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上)期末白城三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5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找出与例句中“其”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

    例句:其可忽乎?

    A.吾其还也 B.其孰能讥之乎?

    C.其皆出于此乎? D.君知其难也

  • 2、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若使烛之武秦君,师必退  见:拜见。 B.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然:然而。

    C.且君为晋君赐矣  尝:曾经。 D.阙秦以利晋,君图之  唯:只有。

  •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由于在选材与工艺上独树一帜,郫县豆瓣虽未加香料却香味醇厚、不添油脂却色泽油润,是川味食谱中常用的调味佳品,并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B. 这位名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形成的独特而高超的授课艺术,为不少聆听过他讲课的人们所折服。

    C. 各国经过20多年断断续续地谈判。一份历史性协议终于在法国巴黎诞生。这份协议将为2020年后全国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作出安排。

    D. “天河二号”广泛在基因分析与测序、智慧城市等领域获得应用,成为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劲引擎。

  • 4、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A. 造(chì   盛(   wéi   tāo

    B. 洗(guàn)两   度(cǔn   视(chēn

    C. 懂(měng)贾shè   着(wăn  

    D. 银(zàn   xuè   骡(xùn   烟(juàn

  •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假如有人问我语文是什么,我会高兴地告诉他: ,展开我色彩缤纷的想象; ,牵动我亲临其境的目光; ,教会我寓情于物的感观; ,演绎我字正腔圆的对白; ,美化我独抒性灵的意象。

    ①是天真无邪的童话②是跌宕起伏的戏剧

    ③是情节曲折的小说④是优雅闲适的散文

    ⑤是意蕴悠远的诗歌

    A.①②③④⑤ B.⑤②①③④ C.①③④②⑤ D.⑤②③④①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美美与共

    费孝通

    要想处理好不同文明之间的关系,首要的条件应该是各自能够保持一种平和、谦逊的心态,就是中国古人所谓的“君子之风”。

    我曾提出“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设想。要实现这几句话,还要走很长的路,甚至要付出沉重的代价。比如要做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也就是各种文明教化的人,不仅欣赏本民族的文化,还要发自内心地欣赏异民族的文化;做到不以本民族文化的标准,去评判异民族文化的“优劣”。

    要达到这样的境界并不容易,比如当今世界上许多发展中国家,历史上大多遭受过西方殖民主义的欺凌,这些国家的民众,由于受一种被扭曲的心理的影响,容易产生两种截然相反的倾向:一种是妄自菲薄,盲目崇拜西方;一种是闭关排外,甚至极端仇视西方。目前,这种仇视西方的状况似乎已经酝酿成一股社会潮流。从另一方面说,作为强势文明的发达国家,容易妄自尊大,热衷于搞“传教”,一古脑地推销自己的“文明”,其实这样做会蒙住自己的耳目。中国的历史上,也出现过“盲目崇拜”和“闭关排外”的现象。

    中华文明经历了几千年,积聚了无数先人的聪明智慧和宝贵经验,今天尤其需要下大力气学习、研究和总结。面对今天这种“信息爆炸”、形形色色“异文化”纷至沓来的时代,我们需认真思考怎么办。全盘接受、盲目排斥都不是好的办法,我们应该用一种理智的、稳健的,不是轻率的、情绪化的心态来“欣赏'”它。要知道,不论哪种文明,都不是完美无缺的,都有精华和糟粕。所以对涌进来的异文化我们既要“理解”,又要有所“选择”。这就是我说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

    中国历史上有过这样的例子。唐朝的时候,国家昌盛,经济发达,文化繁荣,引起了邻国日本的关注,日本派人来学习,与唐朝建立了友好关系。他们把唐朝好的东西带回去,丰富了自己的文化。

    这段历史表明,当时的日本人是很有“鉴赏力”的,善于“美人之美”,因此获得了很多文化资源,达到了“双赢”的结果。

    当今地球上的人类,应该比古代人具有更广阔的胸怀、更远大的目光,对于不同文化有更高的鉴赏力,拥有一个与不同文明和睦相处的良好心态。在这方面,我们的先辈留下了许多包含了深刻哲理的宝贵经验。比如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强调的是人们“不应该做什么”,而不是要求人们“应该做什么”;又如“修己而不责人”“退一步海阔天空”等等这样的格言,都包含了克己、忍耐、收敛的意思。

    为了人类能够生活在一个“和而不同”的世界上,就必须提倡在审美的、人文的层次上,在人们的社会活动中树立起一个“美美与共”的文化心态,这是人们思想观念上的一场深刻大变革。在这场变革中,一定会因为不被理解而引起一些人的非议甚至抵制,特别是当触动到某些集团的利益的时候,可能还会受到猛烈的攻击。但是,人类前进的步伐已经迈上全球化、信息化的道路,已经到了一个必须尽快解决全球化和人类不同文明如何相得益彰、共同繁荣的紧要关头,这些抵制和攻击又算得了什么!

    1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只要各自保持一种平和、谦逊的心态,就能够处理好不同文明之间的关系。

    B. 当今世界,许多发展中国家民众仇视西方的状况已经酝酿成一股社会潮流。

    C. 对待外来文化,应先用本民族文化的标准去评判其优劣,然后选取其精华。

    D. 作者认为,“美美与共”设想的实现,可能会受到攻击,甚至要付出沉重代价。

    2下列对文章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进行对比,论证了达到“美美与共”境界的艰难性。

    B. 文章列举了中国历史上日本访唐的例子,论证了达到“美美与共”境界的可能性。

    C. 文章引用孔子的经典名言,意在论证当今地球上的人类应学会克己、忍耐、收敛。

    D. 文章末段先提出做法,再分析困难,最后表明态度,层次清晰,有较强的逻辑性。

    3根据文章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各美其美”,是指欣赏本民族的文化;“美人之美”,是指欣赏其他民族的文化。

    B. “盲目崇拜”“闭关排外”的现象,不仅仅中国有,当今许多发展中国家也存在。

    C. 在全球化、信息化时代,既要积聚先人经验,又要拥有与不同文明和睦相处的心态。

    D. 为了世界的“和而不同”,人类需进行一场社会变革,树立“美美与共”的文化心态。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柳永的《望海潮》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了互文的手法写出杭州百姓祥和欢乐的场景。

    (2)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词人凭吊英雄人物,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只好以一杯清酒祭月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北伐一代兵强马壮,则“_________________”,北伐二代志大事疏,只能“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李清照的《醉花阴》中,借袅袅香烟、阴沉天色写因愁浓而怨天长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追赋暮游

    许月卿

    锡山舟泊似荒村,微服南禅古迹存。

    壁上姓名今已远,碑阴人物了能言。

    薄游草草寒侵袖,远思悠悠风满轩。

    携手出门烟树密,数僧离立语黄昏。

    注:①许月卿在青年时曾怀着报国之心到扬州,投效于名将赵葵幕中,以军功补进武校尉,嘉熙四年之冬,罢武职,离扬州取水路南下。一天黄昏,舟泊无锡,上岸游南禅寺。这首诗是一年以后追写此游之作。②南禅:无锡锡山佛寺名。③离立:相并而立。

    1这首写景记游之作,用平铺直叙的手法依游览顺序写了三个阶段:____________,出寺所见。

    2有人评价首句的“荒”字笼罩全篇,请结合诗句分析诗歌是如何表现“荒”的?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9、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邢峦,字洪宾,河间鄚人也。峦少而好学负帙寻师家贫厉节遂博览书传有文才干略美须髯姿貌甚伟。州郡表贡,为高祖所知赏,常参座席。高祖行药司空府南,见峦宅,遣使谓峦曰:“朝行药至此,见卿宅乃住,东望德馆,情有依然。”峦对曰:“陛下移构中京,方建无穷之业,臣意在与魏升降,宁容不务永年之宅。”高祖谓司空穆亮、仆射李冲曰:“峦之此言,其意不小。”有司奏策秀孝,诏曰:“秀、孝殊问,经权异策,邢峦才清,可令策秀。”

    世宗初,峦奏曰:“臣闻昔者明王之以德治天下,莫不重粟帛,轻金宝。故先皇深观古今去诸奢侈训朝廷以节俭示百姓以忧务日夜孜孜小大必慎。逮景明之初,承升平之业,四疆清晏,远迩来同,于是贡继路,商贾交入,诸所献贸,倍多于常。虽加以节约,犹岁损万计,珍货常有余,国用恒不足。若不裁其分限,便恐无以支岁。自今非为要须者,请皆不受。”世宗从之。

    萧衍梁秦二州行事夏侯道迁以汉中内附诏加峦使持节都督征梁汉诸军事假镇西将军进退征摄得以便宜从事。峦至汉中,白马已西犹未归顺,峦遣宁远将军杨举等领卒六千讨之。军锋所临,贼皆款附。峦之初至汉中,从容风雅,接豪右以礼,抚细民以惠。岁余之后,颇因百姓去就,诛灭齐民,藉为奴婢者二百余口,兼商贩聚敛,清论鄙之。

    延昌三年,暴疾卒,年五十一,上下悼惜之。谥曰文定。

    (选自《魏书·邢峦传》,有删改)

    [注] ①高祖:北魏王朝的皇帝元宏。②萧衍:南朝梁武帝,梁朝的建立者。③夏侯道迁:人名。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峦少而好学/负帙寻师/家贫厉节/遂博览书传/有文才干略/美须髯/姿貌甚伟

    B.峦少而好/学负帙寻师/家贫厉节/遂博览书传/有文才干略/美须髯/姿貌甚伟

    C.峦少而好学/负帙寻师/家贫厉节/遂博览书/传有文才干略/美须髯/姿貌甚伟

    D.峦少而好/学负帙寻师/家贫厉节/遂博览书/传有文才干略/美须髯/姿貌甚伟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故先皇深观古今/去诸奢侈/训朝廷以节/俭示百姓/以忧务日夜孜孜/小大必慎

    B.故先皇深观古今/去诸奢侈/训朝廷以节俭/示百姓以忧务/日夜孜孜/小大必慎

    C.故先皇/深观古今/去诸奢侈/训朝廷以节/俭示百姓/以忧务日夜孜孜/小大必慎

    D.故先皇深观/古今去诸奢侈/训朝廷以节俭/示百姓以忧务/日夜孜孜/小大必慎

    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萧衍梁秦二州行事夏侯道迁/以汉中内附/诏加峦使持节都督/征梁汉诸军事/假镇西将军进退征摄/得以便宜从事

    B.萧衍梁秦二州行事/夏侯道迁以汉中内附/诏加峦使持节都督/征梁汉诸军事/假镇西将军进退征摄/得以便宜从事

    C.萧衍梁秦二州行事夏侯道迁以汉中内附/诏加峦使持节/都督征梁汉诸军事/假镇西将军/进退征摄/得以便宜从事

    D.萧衍梁秦二州行事夏侯道迁以汉中内附/诏加峦使持节都督/征梁汉诸军事/假镇西将军/进退征摄/得以便宜从事

    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帙”是包书的套子,一般用布帛制成,古人把一套书叫作“一帙”。“负帙”即背负书籍,谓游学外地,勤奋读书。

    B.“行药”又称“行散”,是魏晋南北朝时士大夫服药养生、药后漫步以散发药性的一种健康、优雅的生活方式。

    C.“秀才”与“孝廉”并称“秀孝”,是汉以来、隋唐以前荐举人才的两种科目。州举秀才,郡举孝廉。

    D.“蕃”是古代对边境少数民族或外国的称呼,“蕃贡”即外国或外族进献的贡品。“蕃”也通“藩”,如“藩国”。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司空:西周始设,主管土建工程。西汉时改御史大夫为大司空,后称“司空”。也指主管囚徒之官。

    B.明王:佛教用语,古时王爵称号之一。

    C.豪右:汉以右为上,故称富豪家族、世家大户为豪右。

    D.细民:普通的平民。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邢峦少而好学,长而多才,仪表堂堂。州郡上表把他推荐给朝廷,其深受高祖的赏识,常在高祖身边作陪,宠遇过人。

    B.邢峦高屋大宅,行事张扬,颇受猜忌。高祖经过邢宅而心生不满,于是派使者前往试探,更加坚信他心怀不轨。

    C.邢峦才兼文武,见识超群,功勋卓著。他劝谏世宗以德治国、爱民节用,远赴汉中派军队征讨贼兵,为世宗立下了汗马功劳。

    D.邢峦执掌汉中,贪财好货,德行有亏。他诛杀百姓、经商敛财,皆为清正者所鄙视。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张爱玲说:“仪式感能唤起我们内心对自我的尊重,也让我们更认真地去过属于我们生命里的每一天。”

    在新冠肺炎疫情的特殊时期,学校停课不停学,学生们居家学习。虽然学生们家里没有旗台,没有旗杆,也没有五星红旗,但学校依然会组织学生们每周一早上在家举行庄严的云升旗仪式。

    某人吃饭前,总是拿出手机对饭菜拍照,有人说她是让手机先“吃”菜,她说:“你们懂什么,这叫仪式感!”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怎样的感触和思考?请你综合以上材料内容及含义,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议论文。要求: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50
题数 10

类型 高考模拟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