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上)期末六安三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5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他退休在家,一下子从紧张工作中_____________出来,反而感到无所事事,百无聊赖,很不适应。

    ②经过几天的_____________,又和病人家属作了充分沟通,吴医生最终否定了治疗小组提出的保守治疗方案。

    ③真理是随着社会的前进而发展变化的,世界上根本不存在什么_____________、永远不变的事物或理论。

    ④这项工程预算十多个亿,我们在设计上必须一丝不苟,否则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后果_____________。

    A.摆脱               深思熟虑               理所当然               不可思议

    B.解脱               深思熟虑               天经地义               不堪设想

    C.解脱               深谋远虑               天经地义               不可思议

    D.摆脱               深谋远虑               理所当然               不堪设想

  • 2、下列有关课内文化常识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四书五经,儒家经典著作的合称,其中“五经”分别指《诗经》《乐经》《尚书》《春秋》和《礼记》。

    ②先,已故的,称呼死者的敬辞。如“先珠大哥”指已经去世的贾珠。

    ③宸翰,皇帝的笔迹。宸,即北极星,代指皇帝。翰,指墨迹、书法。

    ④漏,古代计时器,“待漏”旧指大臣三更前到朝房等待上朝的时刻。

    ⑤炮烙,相传为“邵公速厉王弭谤”中的周厉王设置的一种残酷的刑罚。

    ⑥杜鹃,又名杜宇,相传为古蜀国君主望帝魂魄所化,啼声哀凄动人。

    A.①③⑥ B.②⑤⑥ C.①④⑤ D.②③④

  • 3、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声非加疾也,而闻者      彰:清楚,明白

    B.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师道:从师求学的风尚

    C.位卑则足,官盛则近谀     羞:感到羞耻

    D.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惑:疑惑

  •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值得警惕的是,网络时代的垃圾信息和泡沫书籍偏偏很盛行,导致许多人特别是年轻人,更加倾向于快餐文化和浅阅读,长此以往,并不利于人们精神的成长。        

    ①能训练人们分析、概括、判断和联想的能力

    ②“读书之法”在于“熟读而精思”

    ③为此,我们必须重视深阅读

    ④宋朝朱熹说过

    ⑤深阅读是伴随思考的阅读

    ⑥使人的各种素养在阅读中得到全面提升

    A.④②③⑤①⑥ B.③⑤①⑥④②

    C.④②③⑥⑤① D.③⑥⑤①④②

  • 5、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

    A. 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于是

    B. 连辟公府不 就职,赴任

    C. 衡少善属文 写文章

    D. 律知武不可胁,单于 报告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池莉读《花经》

    池莉

    ①一个人一生可做的事情很多,但世上不知多少聪明人,一生没有搞好一件事。在很长一个人生阶段里,我只长年岁不长心眼,想来真是痴长。

    ②先前,我外婆家屋后有一座大园子,园子里头长满花木蔬菜和中草药,芙蓉花、鸡冠花、桃树、垂柳、小白菜、香葱、车前草、鸡血藤等混长在一个园子,引得蜂来燕往蝶飞蚓爬,使儿时的我玩得十分着迷。

    ③当然,这种私家的园子后来很快就没有了,支援了国家建设。园子变成了一座丝织厂,工厂的围墙抵在我家屋后,整日整夜哐当哐当地响,我不喜欢这声音。从此,我一直心怀渴望,非常非常想养花种草。渴望与日俱增,可多年来就偏是没有机会,既没有自己的住房也没有自己的一寸土地。

    ④十几年熬过去,去年分得一套公寓,奔到阳台上一看,发现竟然留了养花槽。这一高兴,头脑轰地发了热,不知不觉拿业余爱好当了正经事做。一连好些日,提只篮子和小桶,四处挖湖泥。在大大忙了一阵之后,花种上了,草也养上了,菜子也撒上了。然后,抱着肩来来回回欣赏,倒真有一种了却了某个夙愿的感觉。以后每逢出差或笔会,凡遇上奇花异草,都挺执著地弄点回来栽进盆里。家里厨房三天两头做鱼、肉,也常记得将洗鱼洗肉的水倒入花槽。

    ⑤可是到了秋季,结果并不理想。葡萄才结了几颗,花儿没开几朵,从庐山植物园特意带回的碗莲之类也都死了。怎么回事呢?为此,我特意找了《花经》来读,读着读着,心中渐亮。合上《花经》,扔下花铲,淡然一笑:我不再养花了。实际上,《花经》这本厚书我翻来覆去看的只是前面一节:序言。

    ⑥序言里简洁地记叙了本书作者之父黄岳渊先生的一段经历。黄岳渊先生在宣统元年的时候本是一名朝廷命官,斯时年将三十。有一日黄先生想:古人曰三十而立,我该如何立人呢?他想,做官要应付人家,做商呢,又要坑害人家,得做一件得天趣的事才好,才算立了为人的根本,于是,黄先生毅然辞官隐退。他做什么呢?他购买田地十余亩(时田价每亩约二十金),渐扩充至百亩。黄先生从此聚精会神,抱瓮执锄,废寝忘食,盘桓灌溉,甘为花木之保姆。果然,黄家花园欣欣向荣,蒸蒸日上,花异草奇,声名远扬。每逢花时,社会名流裙屐联翩,吟诗作赋。更有文人墨客指点花木,课晴话雨。众人深得启示:既混浊之世,百无一可,唯花木差可引为知已。

    ⑦据说当时的文坛名人周瘦鹃、郑逸梅等人皆为黄先生的花木挚友。黄先生养花养出了精神文明,养出了人间知己,养出了《花经》这等好书,恐怕这才叫养花种草!这才叫做了人生一件事!

    ⑧一件事要做好,岂能凭你心中有一点喜欢?有一点迷恋?三天浇点水,五天上点肥?

    ⑨曾少年狂妄,自以为聪明。把表面的一些由头借来,实际标榜自己为至情至性之人。这也做做,那也试试,好听人评价个多才多艺。近年来国家大兴经济,文人纷纷“下海”,我也曾与人发议论说作家的智商是足够经商的。最近由读《花经》而获顿悟:人的一生只能做一件事。政客们终身搞阴谋,商人们终身搞欺骗,情种终身搞爱情(比如贾宝玉),黄岳渊先生终身搞花草。一生的时间并不多,一生的精力也不多,要搞好一件事实在不容易。用去一生,搞好了一件事,那也就够可以了。世上不知多少聪明人,一生没有搞好一件事。

    ⑩总之,我是不敢再说文人经商之类的话了,也不敢再狂热地养花弄草。就连剪裁时装、研究烹调之类的兴趣也淡了下来,兴致所至,偶尔为之,拿得起,放得下,决不长期牵肠挂肚。傻一点儿,笨一点儿,懒一点儿,冷一点儿,就做一件事——写作,我这一生。

    (有删改)

    1下列对散文文本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认为,自己在很长一个人生阶段只长年岁不长心眼,是因为自己连养花种草都做不好。

    B.本文语言整体朴素自然,在第⑥段叙述黄岳渊先生辞官种花之事时,却多用四字句租文言词语,旨在以凝练典雅的语言刻画黄岳渊先生的高雅形象

    C.文末说“傻一点儿,笨一点儿,懒一点儿,冷一点儿,就做一件事—写作,我这一生”,是说做人糊涂一点,不必赶潮流,反而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向

    D.作者对种花草一事的感情变化经历了未种时的渴望、如愿后的高兴、秋收时的苦恼、彻悟后的淡然的过程。

    2文章第⑦段中说“黄先生养花养出了精神文明”,试结合⑥⑦段概括这种“精神文明”包含了哪些内容。

    3作者翻阅《花经》本是要寻找种花方法的,却转述了“序言”中黄岳渊先生的事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氓》这首诗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批评诗中那个不忠于婚姻的男子。

    (2)荀子《劝学》中的比喻句“____________________”论述如果学习者能做到持之以恒,即使是再艰深的知识也可以学会。

    (3)《荀子·劝学》中运用比喻,形象说明君子博学参省的好处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屈原《离骚》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与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的“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抒写的境遇相似。

    (5)《离骚》中,表明当时社会中的人违背准则,把苟合取悦别人奉为信条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

    (6)《诗经•氓》中运用比兴手法,劝诫女子不要痴迷于爱情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满庭芳①

    苏轼

    蜗角②虚名,蝇头微利,算来著甚干忙。事皆前定,谁弱又谁强。且趁闲身未老,须放我、些子疏狂。百年里,浑教是醉,三万六千场。

    思量,能几许?忧愁风雨,一半相妨,又何须抵死,说短论长。幸对清风皓月,苔茵展、云幕高张。江南好,千钟美酒,一曲满庭芳。

    (注)①这首词大致创作于词人被贬黄州之后。②蜗角:蜗牛角。比喻极其微小。《庄子·则阳》谓在蜗之左角的触氏与右角的蛮氏,两族常为争地而战。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全词由词人“满心而发,肆口而成”,既有议论,又有抒情。词风形象生动。

    B.上阙运用典故发端,不仅是对世俗观念的奚落,也是对蝇营狗苟的尘俗人生的否定。

    C.下阙以高歌结尾,情绪变得豁达开朗,充满了飘逸旷达、超凡脱俗的闲适之情。

    D.本词语言带有口语化的痕迹,似乎毫不经意,然又颇具匠心。

    2本词上阕蕴含作者多种情感,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9、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邵晔,字日华,其先京兆人。唐末丧乱,曾祖岳挈族之荆南谒高季兴,不见礼,遂之湖南。晔幼嗜学,耻从辟署。太平兴国八年,擢进士第,解褐,授邵阳主簿,改大理评事、知蓬州录事参军。时太子中舍杨全知州,性悍率蒙昧,部民张道丰等三人被诬为劫盗,悉置于死,狱已具,晔察其枉,不署牍,白全当核其实。全不听,引道丰等抵法,号呼不服,再系狱按验。既而捕获正盗,道丰等遂得释,全坐削籍为民。晔代还引对,太宗谓曰:“尔能活吾平民,深可嘉也。”赐钱五万,下诏以全事戒谕天下。景德中,假光禄卿,充交址安抚国信使。会黎桓死,其子龙钺嗣立,兄龙全率兵劫库财而去,其弟龙延杀钺自立,龙廷兄明护率扶兰砦兵攻战。晔驻岭表,以事上闻,改命为缘海安抚使,许以便宜设方略。晔贻书安南,谕朝廷威德,俾速定位。明护等即时听命,奉龙延主军事。初,诏晔俟其事定,即以黎桓礼物改赐新帅。晔上言:“怀抚外夷,当示诚信,不若俟龙廷贡奉,别加封爵而宠赐之。”真宗甚嘉纳。使还,改兵部员外郎,赐金紫。初受使假官钱八十万市私觌物及为安抚已偿其半余皆诏除之尝上《宜州山川》等四图颇详控制之要俄判三司三勾院,坐所举季随犯赃,晔当削一官,上以其远使之勤,止令停任。大中祥符初,起知兖州,表请东封,优诏答之。及遣王钦若、赵安仁经度封禅,仍判州事,就命晔为京东转运使。封禅礼毕,超拜刑部郎中。四年,改右谏议大夫、知广州。州城濒海,每蕃舶至岸,常苦飓风,晔凿内濠通舟,飓不能害。俄遘疾卒,年六十三。

    (节选自《宋史·邵晔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初受使假/官钱八十万/市私觌物/及为安抚/已偿其半/余皆诏除之/尝上《宜州山川》等四图/颇详控制之要/

    B.初受使/假官钱八十万/市私觌物/及为安抚/已偿其半余/皆诏除之/尝上《宜州山川》等四图/颇详控制之要/

    C.初受使/假官钱八十万/市私觌物/及为安抚/已偿其半/余皆诏除之/尝上《宜州山川》等四图/颇详控制之要/

    D.初受使/假官钱八十万/市私觌物/及为安抚/已偿其半/余皆诏除之/尝上《宜州山川》等/四图颇详控制之要/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解褐,指脱去平民的粗布衣服,换上官服,入仕为官。用麻葛织品做成的布衣,叫做“褐”。

    B.岭表,岭,特指大庾岭等五岭;表,“外”的意思,指方位上的“南”,领表就是岭南的意思。

    C.三司,古代的官署制度,历代有所不同。宋代的“三司”是指盐铁司、度支司和户部司。

    D.封禅,古代帝王在太平盛世或天降祥瑞时祭祀天地的典礼。“封”“禅”分别为祭地、祭天。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邵晔志在科举,拒绝征聘委任。他幼年就爱好学习,以被官署征聘为耻,凭借考中进士走上仕途,担任过邵阳主簿、大理评事、蓬州录事参军等一系列职务。

    B.邵晔明察案情,深得皇帝嘉许。太子中舍杨全在邵晔发现张道丰等三人被诬陷为强盗实属冤枉的情况下,仍将他们定为死罪;邵晔洞察其情,宋太宗对此赞许。

    C.邵晔安抚交址,谨慎处理边事。他出任交址安抚国信使时,恰逢交址内部发生事变,他将有关情况禀告皇上,皇上充分放权,邵晔恰当地处理了交址事变。

    D.邵晔上勤国务,亦能下忧民事。他任兖州知州,建议皇上封禅泰山,皇帝采纳了他的建议;任广州知州,主持开凿内濠,使海外船舶靠岸时避免飓风之害。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既而捕获正盗,道丰等遂得释,全坐削籍为民。

    (2)晔贻书安南,谕朝廷威德,俾速定位。

    【5】邵晔因何事受到皇帝的处理?又是因为什么得到皇帝的宽恕?处理结果怎样?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遍陇头云。归来偶捻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 这是一首很有意蕴的诗。从这首诗中,人读出了美好的事物就在身边,不能没有发现的眼睛;有人读出了若没有追寻的过程,也许永远学不会珍惜;还有人读出了任何一种成功都并非偶然,除了努力还需要时间的积累;而在人的天性上又往往对自己拥有的视而不见,却努力去追求得不到的,总以为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够不着的才是最亮的。于是,许多人雄心万丈,不辞离乡背井,也要去追寻那遥挂在天际的梦。

    请结合材料写出自己的感悟,标题自拟,立意自选,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50
题数 10

类型 高考模拟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