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照样子,写词语。
断断续续(AABB式)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无影无踪(ABAC式)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2、照样子,写句子。
例1:叶子上的虫还用治?
叶子上的虫不用治。
在这绿化好的城市里还用买空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红领巾还能不保护小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2:有几个虫子怕什么?
有几个虫子不怕。
天黑走路怕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同学做点好事算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比一比,再组词。
诗________ 笼________ 银________
寺________ 龙________ 很________
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枫树秋天________,_________四季披绿装。
(2)你拍九,我拍九,人和动物是______。你拍十,我拍十,保护动物是_________。
(3)春季里,________,花开草长蝴蝶飞。
(4)(小岛)把湖水分成两半,北边像__________,叫日潭;南边像__________,叫月潭。
5、按课文内容填空。
1.飞流直下三千尺,________________。
2.闻名中外的黄山奇石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葡萄沟真是个________。
4.欲穷千里目,________。
5.________甲天下。
6.上有天堂,________。
7.五岳归来不看山,________。
6、我会看拼音,写汉字。
shāng xīn chū hàn guǎng chǎng
yāng miáo fēng chē lù biān
7、我会判断,并在正确的后面打“√”,错误的后面打“×”。
【1】“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中的“三千尺”是具体的数字。____
【2】《登鹳雀楼》的作者是唐朝诗人王之涣。____
【3】“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搭起了一个个绿色的凉棚。”这是比喻句。____
【4】“火红、桃红、枣红”形容的红色都是一样的,没什么区别。____
8、判断对错,对的回“√”,错的画“×”。
(1)“志”按音序查字法先查Z,按部首查字法先查“心”。 (____)
(2)“藏、种、乐、疼”都是多音字。 (____)
(3)“龙”字最后一笔是“撇”。 (____)
(4)1961年,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 (____)
(5)看图讲故事,要先了解每幅图的内容,再连起来讲。 (____)
9、判断对错
【1】生字“尽、阵、领、骏”拼读时要注意都是前鼻音。(______)
【2】看课外书时,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用部首查字法来查找读音。(______)
【3】书写“群、船、朗、都”时,左右两边宽窄要大致相等。(______)
【4】《坐井观天》、《我要的是葫芦》、《大禹治水》都是寓言故事。(______)
【5】图书馆里非常适合挂上名言“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______)
10、我会当裁判。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眼珠一转”中的“转”读作“zhuàn”。______
【2】用部首查字法查“蜜”字,先查部首“虫”,再在“虫部”8画的字中找到“蜜”。______
【3】“方便”与“便利”是近义词,“工整”与“整体”也是近义词。______
【4】“只言片语”和“三言两语”都是话语少的意思。______
【5】“寒风刺骨”“鹅毛大雪”都可以用来描写冬天的寒冷。______
11、(二)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猫头鹰
猫头鹰的面部像猫,身子像老鹰,所以人们叫它“猫头鹰”。猫头鹰的眼睛同别的鸟儿不同,是长在正前方的。白天,它常常站在树枝上闭目养神,可是,到了夜晚,它就像一名哨兵,睁(zhēng)着两只闪闪发光的大眼睛,注视着田野。猫头鹰的耳朵也很特别,耳孔很大,周围排列着很长的羽毛,好像一对竖起的猫耳朵。它的听觉很灵,哪怕一点轻微的声音,它都能听见。
1.这段话共有( )句。
2.用“________”画出猫头鹰的耳朵很特别的句子。
3.因为猫头鹰( ),( ),所以人们叫它“猫头鹰”。
4.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
(1)“轻微”的“微”:查( )部,总的笔画数是( )画,在短文中的意思为( )(①小,细小;②低下;③精深;④主单位的百万分之一)。
(2)“注视”的“注”:查( )部,总的笔画数是( )画,在短文中的意思为( )(①灌进去;②集中在一点;③记载,登记)。
1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日月潭是一个美丽的大湖,它在我国台湾省的中部。日月潭里有个小岛把谭分成两半。潭的一边像圆圆的太阳,叫“日潭”;另一边像弯弯的月亮,叫“月潭”。两潭湖水相连,像个碧绿的大玉盘。小岛就像玉盘中的明珠。日月潭的四周是山,山上是茂密的树林。日月潭的水很深。山林倒映在潭里,湖光山色,非常美丽。我爱美丽的日月潭,我爱祖国的台湾岛。
【1】这段话一共有______句。
【2】日月潭在我国______中部。
【3】小岛把谭分成两半。潭的一边像_______叫“_______”;另一边像_______ , 叫“_______”。两潭湖水相连,像个碧绿的_______。小岛就像玉盘中的______。
【4】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语。
_____的大湖 _____的树林 _____的玉盘
【5】照样子写比喻句。
小岛就像玉盘中的明珠。
________像________。
13、课外阅读:
小河变清了
动物新村旁边的小河生病了,河水又黑又臭。小河两岸,草枯了,花败了,鸟儿飞走了,蜜蜂不来了,沉了苍蝇和蚊子的乐园。
动物新村的居民们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们决定开展一个向小河献爱心的活动,给小河治病。
小黑猪力气大,用手推车装满垃圾,送到垃圾站;大白鹅划着船,把漂在水面上的赃物捞上来;大河马潜入水底,挖出了乌黑发臭的淤泥,小动物们一齐动手,在岸上种上了花草,栽上了树苗。
一天天过去了,河水慢慢变清了。小河两岸,草儿清,花儿红,鸟儿唱,蜜蜂飞。小河的病好了!
【1】第_____自然段具体写小动物一齐动手给小河治病。
【2】连一连
小黑猪 河底挖淤泥
大白鹅 推车送垃圾
大河马 划船老赃物
【3】小河生病时是怎样的?
___________________
【4】给小河治病后,小河变得怎么样了?
___________________
【5】请你写几句话表扬小动物们。
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外阅读。
美丽的西双版纳
西双版纳的竹楼很神奇。竹楼是悬空的,由粗大的竹子支撑着。竹楼架高能防潮,还能在楼下养牛喂猪。据说,这竹楼还是诸葛亮教傣族人造的呢。
西双版纳的植物很奇特。如果你觉得口渴,这里有“天然水壶”。砍下一根 “扁担藤”,藤的断口处,清甜可口的水就喷流出来。这里有“天然雨伞”。砍下一张海芋叶,宽大的叶子足够你遮雨。
西双版纳还是动物的王国。悠然自得的象群甩着长鼻子在丛林里散步,绿孔雀展开五彩缤纷的羽毛为你跳舞助兴……
1.短文写了西双版纳的 、 和动物。
2.西双版纳的“天然水壶”是 ,“天然雨伞”是 。
3.你对西双版纳的哪些事物最感兴趣?把你最感兴趣的部分画一画,然后配上简洁的说明。
15、阅读理解。
恐龙笨(bèn)笨
恐龙笨笨没有朋友,因为他的个子实在太(高 大)了。
恐龙笨笨只好独自呆着(zhe zháo)。有一次,他趴着(zhe zháo)睡着(zhe zháo)了。突然他觉得身上痒痒的,醒来一看,哈哈,许多小动物都排着队在他身上走呢。小兔子说:“谢谢你给我们当桥啊。”恐龙笨笨说:“桥?我是桥吗?太好玩啦。”当背上的小动物们都走完的时候,恐龙笨笨才发现,肚子一直浸(jìn)在水里,现在好(疼 鼓)哦。小动物们知道他肚子(疼 冷),都来帮他揉(róu)肚子,你知道这么大的肚子怎么揉吗?就是大家把他的肚子当蹦蹦床跳啊。恐龙笨笨肚子不(疼 湿)了,就把一根巨大的木头搭在河上,搭出了一座真正的独木桥。
【1】在带点字正确的读音下画“√”。
【2】在文中括号里恰当的字下画“√”。
【3】小兔子说的“桥”是___________?“真正的桥”是____________。
【4】你愿意和恐龙笨笨交朋友吗?那你想对恐龙笨笨说些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口语交际。
《风娃娃》中的风娃娃以为只要用力吹就可以帮助人们做好事,事实上并不是这样。小朋友,你做过什么好事?你觉得怎样才是真正的“做好事”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用加点词写句子。
霎时,四周变暗了,无论是天空,还是天空中的太阳都看不到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一片片( ) 一把把( )
一条条( ) 一口口( )
一行行( ) 一朵朵( )
一座座( ) 一只只( )
19、照样子,把句子写具体。
例:纸船漂到了小熊家门口。→纸船漂哇漂,漂到了小熊家门口。
(1)小白兔跳到了菜地里。_____________
(2)河水流到了大海里。______________
20、看图写话。
几幅图中分别画的是什么地方、什么季节的景色?不同季节的景物有什么特点?
好词语:温暖 悄悄地 炎热 金色 丰收 雪白 披上 铺上 秀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