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不属于神话故事的一项是( )
A.女娲补天
B.共工触山
C.扁鹊治病
D.精卫填海
2、下面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奇观 柔和 余波 跳跃
B.招待 修补 牵牛 小溪
C.犹如 满意 顿时 新鲜
D.农厉 甜香 滚动 潮水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是( )
A.同学们都再认真地做作业,教室里鸦雀无声。
B.在这次军事演习中,战士们各显神通,充分显示了自己的优势。
C.一道闪电响彻云霄,不一会儿,狂风暴雨袭向人间。
D.作家签名送书活动即将开始,同学们秩序井然地等待着。
4、汉字中有很多形声字,大多形旁表意,声旁表音,“胞”由“月”和“包”组成, “包“表示这个字的读音,“月”表示这个字的意思( )。
A. 和自然有关 B. 和月亮有关 C. 和身体有关
5、在不到十个月的时间里,鹦鹉螺号在海底航行了( )
A.2万里
B.6万里
C.10万里
D.20万里
6、下列词语不是同一类的是( )
A.提心吊胆 胆战心惊 B.明眸皓齿 慈眉善目
C.秉公执法 刚正不阿 D.精忠报国 斩钉截铁
7、把下列句子排列成一段通顺的话,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他迷恋昆虫,曾经用自己的积蓄买了一块荒地,专门用来放养昆虫。
②法布尔是法国著名的昆虫学家。
③《昆虫记》既是一部严肃的科学著作,又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
④在这块荒地上,他对昆虫进行了长达30年的观察,揭开了昆虫世界的许多秘密,
创作了著名的《昆虫记》。
A.②①③④
B.②①④③
C.②③①④
D.②④①③
8、精彩再现。
(1)它________不动,准备着一场________。在它看来,猎狗是个多么________________哇!可是它不能________地站在________________的树枝上,一种________________使它飞了下来。
(2)《乐游原》的作者是________代的________。默写这首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读诗句,完成练习。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1】解释词语:可怜:_________ 真珠:__________
【2】诗中作者把 比作 ,把 比作 ,两个贴切的比喻,抓住了事物的特征,形象的描写了江边美丽的月色景色,表达了诗人 的心情。
【3】晶莹的露珠还像什么?写一个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我有一个愿望,就是能为祖国做出一点贡献,哪怕是微不足道的也好。
正好,我们学校参加了“爱我中华,修我长城”的捐款活动,于是我就悄悄攒起钱来。
①攒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可得有决心!②一天,放学后我去商店买橡皮。③刚进门,便不由自主向食品柜台走去。④这时,那位认识我的售货员阿姨向我招呼道:“今天可有你爱吃的巧克力豆呢!”⑤我没说话。⑥那巧克力豆好象也笑着开口说:“我好吃极了……。”⑦我的手不由地伸进兜里掏钱,但是我想到我的愿望,立刻又把手缩回来。⑧我望了望那诱人的巧克力豆,抱歉地对售货员笑了笑,高兴地离开了柜台。几天后的一个上午,学校举行隆重的捐款仪式,当我把积攒的钱全部交给老师的时候,会场上爆发出热烈的掌声。我能为祖国作出一点贡献的愿望实现了,虽然这点贡献是微不足道的,但它却表达了我的一点心愿。为此,我感到无比的骄傲。
【1】给短文加一个题目,你觉得最合适的是_____
A. 我的愿望 B. 我学会攒钱了 C. 捐款
【2】把第三自然段分成两层用//表示,正确的是_____
A.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B.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C.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3】给文章选择正确的中心意思_____
A. 说明攒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可得有决心。
B. 表现了“我”从小愿为祖国做贡献的好思想。
C. 表现了“我”高兴的心情。
11、《蟋蟀的住宅》选段
屋子的内部没什么布置,但是墙壁很( )。主人有的是时间,把粗糙的地方修理平整。大体上讲,住所是很( )的,( )、( ),很卫生。假使我们想到蟋蟀用来挖掘的工具是那样简单,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
蟋蟀盖房子大多是在十月。秋天初寒的时候。它用前足扒土,还用钳子搬掉较大的土块。它用强有力的后足踏地。后腿上有两排锯,用它将泥土推到后面,倾斜地铺开。
【1】按原文填空。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粗糙( ) 简单( ) 伟大( )
【3】蟋蟀盖房子是在___________(季节)。
【4】找出第二自然段中写蟋蟀建造住宅时动作的词。
_______ 、 _______、 ______ 、______、______。
【5】为什么说蟋蟀的住宅是伟大的工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读下面一段话,完成后面的练习。
孩子们惊呼起来,急急逃跑,鹅追得更快了。我吓得脚也软了,更跑不快。这时,带头的那只老公鹅就啪嗒啪嗒地跑了过来,嘎嘎,它赶上了我,嘎嘎,它张开嘴,一口就咬住了我当胸的衣襟,拉住我不放。在忙乱中,我的书包掉了,鞋子也弄脱了。我想,它一定要把我咬死了。我就又哭又叫,可是叫些什么,当时自己也不知道,大概是这样叫:“鹅要吃我了!鹅要咬死我了!”
【1】用简洁的话说一说这段话写了什么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就又哭又叫,可是叫些什么,当时自己也不知道,大概是这样叫:“鹅要吃我了!鹅要咬死我了!”(这是对人物什么的描写?你从中体会到了“我”怎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短文
一个美丽的故事
有个小男孩,小时候得过脑炎,智力受损,学习起来很吃力。那是一次作文课,作文的题目是《愿望》。他极其认真地想了半天,然后极其认真地写。那作文很短,只有三句话:“我有两个愿望。第一个是,妈妈天天笑眯眯地看着我说,你真聪明。第二个是,老师天天笑眯眯地看着我说,你一点儿也不笨。”
于是,就是这篇作文,深深地打动了他的老师,那位像妈妈一样的老师不仅给了他最高分,在班上很动情地朗读了这篇作文,还一笔一画地批道:“你的作文写得很感人,请放心,妈妈看了肯定会格外喜欢你的。”
捧着作文本,他笑了,蹦蹦跳跳地回到家,像只喜鹊。但他并没有把作文本拿给妈妈看,他是在等待,等待着一个美好的时刻。
那个时刻终于到了,是妈妈的生日——一个阳光灿烂的星期天。那天,他起得特别早。把作文本装在一个亲手做的大信封里,等着妈妈醒来,妈妈刚刚睁开眼睛,他就笑眯眯地走到妈妈跟前说:“妈妈,今天是您的生日,我要送给您一件礼物。” 果然,看着这篇作文,妈妈甜甜地涌出了两行热泪,一把搂住小男孩,搂得很紧很紧。
是的,智力可以受损,但爱永远不会。
【1】小男孩智力受损不善表达,但他的内心世界是美好而丰富的。你能读懂吗?请在横线上写下他此刻的想法。
(1)“捧着作文本,他笑了,蹦蹦跳跳地回到家,像只喜鹊。”
他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但他并没有把作文本拿给妈妈看,他是在等待,等待着一个美好的时刻。”
他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是一个美丽的故事,你觉得在这个故事中,有哪些人是美的,又美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选项对短文的理解最为恰当的是( )。
A. 小男孩智力受损,人们对他给予更多的同情和关爱,让他感受到世间真情。
B. 小男孩智力受损,但他依然能感受别人给予他的爱,表达他对别人的爱。爱在心中,永远不会流失,永远开着最美的花。
14、课内阅读。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节选)
新学年开始了,修身课上,奉天东关模范学校的魏校长向学生们提出了一个严肃的问题:“你们为什么而读书?”
“为家父而读书。”
“为明理而读书。”
“为光耀门楣而读书。”有人干脆这样回答。
有位同学一直默默地坐在那里,若有所思。魏校长注意到了,他打手势让大家安静下来,点名让那位同学回答。那位同学站了起来,清晰而坚定地回答道: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魏校长听了为之一振!他怎么也没想到,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竟然有如此的抱负和胸怀!他睁大眼睛又追问了一句:“你再说一遍,为什么而读书?”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魏校长听了,连声赞叹:“好哇!为中华之崛起,有志者当效此生!”
这位同学是谁呢?他就是周恩来,后来成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任总理。
【1】根据意思从文中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入括号内。
(1)好像在思考着什么。 ( )
(2)远大的志向。 ( )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应该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犹豫 自信 愤怒 坚定)(多选)的语气读。
【3】周恩来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个志向,是因为 ( )(多选)
A.伯父告诉他应该有伟大的志向,他不想让伯父失望。
B.周恩来目睹了外国人在中国的霸道行为,认识到中国人要想不受欺辱,就要振兴中华。
C.周恩来从小有远大的抱负和广阔的胸怀,能从国家利益出发考虑问题。
【4】其他同学或是为了家人而读书,或是为了__________而读书,或是为了__________而读书,与周恩来形成对比,可以看出周恩来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的人。
【5】如果你面对“为什么而读书”这个问题,你会怎样回答?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按要求写句子。
(1)梅兰芳先生是闻名世界的京剧表演艺术家。
用加点词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梅兰芳可以忍让生活的困顿,但难以抵抗来自侵略者随时随地的骚扰。
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我们全校师生和班主任都参加了义务劳动。(修改病句)
_____
17、修改下面这段话中的三处错误。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首都北京是座中外闻名的古城,这里明胜古迹很多,每年吸引了众多的无数游人前来观光游览。
__________________
18、修改病句。
我们学校每年都会召开拔河比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习作。
在你的生活中,一定遇到过很多有特点的人吧。比如:厨师、交警、老师,或者你身边的好友等等。请选择一位,把发生在他(她)身上的一件事或者和你发生的一件事写下来。
要求:
1.按照一定顺序把事情写清楚,并且能够表现出人物的特点。
2.能够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
3.字迹工整,字数35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