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吉安2025-2026学年一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1、先补充词语,再根据语境选词填空。

    ______空心思 虎视____________

    ______海一粟 前功尽______

    别出心______ ______然不同

    (1)这次的获奖作品设计______________,立意与大多数作品_________________

    (2)学海浩瀚,我们学得的知识只是_____________。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要坚持学习,与书为伴,否则将__________________

  • 2、回忆课文内容填空。

    是人间最美的感情,这学期我们认识了为了掩护群众和主力部队的转移,英勇献身的_______;为群众架起生命之桥的_______;宁愿自己吃苦,也要收养邻居孩子的_______

  • 3、按要求写词语。

    (1)表示时间极短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来源于历史故事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来源于读书故事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默写。

    1.野旷天低树,____________

    2.__________,白雨跳珠乱入船。

    3.旧时茅店社林边,__________

    4.__________,乌蒙磅礴走泥丸。

    5.__________,三军过后尽开颜。

  • 5、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 )的波涛 ( )的狂风 ( )的小屋

    ( )的海风 ( )的神情 ( )的天气

二、古诗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6、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三黑一边耙地,一边想着:

    翻身的人儿心里真甜。

    他笑嘻嘻的,连嘴都合不上。

    地里的蝈蝈儿也叫得更欢。

    【1】“翻身的人儿”指像三黑这样有了自己_______ 的农民。

    【2】“笑嘻嘻”充分表达了三黑_________ 的心情,表达这种心情的ABB式词语还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地里的蝈蝈儿也叫得更欢。”是为翻身的人儿能过上______________的生活而高兴。

    【4】这节诗抓住了三黑 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的描写,抒发了农民对土地的__________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

  • 7、阅读。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把这首词补写完整。

    【2】正确理解词语有助于理解整首词的意思。读这首词,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1)这首词有两个题目,分别是《西江月》和《夜行黄沙道中》。( )

    (2)从“夜行黄沙道中”可以看出词人是在满是黄沙的路上行进的。( )

    (3)从“蛙声” 可以知道,这首词描写的是夏天的景色。( )

    (4)在这首词中,作者写出了行进途中下雨心中的失望。( )

    【3】阅读时,要善于从所读内容想开去。在这首词中,作者抓住“稻花香、蛙声、星、雨……”等,用寥寥几笔勾勒出了一幅幅动人的画面。词中哪种景物最吸引你?请把你想象到的画面用文字描绘出来。(不少于3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阅读诗段,回答问题

    有的人活着

    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

    他还活着。

    有的人

    骑在人民头上:“啊,我多伟大!”

    有的人

    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有的人

    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

    有的人

    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

    有的人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

    有的人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

    骑在人民头上的

    人民把他摔垮;

    给人民作牛马的,

    人民永远记住他!

    把名字刻入石头的,

    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

    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

    到处是青青的野草。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的人,

    他的下场可以看到;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着的人,

    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

    【1】第一节诗中两个“活”字和两个“死”字各有什么不同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从哪些方面把两种人作了对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把名字刻入石头的/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到处是青青的野草”你如何理解这节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体会“骑在人民头上”和“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中“骑”和“俯”字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共6题,共 30分)
  • 9、阅读短文。

    科学家们还发现:火星是一个非常干燥的星球,在它的大气中虽然找到了水汽,但含量极少,只有地球上沙漠地区的1%;火星的大气层非常稀薄,96%是二氧化碳,氧气含量极少;火星表面温度很低;火星上没有磁场,它的大气层中又没有臭氧层,因而不能抵御紫外线和各种宇宙线的照射。所有这些因素都说明,在火星上生命难以存在。

    为了对火星作进一步的考察,1975年,美国发射了两个名叫“海盗号”的探测器。这两个探测器在火星着陆,进行了一系列的分析和测试,得到两个重要结果;一是在火星的土壤中未检测到有机分子;二是在对火星表面取样的培养中,未发现微生物的存在。这证明,在探测器着陆的地区,火星表面没有生命存在。科学家又提出,生命物质是否会存在于火星的岩层之中呢?这有待进一步研究。

    【1】根据课文,完成填空。

    科学家们发现火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难以存在生命。

    【2】片段中画线句子采用的说明方法是( )

    A.打比方

    B.举例子

    C.列数据

    【3】为了进一步揭开火星的秘密,1975年美国科学家采用的研究方法是( )

    A.拍照片

    B.实地考察

    C.猜测

    【4】下面关于美国探测器在火星上的考察结果,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探测器着陆的地区,火星表面没有生命存在。

    B.生命物质存在于火星的岩层之中。

    C.对火星表面取样的培养,未发现微生物。

    D.在火星的土壤中没有检测到有机分子。

    【5】科学家们费尽周折,也没有发现火星上有生命存在。课文为什么还要把科学家们探索的过程详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以下是荆门市公交车2路、13路、12路、1路部分站点示意图,请认真阅读,并完成练习。

    1.小雨家住“公交家属区”,周日上午要去“荆门电视台”参加录制8:00开始的一个少儿节目,她可以乘坐_______路公交车。

    2.在“荆门电视台”录制完节目,小雨与小青约好在“天鹅广场”见面一起去玩,小雨需要乘坐______路公交车,坐______站就到了。

    3.家住“浏河岛”的小青不知道到“天鹅广场”该怎么乘车,你能跟她说说乘车路线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阅读名著选段,完成第习题。

    放学回去的时候,大家多高兴啊!同学们都大声狂叫,跳着走,或是用手抓雪,或是在雪中跑来跑去。来接小孩的父兄们拿着的伞上也完全白了,警察的帽上也白了,我们的书包转瞬也白了。大家都高兴得像发狂。永没有笑脸的、铁匠的儿子波来可西今天也笑了;从马车下救出了小孩的洛佩谛也拄了拐杖跳着;还未曾看过雪的卡拉布里亚少年把雪围拢了,像吃桃子样地吃着;卖菜人家的儿子克洛西把雪装在书袋里。最可笑的是“小石匠”,我父亲叫他明天来玩,他口里正满含着雪,欲吐不得,欲咽不能,只能看着我父亲的脸。大家见了都笑了起来。

    【1】以上选段既写了人物群体,也细写了几个孩子的具体表现,运用______(A.点面结合B.动作表情)的手法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简要语句概括内容)的画面,选自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的日记体小说《_________》,原名《心》。

    【2】下面不是出自这部作品的故事是(       

    A.向盲人炫耀自己漂亮的衣服

    B.小茨冈替阿廖沙挡鞭子

    C.帮扫烟囱的孩子凑足了丢失的钱

    D.戏弄红头发的残疾孩子

  • 12、品读课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节选)。

    他们把那个拉车的(     )上车子,一个(     )着,一个半(     )着,爸爸拿镊子(     )出碎玻璃片,伯父拿硼酸水给他(     )干净。他们又给他(     )上药,(     )好绷带。

    【1】将选文补充完整。

    【2】选文主要描写________________

    【3】从所填的动词中,你有什么体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现代文阅读。

    风雪中的一课

    ①那天的风雪真暴,外面像是有无数发疯的怪兽在呼啸厮打。大家都在喊冷,读书的心思似乎被冻住了。一屋的跺脚声。

    鼻头红红的欧阳老师这时走进教室。

    ③“请同学们穿上胶鞋,我们到操场上去。”

    ④“我要求同学们到操场上站立五分钟。”

    ⑤教室外,卷地而起的雪粒、雪团呛得人睁不开眼,张不开口。脸上像有无数把细窄的刀 在拉在划衣服像坚硬透凉的冰块把寒气直传心底脚像是踩在带冰碴的水里刺骨的痛我们挤在屋檐下,不肯迈向操场半步。欧阳老师没有说什么,面对我们,脱下羽绒衣,羽绒衣脱到一半,夹着雪的狂风帮他完成了另一半。“到操场上去。站好。”老师脸色苍白,一字一顿地对我们说。

    ⑥谁也没有吭声,我们老老实实地到操场排好了队。我们规规矩矩地站着。五分钟过去了,老师费力地说:“解散。”

    ⑦就在我还未能透彻地理解欧阳老师的这一课时,仅有“中师”文凭的他,考取了北京一所师范大学的研究生。

    ⑧以后的岁月里,我时时想起那一课,想起欧阳老师课后的一番话:“在教室时,我们都以为自己敌不过那场风雪,事实上,我们不是都顶住了吗?面对困难,许多人戴着放大镜,但和困难拼搏一番后,你会觉得,困难不过如此……”

    【1】在第⑤段的内填上恰当的标点。

    【2】文中有多处环境描写,请在第⑤段用波浪线画出一处,并在右边批注这样描写的作用。

    【3】根据短文内容完成练习。

    (1)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2)面对“到操场上站立五分钟”的要求,同学们一开始“不肯迈向操场半步”,可能在想: 。实际上他们完成了这个任务,此时他们可能会想: 。让我明白了

    (3)从“鼻头红红”“脸色苍白”“费力”可看出欧阳老师 。他最终用实际行动带领着孩子们完成了这个任务,可见欧阳老师是一个 的人。

    【4】第⑦段插入欧阳老师考上研究生的事,目的是(     )(多选)

    A.表达对欧阳老师离开的不舍。

    B.说明欧阳老师是一个敢于正视困难、战胜困难的人,丰富人物形象。

    C.用欧阳老师的实际行动,证明困难是可以克服的观点,突出文章中心思想。

    【5】“面对困难,许多人戴着放大镜,但和困难拼搏一番后,你会觉得,困难不过如此……”这里的“放大镜”是指_____________

    生活中你有过类似的经历吗?请结合生活经验,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阅读课文《金色的脚印》,回答问题。

    (1)说说文中都出现了哪几个动物。

    (2)小狐狸的叫声有什么特点?

    (3)写出文中能紧扣题目的句子。

    (4)小狐狸刚跑出十几米远,老狐狸不知从什么地方奔了过来,兴高采烈地在小狐狸周围跳来跳去,然后一齐嗖地朝树林深处跑去了。

    形容: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6题,共 30分)
  • 15、人类不能指望在破坏了地球以后再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6、按要求写句子。

    (1)我站立之处成了看雨的好地方,谁能说这不是天地给我的恩泽? (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发现了草丛中小虫子的快乐天地。(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他轻声说:“我知道你希望真的有那么一匹马。”(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丁字形的广场汇集了从四面八方来的群众队伍。(缩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按要求写句子。

    (1)丁字形的广场汇集了从四面八方来的群众队伍。(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3)贝多芬说:“不,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最爱看的一个电视栏目是“人与自然”。(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 19、将下面的反问句改写为陈述句。

    (1)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吗?

    ____________________

    (2)难道这不是院中的丁香的香气吗?

    ____________________

  • 20、把下列句子换个说法,意思不变。

    (1)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必须这样做。

    __________________

    (2)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1、习作

    塑料袋给人们带来了方便,可是也破坏着我们的环境,我们应该怎样使用呢?请你针对这个问题写一份倡议书,号召大家正确使用塑料袋。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05
题数 21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填空题
二、古诗阅读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