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上)期末鹤壁一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1、课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写道:“数不清的挽联挂满了墙壁,大大小小的花圈堆满了整间屋子。这句话通过_____”“_____”“_____等词来说明前来参加追悼会的人很多,也说明鲁迅先生受到许多人的爱戴。

  • 2、根据课文内容做练习。

    1.“明月别枝惊鹊,________________。”《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词牌名是______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_。词中的“见”读_________,它的意思与“____________”相同。这首词上阕写月明风清的夏夜,以鸟惊、________________,这些山村特有的声响,把黄沙道写得生机勃勃;下阕以闪烁的星星、微微的小雨和突然发现的旧游之地,表现____________的乐趣,流露出作者对______________的喜悦和对___________热爱。

    2.课文中的人物带给我们很多感动和激励。像《_____》中的____________不徇私情、舍己为人、_______________的崇高精神令人钦佩,像《______________》 中的___________,他们___________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都深深感动和激励着我们。像《__________》中的__________让我们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

  • 3、会认

    给下列生字注音。

    ________

    ________

  • 4、写出句中标下划线的词语的反义词。

    (1)有时我们的怀疑是正确的。______

    (2)我怎么可能那么详尽地描述它的夜间视力。皮毛的颜色,以及许多根本不存在的现象。______

    (3)胸有成竹地答好了卷子。______

    (4)一股怒火升上了我的心头,我紧紧抿住了嘴唇,控制着自己不嚷出来。______

  • 5、选词填空。

    安静  平静  宁静

    (1)孩子们(   )地睡着了。

    (2)西蒙冰冷发青的脸上显出死的( )。

    (3)孩子们呼吸均匀而( ),睡得正香甜。

    宁可…………  与其……不如……  虽然……但是……

    (4)桑娜觉得( )看着西蒙的孩子活活饿死,( )自己多受些苦,把他们抱回来。

    (5)渔夫和妻子( )自己多受些苦,( )要把西蒙的孩子抱回家中抚养。

    (6)孩子(   )不算多——只有两个,(   )全靠她一个人张罗。

     

二、古诗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6、课内阅读。

    书湖阴先生壁

    [宋]王安石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1】这首诗的题目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

    【2】诗的前两句描写了庭前优美的景色,“____________”突出了庭院的干净、清幽,“____________”突出了庭院的秀美,“_________”突出了主人的生活品位。

    【3】诗的后两句中,“________”运用拟人化的动作,写出了山水的灵动可爱。

    【4】诗的后两句是对偶句:“一水”对“________”,“护田”对“排闼”,“________”对“________”。像这样运用对偶的手法的诗句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面对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诗歌写庭院的景致,侧面烘托了湖阴先生的高洁形象。

    B.诗人写景,从院内写到院外,既是对主人的赞叹,也写出了山水的情态。

    C.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喜爱田园风光、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

    D.诗歌含蓄表达了诗人对这种可望而不可即的生活的无奈和痛苦。

  • 7、阅读下面的诗词,完成练习。

    忆秦娥·娄山关

    毛泽东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注释)娄山关:遵义市之北,四川与贵州交通要道上的重要关口。烈:猛烈,强劲。长空辽阔的天空。碎:细碎。咽:声音因阻塞而低沉。漫道:莫道。迈步:跨步、大踏步。从头越:从头再开始。

    1这首词的上阕描写了__________、雁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景物,衬托出一种_____的气氛。读着读着,我不禁想象出这样一幅画面:_______________

    2反复诵读“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我深深地感受到了红军战士_____________精神。

    3“苍山如海,残阳如血”是说青山起伏,宛如______________;夕阳鲜红,艳若__________。我也能运用这样的方法描写景物,比如残月如__________、绿草如_________等。

    4诵读全词,我感受到这首词的感情基调是(   )。

    A.喜悦 B.壮烈 C.悲凉 D.哀怨

  • 8、读古诗完,完成练习。

    过故人庄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还(huán hái)来就菊花。

    【1】在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_________,他还写过________________

    【2】在横线上将古诗补充完整,并用“√”标出“还”字的正确读音。

    【3】诗中“鸡黍”“桑麻”的意思分别是?_________

    A.美味的鸡腿 B.丰盛的酒菜

    C.桑树和芝麻 D.泛指农事。

    【4】读古诗,我们仿佛能看到美丽的乡村风光,仿佛听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感受到了诗人与朋友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共6题,共 30分)
  • 9、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有的花粉可供药用,例如马尾松的花粉,中医称为松花粉,有润肺、益气、止血之效;香蒲的花粉称蒲黄,有消炎利尿之功。但是,也有对人体有害的花粉,这是需要注意的,例如洋紫荆、细叶紫荆的花粉,含有一种特殊的蛋白质(有抗原性),飘浮在空气中,有过敏体质的人,一旦吸入了这种花粉,则产生过敏反应,轻者产生像感冒一样的症状,重者气喘不止,这种反应被称为枯草热或花粉病。

    1有的花粉可供药用有___________ 的作用;而有的花粉对人体有害,如_____

    2这段话表达的观点是______________

  • 10、阅读文回答问题

    6月3日晚,扬州城弥漫着浓浓的烟雾,许多市民被熏得睁不开眼。据悉,这是扬城今年首个浓烟雾天气。造成这种天气的原因是城郊农民焚烧秸秆。

    农民焚烧秸秆造成的烟雾,使得长江江面能见度大大降低,从6月4日凌晨起,京杭大运河六圩河口约200艘船舶一度滞留,无法出江,直接影响了运河的畅通。另有消息说,邗江区一老汉在焚烧秸秆时,不慎被大火烧伤,生命危在旦夕。江都市500千伏输电大动脉被团团包围在熊熊烟火之中,严重威胁了电网的安全。

    如何才能消除焚烧秸秆带来的危害呢?扬州市科研部门已研究出一种方法,它可以使秸秆直接发酵成饲料和肥料。但愿从此再也不要看到扬州城“烽火”弥漫。

    1阅读短文,说说造成这种天气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消除焚烧秸秆带来的危害,扬州科研部门研究出的方法可以使秸秆直接发酵成________________

    3请根据上述报道中的事例,概括出焚烧秸秆带来的危害。

     

     

     

    4文中有一处引号,它的作用是(  )。

    A. 表示直接引用的话

    B. 表示特殊含义

    C. 表示讽刺和否定

    D. 表示突出强调

    5针对这种现象,你想对广大农民说些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紫罗兰

    我赞美紫罗兰,赞美它别具一格的颜色、姿态,赞美它顽强的生命力。

    紫罗兰的叶子真奇怪,别的植物颜色是绿的,它却偏偏是紫色的,而且颜色是那样深,那样浓,好像有谁刚在那叶子上染上紫色,马上就要滴下来似的。紫罗兰的叶子狭长,跟竹叶的形状差不多。盘屈的茎枝毫无拘束地伸向四周,初生的芽儿茁壮向上。

    紫罗兰的花是淡红色的。它好象是嵌在精致的紫色小船里的红玉石。紫罗兰的花十分小,有三片柔柔的花瓣,花瓣中间有几根黄色花蕊,就像戴着一顶顶金黄色的小帽儿,又像展翅欲飞的金蝴蝶。它们有的高,有的矮,有的弯,有的直。看上去,那几个花蕊好像正围着一个圆圈游戏,玩得多开心!要是你去闻,鼻子还未凑近,一股淡淡的香味早钻进了鼻孔。雨洒在叶面上,结成了一个个晶莹的小水珠儿,春风拂过,不时机灵地钻进泥土里。

    紫罗兰的生命力很强。有一次,我和几个小朋友玩得高兴,一不小心,把一枝紫罗兰折断了。当时我很后悔,这么美的枝叶就要枯萎了,我的眼睛润湿了,呆呆地站在那儿。李阿姨见此情景,走过来对我说:不要紧,断了可以再插上,它又会生根,长出很多很多紫罗兰来。哦,没想到它的生命力这么强,离开了根,还能坚强地活下去。果然,不几天,那枝紫罗兰真吐出了嫩芽儿。

    啊!紫罗兰,用它那朴实而又别具风韵的美,默默地美化着人们的生活,我赞美紫罗兰!

    1短文的结构方式是____

    ①总起——分述——总结;②总述——分述;③分述——总述。

    2短文开头的特点是____;短文结尾的特点是____;开头和结尾的关系是___

    33自然段的前六句,先写了紫罗兰花的______,接着写了紫罗兰花的_____,最后写了紫罗兰花的______

    4根据段意给短文分段。

    第一段:写作者赞美紫罗兰。

    第二段:写紫罗兰叶子和花的颜色,以及姿态。

    第三段:写紫罗兰的生命力很强。

    第四段:写紫罗兰默默地美化着人们的生活。

    5“~~~~”画出概括短文中心思想的句子。

  • 12、阅读。

    大山女孩的明灯

    “一个女孩坐在山坡上,忧愁地望着远方,身旁放着箩筐和镰刀……”这是张桂梅许多年前一次家访途中的偶遇。她上前询问得知,女孩才十三四岁,父母为了3万元彩礼,要她辍学嫁人。

    ②“哪怕我自己出钱,也一定要让山里女娃读书。”“培养一个女孩,最少可以影响三代人。”有着多年教师情怀的张桂梅,爱的本能让她决心在边疆民族地区办一所学校,改变山里女娃的命运!

    ③2008年,张桂梅创办了全国第一所全免费女子高中——云南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十多年来,张桂梅常年坚持家访,行程约11万千米,覆盖学生1300多名,为学校留住了学生,为学生留住了用知识改变命运的机会。她帮助1800多名女孩圆梦大学校园,办学获得了成功,受到社会关注。其办学秘诀是什么呢?

    ④原来,华坪女高的时间是以分钟计算的:早上5分钟洗漱完毕,10 分钟早读到位,出操1分钟站好队,这里的学生出入教学楼、食堂、宿舍几乎都是跑着的。每天,张桂梅比学生都起得早,一个人摸黑爬四楼,把走廊的灯全部打开;学生跑步的时候,她就在队列边紧紧跟随;学生打扫校园时,她第一个来到校门口,拿着扫把和铲子等候。她还总是举着小喇叭喊:“快点儿,快点儿!别掉队!磨蹭什么?”张桂梅老师对学生的要求非常严格,甚至有些“苛刻”,这是因为她知道不“严”就无“勤”。华坪女高的课间操也是有特点的:每天上午10点后的20分钟里,同学们先集体背诵《七绝·为女民兵题照》,再唱跳根据《红色娘子军》等红色经典歌曲改编的歌舞。除此之外,还要听江姐、刘胡兰、赵一曼等英雄的故事,定期举办“重温入党誓词,缅怀伟人功绩”等主题教育活动。把学生在校时间安排得这么满、这么紧,内容设计得这么独特,为的是用红色文化引领女娃增强理想信念,培养女娃不畏艰辛、吃苦耐劳的品格,引导她们铭记党恩、刻苦学习,将来回报社会。

    ⑤张桂梅吃穿用非常节俭,对自己近乎“抠门”。一件衣服穿十多年,每天的生活费不超过3元,她把省下的每一分钱都用在学生身上。多年来,张桂梅先后捐出上百万元,就连云南省政府奖励她的30万元,她也全部捐给了一座山区小学,用来改建校舍。

    ⑥张桂梅以坚忍执着的拼搏和无私奉献的大爱,诠释了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她像一束希望之光,照亮孩子们的追梦人生!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1)偶遇:___________________

    (2)吃苦耐劳:________________

    【2】简要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第①自然段中画“ ”的句子描写的情景在文中的作用是(  )

    A.设置悬念,引发兴趣。

    B.承上启下,过渡自然。

    C.总结全文,点明中心。

    【4】用“﹏﹏﹏”在文章第④自然段中画出“把学生在校时间安排得这么满、这么紧,内容设计得这么独特”的原因。

    【5】从文章第⑤自然段中的一些数字可以看出_____________

    【6】联系全文,想一想,张桂梅校长的办学秘诀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

    【7】对文章题目理解最深刻的一项是(  )

    A.张桂梅是给大山里的女孩指明道路的人。

    B.张桂梅是用知识改变大山女孩的命运的人。

    C.张桂梅是为大山里的女孩捐资助学的人。

  • 13、南沙卫士(节选)

    南沙群岛,大海中的明珠,祖国最南端的领土。这里烟波浩渺,一片汪洋,大海中有丰富的渔业资源,海底下蕴藏着石油等矿藏。南沙群岛是散露在海面上的一些巨大的礁石,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哨所就建立在这些礁石上,官兵们日夜守卫着祖国的海疆。

    南海的天气湿热无比,气温有时高达40°C。炎热的天气,人最需要的是水,而这里却没有淡水。官兵使用的淡水,全部要从大陆运来,1吨淡水运抵远离大陆1400多公里的南沙,相当于2.5吨石油的价格,是名副其实的“水贵如油”。守岛官兵平均每人每天定量供应5公斤淡水,一天的生活,包括刷牙、洗脸、洗菜、做饭都靠它。南沙官兵人均使用淡水量只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40。

    为了给蔬菜浇上干净的水,许多战士养成了洗脸不用香皂、刷牙不用牙膏的习惯。一名战士用这样的水浇种的秧苗,结了一条半斤重的黄瓜,几十号人围在一起品尝。战士们把切得不能再薄的黄瓜片放在嘴里,品味着它的清凉,半天舍不得咽下。

    训练放哨巡逻侦察,数星望月听涛思乡,海岛的生活是单调和寂寞的。官兵们一年有一次探亲假,许多战士回来的时候带来家乡的泥土和花籽,把各种花草种在哨所前面精心呵护照料。但这些花草多数没能经受住烈日暴晒、海风肆虐,只有一束其貌不扬的小花在罐头盒里成活了。每天,战士们从定量的淡水中,节省下一部分分给这位南沙的新主人。也许是战士们的痴情和耐心感动了上苍,这束小花顽强地存活了下来。

    这种小花,学名马齿苋,由于耐干旱,北方人叫它“死不了”,战士们给它起了个美丽的名字,叫“太阳花”。后来,南沙各礁商定,把太阳花定为南沙礁花。从此,象征守礁官兵坚忍不拔、无所畏惧的太阳花,开遍了南沙。

    一个6岁小女孩知道南沙缺水,寄给南沙守礁部队政委一幅画。这位共和国未来的主人,用她那充满稚气的画袒露自己的心声——

    图画的上方是一轮鲜红的大太阳,太阳下面有一把粉红的小伞,伞的旁边是绿色的草地和一条蓝色的小河,河里是欢腾的浪花,中间歪歪扭扭地写着三个象声词:“哗、哗、哗”。

    政委把这幅画贴在他的床头,每当他看到这幅画,心中的情感总如大海的波涛。他在给小女孩的回信中写道:“谢谢你,小朋友!为了五星红旗能永远在南沙上空飘扬,我们甘愿奉献每一滴水,每一滴血。我们热、我们渴,就是为了你们永远幸福!”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名副其实________无所畏惧______歪歪扭扭_________

    2补充合适的关联词组

    大海中_______有丰富的渔业资源,_______海底下蕴藏着石油等矿藏。

    3第二自然段中划线句子说明了什么?

    4南沙礁花“太阳花”的象征意义什么?

    5文章主要是围绕______来写的,表现了他们________的精神品质。

    6请你给这些可敬的南沙卫士写几句赞美的话。

  • 14、课外阅读。

    非雪天不能读书

    ①读书不分四时。春天读书,有杏花春雨,别具一番风情;夏天读书,有接天莲叶相伴,也令人神往。而我半生读书,都似乎与杏花、春雨、莲叶无缘,飘满记忆中的是山乡茅屋的一天风雪。

    ②我年少时即插队山区,那里地旷人稀,劳动很紧张,每年繁忙的春耕春播、夏收夏种、秋收秋种,常常是忙得两头摸黑。虽然有时雨天不出工,但能够留给我读书的时间毕竟太少,也太零碎。

    ③只有冬天,对我来说是奢侈的日子,会有整把整把的时日供我闭户读书,我可以在火炉里煨上几只红薯,让书香伴着火苗。书读足了,就从灰烬里拔出几只又香又烫的红薯来吃,吃饭后又翻开喜爱的书来读。这种时日,我往往将平日里想读而无暇读的书堆满一床,逐本读过去,或者将一年中零零散散读过的书全翻出来,恣意地重读一遍。

    ④雪夜读书对我也是欢乐的事。一炉红火,满室雪光,四野静谧的落雪声,我时而默诵,时而低吟,一直到雄鸡初啼才恋恋不舍地吹灯睡觉。现在回想起来,我生平所读的书,在那些雪天里读的最多,也记忆最深。

    ⑤我常常思忖:为什么我一回忆起读书的生活,总是想到那些苦寒的雪天?难道我就没有杨柳岸边书相伴的日子吗?难道我今天在窗明几净的书房里读书不值得留恋吗?可是近年来我的读书成了消遣,早期的锐志没有,更常常禁不住灯红酒绿的诱惑。许多书买来,一堆一堆还没翻过,有些只看了开头的几页就再也没有碰过。现在我似乎懂了:人的一生,可用来读书的日子数来不少,但真正用在读书上的时间却不多。读书,是需要一点生存压力的。清人袁枚在《黄生借书说》里道,年轻时因家贫,他如饥似渴地借书读,做官后,生活安顺,书也“俸去书来”容易得到了,反而“素蟫灰丝,时蒙卷轴”,读书的时间反倒不多了。

    ⑥袁枚说的是书非借不能读,而我则想说书非雪天不能读。寒冬,是时令的雪天;艰难逆境,是人生的雪天;清静寡欲,是情志的雪天。雪天读书,正如旅人在风雪之夜里对家园的思念,更有一番神思的投入和彻骨的深味。

    【1】第①段中“夏天读书,有接天莲叶相伴”这句话,是由杨万里的诗句“______________”转化而来的。

    【2】第⑤段中“如饥似渴”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⑤段中,导致作者“许多书买来,一堆一堆还没翻过,有些只看了开头的几页就再也没有碰过”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第⑥段中可见,“雪天”,既指___________的雪天,也指___________的雪天和___________的雪天。

    【5】对文章题目“非雪天不能读书”的含义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自己下乡时,生活艰苦,只有雪天才能有空闲尽情读书。

    B.读书,是需要生存压力的,在艰难逆境时读书,记忆更深刻,效果更好。

    C.在雪天里读书,夜晚映着雪光,十分快乐,所以记忆也更深。

    【6】作者在苦寒的雪天里挑灯夜读,并把这说成是“奢侈的日子”。你喜欢在课余时间读书吗?请简要说说你在课余时间里是怎样读书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6题,共 30分)
  • 15、句子转换和仿写。

    1.我站立之处成了看雨的好地方,谁能说这不是天地给我的恩泽?(换一种说法,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好,清凉的山泉!你捧出一面明镜,是要我重新梳妆吗?(仿照句式,学习作者的写法,你也来跟山里的朋友打打招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6、将下列句子改为拟人句,

    (1雨滴落在雨伞上。

     

    (2)蜜蜂、蝴蝶在花丛中飞来飞去,鸟儿在枝头鸣叫。

     

    (3)春风吹在你的脸上。

     

    (4)秋天,树上红红的果子在风中摇晃。

     

     

  • 17、按要求改写句子。(10分)

    (1) 无数轻捷柔软的手指,弹奏出一首又一首优雅的小曲。(缩写句子)(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闰土对我说:“我来教你捕鸟。”(2分)

    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我们要写好规范字。我们要说好普通话。(用合适的关联词连成一句话)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下面一段话,共有4处错误,请在原句上改正。2分)

    一轮明亮的园月挂在空中,元宵佳节马上终于来到了,到处张灯结彩,喜气洋洋。新世纪广场上,张小冬和刘文斌由他的爸爸带着,提着兔子灯跑来跑去,表情多么舒畅啊!

    (5) 根据情境,仿写句子。(2分)

    春天像刚落地的小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夏天像__________________;秋天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冬天像一个神奇的魔术师,给大地披上了白色纱衣。

     

  • 18、句子训练营。

    (1)他笑嘻嘻地说:我就不相信,这些小精灵会不爱我们祖国的海岛,会不愿在这里安居乐业。(给句子换成肯定句,意思不变。)

     

     

    2我被老人诗一般的语言打动了。(把这句话改写为字句)

     

     

    3随手把作业本郑重地交给老师。(把修改后的句子写下来)

     

     

  • 19、姐姐对我说:“我昨天太急了,你不要怪我啊!”(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按要求写句子。

    1.虽然他们都不免带有民族和历史的局限,但他们不计生死坚持信念的浩然正气,是我永远崇敬的。(用加点词语造句)

     

     

    2.史德威得不到史可法的尸骸,就安葬了史可法的衣冠。(改为字句)

     

     

    3.一想到这里,我就感慨万分。(改为陈述句)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1、习作百花园

    ______________的歌唱

    用心去听树上的鸟鸣,草丛的虫吟,感受大自然的美,并运用丰富的想象写下来。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05
题数 21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填空题
二、古诗阅读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