,想想引号的不同用法。

    毛主席在城楼上不断地向群众挥手________不断地高呼________人民万岁________同志们万岁________

  • 3、根据提示写词句。

    (1)《鲁滨逊漂流记》这部小说的梗概是按照鲁滨逊历险的 __________顺序来写的,通过代表性的事件,记叙了鲁滨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最终“回到英国”的故事。

    (2)古诗《石灰吟》中抒发诗人高尚气节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树欲静而风不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父母尽一份孝心,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吧!

    (4)把握例句的特点,仿写句子。

    例: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

    仿写“安静”。

    ________________

  • 4、理解句子,回答问题。

    1.到了正午,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

    这是对________的场面的描写,海洋指的是_______波浪指的是________

    2.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

    这说明了人民群众_________的心情,表达了人民群众对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对人民领袖的________之情。

  • 5、读下列句子,把句中画线部分换成本课中的词语。

    1.老师没有一点声音地来到教室。 ____________

    2.他表面上一副理由充分,说话有气势的样子,实际上心虚得很。   __________

    3.我挺着脖子,十分谨慎,丝毫不敢疏忽地跑下了楼梯。  ____________

二、古诗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6、阅读题。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词中以_____写乌云密布,这样写的好处是增加画面的美感。

    【2】上阕写了哪些夏夜特有的声音?写这些声音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词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词的下片给人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试用简洁优美的语言进行描绘(100字以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阅读下列古诗,完成练习。

    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   墨竹图题诗

    【清】郑燮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注释】①衙斋:官衙中供官员居住和休息之所。②吾曹:我等,我辈,我们。③关情:动心,牵动情怀。

    【1】下列对诗句“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B.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C.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D.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2】给诗句中的加点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

    (1)疑是民间疾苦( )

    A.指人民的困难和痛苦。                            B.因为疾病引起的痛苦。

    C.对敌人的憎恶厌恨。                                D.指心中的悲伤之情。

    (2)些小吾曹州县吏( )

    A.稍微                    B.微小                    C.少许                    D.一些

    【3】你觉得牵动作者心情的是什么事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能从这首题画诗中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诗人写竹的诗很多,你还能再写出1首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阅读

    【材料一】寒食   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__________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材料二】寒食①孟云卿

    二月②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

    贫居往往无烟火③,不独明朝④为子推。

    (注释)①寒食:节名,在清明前一天(一说前两天)。相传起于晋文公悼念介子推,因介子推是被火烧死的,晋文公便下令这一天禁火寒食。②二月:寒食在冬至后一百零五天,若冬至在十一月上旬,或是冬至到来年二月间有闰月,则寒食就在二月。③无烟火:寒食节禁火,但穷人常常断炊,不禁也无火。④明朝( zhao ):明天。

    【1】补充【材料一】中空白处的诗句。

    【2】【材料一】中《寒食》一诗中的“_________________。”表明了“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这一点。

    【3】【材料二】结合注释写出“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的意思。3分

    ___________

    【4】传统节日寄托着人们的感情,请写出与这个节日相关的诗句,并标明出处。

    诗句:_______            诗题:________

    诗句:_______            诗题:________

    【5】试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二】两首诗在选材立意方面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共6题,共 30分)
  • 9、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材料一 手机使用情况调查

    使用手机的好处

    人数

     

    方便与朋友联系

    131

    结交陌生人

    22

    能获取更多信息

    71

    休闲娱乐

    59

    材料二 什么是“低头族”?

    “低头族”,是指如今在地铁、公交车,甚至大街小巷里那些低头看屏幕的人群。他们的零碎时间都在玩游戏、看视频等。低着头是他们共同的特征,他们的视线和智能手机难分难解,他们的行为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和健康隐患。

    材料三 关于手机的讨论发言

    黄霏霏:我觉得手机是科技进步的产品,它的好处太多了。比如,手机里的很多功能,只要有无线网连上就能用。

    依依:可它的弊端也不少,有的人成了“手机控”,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少了,感情都冷淡了。

    淘淘:我不同意你说的。用手机不仅能给朋友发文字短信、发图片视频,还能进行语音、视频通话,这难道不是交流?

    壮壮:对,手机确实很方便,可以自主缴费、购物、挂号,就不用排队了。

    龙一鸣:手机的屏幕有辐射,长期看手机有损视力。手机里的个人信息也容易泄露出去,要是被坏人利用了,那可就惨了。

    【1】上面三则材料都与一个话题有关,这个话题是( )

    A.手机的作用

    B.手机的利与弊

    C.手机安全

    D.手机与健康

    【2】认真阅读材料三中大家的讨论发言,他们五个人的发言呈现了两种观点:一种观点是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另一种观点是___________,理由可归纳为____________

    【3】材料一中统计的哪个数据可以为“淘淘”的发言提供帮助?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材料和生活实际,写一写什么是“手机控”。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回答小题。

    【语段一】

    ①第二日,我便要他捕鸟。他说:

    ②“这不能。须大雪下了才好,我们沙地上,下了雪,我扫出一块空地来,用短棒支起一个大竹匾,撒下秕谷,看鸟雀来吃时,我远远地将缚在棒上的绳子只一拉,那鸟雀就罩在竹匾下了。什么都有:稻鸡,角鸡,鹁鸪,蓝背……”

    ③我于是又很盼望下雪。

    ④闰土又对我说:

    ⑤“现在太冷,你夏天到我们这里来。我们日里到海边捡贝壳去,红的绿的都有,鬼见怕也有,观音手也有。晚上我和爹管西瓜去,你也去。”

    ⑥“管贼吗?”

    ⑦“不是。走路的人口渴了摘一个瓜吃,我们这里是不算偷的。要管的是獾猪,刺猬,猹。月亮地下,你听,啦啦地响了,猹在咬瓜了。你便捏了胡叉,轻轻地走去……”

    ⑧我那时并不知道这所谓猹是怎么一件东西——便是现在也没有知道——只是无端地觉得状如小狗而很凶猛。

    ⑨“它不咬人吗?”

    ⑩“有胡叉呢。走到了,看见猹了,你便刺。这畜生很伶俐,倒向你奔来,反从胯下窜了。它的皮毛是油一般的滑……”

    素不知道天下有这许多新鲜事:海边有如许五色的贝壳;西瓜有这样危险的经历,我先前单知道他在水果店里出卖罢了。

    “我们沙地里,潮汛要来的时候,就有许多跳鱼儿只是跳,都有青灶似的两个脚……”

    阿!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语段二】

    ①在鲁迅之前,或许说在《少年闰土》问世之前,汉字中就没有“猹”字的存在,所以这个字就是鲁迅先生硬生生造出来的!后来鲁迅先生在1929年给舒新城的回信说:“‘猹’是我据乡下人所说的声音,生造出来的,读如‘查’。但我自己也不知道究竟是怎样的动物,因为这乃是闰土所说,别人不知其详”。但也因此“猹”有了名字。

    ②既然在几千年的汉字中没有“猹”字,那么究竟是什么样的一种动物呢?

    ③猹性情比较凶猛。它的体型比较大,同时相当肥硕,有着很短的脖子尾巴,喜欢在春天或者秋天的季节中活动着。不过虽然说猹性情凶猛,但是不喜欢主动攻击人类或者各种动物,只有当人逼迫它的时候才可能发起攻击。

    ④猹的居住环境以洞穴为主。猹极善于挖洞,与其他居住润穴的动物相比,洞穴一般比较大,高地面2-3米,洞的直径约1.5米,长约10米有几个进出口;里面有干草、树叶等。

    ⑤猹的食物种类丰富。它是杂食,以鼠类、鸟类、蛇、沙蜥、蛙、鱼、虾、蚯蚓、昆虫以及植物果实、块茎为食,猹还爱盗食花生、玉米、蔬菜和瓜类等作物。

    ⑥猹的经济价值极高。不必说它的皮是制作高级袭衣服装的原料,也不必说它的肉鲜美可口,营养丰富,是餐馆宴席上的佳肴,单是猹油就是治疗烫伤、烧伤的良药。

    【1】阅读【语段一】,用简洁的语言说说闰土给“我”讲了哪些新鲜事?

    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语段一】,文中反复写“我”“并不知道”、“也没有知道”、“素不知道”、“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下列选项中对其作用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是侧面描写,为了衬托出闰土的人物形象。

    B.体现出“我”对自己那“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的生活环境的不满。

    C.流露出“我”对丰富多彩的农村生活的向往。

    D.为了表现“我”和小伙伴们的生活丰富多彩、幸福快乐。

    【3】结合【语段一】具体内容,说说在“我”眼中,少年闰土是一个怎样的人?(写出一点,简要结合具体内容)

    _______________

    【4】【语段二】分别从得名由来A__________,B__________,C__________ ,经济价值等方面向我们介绍了“猹”。

    【5】阅读【语段二】请将下面句子所使用的说明方法填写在括号中。(每空填一种说明方法

    猹极甚于挖洞,与其他居住洞穴的动物相比,洞穴一般比较大,离地面2——3米,洞的直径约1.5米,长约10米,有几个进出口,里面有干草、树叶等。( )( )

    【6】阅读【语段二】第⑥段,说说猹有哪些经济价值?

    ___________________

  • 11、课外阅读。

    时间

    ①每早起来,就计划这一天该做些什么,到晚躺在床上,好像什么也没有做。记得幼年作文,总爱写“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不知从哪里找来这些词句,似懂非懂地照抄。箭也好,梭也好,在小小心灵里,今天就是昨天,今夜就是昨夜,只是同一个白昼,同一个夜晚,走马灯似的,来了又去了,去了又回来了,直到鬓边有了白发,才蓦然惊觉光阴果真似箭如梭,去了永不再来。

    ②于是,问自己:过去几十年,我究竟做了些什么?这一生肯定要交白卷了。8月中,在美国一小镇,拜访一位84岁老学者,在他那狭窄的厨房里,我向他倾诉内心的困扰。

    ③他说:“你应该抓紧现在和未来的日子。”

    ④我说:“是的 ,我在尽力,但是我已浪费了几十年。”

    ⑤他摇摇头:“达尔文说他贪睡,把时间浪费了,却写了《物竞天择论》;奥本海玛说他锄地拔草把时间浪费了,后来成为‘原子弹之父’;海明威说他打猎、钓鱼,把时间浪费了,终于获得诺贝尔奖;居里夫人说她为了家务和孩子忙,浪费了时间,也能发现镭元素,而又把孩子教养成科学家。”

    ⑥我大喊:“这些人都是人才!我只是个平凡人,愚蠢的平凡人!”

    ⑦“你有权评定你自己是愚蠢的平凡人,我的意思是提醒你,只要有确定的目标,在任何时间,做任何事,都不会妨碍思考和研究,甚至有助于思考和研究,他们自以为浪费了时间,实际上并没有浪费。”

    ⑧“但是,我年纪大了。”

    ⑨“我70岁那年,拟定一个需要10年才能完成的研究计划,当时,我和一位30岁的年轻朋友谈到这计划,他笑了笑。我知道他为什么笑,在他看来,70岁的老人,时日已不多,还能做些什么,10年过去,我的工作如期完成,仍然在实验室忙着。”他挺了挺胸,笑了。

    ⑩“你那位年轻朋友呢 ?” 我问。

    “不再年轻,已经中年啦!”

    “对他来说,这10年,应该是黄金年龄,想必有很不错的纪录。”

    “没有,他承认过去的10年是空白,真正的空白。”

    “为什么?”

    “依旧熙熙攘攘、推推挤挤的生活,10年,一眨眼就过去了。”

    这一番话,如当头一棒,我呆了。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蓦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月如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位84岁的老学者说一个人只要有确定的目标,在任何时间,做任何事,都不会妨碍思考和研究,他分别列举了________________的事例。

    【3】文章③至自然段最主要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          

    A.动作描写

    B.语言描写

    C.神态描写

    【4】“过去几十年,我究竟做了些什么?这一生肯定要交白卷了。” 这句话里的“交白卷”该作何解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和一位30岁的年轻朋友谈到这计划,他笑了笑。”你知道年轻人笑什么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这“当头一棒”警醒了作者,也给了我们深深的启示,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想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阅读乐园。

    难忘的索溪峪(节选)

    尤其是那十里画廊。啊,画廊,这名字实在是好,真不愧是画廊。沿着那流水潺潺弯弯曲曲的山溪向上走去,你会惊讶地看到,一路上,两边青松高耸,绿树如云。

    人走在这两山夹峙的山谷中,就像走在一条幽深的小胡同里似的。仰头向上望去,上面是一线蓝天,两边是无数青峰。这青峰,一座座拔地而起,直插云霄,千姿百态,美妙绝伦。它们是那么多,一座挨着一座,一座有一座的特点,一座有一座的姿态。

    它们有的像身背草篓的采药老人,有的像手捧鲜花的妙龄女郎,有的像摩天大楼,有的像中世纪城堡,有的双峰插云,像两根尖尖的竹笋,有的一根独峙,像一支长长的火箭……好看极了。

    我实在惊讶,天公究竟用什么神奇的力量,给大自然造出如此变化无穷美妙绝伦的景物?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每一座青峰,都是一幅绝妙的画,一首优美的诗。这十里画廊的两边,就是这无数的画,无数的诗。它们纷纷地排列在你的面前,张着那绿色的臂膀,在向你拥抱,向你微笑,向你絮絮低语。啊,朋友,置身于如此优美的环境中,你怎能不着迷、不陶醉呢?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   )   流水(   )   (   )   絮低语(   )

    2有的……有的……有的……”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画波浪线处可以用文中一句话概括,这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写到了作者的两次惊讶,前一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后一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港珠澳大桥

    材料一:2009年12月15日,港珠澳大桥工程开工建设。2017年7月7日,主体工程全线贯通。大桥在设计理念、建造技术、施工组织、管理模式等方面进行一系列创新,标志着我国隧岛桥设计施工管理水平走在了世界前列。2018年10月23日上午,港珠澳大桥开通仪式在广东省珠海市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仪式,宣布大桥正式开通并巡览大桥。

    材料二:港珠澳大桥集桥梁、隧道和人工岛于一体,全长55公里,是世界总体跨度最长、钢结构桥体最长、海底沉管隧道最长的跨海大桥;设计使用寿命120年,打破了世界上同类型桥梁的“百年惯例”。建成通车后,港珠澳三地车程将由原来的三个多小时缩短至半小时。作为中国从桥梁大国走向桥梁强国的里程碑之作,该桥被业界誉为桥梁界的“珠穆朗玛峰”,被英国《卫报》称为“现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材料三:港珠澳大桥不仅代表了中国桥梁先进水平,更是中国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建设港珠澳大桥是中国中央政府支持香港、澳门和珠三角地区城市快速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是“一国两制”下粤港澳密切合作的重大成果。

    【1】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①港珠澳大桥的建成标志着我国隧岛桥设计施工管理水平走在了世界前列。( )

    ②港珠澳大桥设计使用寿命没有打破世界上同类型桥梁的“百年惯例”。( )

    ③港珠澳大桥是“一国两制”下粤港澳密切合作的重大成果。( )

    【2】填空题。

    港珠澳大桥的“港”指______________,“珠”指______________,“澳”指:______________;大桥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面进行了创新。

    【3】港珠澳大桥被英国《卫报》称为“现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请你根据以上材料,写出两条入选理由。

    理由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你对建设大桥的工程师们说几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北京时间12月17日1时59分,嫦娥五号返回器在预定区域成功着陆,标志着中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任务圆满完成。嫦娥五号返回器着陆在夜色笼罩下的内蒙古四子王旗大草原。返回器中,装有中国从月球采集的不少于2公斤的月壤。这是人类时隔44年,再次从月球带回岩石和土壤样品——上一次月球采样返回任务,还是1976年苏联的月球24号。我国首次实现了月球无人采样返回,顺利完成了月球探测“绕、落、回”三步走。我国成为了世界上继美、苏之后第三个实现月球采样返回的国家。

    【1】请用20字以内的一句话概括上面新闻:____

    【2】看了新闻,你激动不已,在留言处写下了对探月科学工作者的敬意:____

    【3】假如你们一家正在观看以上直播,请用点面结合的方法描写一下家人激动的场面。

    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6题,共 30分)
  • 15、按要求改写句子。

    1.用合适的关联词语,把两句话连成一句。

    (1)“减负为孩子们赢得课外时间。减负有益于孩子们的身心健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闰土是闰月生的。他的父亲给他起名叫闰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叶欣被授予评为南丁格尔奖章。(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们都为徐向前元帅朴实无华的品质而感动。(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知识无止境,我们有什么理由骄傲自满,固步自封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6、邱少云牺牲自己。邱少云绝不暴露目标。(加关联词,把两句话合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按要求改写句子。

    1.他把每件事和每个人都考虑到了,他仿佛不是在给人而是给灾难下达命令。(用带点的词语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沉沉夜雾中冒出一个阴森森的往前翘起的船头。(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船长威严的声音压倒了一切呼号和嘈杂。(改成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一粒种子的力量很大。(改为感叹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将下列句子改为陈述句。

    ①战士们不是相继从悬崖往下跳了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手榴弹在敌群中开花了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把下列句子改为“被”字句。

    ①老师没收了竹节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农民一有了土地,就把整个生命投入了土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疲劳和干渴把他们折磨得有气无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1、在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完成写作。不得抄袭,不得套作。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等信息。

    (1)《客家人的风俗》;(2)《往事如蜜》。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05
题数 21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填空题
二、古诗阅读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