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上)期末楚雄州一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1、小小模仿秀(照样子,写词语)。

    例:自言自语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 2、积累填空。

    (1)起_________,历________,及_______,至_________,上下________。本句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埋忠骨,____________铸佞臣。

     

  • 3、将下列成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答题。

    ( )夺天工       别出心( )       技高一( )       ( )( )如生

    斩钉( )       高山( )       视死如( )       全神( )

    (1)“________”比喻知音难遇或乐曲高妙。

    (2)《水浒传》中的一百零八位好汉,个个刻画得血肉丰满,________

    (3)划横线词语出自曹植《白马篇》中的诗句“_______,视死忽如归。”表达了他自己愿意为国家奋勇献身的豪迈气概。

  • 4、看拼音,写词语。

    nuè shā cuī huǐ yín sòng zhuó yuè rèn jìn

    ( )   ( ) ( ) ( ) ( )

    tiě zhù xuàn rǎn yū huí bō lí cǎi hóng

    ( )   ( ) ( ) ( ) ( )

    mǎ tí xiū sè shuāi jiāo bǔ yù zhǎo zé

    ( )   ( ) ( ) ( ) ( )

    bá shè fán zhí chōng pèi

    ( )   ( ) ( )

  • 5、按原文填空。

    (1)任( ),( )不稍亏。

    (2)转眼( ),群雁( )。

     

     

     

二、古诗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6、阅读短文,思考后面的问题。

    听蜀僧濬弹琴

    李白

    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注释】

    ①绿绮,古代著名的琴。②流水,《吕氏春秋》:“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 。”③霜钟,指钟声,《山海经》:“丰山……有九钟焉,是知钟鸣。”

    【1】补齐注释。

    【2】这首诗写李白听蜀僧濬弹琴,并没有写弹奏的技巧和琴声,而是重点写了____________,从_______面表现音乐的高妙。

    【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将这个峨眉山上下来的音乐家写得很有气派,表达了诗人对他的倾慕。

    B.“如听万壑松”用大自然宏伟的音响比喻琴声,使人感到这琴声一定是极其铿锵有力的。

    C.“余响入霜钟”是说音乐终止以后,余音不绝和薄暮时分寺庙的钟声融合在一起。

    D.“不觉碧山暮”是说音乐听着听着就到了早晨,与前一句中的“霜钟”呼应。

    【4】“客心洗流水”中的“客”是诗人自谓,由此联想到孟浩然的“日暮客愁新”,我猜李白的这首诗在赞美琴声美妙、感慨知音的同时,也寓有_________________之情。

  • 7、苍松怪石图题诗

    [清]李方膺

    君不见,岁之寒,何处求芳草。

    又不见,松之乔,青青复矫矫。

    天地本无心,万物贵其真。

    直干壮川岳,秀色无等伦

    饱历冰与霜,千年方未已。

    拥护天阙高且坚,迥干春风碧云里。

    1这首诗中能突出表现松树的坚韧、耐寒苍劲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表示大自然本不能塑造修饰什么,万物可贵之处在于它们的本色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何处求芳草一句中的的意思是(  )

    A. 寻找、寻求   B. 祈求、请求   C. 索取

    4画波浪线的诗句,描写了松树(   )的品格。

    A. 喜欢漂亮,做事慢条斯理

    B. 在寒风中依然郁郁葱葱、坚强挺拔、不屈不挠

  • 8、课文片段阅读理解。

    《宿建德江》

    作者:   代诗人   

           ,日暮客愁新。

           ,江清月近人。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作者:   代词人   

           ,清风半夜鸣蝉。

           ,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路转溪桥忽见。

    【1】把古诗补充完整。

    【2】两首诗运用了_______________等修辞手法。

    【3】《宿建德江》《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两首诗都写了_____(时间)的景色,但表达的情感却不一样,前者表达了_______,后者表达了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共6题,共 30分)
  • 9、课内阅读

    《夏天里的成长》节选

    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

    生物从小到大,本来是天天长的,不过夏天的长是飞快的长,跳跃的长,活生生的看得见的长。你在棚架上看瓜藤,一天可以长出几寸;你到竹子林、高粱地里听声音,在叭叭的声响里,一夜可以多出半节。昨天是苞蕾,今天是鲜花,明天就变成了小果实。一块白石头,几天不见,就长满了苔藓;一片黄泥土,几天不见,就变成了草坪菜畦。邻家的小猫小狗小鸡小鸭,个把月不过来,再见面,它已经有了妈妈的一半大。

    草长,树木长,山是一天一天地变丰满。稻秧长,甘蔗长,地是一天一天地高起来。水长,瀑布长,河也是一天一天地变宽变深。俗话说:“不热不长,不热不大。”随着太阳威力的增加,温度的增加,什么都在长。最热的时候,连铁路的铁轨也长,把连接处的缝隙几乎填满。柏油路也软绵绵的,像是高起来。

    【1】第1自然段在全文中起___________的作用。

    【2】第2自然段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因为__________________,所以山一天天变丰满。因为_____________,所以地一天天地高起来,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河也一天天地变宽变深。

    【4】对“不热不长,不热不大”这句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这句话主要说是万物都遵循热胀冷缩的规律,受热后他们体积就会增大。

    B.随着天气越来越热,温度增加,世间万物都在加速生长。天气越热,农作物生长得越快,生长得越旺盛。

    C.温度越高,生物长得越快。温度低了,生物就不长了。

  • 10、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夏天来了,瓜(  )在不停地疯长,菜(  )里呈现绿油油的景象,甘庶一天天地长高……这些景象令人欣喜不已。但我最喜欢的却是在下雨的天气里,穿上斗蓬式的雨衣,跑去帮妈妈买jiàng(  )油,让妈妈炒菜吃,我享受雨在雨衣上跳舞的感觉。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____   菜qí____ jiàng____

    【2】文段中有两个错字,请找出并纠正。

    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 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

  • 11、阅读。

    千金一诺

    ①真爱的方式有许多种,兑现诺言也是爱的一种方式。

    ②那年,我十五岁。春节前,姑姑从广州出差回来,送给我一件样式别致、颜色鲜红的上衣作为新年礼物。我视如珍宝,小心翼翼地把衣服(       )在柜子里,急切地盼望着新年的到来。

    ③可是就在腊月二十九那天,邻居大哥的女朋友第一次上门做客,仓促之下伯父伯母没有准备好给她的礼物。正在他们手足无措之际,父亲毫不犹豫地把我的新衣服送了过去,于是促成了一桩美满婚事。

    ④晚上,伯父来到了我家,连连称谢并送来了买衣服的钱,父亲执意不收。我非常伤心,躲在母亲怀里委屈地哭个不停。送走了伯父,父亲连声安慰我:“别哭了,啊?新年那天,爸爸一定会让你穿上跟那件上衣一模一样的新衣服。”

    ⑤我对父亲的承诺深表怀疑,心想:“哼,别糊弄小孩子了,不可能的事儿!”

    ⑥那时候,爸爸妈妈两个人一个月的工资不足一百元钱,家中的经济一点儿也不宽裕,而且在我们居住的偏僻小城里,根本买不到那样漂亮的衣服。所以我认为,重新拥有那片“鲜红色”只不过是个奢望罢了。

    ⑦第二天就是大年三十,父亲一大早就拿着家里仅有的三十元钱去赶北京的长途汽车,西单、东单、王府井、前门……他跑遍城内大大小小的商店商场,最后终于买到了样式、颜色都一样的上衣。

    ⑧在黄昏的暮色中,父亲风尘仆仆地(       )回家,把衣服放在满脸惊诧的我手上,没有说一句话。

    ⑨看着母亲给父亲清洗、包扎挤车时碰破的手臂,我的心中充满了愧悔:我的任性给爸爸造成了多大的伤害啊!我(       )上前去,轻声问:“爸,你为什么一定要去买衣服?”父亲轻轻抚摩着我的头,淡淡地说了一句:“为了让你过个愉快的新年呀!”

    ⑩泪水渐渐遮住了我的视线,一种深厚无比的爱意沿着父亲的手指抵达我心灵的最深处。

    【1】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

    小心翼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风尘仆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依次填入括号中的动词,正确的一项是(        

    A.放      

    B.藏      

    C.藏      

    D.放      

    【3】与第⑥自然段“只不过是个奢望罢了”中“奢望”意思最接近的一项是(        

    A.愿望

    B.强求

    C.渴望

    D.奢求

    【4】第⑥自然段中,“鲜红色”在文中是指_______________,作者认为重新拥有它是一个奢望,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

    【5】“泪水渐渐遮住了我的视线,一种深厚无比的爱意沿着父亲的手指抵达我心灵的最深处。”对这句话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我感受到父亲对我深深的爱。

    B.我为终于得到梦寐以求的衣服而高兴得流泪。

    C.父亲的品质对我的影响非常大。

    D.除了感动外,我也为自己的任性而感到愧疚。

    【6】在你眼中,文中的父亲是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中相关语句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课内阅读

    我们访问的是陈巴尔虎旗,汽车走了一百五十里才到达目的地,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初入草原听不见一点儿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牛羊多起来,也看到了马群,隐隐有鞭子的轻响。快了,快到了,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这是主人来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见到我们主人们立刻拨转马头,欢呼着,飞驰着,在汽车左右与前面引路,寂静的草原热闹起来,欢呼声,车身,马蹄声响成一片。车跟着马飞过小丘,看见了几座蒙古包。

    【1】“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这句话体现了草原的______特点?

    【2】“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说明了_____

    【3】“这是主人来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从这句话我们可以体会到______

    【4】这一段的描写中,除了感受到美丽的草原风光,你还能感受到什么?请写出来吧。

    _______

  • 13、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每天,我们的地球有800亿吨水在悄然流失。

    每天,我们的地球有12000桶石油泄漏到海洋里。

    每天,我们的地球有55000公顷的土地变成不毛之地。

    每天,我们的地球有55000公顷的森林因森林火灾、人类砍伐毁于一旦。

    每天,我们的地球至少有1500人死于饮用不洁水造成的疾病。

    每天,我们的地球有15亿人呼吸受污染的空气,至少有800人因此死亡。

    每天,我们的地球有1500吨氟利昂排入大气层,严重破坏着保护地球的外衣。

    【1】资料中主要用了________的说明方法,这样写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2】针对环境破坏的问题,有人主张用法律的手段来维护环境;有人主张多开展道德教育,提高人们的保护意识与道德水平。那么,保护环境,应该以法律手段为主,还是以道德教育为主?如果以此为题展开辩论,请写出你的观点和辩词。

    我的观点:_________________

    我的理由:______________

  • 14、课内阅读。

    北京的春节(节选)

    照北京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始了。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这是一年里最冷的时候可是到了严冬不久便是春天所以人们并不因为寒冷而减少过年与迎春的热情在腊八那天,家家都熬腊八粥。这种特制的粥是祭祖祭神的,可是细一想,它倒是农业社会一种自傲的表现——这种粥是用各种米,各种豆,与各种干果(杏仁、核桃仁、瓜子、荔枝肉、桂圆肉、莲子、花生米、葡萄干、菱角米……)熬成的。这 小型的农业产品展览会。

    腊八这天还要泡腊八蒜。把蒜瓣放到高醋里,封起来,为过年吃饺子用。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双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几个饺子。在北京,过年时,家家吃饺子。

    【1】在上面短文中的“”加上标点符号。

    【2】在文中的“ ”上填上关联词,并用它造句。

    造句:

    【3】《北京的春节》作者是___________,文中写了腊八这一天的______________习俗。

    【4】“小型的农业产品展览会”指的是__________,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

    【5】请你写出春节之外的一个传统节日及其习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6题,共 30分)
  • 15、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哪里要开山,哪里要架桥,哪里要把陡坡铲平,都要经过勘测。(用加点词语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能在南口以北修筑铁路的中国工程师还没有出世呢。(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跟我学:修改意思重复的病句。当句子中出现语意重复或者重复的成分时,找出重复的部分,去掉其中一个。如下面句子中合适适宜意思相近,则任选一个去掉。

    3.为了寻找一条合适的适宜的线路,詹天佑常常请教当地的农民。(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铁路要经过很多高山,不得不开凿隧道。(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6、句子易容(按要求改写句子)

    ①跟着一缕缕轻盈的云雾,雨,悄悄地来了。

    改换语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雨改变了山林的颜色。

    改成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成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雨悄悄地来了。(改成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人类不能指望在破坏了地球以后再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按要求写句子。

    1、爸爸和伯父把那个拉车人扶上车了。(改成字句)

     

    2、车夫被玻璃片扎伤了脚。(改成字句)

  • 18、按要求,写句子。

    1.我怎么能为了买一支吸水笔,就那样为难母亲呢?(改为陈述句)

     

    2.母亲对我说:孩子,妈妈不是答应过你,等你爸爸寄回钱来,一定给你买支吸水笔吗?(改为转述句)

     

    3.我终于哭闹起来,折断了那支蘸水笔。(改为字句)

     

    4.我一刻时刻都没有忘记过母亲满怀期望对我说的这番话。(修改病句)

     

     

  • 19、按要求改句子。

    1.既然秦王我都不怕,我会怕廉将军吗?(改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今天的夜晚真黑。(改为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特务很狡猾。(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窗外,风吹翠竹,飒飒作响。(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照样子,仿写句子。

    花从春走过,留下缕缕清香;叶从夏走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风从秋走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雪从冬走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1、作文。

    转个弯,也许会看到更美好的风景,这是生活教会作者的。在你的生活中,有过成功,也有过失败,不管怎样,它都会使你有所感悟,请选取你生活中曾经成功或失败的一次经历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语句通顺,有一定的条理。

    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姓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05
题数 21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填空题
二、古诗阅读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