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识记生字。(给加点字注音)
锺子期( ) 汤汤乎若流水( ) 戴嵩( ) 蜀中( )
拊掌( ) 搐( )谬矣( ) 奴婢( )( )
2、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1. 这几句诗中的第一个“有的人”指_______,第二个“有的人”指_____。
2. 诗中两个“死”字的含义是_____。
A. 两个都指失去了生命
B. 前一个指失去了生命,后一个指虽生犹死
C. 前一个指虽生犹死,后一个只是指失去了生命
3、根据积累填空。
(1)“你唱歌五音不全,很难听啊!”这句话中的“五音”在古代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徵、________。
(2)成语“五彩班斓”中的“五彩”在古代是指________、青、________、白、________这五种颜色。
(3)春天,公园里春风习习,让人觉得那百花盛开、姹紫嫣红的景象都是由春风点染而成的。这时我们不禁想起了宋代诗人朱熹写的古诗《春日》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
4、语文大课堂
(1)习近平说,学史__________,学史增信,学史_________,学史力行。唐诗宋词中有许多历史的回音,爱国的旋律。如:杜甫在《春望》中吟诵“________________,家书抵万金”;我还知道___(诗人)写的_______(诗题)“生当作人杰,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知己朋友,别离依依,情深意更长。你听,王维在低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勃在轻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在轻唱:“_______,_________。”我还知道这样一句送别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月亮是美好的象征,古人诗人望月生思借月抒怀,好诗不断。如李白在《静夜思》中写道:“____________,低头思故乡。” 如张继在《枫桥夜泊》中抒怀:“月落乌啼霜满天,______________。”再看张九龄于《望月怀远》中感慨道:“_______________ ,天涯共此时。”还有苏轼的:“但愿人长久,_________________ 。”
(4)就要毕业了,在这分别的前夕我想用这句格言来表达对老师的感谢:“___________________”,再用这句话作为赠言送给我的好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积累。
(1)莫愁前路无知己,________。
(2)________,万条垂下绿丝绦。
(3)蒙汉情深何忍别,________!
(4)这株柳树没有________,也没有________,而是________,以________生存下来,终于造成了________。命运给予它的几乎是________,它却在________。
6、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宿建德江》
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1】《宿建德江》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统摄全诗内容的一个字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宿建德江》这首诗中点题兼写环境的诗句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古诗阅读
(甲) 十六字令 (乙)望岳(节选)
毛泽东 杜甫
山, 造化钟神秀,
刺破青天锷未残。 阴阳割昏晓。
天欲堕, 荡胸生层云,
赖以拄其间。 决眦入归鸟。
【1】解释词语 钟:_____
【2】下列选项中错误的一项是
A. 《十六字令》和《望岳》分别为甲、乙两首诗歌的题目。
B. 两首诗歌都突出表现了“山”之巍峨高耸。
C. 两首诗歌都借描绘“山”的艺术形象来表达诗人心中建功立业的豪情。
D. 甲被称为词中“小令”,乙被称为律诗中的“颔联”和“颈联”。
8、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使至塞上
[唐]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惠崇春江晚景
[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1】《使至塞上》这首诗中,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
【2】《惠崇春江晚景》这首诗中,作者借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等景物写出了早春特有的风光。
【3】你还积累了哪些描写自然风光的古诗?请选择一首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课外阅读
乘火车,喜欢那窗外舒卷的田园画面;愿乘轮船,喜欢那船头劈开的浪花飞溅;愿乘飞机,喜欢那舷窗外的云海无边……旅行之乐,在起点,在终点,更在那前往中的沿途浏览。
愿有机会,被准允一个人进入没有演出的剧场,随便选一个适中的座位,静静地坐在那里,凝望那垂闭的大幕,在万籁俱寂中,以回忆,以想象,以对自己钟爱的编剧、导演和演员的深深感激,以对艺术的敬畏与对审美的忠贞,从心灵里,演绎出一幕又一幕的活剧,喜怒哀乐,悲欢离合,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神秘莫测,难以言喻……啊啊,那是怎样的一种超级享受!
当近照堆积如山时,我们厌倦了摄影,甚至消退了清理回味的兴致。可是,我们对旧照片的窥视欲久盛不衰,难道,非得当那岁月梳篦过的残照,零星如梳齿上的断发时,我们才能懂得珍惜,生发出琴弦般颤动的情愫么?
以往,害怕走进书店,是因为总觉得那陈列出的新书,有许许多多都应该抓紧购买,而自己囊中羞涩,欲壑难填——甚至仅仅是站在书店的橱窗前,便有一种受到特殊强刺激的感觉,怦然心动,难以自持;常常是,进去时拼命告诫自己不得癫狂,而出来时却囊空如洗,抱着一大包书,踽踽独行在长街之上,因为连乘公共汽车的钱也没留下,步行抱书回家真乃苦难的历程……及至回到家中,洗手沏茶,仰坐观书,那一份悠哉游哉的劲头,噫,亚赛小神仙!如今呢,害怕走进书店,是因为那些花花绿绿的出版物,虽然呈现着满坑满谷之势,不像以往那样隔着柜台,大半还得有劳售货员取拿,可以随意自选,浏览听便,可是,竟往往很难遇上一两本想买下的书,甚至带去打算购书的费用,竟有花不出去的苦闷;终于淘出购得数种,打“的”回到家中,照例洗手沏茶,倚在沙发上展读,那纸张没得说是雪白挺括的,装帧得也颇称“雅皮”,但仅是头一章,便几乎每页都有别字蹦出,如沙石硌牙,好不扫兴!
书中毕竟有人生,人生毕竟一部书;书林杂芜,仍要耐心从中淘出善本精品,人生诡谲,仍要坚韧地追求活着的真谛。
冬去春来,朋友打来电话,兴奋地报告,他那窗外的晴空中,出现了多年不见的南来雁群,一会儿呈一字,一会儿呈人字,跃然翩飞,引出他心中酽酽的诗意,多年不曾写诗的他,一时竟挥就了五首新作!放下电话,我也久久不能平静。我们的生命中最辉煌的时刻也只有那么一段。这都很像北国的春天,会飘然而至,绣出万紫千红,却又匆匆而去,甚至伴随着阵阵沙风,在你不经意时,已然落红满地。现代人里,谁还会像林黛玉那样哀伤地葬花?一时间你会觉得有许多俗众熙熙攘攘,无情地在你跟前践着落花去追名逐利,于是惆怅,你喟叹……但是,我鼓励自己,也劝告别人,像我那朋友一样,诗意地看待生命,看待青春,看待成败得失,看待生关死劫;需知,有一种春天是永存的,那便是从心灵滋生出来的,大雁跋涉般的豪情……
【1】读完全文,请用一句话概括这篇文章的线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在开篇强调“旅行之乐,在起点,在终点,更在那前往中的沿途浏览”,文中第二、三、四段的哪些内容具体体现了人生旅途中的“浏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文章内容,简要阐释“书中毕竟有人生,人生毕竟一部书,,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全文看,第六段“朋友打来电话”这件事,在内容和结构上分别起了什么作用?
①内容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结构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理解。
失败是个未知数
你尝过失败的滋味吗?测验不及格,升学考试达不到录取分数线,比赛争不到名次……这都叫失败。失败的滋味当然是苦的。
人的一生,不可能永远一帆风顺,不可避免地要遭受这样或那样的失败,只不过有的人栽跟头栽得多些,有的人栽得少些罢了。可以说,人生是不断栽跟头,又不断爬起来前行的漫长过程。
失败的下一站是“痛苦”,但不是终点站,而是岔道口。这岔道口分出两条路:一条是心灰意冷、一蹶不振的路,这条路通向彻底的失败;另一条是吸取教训、再接再厉的道路,这条路通向再失败或失败的反面——成功,但只有踏上这条路,才有成功的希望。因此,一个人遭到了失败,并不意味着这就是最终的结果。问题在于:站在“痛苦”这个岔道口的时候,自己选择的是哪一条路。
19世纪初,有一位英国将军在战场上吃了败仗,落荒而逃,躲进农舍的草堆里避风雨,又痛苦,又懊丧。茫然中,他忽然看见墙角处有一只蜘蛛在风中拼力结网,蛛网一次次被吹断,但蜘蛛一次次拉丝重结,不气馁,终于把网结成了。将军深受鼓舞,后来重整旗鼓,终于打垮了自己从前的对手。
将军的故事,不正好说明失败并不尽是最终结果的道理吗?失败并不可怕,痛苦并不可怜,只有怯懦才是可悲的。失败是一个未知数。当我们失败之余,勇于化痛苦为动力,就有可能从“痛苦”这个岔道口,找到通向成功的路。我说的这番话,你认为对吗?
【1】本文在论述观点时多次运用比喻,如以“_______”来比喻人生受挫折;以“岔道”“分出两条路”来比喻___________。
【2】文章用“你认为对吗”这个问句收束全文,其表达作用是( )
A.照应开头,引人思考。
B.照应结尾,揭示主旨。
C.设置悬念,拓开话题。
D.照应开头,完善结构。
【3】文章列举了什么事例?以此来证明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
【4】作者为什么说“失败是一个未知数”?
______________
11、阅读理解。
《只有一个地球》(节选)
①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拿矿产资源来说,它不是谁的恩赐,而是经过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的地质变化才形成的。地球是无私的,它向人类慷慨地提供矿产资源。但是,如果不加节制地开采,必将加速地球上矿产资源的枯竭。
②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等,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作贡献的。但是,因为人类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不但使它们不能再生,还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1】这两段话是围绕哪个关键句来写的,请把这个句子抄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四种资源中,与其他三种不同类的是( )
A.生物资源
B.自然资源
C.水资源
D.矿产资源
【3】“它不是谁的恩赐,而是经过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的地质变化才形成的”一句中,加点的词语“几百万年”“几亿年”运用了__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让我们感受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穷人的自尊
社会上送礼、收礼屡见不鲜。不同的人,送礼的目的各有不同;收礼的人,收礼方法也有所不同。读读短文,看看作者小时侯送过什么礼?结果怎样?如今别人给她送了什么礼?她又是怎么收的?再想想文章给你什么启发?
丈夫在一所重点中学教书,我们便住在这所学校里。这天,一个女学生来敲门,跟在她身后的是一位中年人,从眉目上看(显然、竟然)是女学生的父亲。
进到屋来,父女俩拘谨地坐下。他们并没有什么事,只是父亲特地骑自行车从八十多里以外的家来看看读高中的女儿,顺便来瞅瞅老师。父亲说:“农村没什么鲜货,只拿了十几个新下的鸡蛋。”说着,从肩上挎的布兜里颤巍巍的往外掏。布兜里装了很多糠,裹了十几个鸡蛋。显然他做得很(细心、精心),生怕鸡蛋被挤破。
我提议中午大家一起包饺子吃,父女俩一脸(害怕、惶恐),死活不肯,被我用老师的尊严才“震慑”住,吃饺子时,父女俩(依然、居然)拘束,但很高兴。
送走女学生和她父亲,丈夫一脸诧异。他惊奇从来都把送礼者拒之门外的我,为何为十几个鸡蛋而“折腰”?还破例要留父女俩吃饺子? 望着丈夫不解的眼神,我微微一笑,讲述了20年前自己经历的一件事。
在我10岁那年的夏天,父亲要给外地的叔叔打一个电话。天黑了,我跟在父亲身后,深一脚浅一脚地去10里以外的小镇邮电局。我肩上挎的布兜里装着刚从自家梨树上摘下来的7个大绵梨。这棵梨树长了3年,今年第一次结了7个果。小妹每天浇水,盼着梨长大。但今天晚上,梨被父亲全摘下来了。小妹急得直跺脚,父亲大吼:“拿它去办事哩!”
邮局早已下班,管电话的是我家的一个远房亲戚,父亲让我喊他姨爹。进屋时,他们一家正在吃饭。父亲说明来意,姨爹嗯了一声,没动。我和父亲站在靠门边的地方,破旧的衣服在灯光下分外寒酸。一直等姨爹吃完了饭,剔完牙,伸伸懒腰,才说:“号码给我,在这儿等着,我去看看能否打得通。”5分钟之后,姨爹回来了,说:“打通了,也讲明白了,电话费九毛五分。”父亲赶紧从裤兜里掏钱。
父亲又让我赶快拿绵梨。不料,姨爹一只手一摆,大声说:“不,不要!家里多的是,你们去猪圈瞧瞧,猪都吃不完!”
回来的路上,我跟在父亲的身后,抱着布兜,哭了一路。仅仅因为贫穷,血缘和亲情也淡了。仅仅因为贫穷,我们在别人的眼里好像就没有一点点自尊。
在以后的成长过程中,姨爹摆手的动作一直深深藏在我心里。它像一根软鞭时时鞭打着我的心灵,我不会做姨爹那样的手势,给一个女孩子的记忆抹上灰色的印痕。我相信,我今天的饺子将给女孩子留下抹不去的记忆,因为爱心的力量总比伤害的力量大得多。
【1】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在正确读音下画横线)
顺便来瞅瞅老师(chǒu qiū) 留下抹不去的记忆(mǒ mā)
【2】将文中括号里不恰当的词划去。
【3】从文中找出下例词语的近义词。
拘谨(_________) 诧异(__________)
【4】文中表示“看”的词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除文中出现的,请你再写3个(一个字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5自然段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
【6】你认为女学生的父亲是一位什么样的人?你从哪里看出来的?(用文中的句子答也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读了这篇文章,对“收礼”有自己什么的看法,请写出来。
(至少要从收什么样的礼和怎样收礼两方面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内阅读。
这一天在晚餐桌上,伯父跟我谈起《水浒传》里的故事和人物。不知道伯父怎么会知道我读了《水浒传》,大概是爸爸告诉他的吧。老实说,我读《水浒传》不过囫囵吞枣地看一遍,只注意紧张动人的情节;那些好汉的个性,那些复杂的内容,全搞不清楚,有时候还把这个人做的事情安在那个人身上。伯父问我的时候,我就张冠李戴地乱说一气。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听了伯父这句话,我又羞愧,又悔恨,比挨打挨骂还难受。从此,我读什么书都不再马马虎虎了。
【1】选段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请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又羞愧,又悔恨”,“羞愧”是因为___________,“悔恨”是因为__________。
【3】从这段话中你能够感受到鲁迅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这段文字,你受到了怎样的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内阅读。
云,也是天空这本大书上的文字。炎热的夏季,远远耸立着一座白色的云山,从这座云山向左右伸出两个尖头,山变得就像铁匠的铁砧了。飞行员知道,砧状云是雷雨的预兆,应该离它远些才好。如果在它里面飞行,它会把飞机毁掉。
【1】用“________”画出能概括选文内容的句子。
【2】砧状云的样子像________,它告诉人们________。
【3】其实,我国流传至今的大量谚语(特别是农谚)也告诉了我们许多知识,如“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请你写出两个这样的谚语。
____________________
15、按要求写句子。
1.狼牙山上响起了他们的壮烈豪迈的口号声。(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五壮士的英勇壮举令我们激动。(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班长马宝玉激动地说:“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改成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听了英雄的报告,使我深受感动。(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写句子。
1.深蓝的天空中高高地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缩句)
2.星期天,我们必须去看排球赛。(改为双重否定句)
3.如果把水倒下去,吸水器不出水,就白白浪费这壶救命之水。(改为反问句)
4.割草的孩子们的脸蛋红扑扑的。(改为比喻句)
5.在李老师的帮助下,我的作文知识提高了。(修改病句)
17、按要求改写句子。
1.一想到母亲,我就泪流不止。(改为反问句)
2.我就不相信,这些小精灵会不爱我们祖国的海岛,会不愿在这里安居乐业。(改为肯定句)
3.站长把大西瓜切成薄薄的小片。(改为“被”字句)
4.黄继光对指导员说:“请你把任务交给我。”(改为转述句)
5.都像你这样白看书,人家怎么过日子?(改为陈述句)
6.天还在下雨。你别想出去玩。(用关联词合成一句话)
18、按要求写句子。
1.既然已经“绝迹”了,我怎么可能那么详尽地描述它的夜间视力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们笔记里记的都是错的。错的当然就不能得分了。(用恰当的关联词语连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同学们把这种学习方法称为“新怀疑主义”。(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认识到这里面的价值。(换个说法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我现在还能感觉到那光线漫长而急遽的变化。(缩句)
_________________
(2)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给句子换种说法,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
(3)照样子,根据例句的提示,补写句子,写出对身边事物的感受。
例:我一直想养一只小狗,妈妈今天终于答应了。此时,路旁的花儿好像在对我微笑。
女足亚洲杯决赛中,中国女足在上半场0:2落后的情况下,毫不气馁,顽强拼搏,以3:2逆转韩国女足,时隔16年再夺亚洲冠军!_______________
(4)广泛的课外阅读是提高学生语文的关键。(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写句子。
(1)风那么大,_____________________(补充完整,用上夸张手法)
(2)木棉花被风吹得到处飘荡。(改为把子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劝人读书要认真,书中的每个字都价值千金,我们可以引用_________________这句名言。
(4)根据下面情景,描写弟弟高兴的句子。
我们一家要去野炊,弟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学写倡议书
要求:就你关心的问题写一份倡议书,注意倡议书的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