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根据意思写词语。
(1)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______)
(2)全副精神高度集中。(_____)
(3)心神不定。(_____)
(4)千钧的重量系在一根头发上,形容事态极其危险。(_______)
2、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不解之( ) ( )私语 雕( )画栋
曲高和( ) ( )人口 雅俗共( )
3、妙言佳句坊。(读贝多芬的名言)
(1)竭力为善,爱与自由甚于一切,即使忘了王位,也不要忘记真理。(1792年手记)
我想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要扼住命运的喉咙,它决不能使我完全屈服!
我想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痛苦能够毁灭人,受苦的人也能把痛苦毁灭。创造就需苦难,苦难是上帝的礼物。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难的遭遇里百折不挠。
我想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看拼音,写词语。
huǒ yàn (______) shùn jiān (______) níng jù(______) zhòu rán(______)
tóu zhì(______) máo zhān(______) zhù fú(______) táo cuàn(______)
5、仔细听短文,完成练习。
1.根据听到的短文内容完成填空。
嫦娥五号探测器实现了中国______地外天体采样返回,这是中国探月工程“______、______、______”三步走规划的收官之战。
2.判断下面信息是否与短文内容相符,符合的填“√”,不符合的填“×”。
(1)2020年12月1日嫦娥五号探测器重返地球。______
(2)嫦娥五号发射前,科学家们对月球火山活动研究是一片空白。______
(3)对月球表面的观测发现,某些区域可能含有最近10至20亿年前才形成的火山熔岩,与嫦娥五号着陆地区的年龄相仿。______
3.【多选题】将正确选项的序号涂黑。
(1)我国传统文化中对月球的别称有很多,短文中提到的有______
A.白玉盘 B.瑶台镜 C.婵娟 D.广寒宫
(2)探测月球常用的方法有______
A.原地采样探测 B.环绕探测 C.着陆和巡视探测 D.采样返回探测
6、拓展阅读。
扬子江
[宋]文天祥
几日随风北海游,回从扬子大江头。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1】用自己的话说说前两句诗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中采用比喻修辞手法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诗人________。由此我想到了《从军行》里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写一句与“爱国”有关的名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课外拓展阅读。
江畔独步寻花
[唐]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注释)①黄四娘:杜甫住在成都草堂时的邻居。②蹊(xī):小路。
③留连:即留恋,舍不得离去。④娇:可爱的样子。⑤恰恰:形容鸟叫的声音和谐动听。
【1】诗人寻花的地点是__________,季节是_____。
【2】“千朵万朵”形容_____________,“压”和“低”两个字贴切生动地描绘了花_______________的样子。
【3】这首诗的后两句写了蝴蝶____________(怎样)、黄莺___________(怎样),表现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情。
8、课内阅读。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这是一首________律诗,全诗共有八句,分为首联、颔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运用了夸张手法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云崖暖”中的“暖”写出了红军渡过金沙江的________________,“铁索寒”中的“寒”写出了红军夺取泸定桥的________________。
【4】这首诗赞美了红军的什么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欢乐岛。
丁字形的广场(汇集 会集)了从四面八方来的群众队伍。早上六点钟起,就有群众的队伍入场了。人们有的擎着红旗,有的提着红灯。进入会场后,按照(预约 预定)的地点排列。工人队伍中,有从老远的长辛店、丰台、通县来的铁路工人,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郊区的农民是五更天摸着黑起床,步行四五十里路赶来的。到了正午,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
【1】用“√”在文中的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语。
【2】用横线画出这段话的中心句。
【3】缩句。
丁字形的广场汇集了从四面八方来的群众队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理解重点句子,选择正确答案.
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 )
A.“直奔”可以换成“走向”,都说明大家很急。
B.“直奔”比“走向”更能反映人们参加开国大典的急迫、兴奋的心情。
【5】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 )
A.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形容人很多。
B.这句话是说天安门广场成了海洋,没有运用比喻的手法。
10、阅读短文,完成下列练习。
大江保卫战
①1998年的夏天。暴雨,大暴雨,一场接着一场。奔腾不息的长江,转瞬间变成了一条暴怒的巨龙,疯狂地撕咬着千里江堤。荆江告急!武汉告急!九江告急!……灾情就是命令,灾区就是战场。在这万分危急的关头,几十万解放军官兵日夜兼程,朝着大江挺进。他们和几百万人民群众一起,打响了气壮山河的大江保卫战。
②7月27日凌晨两点,九江赛城湖的大堤塌陷了。四百多名官兵闻讯赶到。支队长一声令下:“上!”顿时,一条长龙在崩塌的堤坝下出现了。官兵们肩扛沉重的沙包,在泥水中来回穿梭。有的为了行走快捷,索性赤脚奔跑起来。嶙峋的片石割破了脚趾,他们全然不顾,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大堤,保住大堤!”狂风卷着巨浪,猛烈地撕扯着堤岸。战士们高声喊道:“狂风为我们呐喊!暴雨为我们助威!巨浪为我们加油!”他们一个个奋然跳入水中,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人墙。经过几个小时的鏖(áo)战,大堤保住了,官兵们浑身上下却是伤痕累累。“风声雨声涛声,声声震耳;雨水汗水血水,水水相湘融。”这是人民子弟兵在这场惊心动魄的大决战中的真实写照。
③面对肆虐的洪水,更显出人民子弟兵铮(zhēng)铮铁汉的本色。
④解放军某部四连连长黄晓文正扛着麻包在稀泥中奔跑,忽然觉得脚底一阵疼痛,抬脚一看,原来是一根铁钉扎了进去。团长见状,马上派人去找随队军医。黄晓文大声说:“来不及了!”说着,一咬牙,猛地把铁钉一拔,一股鲜血浦了出来。黄晓文随即从身上扯下一绺布条,三下两下把脚捆了个结实,二话没说,转身扛起地上的麻包,又爬上了大堤……在那几十个难忘的日日夜夜,有多少这样感人的事迹啊!
⑤奔腾不息的激流中,战士们的冲锋舟劈波斩浪,飞向漂动的树梢,飞向灭顶的房屋,飞向摇摇欲坠的电杆。在安造垸(yuàn),他们救出了被洪水围困了三天三夜的幼儿园老师周运兰;在簰(pái)洲湾,他们给攀上树梢等待了近九个小时的小江珊以生的希望……哪里有洪水,哪里就有军旗飘扬;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军徽闪烁。滔滔洪水中的群众,看到了红五星,看到了迷彩服,就像看到了他们的大救星。
⑥大江,永远铭记着1998年的夏天,铭记着我英勇的人民子弟兵。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日夜兼程:_____________________
惊心动魄: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用简练的语言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短文的第②自然段先写了____________,第④自然段又着重写了___________,这是运用了__________的写法。这种写法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一读,体会句子的特点,并说说你的感受。
奔腾不息的激流中,战士们的冲锋舟劈波斩浪,飞向漂动的树梢,飞向灭顶的房屋,飞向摇摇欲坠的电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解放军官兵怎样的品质深深地震撼了你?请结合短文内容简要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外专项阅读。
在这儿我感到自己是个外人,总感到如坐针毡。
我疑心重重地注视着每一件事情的发生和发展。外祖母成天忙里忙外,很多时候也顾不上我。于是我就跟在茨冈的屁股后面转,我们的友谊越来越深。
每次外祖父打我,他都会用胳膊去挡,尔后再把那打肿了的地方伸给我看:
“唉,没什么用!你还是挨那么多的打,而我被打得一点也不比你轻,算了,以后我不管了!”
可是,下次照旧,他还会管的。
——[苏联]高尔基《童年》
【1】文中形容“我”在这里心神不定、坐立不安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_。
【2】第三、四自然段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
【3】茨冈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孩子。
12、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到了星期二的黄昏,圣彼得斯堡镇仍然笼罩在一片悲伤之中,两个走失的孩子还没有找到。镇上的人们已经为他们作了公开的祈祷,还有许许多多的人私下里为这两个孩子作了祈祷,诚心诚意地祈求他们平平安安,但是依然没有从洞里传来好消息。大多数搜索的人已经放弃了搜寻孩子这件事,回到镇上继续干他们平日的活儿去了,他们认为孩子明摆着是找不回来了。撒切尔太太病得厉害,大部分时间都在说胡话。人们听见她呼喊孩子,看见她每次抬起头侧耳听上好久,然后一边呻吟着一边软弱无力地垂下头去,那情景真是让人心碎。波莉姨妈已经陷入了悲痛和绝望之中,她那满头的灰发几乎全变白了。到了晚上,镇上停止了一切活动,整个小镇被蒙上了悲伤与凄惨的阴影。
半夜时分,镇上传来了发疯般的钟声。不一会儿,街道上就挤满了衣衫不整却欣喜若狂的人,他们高声喊着:“快来看!找到他俩了!”人们叮叮当当地敲响了铁碗铜盆,嘀嘀嗒嗒的喇叭声与人们的喧嚷声汇成了一片。大家成群结队地拥向河岸,去迎接那两个乘敞篷车归来的孩子。车子由欢呼着的村民拉着,簇拥着。前来迎接的人们加入了这支回小镇的队伍,他们迈着雄壮有力的步伐,浩浩荡荡地穿过大街,欢呼声一浪高过一浪。
整个小镇灯火通明,谁也没有再回去睡觉。这是这个小镇前所未有的最辉煌的一个夜晚。在孩子们回来后的半个小时,镇上的人排着队来到撒切尔法官家,搂着两个获救的孩子又亲又吻,同时还使劲握住撤切尔太太的手,满肚子的话想说又说不出,泪水如雨,洒了一地。
【1】这篇短文出自_____国作家______之手,在小学阶段,我们还学过他写的课文,如《_______》。这篇短文出自名著《_______》。书中主人公汤姆想当海盗,他和________、乔奇一起乘木筏来到密西西比河上的__________玩了一个星期后,他们又在镇上的人以为他们死了,并为他们举行葬礼时,出现在全镇人的面前。
【2】我能用小标题的方法概括这篇短文的主要内容:__________和_________。
【3】请你联系加点的两个词语,赏析文段最后划横线的这个句子,并用这种方法,发挥想象,写写“教室的安静”。
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一读下面不同译者笔下有关这本名著的句子,说说你更喜欢哪一个,并写出理由。
这是这个小镇前所未有的最辉煌的一个夜晚。 | 满肚子的话想说又说不出,泪水如雨,洒了一地。 | 译者: 俞东明、陈海庆 |
这天晚上的伟大场面是这个小镇从来没有见到过的。 | 想说话又说不出来——然后像流水似的涌出,到处都像下雨一般掉了满地的眼泪。 | 译者: 张友松 |
这是小镇经历过的最激动人心的一夜。 | 想说什么但什么也说不出来——一路出去时如下雨似的洒了满地的眼泪。 | 译者: 成时 |
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记一次校运动会
星期天,我们学校在运动场举行了一次校运动会。
上午八点,运动会开始了,首先进行的是广播体操比赛。同学们穿着白衬衫、蓝裤子,精神饱满,面带微笑,整整齐齐地排列在运动场的中央。乐曲一响,大家就随着乐曲做起操来。大家一齐起立,一齐蹲下,动作整齐、协调。评委老师站在台上,不停地记录着。
接着五十米赛跑就要开始了。只见运动员们在起跑线旁做着准备工作。
“各就各位——”当王老师发出口令时,运动员们迅速蹲下,两手撑在地上,两眼望着前方。发令枪一响,运动员们像离弦的箭一样向前冲去。旁边的观众又跳又喊:“加油!加油!”六(1)班的丁一跑得最快,脚下像踩着风,他一口气跑到终点,得了第一名。
正当我们为丁一祝贺时,运动场的东边传来了喝彩声。我跑过去一看,原来是女同学在比赛跳高。只见一位穿红色运动服的女孩向跳高架跑去,轻轻一跃,就跳过了横杆。
上午还进行了拔河囗跳远囗投标枪囗跳绳等比赛囗
下午五点,运动会在欢乐的乐曲声中胜利闭幕。
【1】在文中的方框里加上合适的标点。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中央(_______) 迅速(_______) 欢乐(_______)
【3】用横线画出文中的比喻句。
本句把_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_。
【4】(1)文章中,第_____段是对所有参加广播体操比赛的同学的描写,这是“______”的描写。第4段中描写了参加五十米赛跑的六(1)班的___________,第5段中描写了___________的女孩,这是“___________”的描写。
(2)写场面要做到点面结合,在写点的部分时,要抓住人物的细节进行描写,比如文中对丁一和跳高的女孩的________进行了描写,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还可以对人物比赛时的_______进行描写,同时也可以穿插自己的所思所感。
【5】文章着重记叙了______、______、______比赛,简单记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比赛,这使得文章有详有略。
14、读课文《惟一的听众》全文和课外段《荷包蛋》,然后回答问题。
荷包蛋
一天早晨,父亲做了两碗荷包蛋面条。一碗蛋卧上边,一碗上边无蛋。端上桌,父亲问儿子:“吃哪一碗?”
“有蛋的那碗!”儿子指着卧蛋的那碗。“让爸吃那碗无蛋的吧!”父亲说,“孔融7岁能让梨,你10岁啦,该让蛋吧!”
“孔融是孔融,我是我——不让!”儿子态度坚决。
“真不让?”“真不让!”儿子一口就把蛋给咬了一半。
“不后悔?”“不后悔!”儿子又一口,把蛋吞了下去。待儿子吃完,父亲开始吃。当然,父亲碗里藏了两个荷包蛋,儿子看得分明。
“记住:想占便宜的人,往往占不到便宜!”父亲指着碗里的荷包蛋告诫儿子。
儿子显出一脸的无奈。
第二次,那是个星期天的上午,父亲又做了两碗荷包蛋面条。一碗蛋卧上边,一碗上边无蛋。端上桌,问儿子:“吃哪碗?”
“孔融让梨,我让蛋!”儿子笑着端起了无蛋的那碗。
“不后悔?”“不后悔!”儿子说得坚决。
儿子吃到底,也不见一个蛋。父亲的碗里,上卧一个,下藏一个,儿子看得分明。
“记住,想占便宜的人,可能要吃亏!”父亲指着蛋教训儿子说。
第三次,父亲又做了两碗荷包蛋面条,还是一碗蛋卧上边,一碗上边无蛋。
父亲问儿子:“吃哪碗?”
“孔融让梨,儿子让面——爸爸您是大人,您先吃!”儿子手一挥做“绅士”状。
“那就不客气啦!”父亲端过上边卧蛋的那碗,儿子发现了自己碗里面也藏卧着的荷包蛋。
“不想占便宜的人,生活也不会让他吃亏!”父亲意味深长地对儿子说。
【1】请概括出语段三个情节的共同点,然后填空。
做面→________→________→总结
【2】文中最能揭示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
【3】父亲说“孔融7岁能让梨,你10岁了,该让蛋吧!”意图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多次引用“孔融让梨”典故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很神奇。(改为感叹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鲁本准备礼物。(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花边饺子里浸透着浓浓的母爱。(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花边饺子里,有深深的母爱。花边饺子里,有我们对妈妈的爱。(用关联词把两句话合为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他没有忘记心中那个秘密使命。(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写句子。
(1)老师对我们说:“雷锋精神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句子,注意加点的词语,然后仿写一句话。
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各形各色,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全部《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例: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照样子,补充句子)
心爱的小狗走失了,我伤心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下面的情境中任选一个,写出自己心情“好”与“不好”时的情感。
鲜花盛开 狂风暴雨
心情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心情不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改为陈述句。
1.我站立之处成了看雨的好地方,谁能说这不是天地给我的恩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们不得不收起遗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仿照例句改写句子,使句子更生动。
例句:秋天到了,大豆成熟了。
秋天到了,大豆摇动着豆荚,发出哗啦啦的笑声。
下课了,同学们玩起了陀螺,许多陀螺在地面上飞转。
20、按要求写句子。
1.在湛蓝的天空下,那金黄色的琉璃瓦重檐屋顶,显得格外辉煌。(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火星是一个非常干燥的星球。(改为感叹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桌面上是一道道豁开的裂缝,一不小心,铅笔就从裂缝里掉下去了。(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样宏伟的建筑群,这样和谐统一的布局,不能不令人惊叹。(改为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生活与表达。
百年来,无数优秀的中华儿女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他们的共同心愿就是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你的心愿是什么?选择你最想和别人交流的心愿写下来。
要求:1.题目自拟。2.内容具体,情感真挚,语句通顺。3.书写工整,卷面整洁。4.至少4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