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全都恰当的一组是( )
①在德军迅猛的攻势下,这道被法军自称为固若金汤的防线,顷刻崩溃了。
②作家不深入生活,坐在家里管窥蠡测,就创作不出群众喜欢的作品。
③很多人对古诗词颇有情怀却只能高山仰止,《中国诗词大会》正好带动全民进行一场古典诗词之旅,并汲取知识,涵养心灵。
④解放军在胜利归来的时候,老百姓总是箪食壶浆来欢迎。
⑤中国北斗导航系统在技术上已经成熟,获得了国际认可,具备了和美国GPS卫星导航系统、伽利略定位系统分庭抗礼的条件。
⑥清乾隆一朝六十年,是清代封建社会发展的鼎盛时期,瓷器生产取得了空前的繁荣,青花瓷工艺也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
A.①②⑥
B.①④⑥
C.②③⑤
D.③④⑤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有穴窈然 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B.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C.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D.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曹操有辉煌的政绩,比如统一北方,实行屯田制,恢复农业生产;延揽天下英雄,不拘一格降人才:他是开一代风气。
B.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描写了一个被称为“世外桃源”的地方。其实,在陶渊明所生活的东晋末期,类似“桃花源”那样的地方,是有很多的。
C.在文化上,曹氏父子是建安文学的灵魂,他们继承大汉遗风,上袭春秋战国文化灵脉,下承隋唐文化先河,拓荡盛唐浩气。
D.陶渊明的外祖母是陶侃的女儿,一个外祖母是很可能向外孙谈起自己父亲的,那么陶侃的一生可能对陶渊明有很深的印象,不也很自然吗?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名曰《指南录》
A. 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 B. 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C. 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D. 慷慨得志之徒,其疾病而死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大学生进驻社区是新时期上山下乡的尝试,他们虽然经验不足,甚至毫无经验可言,但在一些问题的处理上也能差强人意。
B.鲁迅的杂文大都短小精悍,内容深刻,很有战斗力。
C.人事处通知,对那些久假不归的同志要查明情况,对其中的无故旷工者要严肃处理。
D.感谢您对我们的鼎力相助,以后您的困难就是我们的困难。
6、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清塘荷韵
季羡林
①楼前有清塘数亩。我脑袋里保留的旧的思想意识颇多,每一次望到空荡荡的池塘,总觉得好像缺点什么。这不符合我的审美观念。有池塘就应当有点儿绿的东西,哪怕是芦苇呢,也比什么都没有强。最好的、最理想的当然是荷花。
②有人从湖北来,带来了洪湖的几颗莲子,外壳呈黑色,极硬。因此,我用铁锤在莲子上砸开了一条缝,让莲芽能够破壳而出,不致永远埋在泥中。我把五六颗敲破的莲子投入池塘中,下面就是听天命了。
③这样一来,我每天就多了一件工作:到池塘边上去看上几次。可是,一直到秋凉叶落,水面上也没有出现什么东西。经过了寂寞的冬天,到了第二年,春水盈塘,绿柳垂丝,一片旖旎的风光。可是,我翘盼的水面上却仍然没有露出什么荷叶。
④但是,到了第三年,却忽然出了奇迹。有一天,我忽然发现,在我投莲子的地方长出了几个圆圆的绿叶,虽然颜色极惹人喜爱,但是却细弱单簿,可怜兮兮地平卧在水面上像水浮莲的叶子一样。而且最初只长出了五六个叶片。我总嫌这有点儿太少,总希望多长出几片来。于是,我盼星星,盼月亮,天天到池塘边上去观望。
⑤真正的奇迹出现在第四年。严冬一过,池塘里又溢满了春水。到了一般荷花长叶的时候,在去年漂浮着五六个叶片的地方,一夜之间,突然长出了一大片绿叶,而且看来荷花在严冬的冰下并没有停止运动,因为在离开原有的五六个叶片的那块基地比较远的池塘中心,也长出了叶片。叶片扩张的速度,扩张范围的广大,都是惊人地快。几天之内,池塘内不小一部分,已经全为绿叶所覆盖。而且原来平卧在水面上的像是水浮莲一样的叶片,不知道是从哪里聚集来了力量,有一些竟然跃出了水面,长成了亭亭的荷叶。原来我心中还迟迟疑疑,怕池中长的是水浮莲,而不是真正的荷花。这样一来,我心中的疑云一扫而光:池塘中生长的真正是洪湖莲花的子孙了。我心中狂喜,这几年总算是没有白等。
⑥光长荷叶,当然是不能满足的。荷花接踵而至,而且据了解荷花的行家说,我门前池塘里的荷花,同燕园其他池塘里的,都不一样。其他地方的荷花,颜色浅红;而我这里的荷花,不但红色浓,而且花瓣多,每一朵花能开出六个莲瓣,看上去当然就与众不同了。这些红艳耀目的荷花,高高地凌驾于莲叶之上,迎风弄姿,似乎在睥睨一切 。幼时读旧诗:“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爱其诗句之美,深恨没有能亲自到杭州西湖去欣赏一番。现在我门前池塘中呈现的就是那一派西湖景象。是我把西湖从杭州搬到燕园里来了。岂不大快人意也哉!前几年才搬到朗润园来的周一良先生赐名为“季荷”。我觉得很有趣,又非常感激。难道我这个人将以荷而传吗?
⑦前年和去年,每当夏月塘荷盛开时,我每天至少有几次徘徊在塘边,坐在石头上,静静地吸吮荷花和荷叶的清香。“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我确实觉得四周静得很。我在一片寂静中,默默地坐在那里,水面上看到的是荷花的绿肥、红肥。倒影映入水中,风乍起,一片莲瓣堕入水中,它从上面向下落,水中的倒影却是从下边向上落,最后一接触到水面,二者合而为一,像小船似的漂在那里。我曾在某一本诗话上读到两句诗:“池花对影落,沙鸟带声飞”作者深惜第二句对仗不工。这也难怪,像“池花对影落”这样的境界究竟有几个人能参悟透呢?
⑧今年夏天,天气异常闷热,而荷花则开得特欢。绿盖擎天,红花映日,把一个不算小的池塘塞得满而又满,几乎连水面都看不到了。
⑨连日来,天气突然变寒,好像是一下子从夏天转入秋天。池塘里的荷叶虽然仍然是绿油一片,但是看来变成残荷之日也不会太远了。再过一两个月,池水一结冰,连残荷也将消逝得无影无踪。那时荷花大概会在冰下冬眠,做着春天的梦。它们的梦是一定能够圆的。“既然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
⑩我为我的“季荷”祝福。
【1】下列对散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作者笔下的荷花红艳耀目,迎风弄姿,与众不同,给人一种独特的情感体验。
B.作者在文中为表现荷韵,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情景交融。
C.本文语言空灵飘逸、清新自然,描写生动有趣,给人一种禅境的理趣和强烈的美感体验。
D.此文与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相比,创作背景不同,但描写重点一致,手法和情趣大同小异。
【2】第⑥节写荷花运用了哪些手法?请联系文章作具体赏析。
【3】如果说周敦颐笔下的荷是志行高洁的隐者,朱自清笔下的荷是抚慰心灵的舞者,那么季老笔下的荷应该是什么呢?请结合原文,说说你的理由。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孔子以恢复周礼为己任,在《论语·颜渊》中颜渊问仁,孔子用“_______________”作答,认为人约束自己言行,符合周礼,就能达到“_______________”的理想境界。
(2)贾谊在《过秦论》中写秦统一六国后采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措施,使百姓愚昧,从而控制思想。
(3)古人常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流露出消极情绪: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也有消极情绪的流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清照《声声慢》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倍尝凄清寂寞,又经历了一系列磨难与打击,百感汇聚于胸,偏又逢上冷暖不定的深秋天气,令人不知如何是好,表明心灵的创伤难以平复。
(3)《短歌行》中比喻用人要“多多益善”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沁园春·长沙》中,上片描写湘江江水澄碧、舟船往来场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再别康桥》中写“我”与康桥离别时的“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化无形为有形、化无声为有声”的一句比喻句是:_______________。
(3)行走在雨巷,诗人戴望舒想遇见一个怎样的姑娘?请用原文回答:_____________。
(4)在《荆轲刺秦王》中通过环境描写来渲染氛围,表现为国捐躯的精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6)既然选择了远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1)王羲之《兰亭集序》里,表现春日兰亭气候宜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苏轼在《赤壁赋》中,以蛟龙、寡妇听箫声的感受侧面描写箫声的悲凉与幽怨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王安石尽力而为,即使不能成功也无悔的行事理念,在他的《游褒禅山记》中即有体现:_______________,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11、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荀子《劝学》中的“ ________,_____ ”两句话,说明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和自我反省,才能提升自己。
(2)陶渊明在《归园田居》中描写乡村中常见的声音的句子是“______,_____。”
(3)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最能表现作者性格(或性格)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
12、分析下面的诗歌,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相思令
张先
苹满溪,柳绕堤,相送行人溪水西,回时陇月低。
烟霏霏,风凄凄,重倚朱门听马嘶,寒鸥相对飞。
词中描写了哪些景物?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现了词中主人公怎样的心境?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陆凯字敬风,吴郡吴人,丞相逊族子也。黄武为永兴、诸暨长,所在有治迹,拜建武都尉,领兵。虽统军众,手不释书。好《太玄》,论演其意,以筮辄验。赤乌中,除儋耳太守,讨朱崖,斩获有功,迁为建武校尉。五凤二年,讨山贼陈毖于零陵。斩毖克捷,拜巴丘督、偏将军,封都乡侯,转为武昌右部督。与诸将共赴寿春;还,累迁荡魏、绥远将军。孙休即位,拜征北将军,假节领豫州牧。孙皓立,迁镇西大将军,都督巴丘,领荆州牧,进封嘉兴侯。孙皓与晋平,使者丁忠自北还,说皓弋阳可袭,凯谏止,语在《皓传》。宝鼎元年,迁左丞相。
皓性不好人视己,郡臣侍见,皆莫敢忤。凯说皓曰:“夫君臣无不相识之道,若率有不虞,不知所赴。”皓听凯自视。皓时徙都武昌,扬土百姓溯流供给,以为患苦,又政事多谬,黎元穷匮。
凯上疏曰:“臣闻有道之君,以乐乐民。无道之君,以乐乐身。乐民者,其乐弥长;乐身者,不久而亡。夫民者,国之根也,诚宜重其食,爱其命。民安则君安,民乐则君乐。自顷年以来,君威伤于桀、纣,君明暗于奸雄,君惠闭于群孽。无灾而民命尽,无为而国财空,辜无罪,赏无功,使君有谬误之愆,天为作妖。而诸公卿媚上以求爱,困民以求饶,导君于不义,败政于淫俗,臣窃为痛心。今邻国交好,四边无事,当务息役养士,实其廪库,以待天时。而更倾动天心,骚扰万姓,使民不安,大小呼嗟,此非保国养民之术也。”
“臣闻吉凶在天,犹影之在形,响之在声也,形动则影动,形止则影止。此分数乃有所系,非在口之所进退也。昔秦所以亡天下者,但坐赏轻而罚重,政刑错乱。民力尽于奢侈,目眩于美色,志浊于财宝。邪臣在位,贤哲隐藏,百姓业业,天下苦之。是以遂有覆巢破卵之忧。汉所以强者,躬行诚信,听谏纳贤,惠及负薪,躬请岩穴,广采博察,以成其谋。此往事之明证也。
(选自陈寿《三国志》)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说皓弋阳可袭 说:劝说
B.若率有不虞 虞:忧虑
C.黎元穷匮 黎元:百姓
D.诚宜重其食 诚:确实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
A.①好《太玄》,论演其意,以筮辄验。 ②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B.①君惠闭于群孽 ②月出于东山之上
C.①无灾而民命尽 ②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D.①困民以求饶 ②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陆凯关爱百姓。孙皓迁都武昌,扬州百姓贫穷匮乏,陆凯上疏,劝谏帝王应以百姓为根本,爱惜其生命,重视其衣食与喜乐。
B.陆凯善于劝谏。以秦朝和汉朝的强盛为例,劝谏帝王,不要迷恋财宝,迷于美色,要讲究诚信,听从劝谏,接纳贤才。
C.陆凯文武兼备。选文用短句极简省地写他在征伐方面的功绩,用含有比喻的奏疏详写他在治国方面的见地,详略得当。
D.选文体现了应以民为贵的治国理念。陆凯将有道国君与无道国君形成对比,阐释民安则君安,民乐则君乐之理,启人深思。
【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乐民者,其乐弥长;乐身者,不久而亡。
(2)昔秦所以亡天下者,但坐赏轻而罚重,政刑错乱。
14、阅读下列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父亲问他的三个儿子:“如果家里有两大筐容易变质的桃子,该怎么样吃才能不浪费呢?”
大儿子说:“先挑熟透的吃,因为它们容易烂掉。”
二儿子说:“先挑最好的吃,不好的烂掉也就算了。”
三儿子说:“把它们分给周围的朋友和路过的人吃。”
请根据你对以上材料的理解,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