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一文中,伴随着豌豆苗的成长,为什么小女孩的病慢慢好了呢?( )
A.因为小女孩的妈妈为她找到了好医生,所以她的身体慢慢恢复了健康。
B.因为豌豆苗的营养十分丰富,是小女孩的治病良药。
C.因为小女孩从豌豆的生长中获得了战胜疾病的力量和信心。
2、下列句子中,冒号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它要是高兴,能比谁都温柔可亲: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子伸出来让你给它抓痒,或是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
B.从他们的房前屋后走过,你肯定会瞧见一只母鸡:率领一群小鸡,在竹林中觅食;或是瞧见耸着尾巴的雄鸡,在场地上大踏步地走来走去。
C.它需要三样东西下饭:一样是水,一样是泥,一样是草。
D.一只鸟儿飞过,或是什么东西响了一声,它立刻警戒起来:歪着头听;挺着身儿预备作战;看看前,看看后,咕咕地警告鸡雏要马上集合到它身边来。
3、课文开篇以“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总起全文,这句话中的“天下奇观”是指( )
A. 钱塘江大潮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景象。
B. 钱塘江大潮是世界上雄伟美丽而又不多见的景象。
4、下列对课文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课文记录了一段儿时玩陀螺的经历
B.课文表达了对童年美好生活的怀念
C.课文中的“我”经历了“懊恼—期盼—兴奋—沮丧—自豪”的心理变化
D.“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表达了对人的外貌的深刻思考
5、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严历 拨打 英勇无畏 志存高远
B.提纲 砖头 垂头丧气 短小精悍
C.健盘 生锈 明眸皓齿 挨声叹气
6、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 )
A.巨人盘古用自己整个的身体,创造了美丽的世界。
B.《出塞》和《凉州词》都表达了爱国主义情怀。
C.《世说新语》中说“王戎早慧”,就是说王戎聪慧得太早了不好。
7、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他不过是虚张声势的纸老虎罢了,没什么可怕的。
B.爷爷一向节俭、朴素,真是一只铁公鸡。
C.班长事事带领大家冲在前头,夺得名誉,是我们班公认的领头羊。
D.我最讨厌没有主见,像应声虫一样的人。
8、根据课文内容答题。
(1)我站在天都峰脚下抬头望:啊,峰顶这么______,在云彩上面哩!我爬得上去吗?再看看________的石级,石级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真叫人_____________!
这段话写了天都峰的两个特点:又______又______,我们能感觉到当时“我”的心里一定很_____________。
(2)《麻雀》的作者是19世纪俄国著名作家屠格涅夫。一只_______的老麻雀靠一股强大的_______的力量战胜了_______的大猎狗,让人感叹_______的伟大与无私。
9、阅读古诗。
凉州词
【唐】王翰
,欲饮琵琶马上催。
, 。
【1】把古诗补充完整。
【2】后两句诗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从中能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
【3】诗中描写的人物是__________,他们在______________(干什么)。
10、读下面的短文,完成后面的练习。
善意的谎言
每周一次,我总到附近一间小小的理发院去吹洗头发,两个师傅负责设计发型,一个小学徒专门抓洗头发。老实说,我很同情那个瘦小的学徒,看得出她很想学发型设计,但由于工作繁琐,加上两位师傅态度冷淡不愿意教她,她只能默默地在肥皂泡沫中消磨她可怜的青春。
有一天,机会忽然来了。新年前的一个月,两个师傅要求加薪不遂,一起辞职,老板娘一时请不到人,除了亲自上阵外,还给小学徒进行“速成训练”,另外再请个小工负责抓洗头发。小学徒升级后,战战兢兢地,颇没自信。而许多老顾客也绝迹不来了,生意顿时冷清下来。小学徒忧心忡忡,老板娘脸如黑锅。
我把这一切看在眼里。一天,我踏入店内,特地指定小学徒为我吹头发,小学徒受宠若惊,拿着吹风筒的手微微发抖。卷吹梳弄一小时候,朝镜一望,哎呀,那发型硬邦邦的,好似戴了一顶不和时宜的帽子。小学徒待立一旁,脸如那僵硬的发型,巴巴地望着我。我赶快露了个笑容,说:“这个发型真不错,谢谢你!”
小学徒的额头舒展开了,笑嘻嘻地把我送出了小店。
再去理发店时,我依然指定由她来吹头发。她面带微笑,双手灵活地卷弄梳理,极有韵致。看着镜子里的自己,我惊讶极了!我真诚地说:“你梳得实在是好哩!”
小学徒她脸若鲜花,灿然生辉。
(选自《成功励志经典似水年华》,延边人民出版社)
【1】初读短文,我发现这个故事脉络清晰。它的起因是渴望上进的小学徒意外升级却得不到顾客们认可。经过是____________________,最后_________________。
【2】细读短文,我理解到了一些句子得意思。
(1)她只能默默地在肥皂泡沫中消磨她可怜的青春。(用自己的话说说它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学徒待立一旁,脸如那僵硬的发型,巴巴地望着我。(关注带点词,说说小学徒为什么会这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学徒她脸若鲜花,灿然生辉。(“灿然生辉”是什么意思?从这句话你体会到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再读短文,我又发现小学徒的精神面貌有着明显的变化。她才升级成师傅时是______的,被“我”指定吹头发时则是______,后来她在“我”的鼓励下成了一名优秀的师傅时,又是______的。
【4】回味短文,我理解到短文题目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理解
蹲下的不只是身子
多可爱的一个孩子,虎头虎脑的,牵着父母的手高兴地嚷着,跳着。很多人都被孩子的情绪所感染,疲惫、劳累在孩子的笑声中慢慢消失。
大家站在野生动物园的门前,排队购票入内。售票窗口的玻璃上写着“成人180元,小孩半票,1.1米以下免票”。
我问站在前面的孩子的父亲:“他有多高?”
孩子的父亲说:“1.3米。”
“那得买半票了。”我说。
孩子的父亲并不作声,队伍慢慢移动,当他们靠近窗口时,只听到孩子的父亲对孩子说:“进门的时候把身子蹲下来。”
孩子说:“爸爸,你放心,像坐公交车一样是不是?”孩子的父亲在孩子的头上摸了摸。
进门检票了,孩子在进门的一刹那,突然把身子努力地“沉”下来,显出一副十分滑稽的样子,像一只小小的唐老鸭移进了大门。
或许人太多了,售票员没有发现这位学鸭子走路的孩子。
孩子一进动物园,马上恢复了原样,又蹦蹦跳跳起来。
刹那间,我觉得十分难过,为那个孩子,也为孩子的父亲。为什么呢?在那么多人面前,毫无顾忌又顺理成章。
孩子蹲下来的不只是身子,还有比金钱更宝贵的诚实。
(有改动)
【1】“那得买半票了”“得”在这句话中的意思是( )
A.得到 B.适合 C.需要 D.得意
【2】文章开头写小孩的外貌、动作是为了( )
A.突出小孩年龄小。 B.说明孩子很顽皮。
C.表现孩子的善良。 D.和下文孩子蹲下身子形成对比。
【3】“孩子一进动物园,马上恢复了原样”句中的“原样”指的是 ( )
A.蹲下身子的样子 B.蹦蹦跳跳的样子
C.虎头虎脑的样子 D.像唐老鸭的样子
【4】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所表达的意思是( )
A.金钱很宝贵。 B.孩子只蹲下了身子。
C.诚实很宝贵。 D.孩子很听父亲的话。
【5】“孩子的父亲在孩子的头上摸了摸”传达出的信息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中“我”觉得难过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读了这个故事,你想对孩子的父亲说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理解
买快乐
从前,有个财主,他年纪轻轻,就(承担继承)了父母留下的许多财产,财主整天______香的,_______辣的,_______着绫罗绸缎,_______着鸟笼,_______着小狗……这种生活,财主越过越腻,很不快乐。
有一天,财主背上钱袋,出门去买快乐。财主逢人便问:“喂,你有快乐吗?卖给我一些吧!”人们都嘲笑地看着他,认为他是个傻子。财主走了许多地方,都没有买到快乐。这天,他正走着,见一个衣着破烂的农民正躺在田边的一片树阴下,那农民边乘凉边哼着小曲儿。财主忙走上前说:“能把你的快乐卖给我一些吗?”
农民说:“当然可以,你跟我来。”
农民领着财主走进麦田,说:“你先帮我把地里的草锄完再说。”
财主便______(吃力 卖力)地锄草。锄啊锄,午饭时分,财主满头大汗一屁股坐在树阴下。此时,一阵凉风扑来,财主不由叫道:“真快乐呀!”
农民又递给财主一碗稀饭,财主______(畅快 欢快)地大口吃起来。财主终于明白了,他叫道:“我买到快乐了!”
【1】选择恰当的字,把字母填在第一段的横线上。
A.穿 B.牵 C.喝 D.提 E.吃
【2】选出文中括号内用得恰当的词语。
【3】财主不快乐的原因是( )
A.他吃不饱穿不暖。
B.没有人和他玩。
C.他不劳而获,生活没有意义。
【4】财主最后买到快乐了吗?他终于明白了什么?
______
【5】你认为什么才是真正的快乐?
______
13、阅读。
( )的溪水,流着( )的香味,流着( )。灰白色的( ),布满河床。哟,( )有多少可爱的小水塘啊,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哦,阿妈,白天你在( ),而我,( ),运载许多( )……哦,阿妈,我们到( )去吧,去看看( ),看看( ),看看( )。
【1】按原文填空。
【2】本段写了我和妈妈走月亮,走到了_________。看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想到白天阿妈___________,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还记得月下的某个情景吗?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仿照着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
14、快乐阅读,我能行:
一队青年人在乡村的一条小路上行进。
一条小溪横在他们面前,小溪挡住了他们的去路。小溪并不宽,第一个人略一迟疑,就腾地一跃而过,脚一着地就回头看看后面的人,眉宇间chōnɡ mǎn( )着胜利的微笑。
第二个也一跃而过。
第三个、第四个……都过去了。他们同样回过头迎接后来者。
最后一个却不是这样,他mò mò de( )从旁边搬了块大石头,稳稳地放到小溪中间,然后跨上一脚,又一步跨到了对面。
“走吧。”他招呼大家后,又踏上了前进的道路。
还是这么几个人,来到了崎岖的山路上。山路旁边,有一根枯树枝凌空伸到了路中间。
树枝横在眼睛前面,多不方便啊!第一个人一伸手握住shù shāo( ),拉向身后,然后走向前去;那树枝,待他一放手,然后弹回到原来的地方。
接着又是第二个人,第三个人……他们一一照例而过。
又是最后一个人,他也是一伸手,握住树梢,但他又伸出一只手,很容易地把它zhé duàn( )了,轻轻地一扔,然后快走一步,跟上了大家。
(1)读拼音在括号中填上词语。
(2)选出下列带点字的正确读音。
方便(biàn pián) 弹回(tán dàn) 着地(zhuò zháo)
(3)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胜利——( ) 前进——( ) 容易——( )
(4)理解短文并填空。
短文中设置了两处场景:一处是过小溪,大家都__________,只有最后一个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另一处是一根枯树枝挡住了去路,前面的人____________________,最后一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这两处表现可以看出最后一人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其他人______________。
(5)读了这篇短文,你认为谁的行为对?为什么?
15、针对同学们的用眼情况,对“爱护眼睛,保护视力”提出你的建议,至少写出三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修改下面这段话。(错别字1个,错标点符号1处,病句1处)
今年“六一”儿童节,我们班开展拨河,套圈圈、抢凳子、吹乒乓球等活动。我最喜欢的套圈圈是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
17、修改病句。
奶奶总是喜欢回忆过去的往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修改病句。
今年暑假,报名加入了夏令营活动。夏令营活动内容多彩丰富,有跳舞、唱歌、朗诵、写生和游戏等。这次活动既丰富了我的假期生活,还开阔了我的眼界。
____
19、作文
题目:《快乐》
提示:生活中有许多快乐的事,把你觉得最快乐的一件事写下来。注意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把自己的感受写清楚。书写工整,字数350字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