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根据你所积累的知识填空。
(1)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_______,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两小儿辩日》)
(2)__________,快走踏清秋。(李贺《马诗》)
(3)千磨万击还坚劲,____。(郑燮《竹石》)
(4)__________,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
(5)若到江南赶上春,______。(王观《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6)《淮南子》是这样看待变革创新的:“苟利于民,_______;苟周于事,___________。”
2、文人情怀,令人敬佩。诸葛亮“______,死而后已。”长征途中的艰难险阻在毛泽东主席眼中也只是“金沙水拍云崖暖,______。”被誉为“民族魂”的鲁迅认为:“我们从古以来,就有______的人,有______的人,有______的人,有______的人……这就是______。”
3、补全词语。
狂风怒(____) 倾(____)大雨 举世(____)名 路不拾(____)
诗情(____)意 千真万(____) 成家立(____) 民不(____)生
4、认字标音。
损坏( ) 契合( )
无垠( ) 木橇( )
媲美( )
5、我会辨字组词。
俏( )协( )谦( )班( )蔼( )
峭( )胁( )歉( )斑( )竭( )
6、课内阅读。
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代诗人_________________。
【2】用一个字概括这首诗的特点,并分析这首诗的写作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闲桂花落”中的“闲”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这个字好吗?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品读诗中的环境描写,悟湖阴先生的形象。
书湖阴先生壁
, 。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1】将诗句补充完整。
【2】这首诗是诗人______写在_________________(哪里)的。
【3】诗中后两句对仗工整:“一水”对“_______”,“护田”对“_______”, “将绿绕”对“__________”。像这样的诗句我还知道:__________________。
【4】诗的前两句写了___景色的清洁幽雅,我们感受到了画面的___;后两句写了___景色的自然幽雅,我们能感受到画面的___。(填序号)全诗表现了湖阴先生的_______________。
A.静态之美 B.动态之美
C.庭院之外 D.庭院之内
【5】后两句诗除了对偶,还采用了_____的修辞手法,赋予山水___的感情,令整幅画面显得___________。
【6】说说后两句诗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
8、读句子,完成练习。
我是亲友之间交往的礼品,我是婚礼的冠冕,我是生者赠予死者最后的祭献。
【1】“冠冕”的“冠”读_______,“冠冕”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
【2】句中的“我”指_____________。
【3】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我”的_____________。
9、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A.皮鞋匠静静地听着。B.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C. 的海面上,霎时间 。D.月亮越升越高,穿过 似的微云。E.忽然,海面上刮起了 大风,卷起了巨浪。F.被月光照得 ,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G.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H.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
【1】根据课文内容补充所缺内容。
【2】观察图画,结合内容,完成练习
①选出与上面图片描述的内容相对应的片段中的句子。
图1:______ 图2:______ 图3:______
②结合图片和文字,体会旋律的变化。
A.音乐高昂激越 B.音乐气势逐渐增强 C.音乐轻柔、舒缓
图1(_____)→图2(_____)→图3(_____)
【3】片段中,句子________是实写,句子______是联想。这样实写与虚写相结合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选文,完成练习。
晚上,我和妈妈一起去北京音乐厅听演奏会。到那里时,人很多,节目也挺丰富。有吹萨克斯的,有小号合奏的……灯光暗了,演出者各就其位。他们用打击乐器合奏,每个人都很投入。一曲终了,掌声雷动。突然一束灯光射向大厅后方,大家都好奇地往后看。一位男乐手深情地用萨克斯吹着《回家》,他很用心,头也随节拍而动。他走近了,我看到他的额头上沁出细密的汗珠,但他毫不在意。观众们也被带动起来了,和着节拍拍手,闭上眼睛随着节拍晃头。人们沉醉其中。乐曲结束了,男乐手在灯光投射下重返座位。人群中爆发出如潮的掌声,还有人大喊:“再来一个!再来一个!”整个音乐厅洋溢着欢乐的气氛。
【1】选文运用了______的写法来描写________的场面。
【2】选文是围绕哪句话展开描写的?用“_______”在选文中画出来。
【3】选文中画“~~~”的句子是对___________的描写,详细地写出了男乐手___________。
【4】选文其实是修改稿,原稿是这样的:
晚上,我和妈妈一起去北京音乐厅听演奏会。到那里时,人很多,节目也挺丰富。有吹萨克斯的,有小号合奏的……我最喜欢一位男乐手吹奏的《回家》。好一派欢乐的气氛!
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进行了这样的修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
他们交出了合格答卷
“我想,驱动大家来到抗疫前线向病毒亮剑的,除了医者的神圣天职,更有一腔报效祖国的热血”这是来自南京的徐磊磊医生在武汉第一医院工作了近20天时说的一段话。
徐磊磊是南京鼓楼医院第三批支援武汉医疗队队员,和副院长吴超一批出征。因为学科不同,徐磊磊之前和吴超并没有什么交集,他只知道吴超是一名令人敬仰的专家。这次并肩战斗后,他被吴超的魅力所征服。2020年2月13日夜,鼓楼医院第三批医疗队抵达武汉。随后而来的数百箱重达10多吨的物资,让舟车劳顿的队员们头痛不已,就在这时,带队的吴超副院长身先士卒,袖子一卷,率先开始搬运。他时而跳上车扛货,时而下车指挥,喉咙都喊哑了。直到第二天凌晨2点,所有物资才搬完并清点完毕,而吴超已经瘫坐在沙发上。从那一刻起,徐磊磊知道这支有着如此战斗力和凝聚力的队伍,将“战无不胜”。
连续穿戴4小时防护服对医护人员体力消耗极大,“每次脱下防护服,感觉整个人都累趴下了,汗水浸透了防护服内所有的衣服,脚底都是湿的。”作为年轻人,徐磊磊刚开始都直呼受不了。当听到吴超说“患者有情况,24小时随时找我”,看到他穿着厚重的防护服逐一走到患者病床前打招呼,看到他将70个患者的病情装在心里时,徐磊磊感到由衷的敬佩。徐磊磊的导师曾赠予他一句话:有一种职业信仰叫“担当”。徐磊磊说,他从吴超的身上更深刻地体会到了这句话的含义,在以后的从医生涯中,他将以吴超为榜样,做一个有“担当”的好医生。
“国家国家,先有国才有我们的家”。徐磊磊和他的战友们不负重托,取得了疫情阻击战的胜利,向全国人民交出了一份合格答卷。
【1】联系上下文,说说下列词语的含义:
身先士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舟车劳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要概括一下短文是怎样通过徐磊磊的观察,写出了吴超的“担当”的?这属于( )描写(A正面描写 B侧面描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怎么理解“有一种职业信仰叫‘担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短文题目叫“他们交出了合格答卷”,你认为他们交出合格答卷了吗?写写你对这个标题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观雨
小时候,最爱看下雨,韵味十足的雨会让人有了诗情。眼瞅着热毒毒的天,忽然一阵风起,来一片黑云。人们奔走着,喊着:“快落雨了!”晒谷的赶紧搬进箩筐,摆摊的马上躲进骑楼。我们乱跑着,让人推来搡去,又骂着“绊手绊脚”,还觉得有趣得很。雨点打在发烫的路面,不知冒尘土还是冒白烟,带一股辣鼻的“地气”。不一会儿,雨大起来,大颗的雨点撞击水面,炸开了,却似朵朵盛开的玉兰——倘若世上真有那样一种透明的玉兰,转瞬之间,开了又谢了,谢了又开了。看着街上,一个行人也没有了,只有路两边窄窄的阳沟里奔腾着流水,那流水喊着唱着,何等欢快!半个小时后,雨渐渐小了。不过,雨的神采并未消减。此时,它让人品味出一种韵律,这韵律生动而诱人。屋檐下淅淅沥沥,滴滴答答。听,叮咚,铮淙…有如童话里的十音钟。下雨过后,空气非常的清新,视野也特别的清晰。雨就像一位拥有魔法的巫女,用她手中的魔法棒一挥,洗去了城市的尘埃与污秽。
【1】这篇文章主要写了: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画“ ”的句子是运用了(____)的修辞方法,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
【3】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
(1)作者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文章生动有趣。( )
(2)雨来临时,人们不得不停止手中的事情而去避雨,写出人们对雨的厌烦。( )
(3)文章表达出作者对雨的喜爱之情。( )
【4】文章是按照_____结构来安排内容的,其中心句是“______”,文章围绕中心句从____、____、____这三方面描写了韵味十足的雨。
【5】有感情地读一读划横线的句子,此处应读出人们_________的心理。
【6】你观察过雨吗?大雨来临前是什么样子的?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穷人》片段,回答问题。
桑娜用头巾裹住睡着的孩子,把他们抱回家里。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她把这两个熟睡的孩子放在床上,让他们同自己的孩子睡在一起,又连忙把帐子拉好。
桑娜脸色苍白,神情激动。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门吱嘎一声,仿佛有人进来了。桑娜一惊,从椅子上站起来。
“不,没有人!上帝,我为什么要这样做?……如今叫我怎么对他说呢?……”桑娜深思着,久久地坐在床前。
【1】文中“忐忑不安”的“安”字是_______结构,用音序查字法应查字母_____,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_部。“安”的意思有: A 安全;B安装;C安定。在文中应取(______)。
【2】用“ ”画出描写桑娜忐忑不安的心理活动的句子。
【3】认真读读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并且联系上下文,“这样做”指的是______________。从中你体会到_____________
【4】桑娜为什么“觉得非这样做不可”?
_________________
【5】文段最后说“桑娜深思着,久久地坐在床前”。请你发挥想像,说说这时桑娜可能在深思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人们常把有知识说成“有学问”,这是很有道理的。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问”常常是打开知识殿堂的金钥匙,是通向成功之门的铺路石。
波兰伟大的天文学家哥白尼,小时候就非常喜欢问。他对世界充满了好奇,经常缠着爸爸妈妈问这问那:太阳为什么总是从东方升起,从西边落下?晴朗的夜空有那么多星星,为什么到了白天却无影无踪了?小鸡为什么要从鸡蛋里出来,而不从母鸡的肚子里出来?……哥白尼对科学奥秘的不懈探求,正是从这些稀奇古怪的“为什么”开始的。
【1】选文开头作者说:“人们常把有知识说成‘有学问’,这是很有道理的。”这有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画“________”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选文说说哥白尼成为著名天文学家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通过阅读选文,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按要求完成句子。
(1)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用上加点字仿写一个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月亮穿过微云,月光洒在海面上。(将这句话描写得更具体、生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闰土又对我说:“现在太冷,你夏天到我们这里来。”(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马宝玉纵身跳下悬崖,把那只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砸碎了。(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扑到自己的床上,一心想着明天雨点儿打在雨衣上的事。(请根据这句话想象补充雨点儿打在雨衣上的情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正月过后,闰土必须回家去。(改为双重否定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我是亲友之间交往的礼品,我是婚礼上的冠冕,我是生者赠予死者最后的祭献。(照样子,写一个排比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写句子。
1.在事实面前,他承认了错误。(改为双重否定句)
2.在“保护环境”为主题的大会上,同学们争先恐后地踊跃发言。(改病句)
3.当时的巴西总统菲格雷特穿着黑色礼服,亲自主持了这个特别的葬礼。(缩句)
4.海底的鱼发出各种声音。(改成拟人句)
19、仿照例句(写人物说话时,不用“说”字),把这段话补充完整。
例:清明节前的一个晚上,我又漫步在广场上,忽然背后传来一声赞叹:“多好啊!”
王老师宣布了“校园戏剧节”各班可以报三个节目的消息,同学们____________,我和同桌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完下列句子。
(1)她大眼瞪着 很委屈地说 别羞 大姐姐 我也是女孩儿(给句子加上标点)
(2)他的小嘴撅起来。(改为比喻句)
(3)火辣辣的太阳晒红了高粱,蒸黄了枫叶,烤焦了盘山公路。(仿写排比句)
(4)啊,真是菊花茶,甜甜的,带着一股花的馨香。
(改为感叹句)
(5)爸爸哈哈大笑,说:“我怎么没想到这一点呢?”
(改成第三人称)
(6)把原句改成下面的句子行吗?为什么?
原话:该要的钱,一分不能少;不该要的钱,一分不许多。这是找你的 4 角钱。每碗茶 1 角 5 分钱。
改后:这是找你的 4 角钱。每碗茶 1 角 5 分钱。
21、北京的色彩绚丽多姿。百草园趣味无穷,天山景色迷人,“鸟的天堂"让人惊叹……你到过哪些景色优美的地方呢?那里是否让你流连忘返?请以“记一处景物”为话题,写一写该处景物,要写出其特色。要求语言优美,结构清晰,题目自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