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平顶山2025-2026学年一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1、根据课文内容和积累填空。

    (1)《夏天里的成长》是一篇散文,通过描写夏天里万物都在__________的自然现象,说明人要_________________,“尽量地用力地长”的道理。

    (2)《盼》一文围绕“_______”字,以“__________”为线索,写了“我”的几个表现,把儿童的心理写得生动有趣。请你根据课文内容,完成下面的填空。

    有新雨衣, 盼__________

    下起了雨, 盼__________

    没法出门,盼__________

    终于又下雨,如愿__________

  • 2、填空。

    (1)《迢迢牵牛星》一诗中用神态描写来表现织女思念牛郎的悲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两星相对的清冷环境,于景中寄寓离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寒食》一诗中运用双重否定的句式,有效地烘托出全城皆已沉浸于浓郁春意之中的盛况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十五夜望月》一诗中与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有异曲同工之妙,描写月光皎洁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按课文内容完成练习。

    (1)阅读方法有很多种,我们要选择合适的阅读方法进行阅读。在带着阅读任务读文章时,应该( )与任务相关的内容,而对其他内容进行( )即可。

    (2)《好的故事》通过对梦境中美丽、( )、有趣的“好的故事”的描绘,表现了作者对( )的追求与歌颂。

    (3)我们学过的课文题目中,以人物命题的有《______》等,以事物命题的有《______》等,以事件命题的有《______》等,还有一些题目非常吸引人,如:《______》等。

    (4)《狼牙山五壮士》一文是按照事情发展顺序写了接受任务→( )→引上绝路   ( )→跳下悬崖。

  • 4、比一比,再组词。

    ( )       ( )       ( )       ( )       ( )

    ( )       ( )       ( )       ( )       ( )

  • 5、修改病句。(用修改符号)

    1你那个纸箱的秘密,现在该公布了。

    2里面装的是一些小昆虫。

     

二、古诗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6、阅读与理解。

    过故人庄

    [唐]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首句像往日叙家常一样娓娓道来,告诉了我们事情起因。“具”的意思是  (1)  。这个“具”字让我们感受到田家朋友的热情好客。第二句由近及远写的是“故人庄”的自然之景。读着这么有画面感的诗句,我仿佛看到了  (2)  。 带着这样的想象读,我觉得古诗词更有味道了。“话”字,让我想到了诗人和朋友之间的谈话非常愉快,农家生活的闲逸和乐趣让诗人产生了共鸣。我想他们除了聊“桑麻之事”,可能还会聊 (3) ,聊  (4)  ,聊  (5)  。这种淳朴真挚的友情,这种恬静美丽的田园生活,真让人向往啊!

    [注释]过:拜访。具:准备。 场圃:农家的小院。 就:赴。这里指欣赏的意思。

    1阅读全诗,根据提示,补全课堂笔记。

    (1)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全诗,根据提示,补全课堂笔记。

    (3)聊____________  (4)聊___________ (5)聊____________

  • 7、观书有感

    半亩方塘一鉴开,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为有源头活水来。

    1把古诗补充完整。

    2写出画线字的读音。

    ______   有源头活水来______

    3这首诗是由________而发的感想,诗中写景的诗句是第________句,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自己的话说说最后两句诗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首诗的题目是观书有感,可是诗中却没有提到读书的事情,你觉得观书和观池塘两者有联系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____________,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____________

    1补全古诗

    2下列对这首词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二句写明月惊鹊、半夜鸣蝉,这是对夜晚宁静气氛的渲染烘托。

    B.第四句写蛙声,这是从侧面烘托丰年。

    C.第七、八句描写的是旧店难寻的困惑。

三、现代文阅读 (共6题,共 30分)
  • 9、阅读材料,完成练习。

    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

    【商品名称】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

    【组成与材质】由口罩体、鼻夹、口罩带组成。口罩体第一层为蓝色非织造布,第二层为过滤熔喷布,第三层为白色非织造布。

    【适用范围】供临床医务人员在有创操作过程中佩戴,为接受处理的患者及实施有创操作的医务人员提供防护,阻止病原体微生物、体流和颗粒物等的传播。

    【型号规格】17.5cm×9.5cm

    【贮藏】密封

    【有效期】24个月

    【注意事项】一次性使用,一般使用4小时就需要更换。切忌将使用过的口罩随便塞进口袋或挂在脖子上。

    【1】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组成的。

    【2】请判断下面做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呼吸道传染病患者进出公共区域时,戴口罩可以降低疾病传播的风险。( )

    (2)新型冠状病毒流行期间,使用过的一次性口罩应当烧掉或作有害垃圾处理掉。( )

    (3)昨天,妈妈到药房买口罩时,看到生产日期是2017年10月,口罩密封很好,于是买了一包。( )

  • 10、阅读理解。

        竹 子

    竹,是极平凡的,然而,竹子和人们生活息息相关。青青翠竹,全身是宝;竹杆既是建筑的材料,又是造纸的原料;竹皮可编织竹器;竹沥和竹茹可供药用;竹笋味道鲜美,助消化,防便秘。翠竹真不愧是“绿色的宝矿”。然而,我更欣赏竹子那种顽强不屈的品格,自古至今,它和松、梅被人誉为“岁寒三友”,历年竞相为诗人所题咏,画家所描绘,艺人所雕刻,游人所向往,当春风还没有融尽残冬的余寒时,新竹就悄悄地在地下萌芽了。春风一过,它就像一把利剑,穿过顽石,刺破土,脱去层层笋衣,披上一身绿装,直插云天。暑往冬来,迎风斗寒,经霜雪而凋,历四时而常茂,充分显示了竹子不畏困难,不惧压力的强大生命力,这是一种人们看不见而确实存在的品格。我想,竹子品格体现的不正是我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吗?作为我们每个人,需要的不也是这种精神吗?

    1.“息”字的解释有:①呼吸时进出;②停止;③消息;④利息。文中“息息相关”的“息”应取__种解释。“自强不息”的”息”应取第___种解释。

    2.这段短文写了竹子的_________、_______两个方面,重点写了竹子的_______________。

    3.作者从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的用途写了竹子“全身是宝”。

    4.“岁寒三友”是指_____、______、_______。

    5.用“   ”画出表现竹子强大生命力的语句;用“ ”画出作者由竹子引起的联想。

    6.“竹子的品格体现的不正是我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吗?”这是一个___________句,突出了竹子的品格是  

    7.读完全文,说说短文的中心思想。

       

  • 11、阅读短文。

    生活到底是什么

    ① 一位满脸愁容的生意人来到智慧老人的面前。

    ②“先生,我急需您的帮助。虽然我很富有,但人人都对我横眉冷对。生活真像一场充满尔虞我诈的厮杀。”

    ③“那你就停止厮杀呗。”老人回答他。

    ④生意人对这样的告诫感到无所适从,他(   )地离开了老人。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他情绪变得糟糕透了,与身边每一个人争吵斗殴,由此结下了不少冤家。一年以后,他变得( ),再也无力与人一争长短了。

    ⑤“哎,先生,现在我不想跟人家斗了。但是,生活还是如此沉重——它真是一副重重的担子呀。”

    那你就把担子卸掉呗老人回答

    ⑦生意人对这样的回答很气愤,(   )地走了。在接下来的一年当中,他的生意遭遇了挫折,并最终丧失了所有的家当。妻子带着孩子离他而去,他变得一贫如洗,孤立无援,于是他再一次向这位老人讨教。  

    ⑧“先生,我现在已经两手空空,一无所有,生活里只剩下了悲伤。”

    ⑨“ ”老人回答。生意人似乎已经预料到会有这样的回答,这一次他既没有失望也没有生气,而是选择待在老人居住的那个山的一个角落。

    ⑩有一天他突然悲从中来,伤心地(   )了起来——几天,几个星期,乃至几个月地流泪。

    最后,他的眼泪哭干了。他抬起头,早晨温煦的阳光正普照着大地。他于是又来到了老人那里。

    “先生,生活到底是什么呢?”

    老人抬头看了看天,微笑着回答道:“一醒来又是新的一天,你没看见那每日都照常升起的太阳吗?”

    生意人恍然大悟……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的意思。

    无所适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恍然大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择合适的词语,并将相应的字母填写到文中括号内。

    A.心力交瘁   B.怒气冲冲   C.号啕大哭   D.唉声叹气

    3为第⑥自然段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4联系上下文,在短文第⑨自然段的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内容。

    5短文第①-⑨自然段写了生意人______次向智慧老人讨教。第一次面对老人的告诫,生意人感到______________,第二次感到  __________________

    6“生意人恍然大悟……”他领悟到了什么?试着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阅读《故宫博物院》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在北京城的中心,有一座城中之城,这就是紫禁城。现在人们叫它故宫,也叫故宫博物院。这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是我国现存的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有近六百年的历史了。

    紫禁城的城墙十米多高,有四座城门:南边午门,北边神武门,东西两边分别是东华门、西华门。宫城呈长方形,占地七十二万平方米,有大小宫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多间。城墙外是五十多米宽的护城河。城墙的四角,各有一座玲珑奇巧的角楼。故宫建筑群规模宏大,建筑精美,布局统一,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独特风格。

    【1】短文主要从故宫的_________、历史、形状、面积、________等整体进行介绍。

    【2】短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采用了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说明了故宫___________

    “城墙的四角,各有一座玲珑奇巧的角楼”中的“玲珑奇巧”说明了故宫_____________

    【3】根据文段判断下列句子说法是否正确,对的划“√”,错的划“×”。

    (1)故宫地处“北京的中心”,是“城中之城”,足以看出它的地位非同寻常;又叫“故宫博物院”,说明它有丰富的收藏品。_____

    (2)故宫有四座城门,分别是东边的东华门、南边的神武门、西边的西华门、北边的

    午门。_____

    【4】阅读完文段,你想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阅读下面语段,然后答题。

    我于是日日盼望新年,新年到,闰土也就到了。好容易到了年末,有一日,母亲告诉我,闰土来了,我便飞跑的去看。他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这可见他的父亲十分爱他,怕他死去,所以在神佛面前许下愿心,用圈子将他套住了。他见人很怕羞,只是不怕我,没有旁人的时候,便和我说话,于是不到半日,我们便熟识了。

    ——《少年闰土》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以上节选语段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

    【2】节选文段画线句子中的“好容易”一词可以去掉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

    【3】你从节选文段看出闰土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___________________

  • 14、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或高或低的青山挽着手臂,背倚着漫天白云,静静地,   地围绕着那泓碧水,好似迷恋着碧水的宁静与 。碧水微波,也好似心仪着青山的伟岸与苍翠。

    满分5 manfen5.com

    青山与碧水之间,有棵   的高山榕。它没有青山的   ,没有碧水的 。它只是在万千青青小草的 之下,默默地向天地撑开自己的一片 ,呼吐晨风,   朝阳。

    天地间,因为有了那棵高山榕而更加   ;山和水,因为有了那棵高山榕而更加  

    (1)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写在文中括号内。

    A 葱郁 B 庄严 C 苍翠 D 伟岸E 秀丽

    F 簇拥 G亮丽 H 和谐 I 妩媚 J 吸纳

    (2)第一自然段中作者运用了     的修辞。

    A.比喻  B.拟人  C.排比  D.夸张

    (3)高山榕给天和地增添了 ,给山和水增添了  

    (4)没有……没有……”突出   呼吐晨风,吸纳朝阳让我们感受到  

    A.高山榕尽管平凡,却是非常健康地成长着

    B.突出高山榕的平凡

    (5)从高山榕的默默地”“苍翠”“呼吐晨风、吸纳朝阳可以看出它的   ,也表达了    

     

四、句型转换 (共6题,共 30分)
  • 15、拉车的感激地说:“我家离这不远,这就可以支持着回去了。”(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6、里里外外都是母亲一人操劳,她的头发还有不白的么?(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改转述句。

    1.渔夫说:我们总能熬过去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笑着对我说:让我看看你的马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句式转换。

    1. 妈妈对我说:“我今天有事不在家,你放学后到阿姨家去。”(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些哲理,人类尚未完全领悟。(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老师一把抓去了我费了许多功夫做出来的竹节人。

    (1)改为“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改为“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走之前,我不得不把他们的母亲送进疯人院。(改为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课外书可以读,但要有选择地读。(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按要求写句子。

    1.他是真正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了。(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么?(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老汉冷冷地说:“可以退党,到我这儿报名。”(改成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闰土回家去了。我还深深地思念着闰土。(用合适的关联词组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按要求,写句子。

    1.我怎么能为了买一支吸水笔,就那样为难母亲呢?(改为陈述句)

     

    2.母亲对我说:孩子,妈妈不是答应过你,等你爸爸寄回钱来,一定给你买支吸水笔吗?(改为转述句)

     

       

    3.我终于哭闹起来,折断了那支蘸水笔。(改为字句)

    4.我一刻时刻都没有忘记过母亲满怀期望对我说的这番话。(修改病句)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1、根据材料内容进行写作。题目自拟,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

    六年的小学生活即将结束。回顾这六年的生活,你一定有许多感慨,或高兴,或激动,或欣慰,或自豪;或遗憾,或难过,或后悔,或困惑……回忆一下你铭记在心的瞬间,写下你的真实感受。注意把印象深刻的内容写具体,把情感真实自然地表达出来。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05
题数 21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填空题
二、古诗阅读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