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____________________ ,无水不文章。
2.白马西风塞上,杏花____________。
3.欲穷千里目,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疑是银河落九天。
5.它两只胳膊抱着腿,_____________ 地蹲在山头,望着翻滚的 ________。这就是有趣的“猴子观海”。
6.湖 ______有个_________的小岛。小岛把湖水分成两半,北边像_________的太阳,叫日潭;__________像弯弯的月亮,叫月潭。
2、看拼音,写汉字
duì lǐ pǔ jí gé wài shēn biān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yí cì gèng jiā yǐ jí jí shí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3、选词填空。
(1)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可千万别( )。
(2)要迟到了,我( )向学校跑去。
4、我能比一比,再组词。
披(______) 娃(______) 晴(______) 令(______)
坡(______) 桂(______) 情(______) 今(______)
5、按课文内容填空。
_______高,榕树壮,梧桐树叶像手掌,_________秋天叶儿红,_________四季披绿装。________喜暖在南方,桦树耐寒守北疆。银杏________活________,________开花满院香。
6、拼一拼,写一写。
yāng miáo zhǎn xiàn cāng máng pō shuǐ zāi nàn
7、找出下列选项正确的,在后面的括号里打“√”,错误的打“×”。
(1)“非”没有部首。 (_____)
(2)“浇”的声旁是“尧”。 (_____)
(3)“烧”的形旁是“尧”。 (_____)
(4)“严厉”的反义词是“温柔”。 (_____)
(5)“晓”和“挠”的声旁是同一个字。 (_____)
8、青蛙妈妈教(jiāo)小青蛙捕食。( )
9、小小法官会断案。(对的打“√”,错的打“×”)
【1】“匹”字的最后一笔是竖弯钩。( )
【2】“挖野菜”“搬桌子”“擦窗户”这组词语的搭配都是正确的。( )
【3】清明节、端午节、圣诞节、中秋节都是我国的传统节日。( )
【4】羿射下九个太阳是很轻松的事情,他没有遇到困难。( )
10、寒号鸟被冻死的原因是他太懒了。 _____
11、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愚(yú)公移山
很久很久以前,山里住了一个老人,他的名字叫愚公。愚公的家门前有两座大山,叫做太行和王屋。
愚公每次出门去办事,都要绕很远的路,要走很久很久。愚公很烦恼,他带领全家人,准备把这两座大山挖掉。于是他们就一起挖山,挖下的泥土和石头,他们就运到海边扔掉,他们挖得很认真,一年都很少回家休息。
有人笑话愚公说:“你这个人真笨,这么老了,怎么可能搬动这么大的两座山呢?”愚公却说:“我看你呀,比我还笨呢。我是老了,可我有儿子,还有孙子,孙子又会生儿子,子子孙孙是没有尽头的。可这两座山却不会长高了,我们总有一天会把它挖平的!”
后来,愚公挖山的事让上天知道了,他被愚公的精神感动了,派了大力神下来,把两座山背走了。从此以后,愚公出门办事很方便,家门前再也没有那两座大山了。
【1】这篇故事讲述了一个叫____的老人坚持_______,后来他的精神感动了上天,上天派_______下来把山搬走的故事。
【2】照样子,写词语。
很久很久 ________ _______
【3】请在文中找到愚公移山的原因并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他就带领全家--起挖山。
【4】请用“ ”画出愚公被别人笑话之后是怎么回答的。
【5】你觉得愚公身上最值得我们学习的是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外阅读。
聪明的小蚂蚁
从前,有一只小蚂蚁想过河,但没有桥,也没有船,怎么办呢?它左思右想,终于想出了一个好办法。
小蚂蚁来到河边,看见河边树上有一只松鼠(shǔ)。小蚂蚁高兴地叫道:“松鼠哥哥,你能摘(zhāi)一片树叶给我吗?”松鼠采了一片又大又厚的叶子抛(pāo)给了小蚂蚁。小蚂蚁小心翼(yì)翼地把它放在河面上,自己坐上树叶做的小船,就像荡秋千一样,不一会儿就到了对岸。
【1】短文共有(______)个自然段,第2自然段有(______)句话。
【2】在( )里填上合适的词。
(______)的蚂蚁 (______)的叶子
【3】(______)帮助了小蚂蚁,小蚂蚁把(______)当作了船。
【4】小蚂蚁是怎样过河的?用“_____”画出文中相关的句子。
【5】想一想:小蚂蚁还会用什么办法过河?请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
小黄鸡找妈妈
小黄鸡要和小白鸭去小河里游泳,鸡妈妈说啥也不让她去。
小黄鸡很生气,她再也不想做鸡妈妈的孩子了!
小黄鸡看到树上的花喜鹊,说:“我的嘴巴尖尖,像喜鹊,我是喜鹊的孩子!”
“喜鹊的孩子应该睡在树枝上!”鸡妈妈提醒道。
小黄鸡哆(duō)哆嗦(suō)嗦地开始爬树,刚爬了一半,就吓得赶紧跳回了地面。
“我的眼睛黑溜溜,像老鼠,我是老鼠的孩子!”“老鼠的孩子应该睡在洞里!”鸡妈妈提醒道。小黄鸡黑灯瞎火摸到洞里,却再也不敢往前走。
天黑了,小黄鸡打了个哈欠,说:“算了,找妈妈的事以后再说吧!”
说完,她躺在鸡妈妈温暖的臂弯下,睡着了……
【1】照样子写词语。
哆哆嗦嗦(AABB式)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2】小黄鸡很生气,是因为( )
A.小黄鸡不会游泳
B.小白鸭不和小黄鸡一块儿游泳
C.鸡妈妈不让小黄鸡去游泳
【3】小黄鸡要做喜鹊的孩子,是因为______,没有做成是因为______。
小黄鸡要做老鼠的孩子,是因为______,没有做成是因为______。
A.她的眼睛黑溜溜 B.她不敢待在黑洞里
C.她没有胆量爬上树 D.她的嘴巴尖尖
【4】短文最后,小黄鸡为什么躺在妈妈温暖的臂弯下睡着了?( )
A.小黄鸡怕冷。
B.小黄鸡觉得还是自己的妈妈最好。
C.小黄鸡担心遇到更可怕的事。
【5】想一想,鸡妈妈为什么不让小黄鸡去游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理解。
送给盲婆婆的蝈蝈
我乐呵呵地捉回了一只绿色的蝈蝈儿,喜滋滋地送给了邻居家的盲婆婆。
婆婆,婆婆,这是一只会唱歌的蝈蝈儿。在我上学的时候,好让它替我给您唱歌。
歌声会把您领进山野,让您看到小溪里滚动的清波,闻到山花扑鼻的芳香,听到百鸟齐鸣的欢歌。
婆婆,婆婆,这是一只会唱歌的蝈蝈儿。您听,它唱得多好,“蝈蝈儿,蝈蝈儿,蝈蝈蝈……”
【1】短文有 ________个自然段。
【2】请照例子写词语。没学过的可以用拼音替代。
例:喜滋滋(ABB):________ _______
百鸟齐鸣的欢歌:________的巨石 ________的_______
【3】(填序号)儿歌中的“它”指________,“您”指________。
(1)邻居 (2)盲婆婆 (3)我 (4)蝈蝈儿
【4】我给盲婆婆的不仅仅是一只蝈蝈,更希望蝈蝈儿带给婆婆的什么?用“ ”在文中划出来。
15、阅读与理解。
日月潭
日月潭简直是人间仙境。那儿( )环境宁静,( )景色宜人。( )在早晨、黄昏、晴天或雨天,她( )非常迷人。黎明时,湖面的轻烟还没有散去,隐隐约约地还看得到天边的晨星和远山的几点灯光。这时候,清风吹来,顿时使人清醒了许多。日落的时候,潭水荡漾着美丽的霞光,像害羞(xiū)的小姑娘的脸,多么好看!在艳丽高照的当儿,整个日月潭的美景,都清晰(xī)地展现在眼前,使人突然胸襟(jīn)开朗起来。蒙蒙细雨的时候,它好像披上了一层薄薄的轻纱,周围的景物都那么朦胧(méng lóng),充满了神秘感。
【1】从文中找出合适的近义词。
清楚——______ 立刻——______ 安静——______
【2】从提供的关联词中选择合适的填入括号里。
不但……而且……; 因为……所以……;
无论……都……; 虽然……但是……。
(1)那儿______环境宁静,______景色宜人。
(2)______在早晨、黄昏、晴天或雨天,她______非常迷人。
【3】用“﹏﹏”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这样写的好处是: 。
【4】蒙蒙细雨的时候,它好像披上了一层薄薄的轻纱,周围的景物都那么朦胧(méng lóng),充满了神秘感。请你用“好像”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短文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不同时间,写出了日月潭不同的美丽面景。
【6】短文是围绕那句话写的,用“ ”画出中心句。
16、解释词语
蓬头:
稚子:
垂纶:
莓:
苔:
借问:
鱼惊:
应:
映:
17、超级模仿秀(照样子,写句子)。
例:李林是我们班的学习委员。
我们班的学习委员是李林。
1.刘爽是我的好朋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老师是我们的班主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并加上标点。
1.这个故事_________
2.我有一个_________
19、把句子补充完整。
因为_______,所以乡亲们要到几公里以外的小河去挑水。
20、我来露一手。(不会写的字可用拼音代替)
(读一读,想一想)
父亲在什么地方给儿子量身高?他是怎样在树上做记号的?一年后又出现了什么情况?这是什么原因呢?(选一选用一用)
春天 大树下 钉钉子 做记号
纷纷扬扬 冬去春来 量身高 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