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比一比,再组词。
湿( ) 烫( ) 慌( ) 甸( )
温( ) 汤( ) 谎( ) 句( )
2、照样子完成练习。
(1)例:帆——凡(平凡)
抱——_____( ) 枝——_____( ) 信——_____( )
院——_____( ) 华——_____( ) 筝——_____( )
(2)例:尤——优(优秀)
用——_____( ) 且——_____( ) 台——_____( )
只——_____( ) 己——_____( ) 其——_____( )
(3)例:层——坛(花坛)
浪——_____( ) 洋——_____( ) 沿——_____( )
洼——_____( ) 吸——_____( ) 进——_____( )
3、读句子,猜一猜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并写下来。
1.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__________)
2.他整天不言不语,是不是有什么不高兴的事情?(__________)
3.走路的时候要注意安全,不能东张西望(__________)
4.妈妈对小马说:“做事情的时候可不能马马虎虎。” (__________)
4、比一比,组成词。
岭 念
绝
令 含
色
5、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词。
洁白的________ 洁白的________
动听的________ 动听的________
6、按要求写一写。
作_____ 法_____ 都_____ 别_____
7、我会判断。
【1】“忙、观、”在书写时都是左边短,右边长。(______)
【2】我知道古诗《夜宿山寺》中的“危楼”指的是“危险的楼”。(______)
【3】我知道“不好了!小白兔家着火了!”要读出着急的语气。 (______)
【4】用部首查字法查“仍”,先查“亻”,再查三画。(______)
【5】读了《刻舟求剑》,我知道那个丢宝剑的人不能用他的方法找到剑。(______)
8、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曹冲才七岁。”“才”是“仅仅”的意思,表明曹冲虽然年纪小,但是很聪明。 ____
【2】大臣们的办法比曹冲的妙,一杆秤就能解决问题。 ____
【3】通过学习本单元的课文,我认识了乖巧懂事的曹冲,爱动脑筋的露西。 ____
【4】露西前后写了三封信,其中第二封信写得特别好。 ____
9、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巨石”中的“巨”第二笔是“?”。(______)
【2】“足迹”中的“迹”第三笔是“㇏”。(______)
【3】《梅花》是唐代诗人王安石写的。(______)
【4】“欲穷千里目”中的“欲”是想要的意思。(______)
【5】“公园、原因、圆形、队员”这一组词语里没有错别字。(______)
10、课文整体梳理。(在正确的后面画“√”)
1.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青蛙不爱动脑筋。( )
2.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天是无边无际的。( )
3.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看问题要全面,眼光放远,不要坐在井里看天,那样是错误的。( )
11、读短文,然后回答问题
美丽的武夷(yí)山
武夷山在福建省西北部,那里的山峰都有溪水环绕,溪水随山峰弯曲回转。
武夷山形状奇特,山势险(xiǎn)峻。三十六峰有的像玉柱,有的像火把,有的像鲜花,有的像竹笋。最险的是大王峰,从峰底向上有人工开凿(záo)出的石阶,一直通向峰顶。
武夷山的溪水绕着山峰转了九个弯,所以叫九曲溪。溪水很清,清得可以看见溪底的沙石。溪水很静,静得像一面镜子。两岸的山峰、绿竹映入水中,就像一幅水上的风景画。
到武夷山游览,可以爬山,也可以坐在古朴的竹筏(fá)上,在九曲溪上绕着山峰静静地、缓缓地、曲曲弯弯地(A 漂 B飘)行。溪水轻轻拍着竹筏,青山徐徐从两边退去,人们会有一种入诗入画的感觉。
【1】明明不认识“山势险峻”的“峻”,他会用_________查字法查字典,先查__________,再查_________,最后知道这个字读jùn
【2】“青山徐徐从两边退去”中“徐徐”的意思是( )
A.轻轻
B.缓慢
C.飞快
D.迅速
【3】短文共有 个自然段,第2段哪句话写出了武夷山的特点,用“ ”画出来。
【4】读第4自然段,在括号里选的选择正确的字打“√“
【5】第___________自然段写的是九曲溪,溪水的特点是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
【6】明明一家去武夷山玩,他想坐竹筏,但是爸爸妈妈觉得坐竹筏看不到美景。他要怎么说才能吸引爸爸妈妈去坐竹筏呢?(提示:可以写坐竹筏能看到的美景,注意说话的语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读一读,想一想。
画 虾
齐白石爷爷小时候是个放牛娃。
一天,他放牛回来,到水塘边去洗手,看见有几只小虾在水里游来游去,非常有趣,撇巴这些小虾画下来。从那以后,齐白石就迷上了画虾。他买来几只长臂活虾,养在鱼缸里,每天仔细观察它们的活动,边看边画。有时他用笔杆碰碰虾须,虾就腾地跳了起来,他立即把这个姿态画下来。
就这样,齐白石看了画,画了看。天长日久,他画的虾真的像活的一样。
想一想:
(1)齐白石爷爷什么时候迷上画虾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迷上画虾以后是怎么做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猫是捉老鼠的能手。它的耳朵很灵敏,能转来转去,哪怕是极小的声音,它也能及时辨出。猫有一双明亮的眼睛,狡猾的老鼠逃不过它的眼睛。猫的胡须像把尺子,能测出各个洞的大小,猫的脚爪上有锋利的爪子,能爬树跳墙,追捕老鼠。
【1】短文共有(_____)句话。
【2】短文写了猫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3】这篇文章主要写的是( )
A.猫是捉老鼠的能手 B.猫的耳朵很灵敏 C.猫的胡须像把尺子
14、同步阅读。
盲人摸象
有一天,四个盲人坐在树下乘凉。有个人牵着大象走过来,大声喊着:“象来了,请让开一点儿!”一个盲人说:“象是什么样子的?让我们摸一摸吧!”另外三个盲人也说:“对,摸一摸就知道象是什么样了。”牵象的人把象拴在树上,他们就去摸。
一个盲人摸着了象的身子,就说:“我知道了,象原来像一堵墙。”一个盲人摸着了象的牙齿,就说:“象跟又圆又光滑的棍子一样。”第三个盲人摸着了象的腿,就说:“你们俩说得都不对,象跟柱子差(chā chà)不多。”最后一个盲人摸到了象的尾巴,就大叫起来:“你们都错了!象跟绳子一个样!”
四个盲人你争我吵,都说自己说的对,谁也不服谁。
【1】给文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
【2】这四个盲人分别摸到了大象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他们四个人谁说的对?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猫
猫是捉老鼠的能手。它的耳朵很灵敏,能转来转去,哪怕是极小的声音,它也能及时辨出。猫有一双明亮的眼睛,狡猾的老鼠逃不过它的眼睛。猫的胡须像把尺子,能测出各个洞的大小。猫的脚爪上有锋利的爪子,能爬树、跳墙、追捕老鼠。
【1】短文有___句话。
【2】课文主要写了猫的____、____ 、____ 和____。
【3】用“ ”划出描写猫的耳朵的句子。
【4】这篇文章主要写:(选择正确的“√”)
①猫的耳朵很灵活。 ( )
②猫是捉老鼠的能手。 ( )
16、口语交际。
班里正在举行动画片推荐交流会,请你跟大家分享一下你最喜欢的动画片。(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代替)
我最喜欢的动画片是《______》,我喜欢它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写句子
A.找到了 雪孩子 小白兔 终于(连词成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小白兔 给 跳舞 看 雪孩子(排成两句意思不同的话)
①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
C.雪孩子一边喊,一边向小白兔家奔去(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小白兔把火烧得旺旺的。(改成“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根据要求写句子。
(1)用加点的词语写一句话。
①老师的神情变得严肃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小毛虫用新奇的目光打量着周围的一切。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门前开着一大片五颜六色的鲜花。(照样子,写句子)
书桌上摆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消失在 小毛虫 雾霭 渐渐地 之中 蓝色的(连词成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把下列句子补充完整,并加上标点符号。
1.________________漂亮吗_____。
2._____________多么可爱啊______。
3.我最喜欢____________。
20、小作文。
你的家乡也有风景秀丽的旅游景点吧,把它写出来,读给身边的同学们,和同学们一起分享这迷人的景色吧!字数不限,题目自拟,中心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