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请你认真读拼音,把汉字写下来,注意把字写得美观大方。
juàn liàn pú sɑ tánɡ lánɡ wēi xié wú ɡū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yóu yù zhànɡ ài yǐn mán shòu xuē xī shēnɡ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以上所填的词语按音序排列,排在最前面的字是_______,排在最后的是________。
2、读一读,完成填空与仿写练习。
偏偏后面的同学不知趣,看得入了迷,伸长脖子,恨不能从我们肩膀上探过来。
(1)这句话是作者在描写后面的同学看“我们” 玩竹节人投入的表现,其中“伸长脖子”是________描写,“恨不能从我们肩膀上探过来”是通过写旁观者当时的________来表现人物当时入迷的状态。
(2)你在什么时候看见过某个(些)人做事非常投入、入迷的状态吗?试着仿写一句话来表现其投入。除了用上例句所用的方法外,你还可以用上语言描写、神态描写来表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填空。
1.周瑜,字_____,东吴_____ (官名),有勇有谋,有儒将风度,但与诸葛亮较量却屡屡失败,故死时长叹“_____”。
2.曹操,字_____,小字_____,自封汉相,是_____形象,为人_____,惯用_____,他信奉的人生格言是_____。
3.彝陵之役中蜀国崭露头角的两员小将是_____。
4.计夺天荡山的蜀国两员老将是_____。
5.下列战役中都采用了火攻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拼音,写字词。
(1)他搔搔后nǎo sháo_____,用shā yǎ_____的声音说:“zāo gāo_____!我今天出门忘带钥匙了。”
(2)虽然又累又热,脸上tǎng zhe_____汗水,但这位老党员没有zhòu_____一下眉。
5、综合性学习
在本学期“诗海拾贝”的综合性学习中,我向大家推荐了唐代“诗仙”李白的诗《__________》,我推荐的理由是:__________
6、课内阅读。
书湖阴先生壁
茅檐长扫净午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两山排闼送青来。
【1】在横线上补全诗句。
【2】本诗的作者是________代____________,这是他写在________家
____________(哪里)的一首诗。
【3】诗的前两句是写庭院的,其中“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个字写出了庭院的洁净,可以看出主人爱洁净。第二句中,“_______________”几个字写出了庭院的秀美,“____________”几个字写出了主人的勤劳。
【4】这首古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
太阳的话(节选)
我带着金黄的花束,
我带着林间的香气,
我带着亮光和温暖,
我带着满身的露水,
快起来,快起来,
快从枕头里抬起头来,
睁开你的被睫毛盖着的眼,
让你的眼看见我的到来。
【1】片段中的“我”指的是__________。
【2】诗歌采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
8、古诗文鉴赏。
滁 州 西 涧
(唐)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1)这首诗描写了富有诗情画意的一系列自然景物,请你也像二、三句那样用四个字来概括第一、四句:________、深树黄鹂、春潮晚雨、________。
(2)写出前两句诗的意思:________
(3)最后一句中“横”一字用得极妙,成为炼字的典范。我们在课文中学过的王安石的一首诗中也有一个字用得非常精妙,老师经常拿它来说明写文章要反复修改,斟词酌句。请写出这句诗和诗的题目:________。
9、课内阅读。
永远的歌声(节选)
第二天,我们背着书包在东河边聚齐了,除了我和二牛,还有二兰和石花。我们沿着曲曲折折的小路往山里走。在山阴处溪边一块潮湿的地上,我们挖到了好几棵烟袋锅花;而眼尖的二兰忽然又发现溪里有小鱼,她说老师是南方城里人,爱吃鱼,让我们抓。我和二牛干脆下了水,________呀,________呀,________呀,________哇,一条条小鱼被________上岸,二兰和石花就用柳条把它们一条一条地________起来……
【1】选择合适的动词填在文中的横线上。
穿 甩 堵 追 捉 摸
【2】从所填的动词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的省略号表示(______)
①话未说完,语意未尽。 ②说话断断续续。
③重复词语的省略。 ④引文或引述的话有所省略。
10、我会阅读
夏日原野上的追赶
①从上学开始,老师就不止一次在黑板上写下"最有意义的事"这样的作文题。什么是最有意义的事呢?现在想来,那时写的几乎都是一些好人好事,什么捡钱包、让座位、扶老人过马路……这当然是有意义的。然而,如果把它们说成是我们生命中最有意义的事,似乎也并不准确。因为人生最有意义的事将会对我们产生恒久的影响,会成为我们一生中一直闪亮的灯塔,会影响我们人生的航线和生命的质量。
②我常常在想,生命里最有意义的事,往往就静默于你的生命之中,然而却会在你生命中的某一时刻,呈现出强烈的意义来。
③那是一年夏天的事。我在山里放养。山坡上有一块西瓜地, (A.热烈 B.酷热 C.和暖)的阳光将西瓜熟透的气息一丝一丝的逼入我的体内。看瓜的是一个老人,他一直闭着眼睛躺在一个草棚子下面。我想他一定是睡着了。这大夏天的正午,太阳把人身体里的力气一点点都蒸发了,连那把根扎了不知有多深的老树,都像在开水锅里煮过一般,叶子卷得扯都扯不开,他不睡着才怪呢!瓜地里的西瓜像一个个顽皮的孩子瞪着我,如果能抱着一个西瓜狼吞虎咽一气,那该有多爽啊!
④我终于鼓足了勇气,一个猛子扎进瓜地摘下一个大西瓜。但就在这时,我的背后传来了一声大喝,我抱上瓜就跑。虽然他的大喝带给我极大的恐惧,但当我抱着瓜开始跑的时候,我充满了自信。想想吧一个七八十岁的老人要追上一个十一二岁的孩子,那简直就是龟兔赛跑!我抱着西瓜回头看看那个追过来的老人,他腿脚不太利索,跑起来的样子很好笑。我心里在笑他,他怎么就不想一想,他怎么可能追上我呢?
⑤夏日的田野是富有的,到处是绿色。我就这样在田野里像一只被追赶的兔子奔跑着,并不时地回过头去看看追赶我的老人。他一瘸一拐地追着。我跑一段就向他举举手中的西瓜,然后继续往前跑。耳边的风掠过我的头发,向母亲手中的梳子一样轻柔而舒适。我的奔跑将深藏在田野之中的兔子、狐狸、山猫惊动起来,野鸡、麻雀、鸽子也从草地上翔起。整个田野显得繁华而富有,我甚至有些惊喜这种被追赶下的奔跑了。
⑥我跑出老远,心想他一定停下来了吧。可回头一看,他依然一瘸一拐的追着。我只得又将西瓜向他举了举,继续往前跑。
⑦在烈日的炎阳下长时间的奔跑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我已经气喘吁吁,嗓子像吃过辣子一样干涩燥热,衣裤像水洗过一样贴在身上。我有些支持不住了,但老人依然在一瘸一拐的追赶。看得出他没有放弃的意思,仿佛它丢失的不是一个西瓜,而是别的什么东西;而且似乎他也乐意在这夏日无遮无拦的田野上做一个追赶者。
⑧我开始困惑了,他要追赶到什么时候才算个尽头呢?但有一点我很明白,只要他不放弃,就会追上我的,一定会追上我的!
⑨西瓜地离我已经很远了,但他的追赶像一片巨大的云彩投下的阴影 (A.阻挡 B.影响 C.笼罩)着我,我跑不出去。这就像马在风中跑,马比风的速度快,但马永远跑不出风的世界。我害怕起来了,人一害怕骨头就酥了。我不得不放弃。我将瓜放在了路上,跑到远处大口大口喘着粗气,看着他一步一步地逼近,最终到达西瓜跟前。他抬起头看看我,然后像一个将军拎起敌人的首级一样将西瓜拎起来看看,又将西瓜放回原地,转过身一瘸一拐地归去了。
⑩他归去的样子颇有些凯旋的意味。
⑪这件事已经很遥远了。这些年在社会上东奔西忙,我会时不时想起那场夏日原野上的追赶,想起看瓜老人那永不放弃的一瘸一拐的身影。
(1)选择恰当的词语把序号填在横线上。
(2)什么是“我们生命中最有意义的事”?请根据文中的语句概括作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划横线的句子“这就像马在风中跑,马比风的速度快,但马永远跑不出风的世界。”表达的意思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多次出现了老人一瘸一拐追赶的行动描写,它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认为老人为什么执意追赶“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从夏日原野上的这场追赶中,你获得了怎样的感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行走的棕榈树
在南美洲厄瓜多尔大森林里,生长着一种很神奇的棕榈树,这种棕榈树能从一个地方行走到另一个地方,一年最多可以行走20米。(A)很多游客都对此感到迷惑不解:这种棕榈树到底是怎样行走的呢?它们为什么要行走呢?
皮特·维森是斯洛伐克国家科学院资深的植物学家,一直热衷于对棕榈树行走之谜的研究。皮特·维森和助手深入厄瓜多尔大森林腹地,通过数年的追踪和探查,终于揭开了棕榈树行走之谜。(B)
几年来,皮特·维森一直把厄瓜多尔森林里的几棵棕榈树作为指定的研究对象。皮特·维森先在这些棕榈树身上画上了符号,并把见到棕榈树的最初位置做了标记,然后在这些棕榈树的附近安装了几台摄像装备,一天24小时从不同角度严格拍摄着棕榈树细微的变化,并一一记录在笔记本上。
通过多年的追踪观察,皮特·维森发现,这种神奇的棕榈树是靠树根的根须完成行走的。跟其它那些树根完全藏在地下的树木不同,行走的棕榈树有着悬空根系,从树干的下端开始分叉,看起来就像是一把扫帚。然而,就是这些类似扫帚的根须,帮助高大的棕榈树完成了行走的整个过程。棕榈树的生长需要大量的养分和充足的阳光和水分,随着土壤的侵蚀和养分、水分的消耗,棕榈树为了满足自身生长对养分。水分的需求,便会不断地长出新的根须,而这些新根须会主动寻找更加坚实和肥沃的土壤扎根进去。随着新根须扎入新的土壤,这棵棕榈树会逐渐向新根须那边弯曲,老根须也随之慢慢抬起。当新根须不断向新土壤伸展、逐渐变得粗壮,并深深扎进泥土足以支撑和供应一棵棕榈树的生长需要时,那些老根须便逐渐地退化、枯萎、腐烂,最后全部死亡,化为肥料融入泥土。如此的循环往复,日积月累,棕榈树就在不经意间实现了它的行走目的。而棕榈树整个行走过程的主要目的就是趋向更好的光照和更坚实肥沃的土壤,使得棕榈树获得更好的阳光、水分以及土壤里的养分,长得更加茁壮和高大。
行走的棕榈树也给了人类启示:不要固步自封,要大胆走出去,积极汲取别处的“养分”,才能更利于自己的成长。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微妙——(_________) 健壮——(_________) 跟踪——(_________)
【2】联系上文理解词语。
固步自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画线句子(A)(B)分别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A)___________(B)__________
【4】“如此的循环往复,日积月累,棕榈树就在不经意间实现了它的行走目的。”中“循环往复”的过程是什么?请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棕榈树整个行走过程的主要目的是( )
A.趋向更好的光照。
B.追求更坚实肥沃的土壤。
C.趋向更好的光照和更坚实肥沃的土壤。
【6】棕榈树到底是怎样行走的呢?阅读时可以用提纲的形式分析解答。(分条表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内欣赏
也不知怎的,就进了蒙古包。奶茶倒上了,奶豆腐摆上了,主客都盘腿坐下,谁都有礼貌,谁都又那么亲热,一点儿不拘束。不大会儿,好客的主人端进来大盘子的手抓羊肉和奶酒。干部们向我们敬酒,七十岁的老翁向我们敬酒。我们回敬,主人再举杯,我们再回敬。这时候,鄂温克姑娘们,戴着尖尖的帽儿,既大方,又稍有点羞涩,来给客人们唱民歌。我们同行的歌手也赶紧唱起来。歌声似乎比什么语言都更响亮,都更感人,不管唱的是什么,听者总会露出会心的微笑。
——《草原》
【1】从文中找到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热情——_______ 拘谨——_______
害羞——_______ 嘹亮——_______
【2】主人们用_____、_____、_____、_____款待“我们”,说明蒙古人民_____的特点。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表现了蒙汉两族人民亲如一家人的深厚情谊。
B.“感人”准确反映了人们心心相连的情谊。
C.鄂温克姑娘很大方,一点也不羞涩。
【4】用四个字概括本段内容:_____。
13、地球在呻吟
忧天,人类才可自救。
不必援引枯燥的数据,不必借用古老的格言,我们只需用肉眼仰望一下头顶的天空,就应当惊愕地承认:它早已不是天的原稿,已经被“现代文明”的烟尘复印得浑浊而模糊。
“____________________,一行白鹭上青天。”这四种颜色——( )、( )、白、青,为什么那样清晰,只是因为那时的“天”是“原天”,清澈、透明得近乎庄子笔下的“无”——无尘、无垢、无形、无秽。
今天,全世界每年有56亿吨矿物燃料变成烟尘,滞留在太空中。老实说,我们不仅失去了“原天”本身,此外还失去了原云、原霞、原雨、原雪、原气……
不必讳言,在人类的生存空间和视野中,已无一块净土:珠峰的雪样中含贡含锰,大西洋海底有铅、铬沉积,南极企鹅体内含苯,北极烟雾在加浓变酸。
6500万年前,恐龙灭绝于流星撞击地球产生的有毒烟尘,今天呢?
今天,地球上每天约有400万人患上各种环境病。和“龙”比肩的物种——“虎”,9个亚种已灭绝4个;仅仅50年,亚洲虎的总量由6万多只锐减为2千余只,中国境内的虎则由2万只骤减为几百只。
人类唯一的生存场——地球,已经在呻吟,在呼喊:“我好痛……”
【1】第2段中“原稿”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3段横线上应填写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括号内应填的词语是:______、______。
【3】画横线的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篇文章主要说明了( )
A. 科学的进步会使地球遭到破坏。 B. 环境污染给地球造成的严重后果。
C. 人类可以选择比地球更好的生存场。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材料一)
教育部要制定《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针对书法教育的重要性进行了一项网络调查。结果如下:
表一
A.义务教育阶段书法教育单独设立书法课。
B.兼职书法课的语文教师,因课时紧张,期中和期末考试前可将书法课改上语文课。
C.上初中学习压力加大了,根本没有时间练习书法,不开设书法课。
D.义务教育阶段书法教育以语文课为主,也可在其他学科、地方和校本课程中进行。
【3】其中,小学3-6年级每周安排1课时用于毛笔字学习。
理由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你拟一份倡议书:倡议全校同学都向绍兴市的中小学生学习,传承中国书法传承中华文化。
15、把下列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1)这是闹着玩的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扩句。(至少扩两处)
①我走出家门。
②老妇人坐在木椅上,双眼望着我。
17、把下面的句子改为反问句和双重否定句。
闰土心里的稀奇事,让我很羡慕。
反问句:______
双重否定句:______
18、根据语境,填写与“说”有关的词语但不要出现“说”字。
伯牙内心想着高山时弹琴,锤子期__________________:“弹得好啊,我仿佛看到了巍峨高耸的大山。”不一会儿,伯牙又想到流水,锤子期__________________:“弹得好呀,就像那浩浩荡荡的流水。”
19、下雨时,雨点儿打在头上,是世界上最美的事。(照样子,仿写句子)
烈日炎炎时,_____________,是世界上最美的事。
20、把陈述句换成把字句
(1)大水淹没了庄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雨水淋湿了我的衣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
大自然是美的,大自然是丰富的,大自然处处充满了美妙的声音。聆听自然,你会觉得生活是多么富有朝气;聆听自然,你会觉得生命是多么美好……
写一写大自然中你喜欢的一种声音,展开丰富、合理的想象,融入自己的感受,把内容写具体。不少于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