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这一次大赛所聘请的该市师范大学的教授和专业团体的专家,都是巧言令色的高手。他们的点评制造了令观众眼前一亮的效果。
B.未来的搜索引擎一定是神通广大、无所不为的,它能听会说、会思考、懂用户,并且能够与后端的服务深度结合。
C.一线城市近期暴涨的房价引发舆论高度关注,市场对一线楼市调控预期逐渐增强,人们要求平抑房价的呼声也一直不绝如缕。
D.法国大昆虫家法布尔,把科学和文学巧妙地结合起来,用富有诗意的笔触给人们描绘了一个光怪陆离的昆虫世界。
2、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①少无适俗韵(气质,情致) ②但为君故(只是)
B.①桃李罗堂前(排列,分布) ②依依墟里烟(村落)
C.①曲罢悯然(怜悯的样子) ②唤渠朝餐歇半霎(他)
D.①秋月春风等闲度(随便地,轻易地) ②迷花倚石忽已暝(昏暗)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这个炼钢车间,由十天开一炉,变为五天开一炉,时间缩短了一倍。
B.我之所以喜欢朱自清的散文的原因,一是他作品的语言优美,二是他独特的人格魅力。
C.史铁生《病隙碎笔》对生死问题的深度探讨和对生命意义的追问,不仅展现了一个优秀写作者的艺术功力,而且体现了一个真正思想者的风采。
D.由于古老而充满生机的地坛,使作者获得了对生命的一些新的理解,从而走出了残疾自伤的阴影。
4、下列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句是( )
例句:树之以桑
A.非我也,岁也
B.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C.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D.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5、下到对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汉字的独体字是以图形为基础发展变化来的“象形字”和“会意字”;楷书也叫真书,汉魏之际形成,沿用至今。
B.对联又称楹联、对子等,由上联和下联组合而成,字数多少无定规,要求对仗工整,平仄协调。对联的种类繁多。
C.《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集中体现了孔子在政治、伦理、哲学、教育等方面的思想。
D.狄更斯是英国十九世纪著名的小说家,他的代表作《大卫·科波菲尔》中的房东密考伯夫妇是以自己的父母为原型塑造的。
6、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一
无论如何、我明天决计要走了。况且,一直到昨天遇见祥林嫂的事,也就使我不能安住。那是下午,我到镇的东头访过一个朋友,走出来,就在河边遇见她;而且见她瞪着的眼睛的视线,就知道明明是向我走来的。我这回在鲁镇所见的人们中,改变之大,可以说无过于她的了:五年前的花白的头发,即今已经全白,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
我就站住,豫备她来讨钱。
“你回来了?”她先这样问。
“是的。”
“这正好。你是识字的,又是出门人,见识得多。我正要问你一件事—— ”她那没有精采的眼睛忽然发光了。
我万料不到她却说出这样的话来,诧异的站着。
“就是——” 她走近两步,放低了声音,极秘密似的切切的说,“一个人死了之后,究竟有没有魂灵的?”
我很悚然,一见她的眼盯着我的,背上也就遭了芒刺一般,比在学校里遇到不及豫防的临时考,教师又偏是站在身旁的时候,惶急得多了。对于魂灵的有无,我自己是向来毫不介意的;但在此刻,怎样回答她好呢?我在极短期的踌躇中,想,这里的人照例相信鬼,然而她,却疑惑了,——或者不如说希望:希望其有,又希望其无……人何必增添末路的人的苦恼,——为她起见,不如说有罢。
“也许有罢,——我想。”我于是吞吞吐吐的说。
“那么,也就有地狱了?”
“啊!地狱?”我很吃惊,只得支吾着,“地狱?——论理,就该也有。——然而也未必,……来管这等事……”
“那么,死掉的一家的人,都能见面的?”
“唉唉,见面不见面呢?……”这时我已知道自己也还是完全一个愚人,什么踌躇,什么计画,都挡不住三句问,我即刻胆怯起来了,便想全翻过先前的话来,“那是……实在,我说不清……其实,究竟有没有魂灵,我也说不清。”
“说不清”是一句极有用的话。不更事的勇敢的少年,往往敢于给人解决疑问,选定医生,万一结果不佳,大抵反成了怨府,然而一用这说不清来作结束,便事事逍遥自在了。我在这时,更感到这一句话的必要,即使和讨饭的女人说话,也是万不可省的。
但是我总觉得不安,过了一夜,也仍然时时记忆起来,仿佛怀着什么不祥的豫感,在阴沉的雪天里,在无聊的书房里,这不安愈加强烈了。……果然,特别的情形开始了。傍晚,我竟听到有些人聚在内室里谈话,仿佛议论什么事似的,但不一会,说话声也就止了,只有四叔且走而且高声的说:“不早不迟,偏偏要在这时候——这就可见是一个谬种!”
我先是诧异,接着是很不安,似乎这话于我有关系。试望门外,谁也没有。好容易待到晚饭前他们的短工来冲茶,我才得了打听消息的机会。
“刚才,四老爷和谁生气呢?”我问。
“还不是和样林嫂?”那短工简捷的说。
“祥林嫂?怎么了?"我又赶紧的问。
“死了。”
“死了?”我的心突然紧缩,几乎跳起来,脸上大约也变了色,但他始终没有抬头,所以全不觉。我也就镇定了自己,接着问:
“什么时侯死的?”
“什么时候?——昨天夜里,或者就是今天罢。——我说不清。”
“怎么死的?”
“怎么死的?——还不是穷死的?”他淡然的回答,仍然没有抬头向我看,出去了。
……
二
然而我的惊惶却不过暂时的事,随着就觉得要来的事,已经过去,并不必仰仗我自己的“说不清”和他之所谓“穷死的”的宽慰,心地已经渐渐轻松;不过偶然之间,还似乎有些负疚。晚饭摆出来了,四叔俨然的陪着。我也还想打听些关于祥林嫂的消息,但知道他虽然读过“鬼神者二气之良能也”,而忌讳仍然极多,当临近祝福时候,是万不可提起死亡疾病之类的话的;倘不得已,就该用一种替代的隐语,可惜我又不知道,因此屡次想问,而终于中止了。我从他俨然的脸色上,又忽而疑他正以为我不早不迟,偏要在这时候来打搅他,也是一个谬种,便立刻告诉他明天要离开鲁镇,进城去,趁早放宽了他的心。他也不很留。这样闷闷的吃完了一餐饭。
冬季日短,又是雪天,夜色早已笼罩了全市镇。人们都在灯下匆忙,但窗外很寂静。雪花落在积得厚厚的雪褥上面,听去似乎瑟瑟有声,使人更加感得沉寂。我独坐在发出黄光的菜油灯下,想,这百无聊赖的祥林嫂,被人们弃在尘芥堆中的,看得厌倦了的陈旧的玩物,先前还将形骸露在尘芥里,从活得有趣的人们看来,恐怕要怪讶她何以还要存在,现在总算被无常打扫得干干净净了。魂灵的有无,我不知道;然而在现世,则无聊生者不生,即使厌见者不见,为人为己,也还都不错。我静听着窗外似乎瑟瑟作响的雪花声,一面想,反而渐渐的舒畅起来。
(节选自鲁迅《祝福》)
【1】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①间或一轮:________ ②俨然:_________
【2】理解文中划线语句的表达效果。
①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
②雪花落在积得厚厚的雪褥上面,听去似乎瑟瑟有声。
③然而在现世,则无聊生者不生,即使厌见者不见,为人为己,也还都不错。
【3】选段(一)概括出“我”对祥林嫂复杂的心理变化历程。从“我”对祥林嫂的心理变化看,看出“我”是一个怎样的小知识分子?
7、请按要求将原文填在横线上。
1.做人应该诚恳谦逊,骄傲自大很难交到朋友。正如《谏太宗十思疏》中所说:“_________,_________。”
2.古代文人常摘句为联,请你从《念奴娇·过洞庭》下阕中摘出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上阕“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集成一副对联,送给你的挚友。
3.在《阿房宫赋》中,杜牧采用了对比的手法总写秦人搜刮人民的财产一分一毫都不放过,挥霍时却毫不珍惜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 。”
4.《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表明孔子对子路“哂之”原因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
5.《登岳阳楼》中描写洞庭湖水浩瀚,无边无际,承载万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氓》中女主人公解释自己不肯答应婚嫁的原因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离骚》中用“方枘”和“圆凿”来作比喻,说明自己与小人在一起很难相合,因道不同而不能相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苏轼在《赤壁赋》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扁舟如苇叶般自由飘荡在无边江面上的惬意。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卫风•氓》中描写男主人公看起来憨厚老实的两句是:“______,______”。
(2)清人王夫之评价《诗经•采薇》中有四句诗“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 是诗中情景交融的名句。这四句诗是:“________,杨柳依依,今我来思,______。”
(3)在《离骚》中,屈原诉说自己曾因佩戴蕙草而遭到贬逐,也曾被加上采摘白芷的罪名,但他坚定的表示:“_____,_____”。
(4)陶渊明在《归园田居其一》中描绘了遥远而轮廓模糊的村落,依稀有袅袅炊烟升起的两句是“______,_____。”
(5)曹操的《短歌行》中借用《诗经•小雅•鹿鸣》中欢宴宾客的典故来表达诗人招贤纳士的热情的句子是 “_____,_____。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表现女子悔恨多于哀伤,决绝而不留恋,体现了她刚烈的性格特点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陈情表》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自己的孤单和缺少心灵的安慰。
(3)《陈情表》结尾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明自己的忠贞之情。
(4)《屈原列传》中提到《离骚》的文风特点是“_____________,其辞微”。
11、按要求填空。
(1)指点江山,激扬文字,__________________。(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2)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_______________。(《诗经·芣苢》)
(3)杨万里《插秧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比喻手法点明雨中抢插的情形,写出了农事的紧张与农家的艰辛。
(4)秦观在《鹊桥仙》中表明爱情天长地久,不依恋于一朝一夕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怀别越中友人
(宋)释文珀
白首苍山里,生涯旧已空。
别离人易远,江海意无穷。
夜月悲新蛩①,秋烟落断鸿。
遥思来往处,朝暮有樵风②。
[注]①蛩:蟋蟀,因在秋天开始鸣叫,又叫秋虫。②樵风:汉代郑弘砍柴时捡到一枝箭,并归还给寻箭的仙人。仙人问他有何心愿。郑弘说:“若耶溪运柴不便,我希望早上吹南风,晚上吹北风。”后来果然如愿。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写诗人暮年身处山中,回顾往事成空,为进一步抒发怀人之幽情作铺垫。
B.颔联点明“别”与“怀”,远别轻易更见人生无奈,江海辽远衬托情意无穷。
C.作为失意人,诗人觉得友人如同得到“樵风”一样诸事顺意,对此十分羡慕。
D.这首诗虚实结合,意境深远,以平易自然的语言传达出含蓄而深沉的情意。
【2】请结合诗句,品味颈联中“新”与“断”两字。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范延光,字子瑰,临漳人也。唐明宗①为节度使,置延光麾下,而未之奇也。明宗破郓州,梁②兵方扼杨刘,其先锋将康延孝阴送款于明宗。明宗求可以通延孝款于庄宗者,延光辄自请行,乃怀延孝蜡丸书,西见庄宗致之,且曰:“今延孝虽有降意,而梁兵扼杨刘者甚盛,未可图也,不如筑垒马家口以通汶阳。”庄宗以为然。垒成,梁遣王彦章急攻新垒。明宗使延光间行求兵夜至河上为梁兵所得送京师下延光狱搒掠数百胁以白刃延光终不肯言。庄宗入汴,狱吏去其桎梏,拜而出之。庄宗见延光,喜,拜检校工部尚书。
明宗时,为宣徽南院使。明宗行幸汴州,至荥阳,朱守殷反,延光曰:“守殷反迹始见,若缓之使得为计,则城坚而难近。故乘人之未备者,莫若急攻,臣请骑兵五百,驰至城下,以神速骇之。”乃以骑兵五百,自暮疾驰至半夜,行二百里,战于城下。迟明,明宗亦驰至,汴兵望见天子乘舆,乃开门,而延光先入,犹巷战,杀伤甚众,守殷死,汴州平。
明年,迁枢密使。明宗问延光马数几何,对曰“骑军三万五千。”明宗曰:“吾兵间四十年,在太原时,马数不过七千,今有马三万五千而不能一天下,吾老矣,马多奈何!”延光因曰:“臣尝计,一马之费,可养步卒五人,三万五千匹马,十五万兵之食也。”明宗扶髀叹曰:“肥战马而瘠吾人,此吾所愧也!”
是时,王淑妃用事,遂凝兄弟与淑妃有旧,方倚以蒙恩宠,所言无不听,而大臣以妃故,多不敢争,独延光从容沮止之。明宗有疾,不能视朝,京师之人,汹汹异议,有司不能禁。或劝延光以严法制之,延光曰:“制动当以静,宜少待之。”已而明宗疾少间,京师乃定。
是时,秦王握兵骄甚,延光惧祸之及也,乃求罢去。明宗再三留之,延光继之以泣,不得已,乃罢之。已而秦王举兵见诛,明宗崩,潞王反,唐室大乱,弘昭、赟皆及祸以死。末帝③复诏延光为枢密使,拜宣武军节度使。
(选自《新五代史》,有删节)
注:唐明宗:李嗣源,五代十国时期后唐第二位皇帝。梁:又称后梁,五代十国时期的一个国家,与后唐是死敌。末帝:明宗李嗣源养子,后唐末代皇帝,又称废帝。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明宗使延光间行/求兵夜至河上/为梁兵所得/送京师/下延光狱/搒掠数百/胁以白刃/延光终不肯言
B. 明宗使延光间行/求兵夜至河上/为梁兵所得/送京师/下延光狱搒掠/数百胁以白刃/延光终不肯言
C. 明宗使延光间行求兵/夜至河上/为梁兵所得/送京师/下延光狱/搒掠数百/胁以白刃/延光终不肯言
D. 明宗使延光间行求兵/夜至河上/为梁兵所得/送京师/下延光狱搒掠/数百胁以白刃/延光终不肯言
【2】【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拜”指用一定的礼节授予某种名义或职位,比如文中的“拜而出之”中的“拜”。
B. “幸”指封建帝王亲临某地或宠爱妃嫔,“明宗行幸汴州”中的“幸”即前一个意思。
C. “用事”指统治者执掌政权,“视事”指官吏到职办公,两词中的“事”均指政事。
D. “崩”在等级森严的古代社会表示天子的死,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
【3】【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范延光具有谋略。朱守殷谋反,范延光建议趁敌人不备猛攻,带先头部队五百人飞驰至城下,以神速震慑对方,取得效果。
B. 范延光勇气可嘉。明宗攻打郓州为了将敌将康延孝的降书送给庄宗,范延光主动请缨,前去送信,返回途中被捕入狱。
C. 范延光遇事冷静。明宗患病,京师议论纷纷,有人劝延光严厉制裁,延光以静制动,不久,明宗病情好转,京师也安定下来。
D. 范延光颇有远见。当时秦王握有兵权,非常骄纵,延光害怕祸患波及自己,力请辞官,后来果然唐室大乱,延光免受祸患。
【4】【4】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守殷反迹始见,若缓之使得为计,则城坚而难近。
(2)明宗扶髀叹曰:“肥战马而瘠吾人,此吾所愧也!”
14、请以“青春的责任”为题,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