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上)期末平潭综合实验区五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9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7题,共 35分)
  • 1、选词填空

    偶然 必然 傲然 果然

    (1) 爷爷说自己不舒服,(   )下午他就发起烧来了。

    (2) 只要你刻苦学习,成绩(   )会有所提高。

    (3) 这是一个(   )的事故,实在是意想不到的。

    (4) 山上的苍松翠柏,在寒风中(   )挺立。

     

  • 2、下面每组词语中带点字的读音相同的一项是(     

    A.倔     

    B.   

    C.笨   

    D.   

  • 3、下列加点字注音和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手(wò)             嘴(piě)       叹(zàn)       出(pài)

    B.枯(wěi)             慕(xàn)       (dǒu)       (gǔn)

    C.迟(huǎn)             味(fá)       (lèng)       (bǐng)

    D.发(nù)              (fèng)       毛(róng)       (xì)

  • 4、下面句子中引号的作用是(  )

    看见蝴蝶翩飞于金黄的油菜花中,我不由得想起了杨万里的诗句:“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A.表示直接引用

    B.表示特殊含义

    C.表示强调

    D.表示特定称谓

  •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通过教育,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B.指南针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

    C.妈妈买了水果、桃、苹果,还有巧克力。

    D.我估计他一定是生病了才没来上课。

  • 6、下面选项中不是童话作品的是(     

    A.《巨人的花园》

    B.《海的女儿》

    C.《宝葫芦的秘密》

    D.《飞向蓝天的恐龙》

  • 7、仔细辨析下面几组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于波   葡萄   奔留不息   满天卷地

    B.水稻   僵硬   横七坚八   孰能无惑

    C.证明   虑弱   精皮力竭   响彻云宵

    D.兴奋   奥秘   风平浪静   齐头并进

二、填空题 (共1题,共 5分)
  • 8、比一比,写词语。

    择(____________                   穴(____________

    泽(____________                   宅(____________

    操(____________                   费(____________

    燥(____________                   贵(____________

三、古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9、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暮江吟

    [唐]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真珠月似弓。

    【1】选一选。(填序号)

    (1)“可怜九月初三夜”中“可怜”的意思是______

    A.使人爱怜 B.可爱 C.可惜

    (2)“半江瑟瑟半江红”中“瑟瑟”的意思是______

    A.形容轻微的声音。

    B.形容颤抖的样子。

    C.形容未受到残阳照射的江水所呈现的青绿色。

    (3)“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是从哪个方面来描写景物的?______

    A.视觉 B.听觉 C.触觉

    【2】填一填。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这两句诗运用了______的修辞手法,把露水比作______,把______比作弯弯的弓。

    【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共5题,共 25分)
  • 10、课外阅读。

    声音的温度

    那年,一场变故悄悄潜入我家。先是母亲生病住院,体质本就弱的父亲,因焦虑过度,也随即病倒,父母双双住进了医院,那年我才13岁。

    太阳从西边落山,恐惧却从我的心头升起。山村的夜色中,黑漆漆的远山像一幅剪纸阴森地贴在窗户的玻璃上,偌大的屋子里,只剩下我和妹妹。山中的狼群,一声接一声凄厉地哀嚎,常常将我和妹妹从梦中惊醒。

    我们住在一所山村学校,叫喊声未必能让远处的人家听见。忽然,我想起了哨子——母亲上体育课时用的哨子。鼓起胸腔,我拼命地让全部的气流吹出尽可能最大的声响。渐渐地,我听见了家门前由远及近嘈杂的脚步声,大声说话的声音。我听见了乡亲们喊我的名字。开了门,一群人扛着锄头站在我家门前,他们都是周围我熟悉的乡亲。

    “孩子,你睡吧!这一夜我们不走了。”一位大爷说。他们在墙根靠下了锄头,坐着、蹲着、吸着旱烟……我渐渐地睡着了。直到天亮,他们才扛起锄头离开。

    临近黄昏,乡亲们又来了,他们用锄头在石板上撞击出铿锵的声响,好像在告诉我:“孩子,别怕,有我们在,谁也伤不了你!”

    自此以后,我开始相信,声音也是有温度的,它能把一种至深的温暖传递给那些处在孤独和恐惧中的人们。

    【1】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害怕——____ 凄惨——____ 喧哗——____

    【2】填空。

    那年,“我”家遭遇的变故是________,因而,夜里“我们”常常被________吓醒。恐惧中,“我”________唤来了熟悉的乡亲们。为了“我们”,乡亲们________,第二天的黄昏,乡亲们又________

    【3】根据短文内容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孩子,别怕,有我们在,谁也伤不了你!”这句话是乡亲们说的。____

    (2)“山村的夜色中,黑漆漆的远山像一幅剪纸阴森地贴在窗户的玻璃上。”这个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____

    (3)“他们在墙根靠下了锄头,坐着、蹲着、吸着旱烟……”这个句子中的省略号的作用是表示断断续续。____

    【4】短文结尾处说“声音也是有温度的”,请你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

  • 11、阅读材料,完成后面练习。

    材料一:尊师重教是中国的传统美德,早在公元前11世纪的西周时期,就有“弟子事师,敬同于父”的说法,教师节,旨在肯定教师为教育事业所做的贡献。1985年,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通过了国务院关于建立教师节的议案,会议决定将每年9月10日定为教师节。1985年9月10日是中国的第一个教师节。

    材料二:“寻找最美乡村教师”是连续举办多年的大型公益活动,先后推出近百名全国最美教师,“2018年寻找最美教师”活动的主题是“弘扬高尚师德,潜心立德树人”。下图是寻找最美乡村教师活动的标志。

    材料三:央视网消息:“今天的学生就是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力军,广大教师就是打造这支中国中华民族‘梦之队’的筑梦人。”每逢教师节前夕,尊师重教的习近平总书记总会到学校看望这些筑梦人或致信表示祝贺,并对教育改革、教育公平、学生成长、人才培养和学校发展寄予殷切希望。

    【1】阅读上面的材料,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多选题)

    A.1985年9月10日,是中国第一个教师节。

    B.设立教师节,主旨是肯定教师为教育事业所做的贡献。

    C.“弟子事师,敬同于父”的意思是弟子、父亲都敬重老师。

    D.“弘扬高尚师德,潜心立德树人”是2018年教师节活动主题。

    【2】请你用简洁的语言向大家介绍“寻找最美乡村教师”活动标志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了材料三,你有什么感受?请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学生也应把对老师的尊敬体现在行动中,体现在细节上。谈谈从实际行动上,我们应该如何尊师重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阅读《包公智断牛舌案》,做题。

    北宋名臣包拯在天长县刚任县令时,一天一个叫刘全农民来衙门报案,原来,他早晨来到牛圈时大吃一惊:只见他家的大黄牛满口血淋淋,牛舌头不知给谁割掉了。

    包公心想:这很可能是刘全的仇人干的。于是就对刘全说:“看来,这头牛是活不长了,你干脆把牛宰了,肉可以卖,我再资助你一些钱,这样你又可以买一头牛了。”

    等这农民刚走,包公当即出了一张禁杀耕牛的布告:为确保春耕春种,保养好耕牛,严禁私自宰杀;如有病牛,须请牛医诊治,诊治无效的,先报呈县衙,经查验后,方可宰杀。未经查验,擅自杀牛的,一律严惩不贷,一命抵一命。有举报杀牛者,官府赏银三百贯。

    第二天,刘全的邻居李安前来报告说,刘全违犯法令擅自宰杀耕牛。

    包拯看李安鬼头鬼脑的样子,就紧盯着他问:“你告他私杀耕牛,你说,他为什么要杀牛?” “因为那牛舌……”刚说到这儿,李安发现说错了,忙闭住嘴。包拯猛一下站起来,“啪”的一拍惊堂木,追问说:“说!牛舌头怎么样?”

    “牛舌头被割了……” “你怎么知道牛舌头被割了?”李安被问得张口结舌,答不上来。这时候,包拯大声问道:“你给我老实招来,为什么割他的牛舌头,又告他的状?”李安听了,大惊失色,赶紧磕头服罪:“是小人和他有仇,所以割了牛舌头……”

    包公顺藤摸瓜,经过细细审问,李安只得供认了自己割牛舌而又来诬告的罪状。

    【1】这个故事的起因是(          

    A.刘全家的牛舌头被割,刘全来报案。

    B.包拯劝刘全把牛宰了。

    C.李安和刘全有仇。

    D.包拯发布禁止宰牛的布告。

    【2】包拯为了引出犯人做了哪些事(          

    ①劝刘全杀牛     ②保证春耕春种     ③发布禁止宰牛的布告     ④审问李安

    A.①和④

    B.②和③

    C.①和③

    D.③和④

    【3】关于对本故事的复述,下列说法对吗?对的打“√”,错的打“×”。

    A.包拯查找割牛舌真凶的过程应该详细复述。( )

    B.在复述过程中,应该先讲明包拯查案的思路,再复述他的做法。( )

    C.李安割牛舌头的过程应该详细复述。( )

  • 13、阅读

      孩子们又来到沙滩上玩耍。他们玩腻了那些贝壳,又来寻找更漂亮的。他们发现了这一只瓦砾似的贝壳,用脚踢飞了。但是,在踢开的地方,发现了一颗闪光的东西,他们拿着去见大人。

      “这是什么东西?

      □这是珍珠多稀罕的一颗大珍珠□□

      “珍珠,这是哪儿来的呢?

      “这是沙子钻进贝里,贝用血和肉磨制成的。这是一只可怜的贝,也是一只可敬的贝。

      啊,那贝壳呢?孩子们重新去沙滩寻找它,但没有找到。

    1在文中的“□”内填上正确的标点符号。

    2这是沙子钻进贝里,贝用血和肉磨制成的中的指的是________

    3读文中的画线部分,并填空。

    说它可怜是因为它经历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它可敬是因为_______

    4结尾处,“孩子们重新去沙滩寻找它”,“指代什么?孩子们为什么重新去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阅读理解。

    夸父追日

    很久以前,有个巨人叫夸父。他坐在地上,就像一座高山。他站起来呀,脑袋就碰到天上的云啦。

    夸父是个好心人。他看到太阳每天早上从东边升起,傍晚从西边落下,夜里人们什么也看不见,就打定主意,要把太阳搬到地上来,让地上的人们不分白天黑夜都能晒到太阳,得到亮光。

    夸父说干就干,这天一早,他就开始追赶太阳。他跑呀,奔呀,追呀,一直追到太阳下山。眼看就要抱住太阳了,他加快脚步扑上去。可太阳像个大火球,呼啦啦地喷着火,把夸父烤得口干舌燥。他就转身跑到黄河边,弯下腰,“咕嘟,咕嘟”地大口喝水。没几口,黄河里的水被他喝光了。夸父还是感到口渴,他又跑到渭河边,“咕嘟,咕嘟”没几口,又把渭河的水喝完了。

    夸父虽然喝了这么多水,可还是渴得难受。于是,他转身朝北去找水喝。他跑啊跑,渐渐地停了下来,身子晃了晃,“轰隆”一声,倒在地上。唉,夸父渴死了。

    夸父手里的一根手杖,一下子掉在地上。一会儿,这根手杖生了根;再过一会儿,手杖发了芽,抽了枝,长成了一棵桃树。后来,这地方长出了一棵又一棵桃树,结出了一个又一个大桃子。要是谁走路口渴了,摘几个桃子吃吃,就不渴了。人们都说,这些桃树是夸父留给热爱光明又很勇敢的后代的。

    1.结合上下文,说说下面词语的意思。

    口干舌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夸父为什么要追赶太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知道夸父是怎样追赶太阳的吗?将关键的动词抄在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填一填。

    夸父的手杖变成了__________,这是夸父留给_________________。

    5.读完短文,你想对夸父说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语言表达 (共1题,共 5分)
  • 15、按要求写句子。

    1.蟋蟀怎么会有建筑住宅的才能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哟,卵石间有多少可爱的小水塘啊,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

    (写一句拟人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那时没有电灯、电视、收音机和汽车。(用上“没有……没有……没有……也没有”)改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哈尔滨的冬天是个美丽的地方。(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修改病句 (共3题,共 15分)
  • 16、用修改符号修改下列病句。

    1.我一定要改掉咬铅笔的坏毛病。

    2.记得当年我认识他的时候,还只是一个七八岁的小孩子,天真烂漫,无拘无束。

    3.伟大的巨人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制造了美丽的世界。

    4.我们要善于反思,及时解决和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 17、修改病句。

    (1)李老师上课时对我们的态度非常严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施素质教育后,我们课外阅读的数量和质量都明显提高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我递上了茶杯,妈妈的脸上现出了愉快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明的姐姐陆续三年被评为“三好学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下面这段话共有四处错误,请修改。

    看电视和广播可以增长知识,跟着《走进大自然》这个节目,我看到了草原上五颜六色的鲜花开满了,骏马在辽阔的草原上飞翔。这样的美景,怎能不令人不向往呢?

    _________

七、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19、古诗积累台。

    文中出现了南朝诗人王籍写的《入若邪溪》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说明了动与静是相对独立的道理。你还知道哪些有关的诗句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95
题数 1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古诗阅读
四、现代文阅读
五、语言表达
六、修改病句
七、书面表达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