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上)期末三明三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B.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C. 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D.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 2、下列加点词解释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大人嫌迟 故:故意   便可公姥  白:禀告

    B.匪我期 愆:拖延   车帷裳   渐:逐渐

    C.怨灵修之浩荡 浩荡:荒唐   可乐也   信:确实

    D.感之由 兴:高兴   列坐其   次:旁边

  • 3、下列句子中,没有病句的一项是( )

    A.我国新疆棉花的生产,现在已经自给有余,并且在自给自余的基础上,还有足够的能力出口其他的国家,我国棉花在世界各国的出口量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B.春风一阵阵吹来,树枝摇曳着,月光、树影一齐晃动起来,发出沙沙的声响。这位诗人漫步在月光下,不由得思念起了远在他乡的亲人。

    C.在该地突发洪水的紧要关头,他主动承担责任,带领当地的干部和百姓,以最快的速度控制了洪水的蔓延,保障了人民的安全。

    D.你可知道,要出版一本译作是要经过多少人的努力以后,才能与读者见面的,在这个过程中,作者、出版社工作人员以及很多很多人,都要承担相应的风险。

  • 4、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活用类型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   )

    A. 买五人之头而   B. 吾社之行为士

    C. 匹夫之有于社稷也   D. 亦以明死生之

  • 5、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有的人一辈子都在做有用的事,事实却证明一辈子都毫无价值;            。前者的例子太多,不可尽数。后者的典型是“京城第一名家”王世襄,生于名门,却沉迷于各种“雕虫小技”,放鸽、养蛐、架鹰、走驹、掼跤、烹饪,玩出了文化,玩出了趣味。荷兰王子专程向他颁发2003年“克劳斯亲王奖最高荣誉奖”,理由是:如果没有他,一部分中国文化还会被埋没很长时间。

    A. 有的人一辈子都想做点无用的事,留下的东西却让后入受用无穷

    B. 有的人一辈子都想做有用的事,留下的东西却让后人受用无穷

    C. 有的人一辈子总想做点无用的事,这样的人生当然价值连城

    D. 有的人一辈子总想做有用的事,这样的人生即使失败也很光荣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有学者认为,伏羲、唐尧、虞舜时期是我国文章发生和进步的时代,夏、商、周是文章昌隆的时代,春秋战国则是文章极盛的时代。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各家学派,形成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盛局面,留下了一批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这是我国几千年文明史中的一个重大事件。我们通常把当时各学派的代表人物或者他们的著作,称为“先秦诸子”。

    先秦诸子中,儒家的《论语讠》《孟子》《荀子》,道家的《老子》《庄子》,墨家的《墨子》,法家的《韩非子》等,都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经典之作。从文体上看,它们基本上都属于论议之文。

    先秦诸子的论议文之所以富有魅力,第一个原因是流派众多,而发表言论的各家及其成员都个性鲜明,卓异不凡。一方面,不管是儒家之文、道家之文、法家之文,还是墨家之文等,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都不可替代。另一方面从各家内部来看,诸多发表言论的人物之间虽然保持着某种一致性,却并非千人一面、千口同声,而是各不相同。就儒家的论议而言,《论语》的文章简而能赅,浅而能深,态度雍容,辞义典雅;《孟子》的文章气势逼人,匠心独运,而挥洒自如;《荀子》的文章缜密谨严,譬巧喻博,句式参差与齐整相间。就道家的论议而言,庄子本人的《庄子》内篇奇妙深幽,庄子后学的《庄子》外、杂篇则大抵奇妙浅豁;庄子学派的文章明于知人心但相对较少辩智,《老子》的文章明于知人心但相对较多辩智。

    其次一个原因是充满了卓绝的智慧。当时,各家各派的成员都关注和思考现实社会与人生中的种种问题,都对这些方面的问题提出了深刻的认识,并为解决问题开出了自己的方子。孔子围绕礼和仁建立的学说,回应的是现实社会秩序的紊乱以及仁爱忠恕之心的缺失。墨子围绕兼相爱、交相利建立的学说,回应的是人与人、国与国之间“亏人自利”的世风。孟子建立的仁义、仁政学说,回应的是功利主义的甚嚣尘上以及率兽食人、好战嗜杀的暴政。庄子安时处顺的思想,蕴含着灵魂在现实压迫下的挣扎;其以无用为大用的思想,则回应着把生命当作工具的价值观对生命尊严和价值的戕害……这里充满了对社会发展、社会秩序、人际关系以及个人行为的深刻洞察,充满了对人心与世道、情与理的细腻深刻的把握,充满了对天人关系的宏大锐敏的思考。

    在我国古代的几千年历史中,人们思考天与人、社会和人生,几乎都没有跳出这些哲人的樊篱。传统从这里发源,反传统也从这里发源;士大夫进取的根据在这里,士大夫退守自持的根据也在这里。在古代社会,先秦诸子在很多根本方面所达到的高度,几乎没有被超越过。

    (选自《先秦诸子选读》,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先秦诸子是对春秋战国各学派代表人物或者他们的著作的通称。

    B. 先秦诸子都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经典之作,基本上都属于议论文。

    C. 先秦诸子的出现,这在我国几千年的文明史中,是一个重大事件。

    D. 先秦诸子在古代很多根本方面达到的高度,几乎没有被超越过。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指出,先秦诸子的论议文富有魅力具有两个原因,并围绕这两个原因进行论证。

    B. 文章采用事例论证的手法,层次清晰,论证了先秦诸子论议文富有魅力,有说服力。

    C. 文章选用《论语》《孟子》《荀子》的相关材料,着力于论证儒家流派众多,个性鲜明。

    D. 文章通过大量的材料,论证了先秦诸子论议文流派风格之多、哲思之深,影响深远。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春秋战国是我国文章极盛的时代,所以才形成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盛局面。

    B. 先秦诸子都关注和思考现实社会与人生中的种种问题,并且为解决问题而开出方子。

    C. 从各家学派内部来看,诸多发表言论的人物之间保持着某种一致性,可谓千口一声。

    D. 先秦诸子对人际关系、天人关系都做出了正确地思考和把握,是后世人进退的根据。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期望达到的理想政治境界是:________________

    (2)在《答司马谏议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说是王安石的行事准则,也是历史上一切改革家刚决精神的一种概括。

    (3)《登岳阳楼》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洞庭湖浩瀚无际的磅礴气势,意境阔大,景色宏伟奇丽。

  • 8、名句名篇默写

    1)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词人借历史影射现实,说南宋的失败,金人的南侵,国家的耻辱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渐渐地被人们淡忘了的句子是:“可堪回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借周瑜的意气风发衬托自己的落魄失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3)白居易《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女犹豫不决而出场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柳永<雨霖铃>下片,想象别后酒醒梦回场景的句子是; 今宵酒醒何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重阳节本是亲人团聚的日子,《醉花阴》中的李清照重阳节却过得很凄凉: 佳节又重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梦中山路曲折,主人公流连忘返,不觉天色很快就暗了下来。

    (2)有些同学在阅读经典文学作品时,只摘抄警句,而不去领会思想、汲取智慧。可谓“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用《师说》里的句子来说,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中国古代诗歌中,用“猿”和“鸟”共同描写景物、营造氛围的写法很常见。请从唐人的诗句中举一例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在《离骚》中,设想自己意气风发,表达辅佐君王的使命感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蜀道难》中运用夸张极言山峰之高、绝壁之险,渲染惊险的气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杜甫《登高》中将一己之悲与国家命运联系起来,以多病之躯承担没有“诗和远方”悲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1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____,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2)_______________ ,食野之萍。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曹操《短歌行》)

    (3)《梦游天姥吟留别》的主旨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5)羽扇纶巾,谈笑间,_______________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6)_______________ ,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7)在《赤壁赋》中,苏轼用“_________”一句,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从东山之上升起的月亮在夜空中缓缓移动的情形。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小令),完成各题。

    双调·落梅风·蔷薇露

    (元)马致远

    蔷薇露,荷叶雨,菊花霜冷香户。梅梢月斜人影孤,恨薄情四时辜负。

    【1】题目里的“双调”是______,“落梅风”是______

    【2】“一切景语皆情语”,请从景和情的角度赏析这首小令。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   辛弃疾,字幼安,齐之历城人。乾道四年(1168年),通判建康府。寻知谭州兼湖南安抚。盗连起湖湘,弃疾悉讨平之。遂奏疏曰:夫民为国本,而贪吏迫使为盗,欲望陛下深思致盗为由,讲求弭盗之术,无徒恃平盗之兵。申饬州县,以惠养元元为意,有违法贪冒者,使诸司各扬其职,无徒按举小吏以应故事,自为文过之地。诏奖谕之。

    诏委以规画,乃度马殷营垒故基,起盖寨栅,招步军二千人,马军五百人,傔人在外,战马铁甲皆备。先以缗钱五万于广西买马五百匹,诏广西安抚司岁带买三十匹。时枢府有不乐之者,数沮挠之,弃疾行愈力,卒不能夺。经度费巨万计,弃疾善斡旋,事皆立办。议者以聚敛闻,降御前金字牌,俾日下住罢,弃疾受而藏之,出责监办者,期一月飞虎营栅成,违坐军制。如期落成,开陈本末,绘画缴进,上遂释然。军成,雄镇一方,为江上诸军之冠。

    差知隆兴府兼江西安抚。时江右大饥,诏任责荒政。始至,榜通衢曰:闭籴者配,强籴者斩。次令尽出公家官钱、银器,召官吏、儒生、商贾、市民举有干实者,量借钱物,逮其责领运籴,不取子钱,期终月至城下发粜。于是连樯而至,其直自减,民赖以济。时信守谢源明乞米救助,幕属不从,弃疾曰:均为赤子,皆王民也。即以来舟十之三予信。帝嘉之,进一秩。

    弃疾豪爽尚气节,识拔英俊,所交多海内知名士。弃疾尝同朱熹游武夷山,赋《九曲櫂歌》。熹没伪学禁方严门生故旧至无送葬者弃疾为文往哭之曰所不朽者垂万世名孰谓公死凛凛犹生。弃疾雅善长短句,悲壮激烈,有《稼轩集》行世。

    (选自(宋史·辛弃疾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熹没/伪学禁方严/门生故旧至无送葬者/弃疾为文往哭之曰/所不朽者/垂万世名/孰谓公死/凛凛犹生/

    B.熹没/伪学禁方严/门生故旧至/无送葬者/弃疾为文往哭之曰/所不朽者/垂万世名/孰谓公死/凛凛犹生/

    C.熹没/伪学禁方严/门生故旧至/无送葬者/弃疾为文往哭之曰/所不朽者/垂万世/名孰谓公死/凛凛犹生/

    D.熹没/伪学禁方严/门生故旧至无送葬者/弃疾为文往哭之曰/所不朽者/垂万世/名孰谓公死/凛凛犹生/

    2下列对文中画横线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建康,今南京市的古称。与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的“建康”不同。

    B.奏疏,臣子向皇帝的奏折,其中可报告工作、歌功颂德、议礼论学陈政要、言兵事。

    C.缗钱,可以指用绳穿连成串的钱;在汉代也可以作为计算税课的单位;又可泛指税金。

    D.长短句,文中指词。词是一种韵文文体,萌芽于南朝,兴起于隋唐,盛行于宋代。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辛弃疾关注民生。他在担任潭州知州兼湖南安抚使期间,给皇帝上疏,希望皇帝告诫州县以仁爱百姓为本,惩处违法贪赃者。

    B.辛弃疾忠心国事。他奉命筹建飞虎军时,藏起御前金字牌,最终建成飞虎营栅,再陈奏事情的本末,画图进献,解除了皇上疑虑。

    C.辛弃疾注重大局。任江西安抚使时,成功赈灾;信州谢源明不顾幕僚的反对向辛弃疾求助,辛弃疾将十分之三的米船给了信州。

    D.辛弃疾很有文才。辛弃疾曾经和朱熹一起在武夷山游玩,并写了《九曲櫂歌》;他的词悲壮激烈,有《稼轩集》流传于世。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欲望陛下深思致盗为由,讲求弭盗之术,无徒恃平盗之兵。

    (2)时枢府有不乐之者,数沮挠之,弃疾行愈力,卒不能夺。

    (3)议者以聚敛闻,降御前金字牌,俾日下住罢,弃疾受而藏之。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请以“我有一个梦想”为题写一篇记叙文或散文。

    要求:

    ①立意自定,不少于 800 字;

    ②不得抄袭;

    ③书写规范,工整。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高考模拟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