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会写出下加横线词语的反义词,组成一个完整的句子。
①请你不要(_____________)现实,勇敢面对才能解决问题。
②地球一点儿都不吝啬,她向人类(_____________)地提供矿产资源。
③你对这种人不要抱太大的希望,否则你一定会(______________)。
④如果地球被破坏了,人类将别无去处。所以我们必须(_____________)地球。
2、我会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顺心——(________) 沸腾——(________) 眺望——(________)
喜悦——(________) 豪迈——(________) 意味深长——(________)
协商——(________) 汇集——(________) 鼓舞——(________)
全神贯注——(________) 肃静——(________) 选举——(________)
3、我会给加横线的字注音。
山坳( ) 潜伏( ) 干涸( )
伪装( ) 毕毕剥剥( )
4、根据意思填写词语。
1.昏暗的看不天上的日光。 ( )
2.比喻不能解脱的联系或关系。 ( )
3.被问得哑口无言,什么话也回答不出来。( )
4.背地里小声说话。 ( )
5、读拼音,写词语。
biān pào fèi ténɡ fánɡ yù qīnɡ fù pái huái
( ) ( ) ( ) ( ) ( )
dān ɡe yī wēi cán bào bō xuē jīng huánɡ
( ) ( ) ( ) ( ) ( )
6、读《七律·长征》,回答文后问题。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解释下列词语。
磅礴_________________
逶迤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全诗的诗眼是___________。
【3】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这句诗歌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概括了红军长征途中的那两件事,请各用一个短语概括。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综合训练。
江畔独步寻花
〔唐〕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①,千朵万朵压枝低②。
留连③戏蝶时时舞,自在④娇莺⑤恰恰⑥啼。
[注释] ①花满蹊:花很多,把园中的小路都遮住了。蹊,小路。②压枝低:形容花开得很茂盛,把花枝都压得低垂了。③留连:留恋,舍不得离开。④自在:自由自在,不受约束。⑤娇莺:美丽可爱的黄莺。⑥恰恰:黄莺的鸣叫声。
【1】本首诗是一首__________
A. 五言绝句 B. 五言律诗 C. 七言绝句 D. 七言律诗。
【2】本首诗在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句押韵,韵脚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按照“二二三”式的朗读节奏在第三、四句诗上做出停顿标记。
【4】诗中描写的景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多读几遍,我们会找到诗中表现花开得繁盛的两个字:_________、_________。
【6】第三句诗中“留连”改为“翻飞”好不好?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想象诗中的景物,补充下面的文段。
黄四娘家的花很多,有________________,有__________________,还有______________,把园中的小路都遮住了,千万朵的花连枝条都压弯了。____________________的蝴蝶飞来了,时而_____________________,时而_____________________,久久不肯离去。花枝间传来“恰恰”的啼叫声,仿佛是可爱的黄莺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本词的作者是______,______(朝代)词人。
【2】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明月别枝惊鹊______
(2)路转溪桥忽见______
【3】对本词内容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西江月》是辛弃疾中年在江西闲居期间,夜行经过黄沙道,看到月夜乡村景色时写下的一首小令。
B.词人描摹了一幅江南山村初秋月夜图。
C.上阕中,夜间的“鸣蝉”反而更衬托出乡村的幽静。
D.下阕中的“星”“雨”,与上阕中恬淡清幽的氛围相得益彰。
9、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作为一个民族的标志,没有什么比语言更重要的了。法国作家都德有一句名言:“即使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把握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抓住了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有一则萨尔瓦多谚语说:“语言不灭,民族不亡。”世界上各个民族都竭力维护本民族语言的神圣、庄严、崇高和纯洁。为了促使国人对自己语言的珍爱,法国每年都要举办家庭法语听写比赛活动。然而,我们国内的一些广告人以成语——我国劳动人民在漫长的语言实践中锤炼而成的具有特定意义的汉语之奇葩充当广告词。借用成语本身已具有的知名度,来扩大产品的知名度,以此获得效益。例如“咳”不容缓,坚持不“泄”,“鳖”来无恙,“骑”乐无穷,默默无“蚊”…是对汉子艺术的自我贬损和破坏。作为中国人,我们在为祖国的语言感到骄傲时,更要维护她的尊严、纯洁和健康。
【1】萨尔瓦多说:“_____________________”( )
A.即使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把握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抓住了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
B.语言不灭,民族不亡。
【2】法国每年都要举办__________活动,是为了使国人珍爱自己的语言。( )
A.家庭比赛活动
B.家庭语言文字比赛活动
C.家庭法语听写比赛活动
10、我会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据有幸飞上太空的宇航员介绍,他们在天际遨游时遥望地球,映人眼帘的是一个晶莹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裏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1】这段文字写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 ”画出描写地球的句子。
【3】文段中将地球比作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说明它的____________。
11、挑战自我
如果你学有余力,可以尝试完成以下内容,把你的思考批注在课文的空白处。
(1)想一想课文讲了哪些内容?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2)积累喜欢的句子。
我来盘点 :
A、本课的生字我觉得比较难记的是 。我采用的识记方法是
B、我抓住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是:课题扩充法( )段意合并法( )重点突出发( )句子摘录法( )重点罗列法( )。
C、我搜集资料的方法是:上网( )读书( )问别人( )没有搜集( )
12、爸爸的花儿落了(节选)
林海音
当我在一年级的时候,就有早晨赖在床上不起床的毛病。每天早晨醒来,看到阳光照到玻璃窗上了,我的心里就是一阵愁:已经这么晚了,等起来,洗脸,扎.(zhā zā)辫子,换
制服,再到学校去,准又是一进教室就被罚站在门边。最糟的是爸爸不许小孩子上学乘车的, 他不管你晚不晚。
有一天,下大雨,我醒来就知道不早了,因为爸爸已经在吃早点。我听着,望着大雨,心里愁得了不得。我上学不但要晚了,而且要被妈妈打扮得穿上肥大的夹.(jiā jiá)袄(是在夏天!),拖着不合脚的油鞋,举着一把大油纸伞,走向学校去!想到这么不舒服的上学, 我竟有勇气赖在床上不起来了。
过了一会儿,妈妈进来了。她看我还没有起床,吓了一跳,催促着我,但是我皱紧了眉头,低声向妈妈哀求说:
“妈,今天晚了,我就不去上学了吧?”
妈妈就是做不了爸爸的主意,当她转身出去,爸爸就进来了。他瘦瘦高高的,站在床前来,瞪着我:
“怎么还不起来,快起!快起!” “晚了!爸!”我硬着头皮说。 “晚了也得去,怎么可以逃学!起!”
一个字的命令最可怕,但是我怎么啦?居然有勇气不挪窝。
爸爸气极了,一把把我从床上拖起来,我的眼泪就流出来了。爸爸左看右看,结果从桌上抄起鸡毛掸子倒转来拿,藤鞭子在空中一抡,就发出咻咻的声音,我挨.(āi ái)打了!
爸爸把我从床头打到床角,从床上打到床下,外面的雨声混合着我的哭声。我哭号,躲避,最后还是冒着大雨上学去了。
(选自《城南旧事》)
【1】给文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 )的夹袄 ( )的眉头 ( )的油鞋
【3】用“ ”在第一自然段中画出心理描写的句子。
【4】你认为作者的爸爸为什么不许小孩子乘车去上学?
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当“我”不去上学时,爸爸是怎么做的?你认为爸爸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请你认真阅读回答问题。
【1】小林家住温泉镇,要去宋家洼外婆家,在车速相同的情况下,用时最少的是( )
A.乘65路转乘86路
B.乘763路
C.乘763路转乘65路再转乘86路
【2】小林要从温泉镇到凯旋路,不能坐( )
A.65路
B.763路
C.86路
【3】小林要在九点之前赶到宋家洼的外婆家,请你为小林设计一条最优的乘车路线。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神奇的“鱼医”》一文,完成习题。
①在浩瀚的海洋世界里,鱼类也有自己的医生,这里所说的鱼医不是我们人类,而是一种小鱼。
②“鱼医”体态小巧,行动轻盈,它给鱼治病,不是通过用药,而是以那尖尖的嘴巴,为病鱼清除细菌和坏死的肉。实际上,鱼医是以病鱼身上的寄生虫和坏死组织当佳肴美餐的。
③说来颇为有趣,病鱼与“鱼医”的关系相当融洽,凡是前来接受治疗的病鱼,就诊时,必须头朝下、尾巴朝上,笔直地悬浮在水中。如果是喉咙生病,那么病鱼就得乖乖地张大嘴巴,让鱼医钻进嘴里去,吃掉其坏死的组织。也许有人会问,病鱼会不会把鱼医吃掉。据海洋学家考察,这种事情是不会发生的。即使是遇上敌害,病鱼也不会匆匆将鱼医吞下,而是立即将鱼医带到安全地方后吐出来。总之,病鱼决不让鱼医受到伤害。由此可见,鱼类中鱼医是不可或缺的,只要有鱼医在,病鱼就能得到及时救治,患病致死的现象大大减少。
④鱼医的诊所总是生意兴隆、门庭若市,病鱼过多时,甚至会出现排队候诊现象。一遇这种情况,鱼医也会勃然大怒,撒手不干,躲到清净的地方去。而此时,病鱼也常常前呼后拥地把它拦住,无可奈何之际,鱼医又不得不重新开始治病工作。
⑤说到这里,或许有人会怀疑其真实性。这并不奇怪,海洋学家们也颇感疑惑。为了证实鱼病是否真的由鱼医治好,他们在鱼医经常活动的水域将鱼医捉走,结果前往求医的病鱼大大减少。更令人惊讶的是鱼医失踪10天后,该水域的很多鱼都染上了疾病,一些鱼的鳞、鳃和鳍上开始出现脓肿。这是因为鱼类无时无刻不在受到微生物、细菌和寄生虫的侵蚀,随时都能患病。加上鱼类间并不那么文明,争斗的事常有发生,受伤在所难免。如果没有鱼医,伤病就得不到及时救治。
⑥在鱼类中约有50种鱼是鱼医,他们夜以继日地从事“救死扶伤”的医疗工作。“医疗站”通常设在珊瑚礁、岩石旁、海草茂盛等水流不急的水域或沉船残骸(hái)边。鱼医治病的速度快得令人难以置信。研究人员曾连续6小时在水中观察鱼医治病,经统计,一条鱼医6小时内竟医治了300条病鱼。
【1】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必不可少(__________) 无计可施(__________) 不可思议(__________)
【2】下列句子中的加点字为什么不能去掉?写出你的理解。
(1)总之,病鱼决不让鱼医受到伤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研究人员曾连续6小时在水中观察鱼医治病,经统计,一条鱼医6小时内竟医治了300条病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第⑤⑥小节,可以知道鱼类染病的原因:一是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鱼医为它们治病的场所一般在__________。
【4】选择正确的说明方法,将序号填入相应句子后面的括号中。
A 举例子 B 摹状貌 C列数字
(1)说来颇为有趣,病鱼与“鱼医”的关系相当融洽,凡是前来接受治疗的病鱼,就诊时,必须头朝下、尾巴朝上,笔直地悬浮在水中。(__________)
(2)据海洋学家考察,这种事情是不会发生的。即使是遇上敌害,病鱼也不会匆匆将鱼医吞下,而是立即将鱼医带到安全地方后吐出来。(__________)
(3)在鱼类中约有50种鱼是鱼医,他们夜以继日地从事“救死扶伤”的医疗工作。(________)
【5】请分要点说说“鱼医”的神奇主要表现在哪三个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将下面的句子改为陈述句。
(1)如果他们当中哪个先“醒”了,拿起兵器朝着对方一刺,对方不就“完”了吗?
___________________
(2)这,哪里还是戏剧?这,不是太像杂技了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展开想象,仿写句子。
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在说话似的。
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完成句子训练。
⑴只有讲卫生,大家的健康和残疾才有保障。(修改病句)
⑵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是真理。(改写成反问句)
⑶白茫茫的大雪覆盖了田野。(改为“被”字句)
18、续写句子,使其在结构上与前面句子相同。
一只粉笔,能点拨学习中的迷惑;一块黑板,能记录下老师的深情;一个讲台,______;一本好书,_______。
19、改写句子
“这样宏伟的建筑群,这样和谐统一的布局,不能不令人惊叹”是一个双重否定句,请把它改为陈述句,并写出改后和原句的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达效果:____________________
20、根据语境,填写与“说”有关的词语但不要出现“说”字。
伯牙内心想着高山时弹琴,锤子期__________________:“弹得好啊,我仿佛看到了巍峨高耸的大山。”不一会儿,伯牙又想到流水,锤子期__________________:“弹得好呀,就像那浩浩荡荡的流水。”
21、习作。
“开国大典”就是创建国家的重大的典礼,从1949年至今,已过去70多年。在这期间,我们的祖国发生了多么巨大的变化啊!请你以“变化”为题,回忆一下你所知道的事,也可以问问你的长辈,了解更多的事情,然后和同学们交流一下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