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文言文《铁杵成针》里“逢老媪方磨铁杵”中的“方”的意思是( )
A.刚刚
B.一边或者一面
C.方形
D.正在
2、谚语是劳动人民生活实践经验的总结。下面哪一句是描写秋天的谚语( )
A.小暑大暑不热,小寒大寒不冷。
B.八月里来雁门开,燕儿脚上带霜来。
C.麦盖三层被,头枕馍馍睡。
D.夏至无雨三伏热,处暑难得十日阴。
3、找出成语中的错别字,在括号里改正过来。(4分)
换然一新( ) 枝凡叶茂( )
坚贞不曲( ) 喜出忘外( )
4、下列诗句描写的不是日落时的景象的一项是( )
A.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B.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C.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D.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5、下面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 )
A.在《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中,最后一粒豆落到了屋顶的水笕里。
B.科学改变人类的物质生活,没有改变人类的精神生活。
C.《走月亮》是一篇写人的文章,表现了“我”和阿妈走月亮时的欣喜和快乐。
D.《西门豹治邺》是按照“摸清底细、惩治官绅、兴修水利”的顺序来写的。
6、[字形]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舒适 疆硬 似曾相识
B.驾驶 钞票 腾云架雾
C.奥秘 账单 归根究底
D.证明 狡猾 横七坚八
7、传说( )创造了人类,是中华民族伟大的母亲。
A.女娲
B.神农氏
C.雷公
D.共工
8、轻松梳理。
课文介绍了电脑住宅的周边设施,如风向标、 、会客室的布置、_________、 、浴室的装置等。在日常生活中电脑还能 。
9、课内阅读。
繁星(一五九)
母亲啊!
天上的风雨来了
鸟儿躲到它的巢里;
心中的风雨来了,
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1】本诗主要运用了_________的修辞手法。
【2】这首诗中两个加点的“风雨”分别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这首诗中你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乡下人家》节选,回答问题。
若是在夏天的傍晚出去散步,你常常会瞧见乡下人家吃晚饭的情景。他们把桌椅饭菜搬到门前,天高地阔地吃起来。天边的红霞,向晚的微风,头上飞过的归巢的鸟儿,都是他们的好友,它们和乡下人家一起,绘成了一幅自然、和谐的田园风景画。
秋天到了,纺织娘寄住在他们屋前的瓜架上。月明人静的夜里,它们便唱起歌来:“织,织,织,织呀!织,织,织,织呀!”那歌声真好听,赛过催眠曲,让那些辛苦一天的人们,甜甜蜜蜜地进入梦乡。
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根据解释,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回窝、回家( )
人内心感到幸福、愉快( )
11、拓展阅读。
________
①清醒了,化学实验中那可怕的一声爆炸。他绝望地嚎叫着:“我不能没有眼睛,不能没有……”喊了一整天,嗓子哑了。他累极了,静静地躺在病床上。
②邻床病友还在滔滔不绝地讲述着。开始讲的什么他全然不知。现在听见了,那是一个老人的声音:“窗外,远远的青山;绿树环绕着小村;村边池塘中(飘浮 游荡 飘荡)着鸭子;牧童骑着老牛从夕阳中走来。近处,金黄的麦田,麦穗随着轻风微微摇曳;树枝上对对麻雀,瞪着圆圆的小眼睛……”听着听着,他仿佛看见了青山犹在,夕阳更红的景色。他静静地睡去了。
③第二天清晨,老人又开始讲述:“太阳正从东方升起,把天边烧红。一架银色飞机追赶着太阳,在灿烂的阳光中飞翔……”他听着,想象着,那该是一幅多么壮丽的景象。再壮丽也看不到了,他又嚎叫起来:“你不要再(夸奖 炫耀)你有眼睛。我恨……”老人停止了讲述,长叹一声,病房死一样寂静,死一样黑暗。
④也不知过了多久。他怕这寂静、黑暗,他需要老人的声音,于是,老人又娓娓讲述起来,“现在,一弯明月高悬,星星(点缀 装修 装饰)夜幕。薄云徐徐(飘动 飘扬 浮动),星、月含羞地看着大地,看着你和我,祝福你能重见它们……”听着,听着,他进入了梦乡。
⑤就这样,老人每天给他描绘窗外的景象。不知过了多少日,他终于拆去缠着的厚厚纱布,他隐约看见眼前的护士、医生,虽然很模糊,但确实看见了。他激动得哭了……突然间,他想起了邻床的那位老人。苍然古貌的老人侧坐在床上,眺望着窗外。他冲过去,展开双臂拥抱老人,“是你,月亮、星星的祝福,我看见了,什么都能看见了。”然而,就在他拥抱老人,老人循声回过头来的一刹那,他看着老人那双眼睛,惊呆了,木然了。
⑥他突然觉得老人的“眼睛”是那样明亮。
【1】给文章加个合适的题目。
【2】画去文中括号里你认为不合适的词语。
【3】读文答题。
(1)文中“他突然觉得老人的‘眼睛’是那样明亮”一句,为什么“眼睛”加双引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人讲述的景色很美,他为什么要给年轻人讲述这样的美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短文,你觉得老人是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文段,完成练习。
这白鹅,是一位即将远行的朋友送给我的。我抱着这雪白的“大鸟”回家,放在院子里。它伸长了头颈,左顾右盼,我一看这姿态,想道:“好一个高傲的动物!”
鹅的高傲,更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中。
鹅的叫声,音调严肃郑重,似厉声呵斥。它的旧主人告诉我:养鹅等于养狗,它也能看守门户。
后来我看到果然如此:凡有生客进来,鹅必然厉声叫嚣;甚至篱笆外有人走路,它也要引吭大叫,不亚于狗的狂吠。
鹅的步态,更是傲慢了。大体上与鸭相似,但鸭的步调急速,有局促不安之相;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它常傲然地站着,看见人走来也毫不相让;有时非但不让,竟伸过颈子来咬你一口。
【1】第二自然段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2】用文中的四字词语填空:作者从伸长了头颈__________的姿态中,对鹅产生了“高傲”的印象,又因鹅______________的叫声等加深了这一印象。
【3】作者先把鹅与( )作类比,表现出( );然后把鹅与( )作对比,衬托出( )。
A.鸭 B.狗 C.鹅步调的从容 D.鹅叫声严厉、大的特点
【4】第四自然段中用“____”来比喻鹅的步态,对应的图片是( ),形象地写出了_____________。
【5】文中说“养鹅等于养狗,它也能看守门户”,假如鹅会说话,当生客进门时,它会说些什么?猜一猜,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若是在夏天的傍晚出去散步,常常会瞧见乡下人家吃晚饭的情景。他们把桌椅饭菜搬到门前,天高地阔地吃起来。天边的红霞,向晚的微风,头上飞过的归巢的鸟儿,都是他们的好友,它们和乡下人家一起,绘成了一幅自然、和谐的田园风景画。
1.“他们的好友”指的是 。
2.“他们把桌椅饭菜搬到门前,天高地阔地吃起来。”“天高地阔”在这里的意思是( )
A.吃得很多。
B.吃的时间很长。
C.吃的地方很开阔。
3.这段文字描写的就像幅图画,请给这幅图画命名。
14、阅读平台
①乡下人家,虽然住着小小的房屋,但总爱在屋前搭一瓜架,或种南瓜,或种丝瓜,让那些瓜藤攀上棚架,爬上屋檐。当花儿落了的时候,藤上便结(jiē jié)出了青的、红的瓜,它们一个个挂在房前,衬着那长长(zhǎng cháng)的藤,绿绿的叶。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
②有些人家,还在门前的场地上种儿株花,芍药,风仙,鸡冠(guān guàn)花,大理菊,它们依着时令,顺序开放,( )中带着几分( ),显出一派( )的农家风光。还有些人家,在屋后种几十枝竹,绿的叶,青的竿,投下一片绿绿的浓阴。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常常会看见许多( )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
③鸡,乡下人家照例总要养几只的。从他们的房前屋后走过,肯定会瞧见一只母鸡,率(lǜ shuài)领一群小鸡,在竹林中觅食;或是瞧见耸着尾巴的雄鸡,在场地上大踏步地走来走去。
④他们的屋后倘若有一条小河,那么在石桥旁边,在绿树阴下,会见到一群鸭子,游戏水中,不时地把头扎到水下去觅食。即使附近的石头上有妇女在捣衣,它们也从不吃惊。
⑤若是在夏天的傍晚出去散步,常常会瞧见乡下人家吃晚饭的情景。他们把桌椅饭菜搬到门前,天高地阔地吃起来。天边的红霞,向晚的微风,头上飞过的归巢的鸟儿,都是他们的好友,它们和乡下人家一起,绘成了一幅自然、和谐的田园风景画。
【1】选出文中括号里正确的读音,打上√。
【2】从短文中找出合适的词语填空。
一( )石狮 两( )大旗杆 几十( )竹
一( )浓阴 几( )春雨 一( )风景画
【3】比一比,组成词语。
例( ) 倘( ) 谐( ) 购( )
列( ) 淌( ) 皆( ) 构( )
【4】把下面四个词分别填到语段的( )处。
A.鲜嫩 B.独特 C.华丽 D.朴素
【5】文中划线“ ”句子,将瓜、藤、叶与石狮子、旗杆进行对比,衬托出乡下人家屋前瓜架装饰的______、_________。(在句子中找答案)
【6】《乡下人家》,写了种( )、种( )、种( )及家乡的鸡、小河和吃晚饭时的情景。
15、口语交际。
因为前几天生病,孟娜今天上数学课好多地方都听不懂,她很焦虑。下课了还坐在座位上发愣。请你安慰一下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修改下面的病句。
①随着观潮的人群,登上了海塘大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我国有世界上没有的万里长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人们看到了钱塘江大潮的样子和声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修改病句。
(1)刚刚和强强是好朋友,他经常到他家去玩。
___________________
(2)妈妈从不舍得买价格珍贵的衣服。
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的祖国》这首歌的词作者是乔羽写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吃完饭,我的手渐渐温和起来。
____________________
18、修改下面的一段话。
过去,我对语文学科不怎么感趣味。自从读了冰心奶奶的“再寄小读者”以后,我认识到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就下了苦功。如今,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都有进步提高。我还要陆续努力,精易求精。
______
19、(题文)作文。
感情就像空气一样,对于我们不可缺少。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在表达美好的祝愿;“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在赞美教师的无私奉献;“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是在表达对母亲的感恩……而这些情感就寄托在一些事情上,请你仔细回忆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情,把你对他(她)的思念或感激写下来。题目自拟,要注意表达自己的真实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