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秦皇岛2025-2026学年五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9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7题,共 35分)
  • 1、给加点词语选择恰当的义项。

    包裹:包;包扎。包扎成件的包儿。

    (1)从去年开始,邮局对包裹的检查非常严格。(   )

    (2)松脂把两只小虫重重包裹在里面。(   )

    勉强:能力不够,还尽力做。不是甘心情愿的。使人做他自己不愿意做的事。牵强;理由不充分。将就;凑合。

    (3)对于课外兴趣班,请家长不要勉强孩子。(   )

    (4)小强的个子长得很快,去年的衣服现在勉强能穿。( )

    (5)周六我想去看足球赛,求了妈妈半天,她才勉强答应了我。( )

     

  • 2、下列词语是加点词近义词的是( )

    浪潮犹如千万匹白色的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

    A.震耳欲聋

    B.锣鼓喧天

    C.声势浩大

    D.响彻云霄

  • 3、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蝙蝠夜里飞行,靠的是眼睛。

    B.落到了水沟里的那粒豌豆是五粒豌豆中最了不起的。

    C.马铃薯和藕不是植物的茎,而是根。

    D.科学在改变着人类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在改变着人类的物质生活。

  • 4、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按照 霎时 提心掉胆

    B.躲避 缓慢 声临其境

    C.地址 催促 无精打采

    D.溃败 枯委 鸦鹊无声

  • 5、下列对文段内容的概括,最适当的一项是(  )

    大连是我国重要的港口、工业、商贸和旅游城市,位于辽东半岛南端,被黄海、渤海所环抱,气候宜人,是座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沿海开放城市。

    A.大连的地理位置和城市特点。

    B.大连的地理位置和天气特点。

    C.大连的环境特点和天气特点。

    D.大连的环境特点和城市特点。

  • 6、下列句子中,与其他选项运用的描写手法不同的一项是(   

    A.它张开嘴,一口就咬住了我当胸的衣襟,拉住我不放。

    B.我立刻弯下身子爬上场去,嘴里啊呜啊呜直叫。

    C.我自信地说:“我一定能达成目标!”

    D.奶奶拿着一根长竹竿走到树下,挑熟了的杏往下打。

  • 7、我会选 用“√”选择正确的读音。

    许(rún  yún)    (jiá   xiá)  

    (jīn  jìn)   油(méi  mú)  

    视(líng  níng )   快(yú   yù  )

    除 (chāi cāi) 下(shèn shèng )

    辣(là  lā  ) 

     

二、填空题 (共1题,共 5分)
  • 8、根据语境将句子补充完整。

    (1)每个人都有他的优点,须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妈妈常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抓住时机啊!”

    (3)小明约同学们一起做公益活动,自己却没有到场。同学们气愤地对他说:“你怎么能这样呢?你不知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吗?”

    (4)别看小明长得又矮又胖,但他关心同学、学习认真,这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古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9、理解古诗并填空。

    (1)《独坐敬亭山》一诗中    两字把读者引入“静寂”的境界。 

    (2)“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两句中表颜色的词有      

     

四、现代文阅读 (共5题,共 25分)
  • 10、阅读理解。

    “诺曼底号”遇难记(节选)

    二十分钟到了,轮船沉没了。

    船头先下去,须臾,海水把船尾也浸没了。

    哈尔威船长一个手势也没有做,一句话也没有说,犹如铁铸,纹丝不动,随着轮船一起沉入了深渊。人们透过阴惨惨的雾气,凝视着这尊黑色的雕像徐徐沉进大海。

    哈尔威船长的生命就这样结束了。

    【1】选文中画“______”的句子展现了哈尔威船长______的品质。

    【2】哈尔威船长的牺牲让你对生命有了怎样的体会?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阅读和探究。

    南海上的明珠

    ①在我国南海的万里碧波上,有一颗灿烂的明珠,它就是富饶美丽的海南岛。

    ②海南岛是我国的第二大岛,那里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岛上有许许多多的橡胶园、椰子园和热带植物园。腰果.咖啡、胡椒、荔枝、龙眼、菠萝等在不同季节里挂满枝头;海参、海龟、大龙虾等名贵水产不计其数;铁矿、石油和天然气等矿产蕴藏量也非常丰富。

    ③海南岛一年四季气候宜人,风景优美。高高的五指山挺立在海岛的中部,山上热带林木郁郁葱葱,四季常青。由山间小溪汇成的万泉河滔滔奔流,浇灌着两岸的农田。地处最南端的天涯海角,海天一色,美丽壮观。游泳胜地亚龙湾海滩,有七千多米长,一望无际的海滩沙白如银,各种颜色的贝壳碎片在阳光下闪闪发光;眺望大海,风儿和海浪好像在海面上嬉戏追逐,溅起千万朵白莲般的浪花,海潮哗哗,渔帆点点,景色十分迷人。

    ④海南岛的椰林风光最惹人喜爱。你看海滩上那一片片的椰子林,如同一道道绿色的屏障,那一棵棵高大挺拔的椰子树,树形奇特,树干没有分枝。树梢上的绿叶像一把撑开的大伞,伞下果实累累。海风吹来,绿叶摇摆,仿佛在向人们招手。

    1简要概括文章第②段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短文第③段描写了海南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地方的风光。整段都是围绕“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来写的。这句话和其他几句是______关系。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这样写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照样子,从文中找词语。

    例:一片片 _______  _______

    5为什么说海南岛是南海上的明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课内:阅读,完成下面小题。

    麻雀

    ①我打猎回来,走在林荫路上。猎狗跑在我的前面。

    ②突然,我的猎狗放慢脚步,悄悄地向前走,好像嗅到了前面有什么野物。

    ③风猛烈地摇撼着路旁的白桦树。我顺着林荫路望去,看见一只小麻雀呆呆地站在地上,无可奈何地拍打着小翅膀。它嘴角嫩黄,头上长着绒毛,分明是刚出生不久,从巢里掉下来的。

    ④猎狗慢慢地走近小麻雀,嗅了嗅,张开大嘴,露出锋利的牙齿。突然,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飞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它挓挲起全身的羽毛,绝望地尖叫着。

    ⑤老麻雀用自己的身躯掩护着小麻雀,想拯救自己的幼儿。它准备着一场搏斗,可是因为紧张,它浑身发抖,发出嘶哑的声音。在它看来,猎狗是个多么庞大的怪物啊!可是它不能安然地站在高高的没有危险的树枝上,一种强大的力量使它飞了下来。

    ⑥猎狗愣住了,它可能没料到老麻雀会有这么大的勇气,慢慢地,慢慢地向后退。

    ⑦我急忙唤回我的猎狗,带着它走开了。

    【1】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完成填空。

    (1)选文主要叙述了一只__________________面前奋不顾身保护_________的故事。

    (2)选文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的,请梳理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起因是:________________

    经过是:________________

    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

    【2】细读课文,想一想,作者是怎样把事情写清楚的。

    (1)作者把看到的猎狗、小麻雀、老麻雀的动作和神态描写得非常细致,请你在文中找出相关语句,用“ ”画出来。(画出1处即可)

    (2)作者听到的是:

    (3)作者由看到的、听到的展开了联想,请你把作者想到的在文中用“﹏﹏﹏”画出来。(画出1处即可)

    【3】根据选文内容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把事情写清楚要按照一定顺序写出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

    (2)把事情经过写清楚,把看到的写出来不用写听到的和想到的。( )

    (3)猎狗的机警与贪婪、小麻雀的弱小与无助、老麻雀的惊恐与无畏都藏在一个个细致入微的动作和神态里。( )

  • 13、课内阅读。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节选)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魏校长听了为(wèi wéi)之一振!他怎么也没想到,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竟然有如此的(报复 抱负)和胸怀!他睁大眼睛又追问了一句:“你再说一遍,为什么而读书?”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魏校长听了,高兴地连声赞叹:“好哇!为中华之崛起,有志者当效此生!”

    这位同学是谁呢?他就是周恩来,后来成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任总理。

    【1】划去文中错误的读音和词语。

    【2】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

    “为中华之崛起,有志者当效此生!”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

    【3】他睁大眼睛又追问了一句:“你再说一遍,为什么而读书?”句子中的“睁大眼睛”反映出魏校长_________的心情。

    【4】根据短文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为之一振”“为中华之崛起”,两个“之”的意思是一样的。______

    (2)周恩来从小就认识到了振兴中华的重要。______

    【5】面对“为什么而读书”这个问题,你会怎么回答?理由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阅读课文,回答有关问题。

    《母鸡》

    ①我一向讨厌母鸡□听吧□它由前院嘎嘎到后院□由后院再嘎嘎到前院□没完没了□并且没有什么理由□讨厌□有的时候,它不这样乱叫,而是细声细气的,有什么心事似的,颤颤巍巍的,顺着墙根,或沿着田坝,那么扯长了声如怨如诉,使人心中立刻结起个小疙瘩来。

    ②它永远不反抗公鸡,有时候却欺侮最忠厚的鸭子。更可恶的是遇到另一只母鸡的时候,它会下毒手,趁其不备,狠狠地咬一口,咬下一撮儿毛来。

    ③到下蛋的时候,它差不多是发了狂,恨不能让全世界都知道它这点儿成绩;就是聋子也会被它吵得受不了。

    ④可是,现在我改变了心思,我看见一只孵出一群小雏鸡的母鸡。

    ⑤不论是在院里,还是在院外,它总是挺着脖儿,表示出世界上并没有可怕的东西。一只鸟儿飞过,或是什么东西响了一声,它立刻警戒起来:歪着头听;挺着身儿预备作战;看看前,看看后,咕咕地警告鸡雏要马上集合到它身边来。

    ⑥发现了一点可吃的东西,它咕咕地紧叫,啄一啄那个东西,马上便放下,让它的儿女吃。结果,每一只鸡雏的肚子都圆圆地下垂,像刚装了一两个汤圆儿似的,它自己却消瘦了许多。假若有别的大鸡来抢食,它一定出击,把它们赶出老远,连大公鸡也怕它三分。

    ⑦它教鸡雏们啄食,掘地,用土洗澡,一天不知教多少次。它还半蹲着,让它们挤在它的翅下、胸下,得一点儿温暖。它若伏在地上,鸡雏们有的便爬到它的背上,啄它的头或别的地方,它一声也不哼。

    ⑧在夜间若有什么动静,它便放声啼叫,顶尖锐,顶凄惨,无论多么贪睡的人都得起来看看,是不是有了黄鼠狼。

    ⑨它负责,慈爱,勇敢,辛苦,因为它有了一群鸡雏。它伟大,因为它是鸡母亲。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

    ⑩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

    【1】给第1自然段的空格里,加上标点。

    【2】文章的开头作者写母鸡令人生厌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章在最后却说“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这是__________的写作方法。用“不敢”一词,表达了作者对母鸡__________的感情。

    【3】老舍先生用词很严谨,他写母鸡“负责,慈爱,勇敢,辛苦”,请你选择其中的一项,到文中找出事例来说明。

    词语:_______________事例:_____________________

    【4】谈谈你对“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语言表达 (共1题,共 5分)
  • 15、按要求写句子。

    1.牛是怕人的。  我们看到牛,一点也不怕。(用关联词连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

    2.难道鹅有什么可怕的吗?(改为陈述句,保持句子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

    3.三只鹅也怕了。 三只鹅纷纷张开翅膀。 三只鹅跳进池塘里。 三只鹅向远处游去。(将四个句子合并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

六、修改病句 (共3题,共 15分)
  • 16、修改病句。

    (1)从洱海那边升起来了。

    ____________

    (2)我差不多大概能按时完成任务。

    ____________

    (3)爬山虎的脚巴在墙上相当顽固。

    __________

  • 17、请在修改下面的书信:两处错字,两处格式错误,一处语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他穿上了新衣服,脱下了旧衣服。(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19、习作。

    假如有一天人类掌握了“冬眠”技术,你有幸和宇航员一起遨游太空。请你发挥想象,写写你们的经历。可以写遨游途中的见闻,也可以写你们到达的新的星球的样……题目自拟,不少于35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95
题数 1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古诗阅读
四、现代文阅读
五、语言表达
六、修改病句
七、书面表达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