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上)期末温州五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9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7题,共 35分)
  • 1、选择。

    德国著名浪漫主义诗人( )整理创作了《希腊神话故事》。

    A.柳宗元

    B.古斯塔夫·施瓦布

    C.莎士比亚

  • 2、每当读到东晋著名诗人 的田园诗,我的眼前总会出现一幅 的景象(     

    A.孟浩然     车水马龙     灯火辉煌

    B.屈原     高楼林立     繁华热闹

    C.陶渊明     依山傍水     鸡犬相闻

    D.范仲淹     静谧自然     炊烟袅袅

  • 3、星光在我们的肉眼里虽然(   ),然而它使我们觉得光明无处不在。

    A.弱小

    B.渺小

    C.微小

  • 4、以下不是用来表示“勤学好问”一项是( )

    A.好问则裕,自用则小。

    B.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

    C.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D.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 5、下列词句中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可怜九月初三夜(值得同情) B.身在此山中(缘分)

    C.梅须雪三分白(不及,比不上) D.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为精卫(因为)

  • 6、下面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访(bài)       (fū)

    B.目(biāo)       (suí)

    C.量(jì)       昌(jǐ)

    D.乐(pǔ)       产(kuàng)

  •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了新含义的一项是(       

    A.我把资料保存在电脑D盘的文件夹里的,你自己找一下。

    B.叔叔特别喜欢潜水,还考了深海潜水证呢。

    C.从我家的窗口望出去,可以看到美丽的长江。

二、填空题 (共1题,共 5分)
  • 8、解释词语。

    1.为精卫   ___________

    2.于东海   ___________

三、古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9、完成练习。

    题西林壁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 _________。

    【1】默写诗句。

    【2】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代诗人_____

    【3】前两句写了诗人从__________不同的角度,站在________________不同位置观看庐山。

    【4】与成语“当局者迷,旁观者清”阐述道理相同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共5题,共 25分)
  • 10、课外阅读。

    澳大利亚著名的菲利普岛,因为有仙企鹅登陆的奇观,成了一处游览胜地。

    仙企鹅是一种稀罕的鸟类,它小巧玲珑,无论谁见了都觉得它是那么可爱。它退化了的短小双翼,已不能带动身躯在天空中飞翔,却能凭借它在水中游泳。它走起路来摇摇晃晃,加上它那洁白的胸脯和深灰色或黑色的背部与头部,活像西方穿着燕尾服的绅士。

    夕阳西下,时过黄昏。海滩上人山人海,人们排成两列,中间是海滩,岸上配有数盏照明灯。岸边立着的大牌子上面写着:“仙企鹅下午8时零5分登陆。”人们不时地看手表:8点零5分到了!只见第一只仙企鹅出现在惊涛骇浪中,真是分秒不差。这个“总领队”首先游到岸边,在沙滩上左顾右盼一番,然后回头引领“众弟兄”大摇大摆地鱼贯上岸,每队约有50来只。“总领队”立在前侧,“众弟兄”在后面排成三纵队,整整齐齐,像是训练有素的士兵。队伍排好,“总领队”嘎嘎一声令下,全队齐步走,直奔海滩沙丘。第一队登陆后,第二队接踵(zhǒng)而至。

    ……夜深了,人们久久不愿离去,都用惊奇的目光看着一队又一队的仙企鹅在这里登陆,一夜间登陆的仙企鹅竟有2000多只。

    【1】在文前的横线上给短文加个题目。

    【2】联系上下文想想,“鱼贯上岸”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文中与它意思接近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

    【3】短文第2自然段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用“ ”画出来。

    【4】短文第3自然段主要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

    【5】短文中的“总领队”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众弟兄”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

    【6】如果你也看到这样的情景,你会说些什么呢?请写在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阅读理解。

    春笋

    ①我爱竹山,我爱竹林,我更爱竹山的春色,竹林的后代——春笋。

    ②春日,春雨潇潇,绿幽幽的竹山,翠生生的竹林,像一幅烟雾迷蒙的水墨画。雨雾纷纷洒在竹叶上,沙沙沙,像少女轻抚琴弦,像春蚕吞食桑叶。滴答——滴答——小水珠掉落在地上,渗进土里。地里的笋芽儿如同婴儿吸吮母亲的乳汁,积聚力量。

    ③嗬,一夜之间,又有无数春笋拔地而起啦!瞧,漫坡遍地,密密麻麻,一个个保天电锥似的的,披着淡绿的嫩衣,在春风中微笑,在春雨里淋浴。

    ④啊,春笋长得多么顽强呀!春雷一动就破土而出。冲破地皮蹦出来,顶着沙砾冒出来,窜出石缝钻出来……别看它们嫩生生的,浑身可充满活力,比钢钎更刚强,比风钻更锐利,任何阻碍也压制不了它们向上的生机。啊,春笋长得多么欢畅啊!迎着阳光,吸着雨露一个劲地拔节。叭叭叭,一节,一节,又一节……你追我赶,竞争着向上。山泉叮咚为它们伴奏,乌雀欢鸣为它们唱歌,山茶舒瓣对它们欢笑,松柏婆婆给它们鼓掌:长吧,长吧!高高的蓝天多么广阔,看谁快快长成材,比谁早日做贡献。

    【1】这篇短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A.“我”爱竹山、竹林的美景。

    B.春天,无数春笋破土而出。

    C.春天竹山、竹林的美景和春笋顽强、欢快生长的情景。

    D.竹笋是怎样长高的。

    【2】第四自然段中写春笋破土而出的动词有冲破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这些此动词中可以看出春笋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 ”画出短文的中心句,围绕中心,作者描写了春笋的

  • 12、课外阅读。

    牛顿的故事

    牛顿是世界上著名的大科学家,他非常聪明,在物理学方面有过许多重大发现。可是他在一些小事上,却是个“马大哈”。

    一天清晨,他起得很早,因为他要研究一个难题。管家怕他饿,就打发一个佣人,端了一锅水,拿了个鸡蛋到他的书房去。管家叮嘱佣人一定要把鸡蛋煮好等牛顿吃完再回来。可是牛顿不愿有人干扰他,就对佣人说□你把鸡蛋留下来□我自己煮□佣人把鸡蛋放在桌上□说□鸡蛋煮四分钟就可以吃了□说完便离开了书房□过了一小时,佣人有些不放心,回来看看,这一看使他大吃一惊:牛顿手里拿着鸡蛋站在火炉边,锅里煮的是桌子上的怀表。

    还有一次,牛顿请一位朋友吃晚饭,朋友按时来了。饭菜都已经摆好,可是牛顿还在工作。朋友很了解牛顿的习惯,就坐在饭桌旁边静静地等着。过了好长时间,饭菜都凉了,还不见牛顿来,朋友只好自己先吃。吃完后,他突然想了个主意,要和牛顿开个小玩笑。于是他就把吃剩的鸡骨头放进盘子里,重新盖好,然后悄悄地走了。他断定自己的恶作剧一定见效。夜已经深了,牛顿突然觉得有点饿。他走进餐厅,准备吃晚饭。可他一打开盘子,看见里面全是鸡骨头,心里很奇怪,这是怎么回事?他转过身看看闹钟,晚饭的时间早已过去了。这时他好像明白似的:“噢,我已经吃过晚饭了,看我这记性!”说着他站起来又继续去工作了。至于请朋友吃饭的事,他早已忘得一干二净。

    牛顿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献给了科学事业,他正是凭着这般子废寝忘食的钻劲,才登上了科学的高峰。

    1在文中的□里加上恰当的标点。

    2根据意思写词语。

    (1)顾不上睡觉,忘记吃饭。形容非常专心努力。_____

    (2)智力发达,记忆和理解能力强。_____

    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发现—_____ 叮嘱—_____ 干扰—_____ 断定—_____

    4把文中画“ ”的句子,改写成“因为……所以……”关系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加点的内容可用_________这个成语来概括。

    6文章通过哪两件事来说明牛顿在生活小事上是个“马大哈”的?“马大哈”为什么加引号?

    __________________

  • 13、课内短文

    阅读《奇妙的国际联网》的第三自然段,完成练习

    国际联网上的容非常丰富,各、各信息无所不有。人可以在、听音、看影;可以和天南海北的朋友聊天、游;可以在家里听老,或者在查阅资料,国内请教可以在家里上班、开会;甚至可以足不出户逛上商,用付款,商店把西送到家中……

    1一自然段的中心句,句在文中起什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自然段的第二句话运 的方法,具体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国际联网和人息息相从哪些方面看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读下面两段话,完成后面的练习。

    蟋蟀盖房子大多是在十月,秋天初寒的时候。它用前足扒土,还用钳子似的大颚搬掉较大的土块。它用强有力的后足踏地。后腿上有两排锯,用它们将泥土推到后面,倾斜地铺开。

    工作做得很快。蟋蟀钻到土底下干活,如果感到疲劳,它就在未完工的家门口休息一会儿,头朝着外面,触须轻微地摆动。不大一会儿,它又进去继续工作。我一连看了两个钟头,看得有些不耐烦了。

    【1】这两段话主要写了什么?作者是怎样观察的?用简洁的话说一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蟋蟀盖房子用了哪些“工具”?是怎样做的?用自己的话简单说一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一连看了两个钟头,都看得不耐烦了。可为什么还说蟋蟀“工作做得很快”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语言表达 (共1题,共 5分)
  • 15、口语与综合实践。

    小陆的视力很不好,都戴上300度的眼镜了,还不注意保护视力,他不仅看书、写字的姿势不正确,还爱使用电子产品。作为他的同学,你会怎样劝说他保护视力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修改病句 (共3题,共 15分)
  • 16、修改病句。

    1.我敢肯定,明天大概要下雪。

    _______________

    2.大家必须讲究卫生的好习惯。

    ________________

    3.河水倒映在里,显得更白了。

    ______________

  • 17、修改下面这段话。

    王葆原先可是个顽皮又调皮的小男孩,连洗个脚,都一会儿怕汤,一会儿怕冷的。不过,即使奶奶给他讲宝葫芦的故事,他就能立马坐立不安地听起来。据说得到宝葫芦就能得到幸幅,所以,总想着能有个宝葫芦。

    __________________

  • 18、下面这段话共有四处错误,请修改。

    看电视和广播可以增长知识,跟着《走进大自然》这个节目,我看到了草原上五颜六色的鲜花开满了,骏马在辽阔的草原上飞翔。这样的美景,怎能不令人不向往呢?

    _________

七、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19、习作。

    童年是多么美好啊,在我们的生活里有爸爸、妈妈亲切的关怀,有老师的谆谆教导,有同学的深厚友情,也有成长的快乐与烦恼……想起这些的时候,你内心一定是思绪万千吧。拿起笔写一写自己成长的故事,留下自己成长的足迹吧。请以“想起这件事,我就 ”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2.通过一件具体事例把原因写具体,注意表达清楚,语句通顺,不写错别字。字数400左右。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95
题数 1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古诗阅读
四、现代文阅读
五、语言表达
六、修改病句
七、书面表达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