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写出下列习俗包含的寓意。
过年的时候吃年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过年的时候吃鸡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胜日寻芳泗水滨,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品读句子,完成练习。
(1)阳光下,它浑身明光耀眼,头、背都是深紫色的,________似的尾巴在水里出没,嘴长得像________,尖得像________。
(2)“鱼啊,我到死也要跟你在一起。”
这是老人捕鱼遇到困难后的________,体现了他________的决心,说明他________。
(3)他说:“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
这是对老人的________描写。这句话说明一个人想做强者,就要____________________。
4、把词语补充完整,再试着写几个。
昂首________ 坚____不屈 全神____注
惊____动____ 斩____截铁 气____山河
我还知道的可以用来赞美革命英雄的四字词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5、比一比,再组词
搁( ) 陡( ) 骤( )
阁( ) 徒( ) 聚( )
6、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墨梅①
【元】王冕
吾家洗砚池②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注】①墨梅:水墨画的梅花。②洗砚池:写字、画画后洗笔洗砚的池子。
【1】诗中的梅花有哪些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人借墨梅表现了自己怎样的思想品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课内阅读
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1】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好雨知时节 ( )
A. hǎo B. hào
【2】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花重锦官城( )
A. chóng B. zhòng
【3】解释下列字词。
乃: 发生:
潜: 润物:
【4】这首诗的作者是 代诗人 。第一句写了 ,后面三句集中写
【5】翻译下列诗句。
(1)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这首诗体现了春雨什么样的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诗词,完成练习。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__________________。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__________________。
【1】在横线上将词句补充完整。
【2】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题目中的“西江月”是词牌名。(____)
(2)“夜行黄沙道中”的“夜”是地点,“黄沙”是时间,“行”交代事件。(____)
(3)这首词的下片主要写词人找地方避雨的经过和感受。(____)
【3】这首词和《宿建德江》都写了月夜的景色,表达的情感却不一样,请结合下面的诗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1)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我体会到诗人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2)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我体会到词人________________之情。
9、课外阅读
左权的英雄事迹
左权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我军著名的高级将领。左权多次指挥战斗并取得胜利,体现了他高超的军事素养和深厚的军事理论功底,他学习刻苦,精于钻研,人们对他非常尊敬。
1942年5月,日军纠集3万兵力,再次对太行抗日根据地发动了空前残酷的大“扫荡”,形势空前严峻。鉴于敌我兵力对比悬殊,彭德怀、左权等连日开会研究对策。一切部署完毕,八路军总部各部门于5月23日奉命转移。为保证八路军总部的安全转移,左权不顾危险,站在山头上沉着地指挥战斗。
他心里不仅想着总部各部门的安全,也惦记着群众的安危。当他看到附近山上还有群众没有脱离险境时,便命令警卫连长唐万成从已经十分吃紧的兵力中抽出一部分兵力吸引敌军,以便让群众转移。直到安排妥当,左权才不慌不忙地走下山去。
日伪军发觉了八路军分路突围的意图,迅速收缩合围圈,并将一簇簇炮弹砸向密集的人群,给突围的人们造成了极大的混乱和恐慌。面对这一极度危险处境,左权一边鼓舞士气,一边督促彭德怀赶快转移。他说:“你的转移,事关重大,只有你安全突出重围,总部才能得救。”彭德怀关注着合围圈里的大批战友,坐在高大的马背上就是不挪动。左权急了,以强硬的口气命令唐万成:“连人带马,给我推!”彭德怀被感动了,挥起马鞭,在警卫战士的掩护下,向西北方向疾驰而去。目送彭德怀离去后,左权又奔向司令部直属队,继续指挥大队人马的突围行动。他的身体这时已虚弱得很厉害,但仍然尽全力招呼着每一个人。午后2时,在十字岭高家坡,利用短暂的休整,左权用嘶哑的声音激励着已极其疲劳的队伍:“同志们,虽然敌情严重,但大家不要慌。我们要胜利,就得一齐冲,一齐冲就要听从指挥。只要冲过前面一道封锁线,我们就安全了。”
左权从容地指挥队伍继续突国,他登上一块高地,尽管他声音更加嘶哑了,但还是一遍又一遍地高喊道:“不要隐蔽,冲出山口就是胜利,同志们快冲啊!”大家见副总参谋长就在身边指挥,情绪很快就稳定下来,突围的速度也就加快了。
当队伍冲向敌军最后一道封锁线时,敌人火力更加凶猛了。突然,一发炮弹落在左权身边,他不顾危险,高喊着让大家卧倒。接着第二发炮弹又接踵而至,左权的头部、胸部、腹部都中了弹片。就这样,一位才华横溢、智勇双全的八路军高级将领,为了拯救民族的危亡,过早地失去了年轻而宝贵的生命。
为了纪念左权将军,根据太行人民的请求,经晋冀鲁豫边区政府的批准,1942年9月18日,辽县党政军民等5000余人举行了辽县易名典礼。从此,辽县改名为左权县。
【1】短文第二自然段中“对比悬殊”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
【2】“便命令警卫连长唐万成从已经十分吃紧的兵力中抽出一部分兵力吸引敌军,以便让群众转移。”这句话中的“十分吃紧”意思是___。从中可以看出左权将军_____。
【3】第四自然段中的“极度危险处境”指的是什么?用“ ”画出相关语句。
【4】对画“ ”部分的内容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左权将军的指挥很好地起到了稳定军心的作用。
B.当时已经没有其他的将士能指挥了。
C.左权将军在危急时刻从容镇定,临危不惧。
【5】对短文最后一段内容的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人们隆重纪念左权将军。
B.为了纪念左权将军,人们将辽县改名为左权县。
C.辽县党政军民举行了辽县易名典礼。
【6】短文既概括了人们突围的场面,又写了左权将军指挥突围的过程,这里运用了什么写法?这样写又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通过阅读左权将军的英雄事迹,你从中感受到了左权将军怎样的伟大精神?结合短文内容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读了本文,我想用“_______________”这句名言来形容左权将军。
10、阅读。
身边的优雅
秋日的江水像一幅陈年的油画,多了分宁静与澄碧,也多了分耐人寻味的深邃。
受北京一家杂志社的邀请,我要去采访一位已是耄耋(mào dié)之年的剪纸艺人。在前往的路上,我惊喜地邂逅了那个在江堤上以水代墨练书法的他。一把寻常的拖布,被他蘸了清水后,笔走龙蛇,上下翻飞,一会儿工夫,江堤上便留下一串气势磅礴的行草。“好功夫啊!”我不禁赞叹起来。“过奖了,不过是( )而已。”他谦逊道,手却没有停下来。
接下来的交谈却让我惊讶万分:他姓耿,今年刚刚50岁,去年已切除了3/4的胃。上个月,又查出了胰腺癌,医生说已经没有动手术的必要了。我疑惑地看着他,仿佛在听他( )地说着别人的事情。“你是不是很奇怪,我都被死亡预约了,为什么现在还要练字?”他看出我的困惑,“我只读过5年书,老了又让癌症给缠住了。刚开始,我也抱怨命运不公,后来,也就坦然了。我决定用最节俭的方法练练字,补上年轻时的遗憾。”“就这么简单?”我似信非信地望着他那早已悟透人生的双眸。
他点点头,继续书写。看着他一笔一画,对着那些很快便要被阳光抹去的字迹,我不由得肃然起故,仿佛那些匆匆逝去的水字,是在无声地告诉我关于生命和人生的真谛。
在告别老耿去见剪纸艺人的路上,我又有幸结识了一位摆水果摊的诗人。
我挑水果时,他只顾握着一截铅笔头,在一个本子上快速地涂抹着。他摇头晃脑,嘴里还在不停地念叨什么。称重时,我好奇地问他:“刚刚在写什么呢?”“写诗呢。”“我可以拜读一下吗?”我怎么也不会想到,眼前这个人,在这样的生活境况里,竟然还保持着一份难得的诗情。“只是喜欢,主要是写给自己看的。”他犹豫了一下,还是把本子递给我。读着他的那些从生活中提炼出来的精美诗句,我敬佩地赞叹道:“能够写出这么多美丽的诗句,真是一位叫人羡慕的诗人。”“谢谢您的鼓励,我写诗只是不想让生活低到尘埃里。”他随口的一句表白,竟也是那样诗意盎然。
在剪纸老艺人素雅的小屋里,我从老人口中得知,那个摆水果摊的中年人下岗多年,妻子长期患病,他靠着摆水果摊供出了一个读北大的女儿。我又一阵惊愕。老人轻轻地道了一句:“这样优雅的人生,在我们身边,其实有很多呢。”
是啊,他们虽然都是普通人,有着常人的苦恼与无奈,但他们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优雅,选择了站在精神高地,把世俗的日子过得更精彩、更有品位。
【1】联系上下文,短文括号中应填写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A.信手涂鸦 轻描淡写
B.信手拈来 轻描淡写
C.信手涂鸦 细致入微
D.信手拈来 细致入微
【2】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受北京一家杂志社的邀请,去采访三位了不起的老艺人。
B.摆水果摊的诗人不断地写诗,是要给自己患重病的妻子看。
C.老耿用最节俭的方法练字指以水代墨、以拖布代笔、以江堤路面代纸。
D.剪纸老艺人谈起老耿和摆水果摊的诗人,言语之中充满了惊愕与羡慕。
【3】阅读短文,从文中提取信息,完成下面的练习。
文章写了得癌症的老耿在江堤上_________________,摆水果摊的诗人写诗是不想_______________,剪纸老艺人耄耋之年仍执着追求艺术。在对三个人物的描写时,作者有详有略,详写了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与老耿交谈时,心情经历了一波三折的变化。从文中找出表示“我”心情的词语填在下面的括号里。
( )→赞叹→( )→( )→( )
【5】读完短文,你对“优雅”二字有了怎样的理解?在你身边,一定也有这样优雅的人,请简单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外阅读。
桃花心木(节选)
①种树的人笑了,他说:“种树不是种菜或种稻子,种树是百年的基业,不像青菜几个星期就可以(收成 收获)。所以,树木自己要学会在土地里找水源。我浇水只是模(mó mú)仿老天下雨,老天下雨是算不准的,它几天下一次?上午或下午?一次下多少?如果无法在这种不确定中汲(jī jí)水生长,树苗自然就枯萎了。但是,在不确定中找到水源、拼命扎根的树,长成百年的大树就不成问题了。”
②种树人语重心长地说:“如果我每天都来浇水,每天定时浇一定的量,树苗就会养成依赖的心,根就会浮在地表上,无法深入地下,一旦我停止浇水,树苗会枯萎得更多。幸而存活的树苗,遇到狂风暴雨,也会一吹就倒。”
③他的一番话,使我非常(感动 感激)。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在不确定中,深化了对环境的感受与情感的感知,就能学会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长。
④现在,窗前的桃花心木苗已经长得与屋顶一般高,是那么优雅自在,显示出勃勃生机。
⑤种树人不再来了,桃花心木也不会枯萎了。
【1】划去文中不当的读音或词语。
【2】文中带点词语“语重心长”的意思是 _________,用这个词说一句话。____________
【3】短文中①和③自然段中的“不确定”分别指的是_______ 和__________。
【4】种树人模仿老天下雨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就桃花心木而言,“很少的养分”指 ____________,“巨大的能量”指 ____________。就人而言,指的便是在生活的不确定中能锻炼出___________。这是一种__________的表达方法。
【6】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你是如何理解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种树人为什么不再来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如果你是一棵已经枯萎了的桃花心木,此时你会想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暖 雨
进入二月,下起暖雨来了。
这是一个阴霾的日子。空中低浮着灰色的云。打下午起,就下起了雨,使人骤然感到一种复苏的暖意。这样的雨,不接连下几场,是难以治愈我们对春天无比饥渴的强烈感情的。
天上烟雨蒙蒙,我看到行人打着伞,湿漉漉的马儿从眼前走过。连房檐上那单调的滴水声,听起来也令人心情高兴。
我一直紧绷的身子开始舒展了。我感到说不出的快慰。走到庭院里一看,雨点洒在污秽的积雪上,簌簌有声。再来到郊外一望,残雪都被雨水融化了,露出了暗灰色的土地。田野渐渐从冬眠中苏醒过来,呈现出一副布满沙石和泥土的面容。
蔫黄的竹林,干枯的柿树、李树,以及那些在我视野之内的所有树木,无论是干和枝,全被雨水濡湿了。它们好像刚刚睁开眼睛,都想用这温暖的春雨洗净自己黝黑而脏污的脸孔。
流水潺潺,鸟雀欢唱,这声音听起来多么舒心!雨下着,这是一场连桑园的桑树根都能滋润到的透雨哩!
冰雪消融,道路泥泞。在冬天悄悄逝去的日子里,嫩枝慢慢绽放出了幼芽。穿过树梢,我望着黄昏时南国灰色的天空。
入夜,我独自享受着暖雨淅淅沥沥的声音。我感到,春天确实来临了。
【1】请你给文中能够准确概括作者对暖雨细腻的心理感受的词语排队。
快慰 无比饥渴 享受 舒心
——————————————————————————————
【2】“连房檐上那单调的滴水声,听起来也令人心情高兴”,滴水声让人感到“单调”,还让人“高兴”是因为( )。
A.“单调”是说滴水声总是那样的一成不变。
B.虽然滴水声单调,但是人们从这滴水声里却能感受到春天马上就要来临,所以心情会“高兴”。
C.“单调”说明雨只落在一处。
【3】“这样的雨,不接连下几场,是难以治愈我们对春天无比饥渴的强烈感情的。’这句话写出了作者渴望春天的来临。”这种说法是___(对 错)的。
【4】作者描写了暖雨中的哪几个场景?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雨的日子里,你会有什么样的心情和感受?试着写出来和大家交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
伯牙鼓琴
伯牙鼓琴①,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②在太山③,锺子期曰:“善哉④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⑤。”少选⑥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⑦。”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⑧。
【1】文中加点的多音字依次应读,正确的一项是( )
A.shǎo tanɡ wéi wèi
B.shào shānɡ wéi wèi
C.shǎo shānɡ wéi wèi
D.shǎo shānɡ wèi wéi
【2】锺子期赞叹伯牙的琴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如果是你,你会赞叹伯牙的琴声:“善哉乎鼓琴,__________;善哉乎鼓琴,___________。”
【3】与“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意思一样的选项是( )
A.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B.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
C.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D.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
【4】通过学习,我知道了人们把真正了解自己的人叫做“_________”,与此典故有关的成语是___________,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比喻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
14、课外阅读
黄山绝壁松
①黄山以石奇云奇松奇名天下。然而登上黄山,给我以震动的还是黄山松。
②黄山之松布满黄山。由深深的山谷至大大小小的山顶,无处无松。可是我说的松只是山上的松。
③山上有名气的松树颇多,如迎客松、望客松、黑虎松、连理松等等,都是游客们争相拍照的对象。但我说的不是这些名松,而是那些生在极顶和绝壁上不知名的野松。
④黄山全是石峰。裸露的巨石侧立千仞,光秃秃没有土壤。尤其那些极高的地方,天寒风疾,草木不生,苍鹰也不去那里,一棵棵松树却破石而出,伸展着优美而碧绿的长臂,显示其独具的气质。世人赞叹它们独绝的姿容,却很少去想在终年的烈日下或寒飙中,它们是怎样存活和生长的?
⑤一位本地人告诉我,这些生长在石缝里的松树,根部能够分泌一种酸性的物质,腐蚀石头的表面,使其化为养分被自己吸收。为了从石头里寻觅生机,也为了牢牢抓住绝壁,以抵抗不期而至的狂风的撕扯与摧折,它们的根日日夜夜与石头搏斗着,最终不可思议地穿入坚如钢铁的石体。细心便能看到,这些松根在生长和壮大时常常把石头从中挣裂!还有什么树木有如此顽强的生命力?
⑥我在迎客松后边的山崖上仰望一处绝壁,看到一条长长的石缝里生着一株幼小的松树。它高不及一米,却旺盛而又有活力。显然曾有一颗松子飞落到这里,在这冰冷的石缝间,什么养料也没有,它却奇迹般生根发芽,生长起来。如此幼小的树也能这般顽强?这力量是来自物种本身,还是在一代代松树坎坷的命运中磨砺出来的?我想,一定是后者。我发现,山上之松与山下之松绝不一样。那些密密实实拥挤在温暖的山谷中的松树,干直枝肥,针叶鲜碧,慵懒而富态;而这些山顶上的绝壁松却是枝干瘦硬,树叶黑绿,矫健又强悍。这绝壁之松是被恶劣与凶险的环境强化出来的。它遒劲和富于弹性的树干,是长期与风雨搏斗的结果; ……这一代代艰辛的生存记忆,已经化为一种个性的基因,潜入绝壁松的骨头里。为此,它们才有着如此非凡的性格与精神。
⑦它们站立在所有人迹罕至的地方。在那些荒峰野岭的极顶,那些下临万丈的悬崖峭壁,那些凶险莫测的绝境,常常可以看到三两棵甚至只有一棵孤松,十分夺目地立在那里。它们彼此姿态各异,也神情各异,或英武,或肃穆,或孤傲,或寂寞。远远望着它们,会心生敬意。但它们——只有站在这些高不可攀的地方,才能真正看到天地的浩荡与博大。
⑧于是,在大雪纷飞中,在夕阳残照里,在风狂雨骤间,在云烟明灭时,这些绝壁松都像一个个活着的人:像站立在船头镇定又从容地与激浪搏斗的艄公,像战场上永不倒下的英雄,像 ,像 ……在片光亮晴空的映衬下,它们的身影就如同用浓墨画上去的一样。
⑨现在可以说了,在黄山这些名绝天下的奇石奇云奇松中,石是山的体魄,云是山的情感,而松——绝壁之松是黄山的灵魂。
(本文节选自冯骥才的《黄山绝壁松》)
【1】通读全文,用简洁的语言描述黄山绝壁松的生存环境。
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对词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不可思议”一词可以体会到黄山绝壁松有无法想象的毅力、耐力。
B.从“奇迹”一词可以体会到黄山绝壁松经历了无数风吹雨打,做到极难做到的事情。
C.从“非凡”一词可以体会到黄山山上之松与山下之松不寻常的性格与精神。
D.从“敬意”一词可以体会到作者对黄山绝壁松品质无比敬佩之心。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⑤自然段作者引用本地人的话,目的是展现黄山绝壁松的乐观主义形象。
B.第⑥自然段写景时融入感受,让我们充分体会到作者对黄山绝壁松的赞美。
C.第⑦自然段作者把黄山绝壁松当人来写,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幅令人敬畏的图画。
D.第⑨自然段是全文的中心,文章是围绕这句话来写的。
【4】联系上下文,展开想象,补充文中的句子。
第⑥自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⑧自然段:像_____________,像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下面句子,找出句子的特点,体会这样写好处。
(1)为了从石头里寻觅生机,也为了牢牢抓住绝壁,以抵抗不期而至的狂风的撕扯与摧折,它们的根日日夜夜与石头搏斗着,最终不可思议地穿入坚如钢铁的石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那些密密实实拥挤在温暖的山谷中的松树,干直枝肥,针叶鲜碧,慵懒而富态;而这些山顶上的绝壁松却是枝干瘦硬,树叶黑绿,矫健又强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用1-2个词语概括黄山绝壁松的性格与精神。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这种性格与精神对你学习或生活的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按要求写句子。
1.你怎么就不向窗外看一眼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穿上新雨衣去上学,我当然高兴了。(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很激动。(改为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老人说:“种树是我命运的选择,屋后的青山就是我生命的归宿。”
(改为第三人称转述)______________。
17、漫步句子关。
第二天,正太郎把小狐狸要了回来。
“被”字句:________
18、根据提示完成句子练习。
(1)科学的灵感,难道是坐等可以来的吗?(改为陈述句)
(2)现在我必须要过一种世界上闻所未闻的忧郁而寂寞的生活了。(改为双重否定句)
(3)他说:“我种树不同于别人。”(改为转述句)
19、句子训练。
1.我爱雏鸟。(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经常回忆过去一些有趣的往事。(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他非常着急。(改写成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假如我被人捉去,关在笼里,永远不得回来,我的父亲母亲岂不心碎?(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句子训练营
1.一个缺少母爱的孩子,是灵魂不全的人。(换种说法,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些战士灰心了,撅着嘴巴,说:“西瓜嫌我们的岛艰苦,不愿在这里安家。” (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虫音乐家们全神贯注地振着翅膀,优美的音韵,像灵泉一般流了出来。(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作文。
题目: 让生活更美好
提示:什么让你的生活更美好?梦想、旅行、阅读、运动、诚信……它是怎样影响你的生活的?
要求:1.先把题目补充完整。2.围绕主题表达出你对生活的感悟、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