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红河州2025-2026学年三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对《文化苦旅》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天一阁位于浙江省宁波市,由明朝范钦主持建造。

    B.黑龙江省海林市,清代称之为“宁古塔”的所在。

    C.平遥西大街上中国第一家专营异地汇兑和存、放款业务的“票号”是“日昇昌”。

    D.外来旅行者喜欢尼泊尔的“一切更贴近自然,一种未被太多污染的自然”。

  • 2、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在本届大专辩论赛的决赛中,山东大学代表队的选手们挥洒自如,侃侃而谈,既倾倒了现场的观众,又征服了现场的评委,毫无争议地获得了比赛第一名。

    B. 我向他提出了一些一直想问而又不便打听的一些问题,他都开诚布公地作了回答。

    C. 我们的祖国山河壮丽,文学家以脍炙人口的诗句吟咏它,绘画家以使人迷恋的丹青描绘它,摄影师以令人神往的镜头记录它。

    D. 这位教授正在讲堂里口若悬河地讲着法律知识,殊不知他的宝贝儿子正在家中被执法机关缉拿。

     

  • 3、选择题

    下列选项中的诗句填入黄庭坚《虞美人》词画横线处,恰当的一项是(   )

    天涯也有江南信,梅破知春近。夜阑风细得香迟,不道晓来开遍向南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平生个里愿杯深,去国十年老尽少年心。

    A.玉台弄粉花妒人,忽寄入眉头 B.玉台弄粉,花妒入眉

    C.玉台弄粉花应妒,飘到眉心住 D.花应妒玉台弄粉,换取归来同住

  • 4、某同学正在发言,你作为主持人,需要插话,想打断他。下面的选项中,哪一种表达比较得体()

    A.对不起,已经超时了。你停一下,我来说两句。

    B.对不起,已经超时了。不好意思,我打断一下。

    C.已经超时了,对不起。不好意思,我打断一下。

    D.已经超时了,对不起。你停一下,我来说两句。

  • 5、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   致思:用心思

    B. 丁令盗牛羊,武复穷厄   穷厄:陷于困境

    C. 下车,治威严 下车:指官吏初到任

    D.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将息:休息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不可低估“微尘”的力量

    乐 其

    “微尘行动”、“小红帽义工”、“萤火虫志愿者”……这些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微公益”行动,让人们如沐春风,心生暖意,有一种久违的感动。

    “微公益”行动发起者力量虽微,但其产生的“正能量”却不可低估。在江苏淮安,一次为白血病女孩小佳慧筹款的“微尘行动”,引发一场“微尘风暴”;在湖北钟祥,“小红帽义工”集合起一群个体劳动者,他们坚持走街串巷做好事,为城市增添了一道美丽风景;在江西丰城,活跃着一群“萤火虫”志愿者,他们以“萤火虫虽小,也要为社会送去微弱的光亮”的执著,将爱心传递……“秤砣虽小压千斤”,“微公益”行动催生爱心、传递善良、彰显美德,带给人们崇善向上的希望和力量。

    “微公益”行动发起者地位虽微,但其散发的人格魅力芬芳远播。80多岁高龄的甘肃老人陈尚义收养弃婴,风烛残年的济南老汉白芳礼几十年蹬三轮车挣钱助学,新疆维族大叔阿里木烤羊肉串资助贫困学生,湖北普通市民黎开仕拾荒济困200多人自己却身居陋室……这是灵魂溢出的芬芳,是激荡人们心灵的真善美。他们以自己的绵薄之力传播爱心、温暖他人,彰显了普通人崇高、平凡中的伟大。

    冰心有言:“创造新陆地的,不是那滚滚的波浪,却是它底下细小的泥沙。”我们的社会需要更多有爱心的企业家慷慨解囊,加入公益事业的行列,更期盼更多普通人参加“微公益”行动。因为“微公益”行动蕴含着爱心,让人看到了细微之处绽放的人性之美;“微公益”行动孕育着希望,人们在相互感动中传递着真情与善意;“微公益”行动人人皆可为,没有行业的界定,没有能力的障碍,关键在于有无此心。只有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微公益”行动,才能汇聚爱的海洋、茁壮道德的根基、夯实和谐社会的基础。

    乐善好施,扶危济困,就像一组不变的基因,早已深深融进我们民族的血脉。那些有口皆碑的道德美谈,成为人们永不磨灭的记忆。然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对此产生疑虑、困惑,致使有的人在他人遇到危难时表情冷漠,变成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看客。“微公益”行动正是医治心灵创伤的一帖良药。“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孟子的话言简意赅、切中时弊,让那些冷漠的旁观者找不到“不为也”的托词。

    “平民肯种德施惠,便是无位的卿相。”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爱心、有责任感,坚持从小事做起,从身边的事做起,就能积小善为大善,变小德为大德,登临人生境界最高处。江不拒细流,海能纳百川。随着“微公益”行动的滚雪球效应,必然汇聚起共建美好精神家园、创造美好生活的强大力量,让扶危济困、助人为乐的美德传遍神州大地,结出丰硕的果实。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用我们的真诚和汗水,投入身边的任何一项“微公益”行动,那么,在为构建文明大厦添砖加瓦的同时,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心灵的愉悦,还有更深刻的人生体验――“付出永远比索取快乐!”

    (2012-05-11 《人民日报》)

    1下列关于“微公益”行动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微公益”行动发起者力量虽微,但其产生的能量不可低估。

    B. “微公益”行动发起者地位虽微,但其散发的人格魅力芬芳远播。

    C. “微公益”行动传递善良、彰显美德,带给人们崇善向上的希望和力量。

    D. “微公益”行动传播爱心、温暖他人,让人看到了细微之处绽放的人性之美。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

    A. 引用冰心的话告诉我们,创造世界的正是那些平凡的人,因此我们社会更期盼更多普通人参加“微公益”行动。

    B. 引用孟子的话是告诫人们,对于乐善好施,扶危济困这些“微公益”行动,有的人不是无能力做而是不愿去做。

    C. 引用“平民肯种德施惠,便是无位的卿相”的意思是说一个普通的平民百姓只要肯多积功德、广施恩惠帮助别人,就会成为公卿将相一样的人。

    D. 引用“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是说与其空空羡慕,徒有愿望,不如我们投入身边的任何一项“微公益”行动中去。

    3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微公益”行动人人都可以做,关键在于有无此心。

    B. 只要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微公益”行动,就一定能汇聚爱的海洋。

    C. “微公益”行动的滚雪球效应,会让扶危济困、助人为乐的美德传遍神州大地,结出丰硕的果实。

    D. 投入到“微公益”行动中去,会带给我们心灵的愉悦和更深刻的人生体验。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写出下列句子空缺部分。

    (1)《谏太宗十思疏》中认为所有的国家元首如果为国深忧,会采取的行为_____________,得志之后又会有的做法_________________

    (2)《六国论》中作者认为招致燕国灭亡祸患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六国论》作者写作此文的目的是劝谏宋朝统治者,这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4)《谏太宗十思疏》中作者说想要水流的更远,就要怎样做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 8、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桑之落矣,________________。(《诗经•氓》)

    (2)________________,谣诼谓余以善淫。(屈原《离骚》)

    (3)________________,海不厌深。(曹操《短歌行》)

    (4)________________,池鱼思故渊。(陶渊明《归园田居》)

    (5)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________________。(《诗经•采薇》)

    (6)________________,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7)屈原的《离骚》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以荷叶、莲花为衣裙,运用了象征手法,表现了他对高洁品质的追求。

    (8)《诗经•氓》中,女子把婚期延迟到秋天,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回顾婚姻生活,自评没有差错,可是对方“_________________”,行为没有准则,三心二意。

    (9)《赤壁赋》中侧面描写客之箫声悲凉幽怨、凄切婉转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兰亭集序》中描写了和煦春风,晴朗天气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侍坐》中孔子没有直接让弟子言志,而是先用温和自谦的话打消学生的顾虑,为他们创造一个轻松、亲切、活跃的环境,他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孔子认为“礼”在国家治理中有重要的地位。在《侍坐》中他嗤笑子路是因为子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登岳阳楼》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洞庭湖浩瀚无际的磅礴气势,意境阔大,景色宏伟奇丽。

  • 10、按照要求补写句子。

    (1)《诗经•卫风•氓》中,写女子婚后日夜辛苦劳作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2)《离骚》中,感慨自己烦闷失意,走投无路,内心无比忧闷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

    (3)《短歌行》中,诗人引用《诗经》中的诗句,表达自己对人才连绵不绝的思虑与渴慕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归园田居》中,陶渊明用远景镜头描绘出了村庄宁静、朦胧和安详特点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5)《兰亭集序》中,诗人否定庄子把死生和长寿短命等同视之的诗句是_________

    (6)《赤壁赋》中,叙写月亮盈亏却无所增减的哲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7)《赤壁赋》中,通过对比反差的方式,悲慨人生短暂和渺小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8)《游褒禅山记》中,用议论性语句“________________;” 照应了上文“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曹操《短歌行》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化用管子的“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表达了接纳更多人才的愿望。

    (2)《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表现诗人蔑视权贵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琵琶行》中用听众在演奏结束后的反应和江边自然景色来侧面烘托琵琶女演奏技艺高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村豪

    梅尧臣

    日击收田鼓,时称大有年

    烂倾新酿酒,饱载下江船。

    女髻银钗满,童袍毳氎鲜。

    里胥休借问,不信有官权。

    (注)①大有年,指丰年。②毳(cuì),鸟兽的细毛;氎(dié),细毛布,细棉布;也指以细毛布或细棉布制成的大衣类披衣。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首联写秋收时节到了,村豪每天敲着鼓,督催佃农收割庄稼。他们不劳而获,沾沾自喜的形象跃然纸上。

    B.额联和颈联写村豪尽情享用新酿的美酒,家里人也都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他们哪管劳动者是否吃饱穿暖!

    C.尾联向我们展示了村豪的权势,乡村的小吏根本不敢过问他们,他们毫无顾忌。诗人期待地方官整治他们。

    D.诗人曾在地方任职,对农村现实和农民生活有深切的了解。本诗关注民生疾苦,体现了现实主义的创作风格。

    2请简要概括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陈寿,承祚,巴西安汉人也。少好学,师事同郡谯周,仕蜀为观阁令史。宦人黄皓专弄威权,大臣皆曲意附之,寿独不为之屈,由是屡被谴黜。遭父丧,有疾,使婢丸药,客往见之,乡党以为贬议。及蜀平,坐是沈滞者累年。司空张华爱其才,以寿虽不远嫌,原情不至贬废,举为孝廉,除佐著作郎,出补阳平令。撰《蜀相诸葛亮集》,奏之。除著作郎,领本郡中正。撰魏吴蜀《三国志》,凡六十五篇。时人称其善叙事,有良史之才。夏侯湛时著《魏书》,见寿所作,便坏己书而罢。张华深善之,谓寿曰:“当以《晋书》相付耳。”其为时所重如此。或云丁仪、丁廙有盛名于魏,寿谓其子曰:“可觅千斛米见与,当为尊公作佳传。”丁不与之,竟不为立传。寿父为马谡参军,谡为诸葛亮所诛,寿父亦坐被髡,诸葛瞻又轻寿。寿为亮立传,谓亮将略非长,无应敌之才,言瞻惟工书,名过其实。议者以此少之。张华将举寿为中书郎,荀勖忌华而疾寿,遂讽吏部。辞母老不就。杜预将之镇,复荐之于帝,宜补黄散。由是授御史治书。以母忧去职。母遗言令葬洛阳,寿遵其志。又坐不以母归葬,竟被贬议。初,谯周尝谓寿曰:“卿必以才学成名,当被损折,亦非不幸也。宜深慎之。”寿至此,再致废辱皆如周言后数岁起为太子中庶子未拜元康七年病卒,时年六十五。梁州大中正、尚书郎范頵等上表曰:“昔汉武帝诏曰:‘司马相如病甚,可遣悉取其书。’使者得其遗书,言封禅事,天子异焉。臣等案:故治书侍御史陈寿作《三国志》,辞多劝诫,明乎得失,有益风化,虽文艳不若相如,而质直过之,原垂采录。”于是诏下河南尹、洛阳令,就家写其书。寿又撰《古国志》五十篇、《益都耆旧传》十篇,馀文章传于世。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再致废辱/皆如周言/后数岁/起为太子中庶子/未拜/元康七年/病卒

    B.再致/废辱皆如周/言后数岁/起为太子/中庶子未拜/元康七年病/卒

    C.再致废辱/皆如周/言后数岁/起为太子/中庶子未拜/元康七年/病卒

    D.再致/废辱皆如周言/后数岁起为太子中庶子/未拜/元康七年/病/卒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字,婴儿出生三月由父亲命名,在男孩20岁行“结发加冠”之礼、女孩15岁行“结发加笄”之礼时取字,代表成年。

    B.三国志,由西晋陈寿所著,是记载中国三国时代历史的断代史巨著,最早以《魏志》《蜀志》《吴志》三书单独流传。

    C.黄散,指黄门侍郎与散骑常侍,皆侍从皇帝,故为要职。两者同为门下省官员,晋以后,共掌尚书奏事,故合称黄散。

    D.封禅,封为“祭天”,禅为“祭地”,新王登基为表达“太平盛世”或“天降祥瑞”均要到泰山登封告祭、刻石记功。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宦官黄皓弄权,百官逢迎,但陈寿能坚守底线,方正不苟,不阿谀谄媚,因此得罪权贵而屡遭贬谪,命途多舛。

    B.夏侯湛读了陈寿的著作,竟然毁书罢笔,张华亦对陈寿青睐有加,认为此事可写入晋书,陈寿的才能可见一斑。

    C.洞鉴古今的史学积淀与铺采摛文的写作功底让陈寿写出《三国志》而名声大噪,但也因此让他受辱而遭遇挫折。

    D.陈寿奉旨著书,收获颇丰,虽文采不若司马相如,但可以教化世人明是非,辨得失,经人举荐,皇上派人抄录。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及蜀平,坐是沈滞者累年。

    (2)张华将举寿为中书郎,荀勖忌华而疾寿,遂讽吏部。

    【5】《三国志》享有“良史”的美名,但其作者陈寿在《晋书》中却屡遭非议,请结合全文谈谈他哪些表现遭受非议。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近期,“佛系”一词走红,许多90后青年自称“佛系青年”。他们的特征是:看淡一切,有也可,无也可;没有放弃生活,却也不执著于输赢;低欲望,不再将拼搏作为人生唯一的意义。

    作为一位即将踏上人生新征程的青年,你对此有怎样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标题,写一篇论述文;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高考模拟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