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威尔伯几乎绝望时,夏洛对他说( )
A.“我救你”
B.“我帮你”
C.“我答应你”
D.“别害怕”
2、下列诗句中,不是描写钱糖江大潮的诗句是( )
A.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林总相宜。
B.一千里色中秋月,十万军声半夜潮
C.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
D.浙江八月何如此?涛似连山喷雪来!
3、下列每小题中,只有一个词语填入横线部分最恰当,请将序号填在括号里。
【1】船头先下去, ,海水把船尾也浸没了。( )
A.不久
B.须臾
C.片刻
D.瞬间
【2】没有一个人 他的意志,人们感到有一个伟大的灵魂出现在他们的上空。( )
A.违抗
B.违反
C.违背
D.抗拒
【3】人们透过阴惨惨的雾气, 着这尊黑色的雕像徐徐沉进大海。( )
A.凝望
B.注视
C.凝视
D.眺望
4、下面这些诗句依次描写了哪些季节的景色?( )
露似真珠月似弓
小荷才露尖尖角
两个黄鹂鸣翠柳
梅雪争春未肯降
A.春夏秋冬
B.秋夏春春
C.夏秋冬春
D.秋夏春冬
5、“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描写的节日是( )
A.中秋节
B.重阳节
C.端午节
D.七夕节
6、下列加点字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以堙于东海(山土)
B.诸儿竞走取之(跑过去)
C.只缘身在此山中(因为)
D.可怜九月初三夜(可爱)
7、下列有关作品、作者、朝代对应错误的一项是( )
A.《题西林壁》——苏轼——宋 B.《出塞》——王昌龄——唐
C.《暮江吟》——白居易——唐 D.《夏日绝句》——李清照——唐
8、根据读音写汉字,组成词语。
lónɡ 朦( ) 鸟( ) ( )腾虎跃
jiàn 看( ) 修( ) 实( )创新
9、现代诗歌。
母亲的爱
作者:汪国真
我们也爱母亲
却和母亲爱我们不一样
我们的爱是溪流
母亲的爱是海洋
芨芨草上的露珠
又圆又亮
那是太阳给予的光芒
四月的日子
半是浪漫半是辉煌
那是春风走过的地方
我们的欢乐
是母亲脸上的微笑
我们的痛苦
是母亲眼里深深的忧伤
我们可以走得很远很远
却总也走不出母亲心灵的广场
【1】在诗歌前两节中,诗人将母亲的爱比作______、______、春风这些事物,来表现母爱______的特点。诗歌第二小节画横线的句子让我们不由得联想到唐代著名诗人孟郊写下的赞美母亲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首诗有异曲同工之妙。
【2】请你仿照第一节,创编一节小诗。
我们也爱母亲
却和母亲爱我们不一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何理解“我们可以走得很远很远/却总也走不出母亲心灵的广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选择题为单项选择。
流感来势汹汹,你准备好了吗
| 流感 | 普通感冒 |
病原体 | 流感病毒 | 鼻病毒、冠状病毒等 |
传染性 | 传染性很强,传染率40%左右,病人成批出现 | 传染性较弱,个别出现 |
全身症状 | 重,头痛、恶心、全身肌肉酸痛、乏力 | 轻或无 |
发病的季节性 | 有明显季节性(我国北方为11月至次年3月多发) | 季节性不明显 |
发热程度 | 多高热(39-40℃),可伴寒颤 | 不发热或轻、中度热,无寒颤 |
发热持续时间 | 3-5天 | 1-2天 |
病程 | 5-10天 | 5-7天 |
并发症 | 可合并中耳炎、肺炎、心肌炎、脑膜炎或脑炎 | 少见 |
流感病原检测 | 阳性 | 阴性 |
流感治疗方法轻症感染者可自行居家隔离,保持房间通风。充分休息,多饮水,饮食应当易于消化和富有营养。同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一旦出现( )高热并伴有剧烈咳嗽、呼吸困难、神志改变、严重呕吐与腹泻等重症倾向,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1】下列词语中的“率”与“传染率”的“率”读音不同的一项是( )。
A.功率
B.概率
C.轻率
【2】下列词语中的“流”与“流感”的“流”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河流
B.流星
C.流传
【3】“出现( )高热”,括号中不合适填入的词语是( )。
A.持续
B.陆续
C.连续
【4】关于流感与普通感冒的区别,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流感的传染性强于普通感冒。
B.流感和普通感冒都有明显的发病季节。
C.两者的流感病原学检测结果不同。
【5】小明患上了流感,下列不建议他做的一项是( )
A.吃药治疗的同时,坚持到校上课。
B.多饮水,勤通风,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C.饮食清淡,便于消化,保证营养的摄入。
1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我一向讨厌母鸡。听吧,它由前院嘎嘎到后院,由后院再嘎嘎到前院,没完没了,并且没有什么理由,讨厌!有的时候,它不这样乱叫,而是细声细气的,有什么心事似的,颤颤巍巍的,顺着墙根,或沿着田坝,那么扯长了声如怨如诉,使人心中立刻结起个小疙瘩来。
它永远不反抗公鸡,有时候却欺侮最忠厚的鸭子。更可恶的是遇到另一只母鸡的时候,它会下毒手,趁其不备,狠狠地咬一口,咬下一撮儿毛来。
到下蛋的时候,它差不多是发了狂,恨不能让全世界都知道它这点儿成绩;就是聋子也会被它吵得受不了。
可是,现在我改变了心思,我看见一只孵出一群小雏鸡的母鸡。
不论是在院里,还是在院外,它总是挺着脖儿,表示出世界上并没有可怕的东西。一只鸟儿飞过,或是什么东西响了一声,它立刻警戒起来:歪着头听;挺着身儿预备作战;看看前,看看后,咕咕地警告鸡雏要马上集合到它身边来。
发现了一点儿可吃的东西,它咕咕地紧叫,啄一啄那个东西,马上便放下,让它的儿女吃。结果,每一只鸡雏的肚子都圆圆地下垂,像刚装了一两个汤圆儿似的,它自己却消瘦了许多。假若有别的大鸡来抢食,它一定出击,把它们赶出老远,连大公鸡也怕它三分。
它教鸡雏们啄食,掘地,用土洗澡,一天不知教多少次。它还半蹲着,让它们挤在它的翅下、胸下,得一点儿温暖。它若伏在地上,鸡雏们有的便爬在它的背上,啄它的头或别的地方,它一声也不哼。
在夜间若有什么动静,它便放声啼叫,顶尖锐,顶凄惨,无论多么贪睡的人都得起来看看,是不是有了黄鼠狼。
它负责、慈爱、勇敢、辛苦,因为它有了一群鸡雏。它伟大,因为它是鸡母亲。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
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
【1】本文采用了“先抑后扬”的写法。“先抑”指_____________,“后扬”指_____________。(用原文回答)
【2】文章开头写“我”讨厌母鸡,理由大体可归纳为如下三种: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的“我”改变对母鸡看法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第2段说“它永远不反抗公鸡”,而第6段却又说“连大公鸡也怕它三分”,这是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__________的表达方式,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内阅读。
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 )。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这就是爬山虎的脚。
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 )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 )在墙上。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如果你仔细看那些细小的脚,你会想起图画上蛟龙的爪子。
爬山虎的脚要是没触着墙,不几天就萎了,后来连痕迹也没有了。触着墙的,细丝和小圆片( )变成灰色。
【1】在短文中的( )里填上合适的词。
【2】作者分别从这几个方面对爬山虎的脚进行细致的描写的。一是形状,我是从(_______)等词语感受到的。二是动作,我是从(_______)等词语感受到的,三是颜色,我是从(_____)等词语感受到的。
13、阅读《那片绿绿的爬山虎》片段,回答问题。
叶老先生见了我,象会见大人一样同我握了握手,一下子让我觉得距离缩短不少。
我们的交谈很融洽,仿佛我不是小孩,而是大人,一个他的老朋友。他亲切之中蕴含的认真,质朴之中包含的期待,把我小小的心融化了,以至不知黄昏的到来。落日的余晖染红窗棂,院里那一墙的爬山虎,绿得沉郁,如同一片浓浓的湖水,映在客厅的玻璃窗上,不停地摇曳着,显得虎虎有生气。
我非常庆幸,自己第一次见到作家,竟是这样一位人品与作品都堪称(chēng chèn)楷模的大作家。他跟我的谈话,让我好象知道了或者模模糊糊(mó mú)懂得了:作家就是这样做的,作家的作品就是这么写的,我15岁时的那个夏天意义非凡。在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
【1】给文中的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划上“_____”。
【2】在第二自然段中找出一对近义词。(________)——(________)
【3】“在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这句话的含义是( )
A. 爬山虎的颜色很绿,让人难以忘怀。
B. 叶圣陶先生接见我,教诲我的情景,令我终生难忘,激励着我努力学习、刻苦写作。
【4】你喜欢叶圣陶先生吗?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燕子和麻雀
列夫·托尔斯泰
有一回,我站在院子里看屋檐下边的燕子窝。一对燕子掠过我面前飞走了,留下一个空窝。
燕子一飞走,有只麻雀从屋顶飞下来,落到燕子窝上。它四面打量了一下,拍拍翅膀溜进窝里去,接着从窝里探出头来,还啾啾啾地叫呢。
过了一会儿,一只燕子飞了回来。它钻进窝里,一看有个生客,就吱吱吱地叫了几声,拍拍翅膀飞走了。
麻雀还蹲在窝里叽叽喳喳地叫着。
忽然飞来了一群燕子。它们急急忙忙地直飞到窝边上,好像是特意来看看麻雀似的,但马上又飞走了。
麻雀一点儿也不害臊,还是叽叽喳喳地叫着。
一会儿,燕子再飞到窝上来,不知干了些什么,又飞走了。
燕子不是无缘无故飞来的。每只燕子的嘴里都衔着点稀泥,它们把燕子窝的小门一点一点地封起来。
燕子飞来又飞去,燕子窝也就越堆越大,小门却越来越小了。
起先还看得见麻雀的脖子,一会儿只看见它的小脑袋,再过一会儿只能看见它的嘴,到后来什么也看不见了。因为燕子把麻雀完全给封在窝里了。这时,燕子叽里叽里地唱着歌,在屋子周围绕了几圈便飞走了。
【1】文中用两个词很形象地刻画了麻雀占窝的动作,请把它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麻雀有退出燕子窝的念头吗?请写出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麻雀对自己占窝的举动的态度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国有一个成语表示鸟窝被别的鸟占了,你知道吗?请写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篇童话阐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小练笔。
从“霎时、顿时、忽然、过了一会、一会儿工夫”中任选两个词语,描写一下烟花的场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修改病句。
①今天的作业我差不多全都做完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全体学生和少先队员参加了植树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修改下面语句。
①为了避免今后不再发生类似的事故,我们必须尽快健全安全制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全体师生、老师、同学们一起植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修改下列一段话。
王明是四一班的学习委员,他深受同学们的关爱。今天下午第二节课举行演讲班级比赛,他在热心的掌声中走上了讲台。经过激烈的比赛!王明获得了班级演讲冠军。
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作文。
生活着,就会有收获。辛勤地劳动,我们会收获果实;用心去做,我们会收获喜悦;认真地付出,我们会收获成功;从悲伤的经历中,我们会收获成长。你的生活中,一定会有很多收获,写出来,和同学们共同分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