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下列选项错误的一项是( )
A.会,诸侯在规定时间朝见天子。同,诸侯一起朝见天子。
B.千乘之国,指中等国家。乘,一车四马为一乘。
C.端章甫,穿着礼服,戴着礼帽。端,古代的一种礼服。章甫,古代的一种礼帽。
D.古代男子在二十岁时行加冠礼,以示成年。
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石钟山上那些错落有致的奇石以及记载着天下兴衰的石刻令人叹为观止。石钟山的名字也叫的奇,围绕这一名字的由来,人们开展了激烈的争论。卷入这场争论的,有名扬四海的文人墨客,也有戎马倥偬的赳赳武夫,还有名不见经传的山野村人。无论结果如何,不容置喙的是,石钟山因此更加有名了。
A. 叹为观止 B. 戎马倥偬 C. 名不见经传 D. 不容置喙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他心高气傲,目空一切,总喜欢妄自菲薄别人,结果可想而知,没有人愿意跟他打交道,他成了大海里的一叶孤舟。
②这几幅书法作品笔走龙蛇、流畅飘逸,在本次春季拍卖会上一亮相,就引起了国内藏家的极大兴趣,不愧为大师手笔。
③倪瓒画风如此,下笔处总有水泽之感,竟令人无从辨别这到底是画家亲历过的山水或是这山水源自那魂牵梦萦的神游之境。
④毕业后,他的同学大都顺理成章地走上了音乐创作之路,而他却改换门庭,另有所爱,一头扎进中国文化研究中。
⑤这是一条经典的旅游路线,既能让你饱览大自然巧夺天工的美景,又能让你领略多姿多彩,曼妙绝伦的异国风情。
⑥正在有说有笑悠闲散步的外科主任王教授,突然接到护士电话说有个病人情况危急,他立刻安步当车向医院跑去。
A. ①④⑥ B. ②③⑤ C. ②④⑥ D. ①③⑤
4、依次填入下面文字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古城长沙__________,__________,集青山之钟秀,汇江河之磅礴,聚人文之荟萃,融烈英之壮美,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岳麓山屏峙其中,秀如琢玉;________;__________。构成了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
①文化历史悠久
②自然景观优美
③湘江奔腾北去,碧如飘带
④橘子洲横卧江心,状若长岛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③ C. ②①④③ D. ②①③④
5、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①在这个冬雪飘飞、梅花绽放的南方小城,张升和阔别了十年的几位好友相聚于此,青梅煮酒,把酒言欢,共叙天伦之乐。
②这本杂志上的文章短小精悍,却蕴含着很深的哲理,很多都给人以启发,让人百读不厌。
③原欧洲中央银行行长特里谢可谓老练稳重的央行行长之一了,但面对欧盟委员会在布鲁塞尔公布的经济中期预测报告,即便是这位银行家,也表现得忸怩不安起来。
④袁隆平,这位“泥腿子”科学家,长期坚持在第一线培育优良稻种,他为中国,为世界每年增加几十亿斤稻米,可谓劳苦功高,而他却从不以此居功。
⑤虽然孔子与孟子的思想核心都是一种大爱,他们的身上都有一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但是今天的许多人似乎对他们的观点敬谢不敏。
⑥这些文章充满浓郁的政治热情,紧密地联系社会现实,切中时弊,激浊扬清,入木三分,读者拍案惊叹。
A.①③⑤ B.①④⑤ C.②③⑥ D.②④⑥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走正门
王春迪
①老街有句俗语:夏府的地,贺府的房,海府的银子用斗量。贺家发迹早,起初,海爷还是个小油贩子时,贺家就已经钟鸣鼎食,门阔院深,人称“贺半街”了。
②然而,家有数座金山,不敌一个败子。后来,贺府家道中落,只能靠典当度日。一日,海爷路过贺府门前,看到有个不肖子孙正在卖一只枯瘦的看门狗,海爷不禁喟叹,花无百日红,人无千日好。昔日金玉满堂的贺府,如今只剩下一个金砖碧瓦做的空壳了。
③贺府后来卖给了海爷。因为地势高,地段好,海爷用它做起了油行的门面。贺府后院有个百步宽的天井,青砖铺就,四周景色幽静。还有几棵松柏,枝繁叶茂,傲然挺拔。如此花园,中间竟然立着贺家的祠堂,迁也迁不走,拆又不能拆,看着让人堵得慌。
④起初,每逢清明,贺家的子孙还三三两两地来祭祖。后来便不再有人来了。常有人跟海爷建议,这帮不肖子孙把老祖宗的家底都给败光了,也没脸来了,干脆把那个祠堂拆了吧。
⑤海爷却说,不可。
⑥后院鸽子多,鸽子屎常落得到处都是,海爷吩咐下人,隔些日子把贺家的祠堂打扫干净。到了清明,贺家没人来,海爷还让人烧香点烛,更新一些被老鼠啃坏的牌位。
⑦转眼几十个春秋,海爷已白发苍苍。一日,日过三竿,一阵锣鼓开道,老街的百姓跟水一样涌过去,随即,又像拍在岩石上一样分在两边。海爷隐约看到,一个八人抬的轿子在人群中似水浪般起伏。鸣锣十一响!这排场,唯京官才有!海爷微微闭着眼,低着头,垂着手,腰杆子挺直地跪在地上。身后的家人,有的窃窃私语,有的自言自语,求佛保佑,有的甚至浑身发抖,跪在地上半边身子都斜了。
⑧不一会儿,轿子停在了海爷府前,下来一个官人,下了轿,经过海爷时,像经过一个脚底下的石子儿,啥也没说,径直走进海爷的油行。身后,知府、知县以及各级官员都低着头鱼贯而入。街坊们瞧这架势,心想,生意人恩怨多,海爷得罪人了。
⑨海爷的几个儿子,嘴止不住地叨叨着怎么办,怎么办呀。海爷静静地回过头,眼神一扫,大伙不敢言语了,同时腰杆子也挺了起来。
⑩一阵嘈杂的脚步声传来,官人从油行里走了出来,到海爷跟前将海爷扶了起来。海爷觉得此人两手温软有力,微微抬头,见他天庭饱满,地阁方圆,髯须飘逸,两肩圆厚,一副贵人之相。再看那官服,绣的是孔雀,顶戴蓝宝石花翎。未等海爷说话,官人便说,本官乃贺家后人,一别数十年,如今故地重游,旧迹难辨,唯有当年祠堂,托您照料,仿如昨日。本官不胜感激,刚才失礼,颇有得罪。说着,官人要弯腰拜谢,被海爷一把托住。海爷气定神闲地微微一笑,道,举手之劳,荣幸之至。随后,两人有说有笑,一同走进了昔日的贺府。
⑪当日,老街的每一个角落都在谈论着这件事,大伙都觉得,多亏海爷当初的仁义。倘若当初海爷一冲动把祠堂给拆了,保不准今儿个会出什么事情。
⑫一日,外面下着大雨,海爷闲来无事,把几个儿子儿媳妇叫到跟前喝茶,海爷若无其事地问他们,知道当初为啥我没拆贺家的祠堂吗?
⑬小儿媳鬼精,抢嘴说,是老爷您仁义。
⑭海爷笑笑,抿了一口茶,起身,眼睛望着窗外,好似看到了几十年前的情景。海爷说,贺家人搬走后的头几年,贺家还有不少后人来祭祖,其他人来的时候,都跟老鼠似的钻进钻出,拜祭时,有的说说笑笑,有的哭得撕心裂肺,进进出出,都走侧门,怕遇到熟人。
⑮唯有一年轻女人,一手拎着篮子,一手领着一个孩子,清早最先来。娘儿俩大大方方地从正门进来,进来后,先将祠堂里里外外擦洗一遍,然后从篮子里拿出一个干净的蒲团,让孩子端端正正地跪拜。拜祭完,整理好衣裳,再昂首阔步地走出去。娘儿俩穿的都是粗布衣服,有的地方还带着点补丁,却十分干净。这样的穿着,从富丽堂皇的大门进出,难免会被众人指点议论,但那娘儿俩,始终抬头挺胸,遇到认识的街坊,还让孩子有礼有节地问好。
⑯海爷说,贺家有这样的娘儿俩,谁还敢拆他家的祠堂?这么些年了,也不知道那天那个官人,是不是当年那个孩子?
⑰小儿媳没弄懂,嘀咕道,不就是没走侧门走正门吗?这有啥啊?
⑱海爷听罢,长叹一声,背着手,回屋去了。
(原文有删改)
【1】【1】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小说开头以老街上的“夏府的地,贺府的房,海府的银子用斗量”这一俗语开篇,为下文写贺、海两府的遭际埋下伏笔。
B. 起初,每至清明,贺家的子孙三三两两前来祭祖,后来便不再有人来了,这说明贺家人的祭祖观念随着家境的变化而变淡。
C. 做了京官的贺家后人返乡时,海爷的家人“有的甚至浑身发抖,跪在地上半边身子都斜了”,说明海爷的家人因得罪了贺家而害怕。
D. 海爷的小儿媳是个鬼精且有城府的人,她先是抢先回答海爷的话,称赞海爷,后来又嘀咕,都是为了讨好海爷。
【2】【2】小说第③段写贺府后院的环境有何作用?
【3】【3】海爷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魏征《谏太宗十思疏》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从大与小的关系,阐述了失掉人心的危害性。
(2)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从兴利除弊的角度,阐述了新法的目的。
(3)《阿房宫赋》中,杜牧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阿房宫占地极广且极为高大,以表现其雄壮之美。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沁园春·长沙》中能展现青年毛泽东和他的同学们劈波斩浪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论语》中提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可贵品质,孔子认为这种不强人所难得品质是要用一生的时间去践行的。
(3)“易水诀别”一幕中,通过写众宾客的神态,表现出送行悲壮气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背诵默写
① 屈原在《离骚》中声明“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自己宁可遭遇速死,或者流放,也绝不忍心同流合污,与丑恶相随的心志。
② 屈原在《离骚》中表达自己对美好德行的追求,至死不改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秋以为期 。(《氓》)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赤壁赋》)
⑤__________,池鱼思故渊。(《归园田居(一)》)
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万类霜天竟自由。(《沁园春 长沙》)
⑦在易水边,荆轲伴着高渐离的筑声唱道:“__________,__________!”声音悲壮、慷慨激昂。
10、根据提示填写下列空缺句子。
(1)《诗经•氓》中与“青梅竹马”意境相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自由生活的向往是很多诗作的共同主题,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中“__________,___________”
(3)《离骚》中表现诗人坚持真理、献身理想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写出了早春的细雨蒙蒙,春色若隐若现,报告了春天早来的消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王湾在《次北固山下》诗中,表现时序变迁,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龚自珍《已亥杂诗》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借助生动的比喻表达了诗人虽然辞官,却还要悉心培育新一代以报效国家的愿望。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
柳宗元
觉闻繁露坠,开户临西园。
寒月上东岭,泠泠疏竹根。
石泉远逾响,山鸟时一喧。
倚楹遂至旦,寂寞将何言。
【注】①本诗作于柳宗元被贬永州之时。西园位于作者永州愚溪住宅以西。②泠泠:形容声音清越。③楹:房屋的柱子。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首句强调环境非常寂静,连露水滴落的细微声音也听到了。用“闻”字,是有意把细腻的感觉显示出来。
B.颔联运用视听结合的手法写景,交代了在一轮寒月从东岭升起的傍晚时分,潇潇疏竹下有泠泠的水声,点染出一种幽清的意境,令人有夜凉如水之感。
C.“石泉远逾响”,看来难以理解,然而这个“逾”字,运用以动衬静的手法,更能显出四野的空旷和寂静。
D.本诗构思新巧,诗人抓住在静夜中听到的各种细微的声响来进行描写,以有声写无声,即事成咏,随景寓情。
【2】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举酒属客 属:通“嘱”,这里指劝人喝酒
B. 下江陵,顺流而东也 东:名词作状语,向东
C. 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卒:到底
D. 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白:形容词作动词,发白,变亮
【2】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壬戌,古代历法中的干支纪年法。既望,农历十六。望,农历每月十五日。
B. 苏轼,北宋文学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唐宋八大家之一,其散文明白畅达、汪洋恣肆,其词豪迈奔放,开豪放派一代词风。
C. 苏轼被贬黄州团练副使期间,曾两次游览三国魏吴大战的赤壁,先后写下了著名的《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
D. “徘徊于斗牛之间”中的“斗牛”指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作者“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投入大自然怀抱之中,尽情领略其间的清风、白露、高山、流水、月色、天光之美。这是正面描写泛舟游赏景物。
B. 一曲洞箫,凄切婉转,其悲切低回的音调感人至深,使作者的感情骤然变化,由欢乐转入悲凉,文章也因之波澜起伏,文气一振。
C. 主人以“何为其然也”设问,客人以赤壁的历史古迹作答,客人的回答表现了一种浪漫主义思想,这是苏轼借客人之口流露出自己的思想和积极进取的一面。
D. 作者以主客问答的形式,在借景抒情的同时,抒发了关于人生的感叹。一方面他感叹人生苦短,现实苦闷;另一方面,又能从苦闷中摆脱出来,表现了一种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
(2)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14、微写作:
四季更替是大自然的节奏,每个季节都独具特色,或勾起回忆,或引发遐想。请选择一个季节(或节气),写一首小诗或一段抒情文字。
要求:能体现季节(或节气)的特点,感情真挚,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方法。小诗不超过150字,抒情文字15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