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130篇,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后期约三千年的历史。
B.《汉书》是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记述了自汉高祖元年至王莽地皇四年约230年的历史。
C.《后汉书》由我国南朝刘宋时期的历史学家范晔编撰,是一部记载东汉历史的纪传体史书,“二十四史”之一。是继《史记》、《汉书》之后又一部私人撰写的重要史籍。
D.“前四史”是“二十四史”的前四部史书,指《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2、下列加点字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伐齐,大破之:攻克,打败相如因持璧却立:后退再迁为太史令:复,又
B.永和初,出为河间相:出京任职恐前语发:被揭发若知我不降明:好像
C.衡少善属文:连缀,写作宦官惧其毁己:说坏话副有罪,当相坐:连坐治罪
D.如惠语以让单于:责备阴知奸党名姓:暗中虞常果引张胜:延请
3、下列关于《红楼梦》中“探春”的解说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贾母因贾赦强娶鸳鸯的事当众责怪王夫人,薛姨妈、李纨、凤姐等人皆不作声,只有探春出头为王夫人申辩,让贾母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可见探春为人圆滑,只要有机会就想着讨好王夫人。
B. 王熙凤身体亏虚,王夫人命探春和李纨、宝钗理事。适逢赵姨娘的兄弟去世,李纨想依袭人母亲之例给四十两,却被探春驳回,只给了二十两,可见探春不承认赵姨娘为生身之母,为人凉薄。
C. 探春理家之初就发现贾府账目中存在重复支取的现象,如贾环贾兰上家学的银子,姑娘们的脂粉银子等,她蠲免了这些银子,节省了贾府开支,却也得罪了一直理家的王熙凤。
D. 抄检秋爽斋时,邢夫人的心腹王善保家的以为探春恼凤姐,本想作势献好,拉起探春的衣襟,故意一掀。结果探春登时大怒,打了王善保家的一巴掌,却得了凤姐微妙的赞许。
4、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鲁迅一生创作了三个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小说《祝福》选自《彷徨》。海明威是美国现代作家,其代表作《老人与海》的主人公叫格里高尔。
B.李白与杜甫齐名,杜甫曾经说他“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相传白居易读罢《蜀道难》,称李白为“谪仙”。
C.韩愈在文学上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强调继承我国古典诗歌的现实主义优良传统,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
D.孟子继承和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提出了“仁政”思想,被后人称为“亚圣”,主张性善论;荀子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一个代表人物,主张性恶论。
5、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我们一般所说的“诗经六义”指“风”“雅”“颂”“赋”“比”“兴”。
B. 《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共三百七十多句,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楚辞》为西汉刘向所辑,收录了战国时期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
C. 癸丑、壬戌、戊申,为古时天干地支纪时的术语,可以用来纪时、纪日、纪月和纪年。癸丑年的下一年是甲寅年。
D. 《巴黎圣母院》集中体现了雨果的“美丑对照”原则。爱斯拉达的美貌与卡西莫多的丑陋,她的善良与弗比斯的狠毒,她的钟情与弗罗洛的轻薄,都形成了极为明显的对比。
6、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
一带一路很多国家处在全球最为严重的争端地带。其中中东中亚段国家都不是单一民族或单一教派的伊斯兰国家,而是多民族多教派的国家。从古丝绸之路的地理分布看,沿线各个国家虽有自身的文明传统,但是以中巴经济走廊文明圈为核心的一带一路文明圈是一个没有太多异质文明的组合体。包括中国、印度、巴基斯坦等在内的广大丝绸之路国家都是非西方文明国家,这些国家都强调文化的亲缘性和共同的历史命运。
由于一带一路文明圈是一个独特的跨多种文化的文明体系,所以它需要一个具有包容性和普遍性的意识形态支撑,这里的包容性和普遍性指政治和文化多极化并尊重历史和传统。一带一路文明圈不从单一的意识形态和宗教出发,不鼓励引发冲突和暴力的二元对立的意识形态。一带一路文明圈只有回归复兴古丝绸之路多样化的文化,才会平等相待、相互尊重、和平共处,才不会发生文明的冲突,从而保证一带-路的安全畅通。
中国需要通过一带一路文化的建设,造就一个与一带一路基础设施规划和贸易大道规划相适应的文化共同体。在这个文明圈肉,最大限度地激发不同文化、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和部落的认同感、凝聚力、自尊心和创造力,整合丝绸之路文明圈内的无限资源,让一带一路的建设成果惠及丝绸之路文明圈的全体人民。未来由中国这样一个以多元性为特征的文化强国主导的一带一路文明圈应该是文化交融共生的,即既保持文化差异,又能在文化多样性中和谐相处。
在一带一路文明圈建设中,中国要自觉防止搞新殖民主义文化,避免引发新的文明冲突。一带一路的核心区是伊斯兰文明带。中国要慎用西方的黑白分明敌我分明的一神教思想意识形态,避免重蹈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与伊斯兰世界文明冲突的覆辙。中国要用一种平等和包容的态度跟一带一路国家进行近似或共性文化圈的探索,挖掘和讲述中国与文化圈内国家在文化宗教.上的密切交往和相互学习的故事,让中华文化与沿线国家近似的共生的或共性的文化创造性地进行大融通,共同营造一带一路文明圈。
做一带一路的文化项目,政策制定者一定要接地气,不能只依教科书和媒体所给的角度来看世界,要学习站在当地人的立场来了解他们所看到的世界。中国媒体在宣传报道一带一路时,需要一个谦卑的态度。中国长久以来总是以世界大国自居,不论是过去还是现在。然而我们需要学习古人法显、玄奘的精神,怀着谦卑的心态,去尊重传播各地文明,不是盲目的自信自大。一带一路上的很多国家,历史上多次被其他民族征服和同化,近代被西方国家殖民或半殖民。这些国家对外来民族在经济.上文化上的突然涌入很敏感。因此在一带一路文化传播中,我们一定要让当地人看到一带一路不是来征服的,不是来殖民的,而是伟大的丝绸之路精神的复兴。
【1】下列关于一带一路“文明圈”的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古丝绸之路沿线各个国家有自身的文明传统,所以以中巴经济走廊文明圈为核心的一带一路文明圈就是-一个没有太多异质文明的组合体。
B.一带一路文明圈里包括中国和印度等在内的广大丝绸之路国家,都是非西方文明的国家,这些国家都更强调文化的亲缘性和共同的历史命运。
C.由于一带一路文明圈是一个独特的跨多种文化的文明体系,所以此文明圈需要一个政治文化上多极化的尊重历史和传统的意识形态的支撑。
D.一带一路文明圈既不从单一意识形态和宗教出发,又不鼓励引发冲突和暴力的二元对立的意识形态,强调回归复兴古丝绸之路多样化的文化。
【2】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在一带一路文明圈建设中中国要自觉防止搞新殖民主义文化而引发新的文明冲突,要慎用西方的黑白分明敌我分明的-.神教思想意识形态。
B.最大限度地激发不同文化、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和部落的认同感、凝聚力、自尊心和创造力,就可让一带一路的建设成果惠及丝绸之路文明圈的全体人民。
C.做一带一路的文化项目时政策制定者要学习站在当地人的立场上来了解他们所看到的世界,中国媒体在宣传报道的时要有-一个谦卑的态度。
D.一带一路上很多国家对外来民族经济文化的突然涌入很敏感,因此在文化传播中我们一定要让当地人看到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精神的复兴。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一带一路很多国家处在全球最为严重的争端地带,其中中东中亚段国家发生争端的根本原因就是这些国家为多民族的多教派的国家。
B.不论是过去还是现在中国长久以来总是以世界大国自居,现在我们要宣传古人法显与玄奘怀着谦卑心态去尊重传播各地文明的做法,就可避免自居为世界大国的心态。
C.中国用平等包容态度挖掘讲述中国与文化圈内国家在文化宗教上的密切交往和相互学习的故事,就能与之共同营造一带一路文明圈。
D.未来一带一路文明圈由以多元性为特征的文化强国中国主导,文化交融共生应表现为既保持文化差异又能在文化多样性中和谐相处。
7、补写出下列句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蜀道难》写出蜀道中急流奔涌、瀑布飞泻、水石激荡、山谷轰鸣情景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
(2)《琵琶行》中表现琵琶女与作者自己的不幸身世,进而表达互相同情的深厚情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3)《锦瑟》一诗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抒发了“此情”的无尽怅惘。别说现在追忆,就是当时就已经无尽的怅然若失了。
(4)荀子《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意为木材经过墨线比量就会变直,金属靠近磨刀石就会变得锋利。
(5)《过秦论》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象地描写秦始皇派遣得力将领、士兵守卫要塞,盘问过往行人情景。
(6)《师说》中韩愈认为 “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7)《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表现周瑜沉着应战、指挥若定并大败曹军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
(8)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描写百姓在北魏太武帝行宫旧址频繁迎神赛社的欢乐场面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
(9)苏轼《定风波》词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风雨途中,词人不仅毫不在意雨骤风狂,并吟诗长啸的洒脱情怀。
(10)李清照《醉花阴》中,描写作者傍晚赏菊饮酒,幽香萦绕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浣溪沙·丙辰岁不尽五日,吴松作①
姜夔
雁怯重云不肯啼,画船愁过石塘西,打头风浪恶禁持。
春浦渐生迎棹绿,小梅应长亚②门技,一年灯火要人归。
【注】①丙辰岁不尽五日:意为丙辰年还有五日就结束了。吴松,今上海一带,距词人家杭州已近②亚:接近。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雁重云不肯啼”首句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长空彤云密布,大雁因要穿越浓云回归故乡而紧张胆怯,不肯啼叫,营造了紧张压抑的气氛。
B.“画船愁过石塘西”,句中着一“愁”字,便似乎此一只画船,是载了满船清愁而行,表达了作者急切归家却遇到阻碍的愁苦之情
C.“打头风浪恶禁持”,恶,猛,厉害;满河风浪,猛打船头,阻挡词人归路,是词人愁的原因之一。
D.词的上片写雁怯重云,画船载愁,风浪打头,自己回家路途艰难,奠定了全词惨淡沉重的感情基调。
【2】清代评家陈廷焯在谈论诗歌创作时说,感情“皆可于一草一木发之。而发之又必若隐若现,欲露不露,反复缠绵,终不许一语道破”(《白雨斋词话》)请借此分析这首词的下阕是如何表达感情的。
9、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何攀,字惠兴,蜀郡郫人也。仕州为主簿。刺史皇甫晏为牙门张弘所害,诬以大逆。时攀适丁母丧,遂诣梁州拜表,证晏不反。故晏冤理得申。王濬为益州,辟为别驾。濬谋伐吴,遣攀奉表诣台,口陈事机,诏再引见,乃令张华与攀筹量进时讨之宜。濬兼遣攀过羊祜,面陈伐吴之策。攀善于将命,帝善之,诏攀参濬军事。及孙皓降于濬,而王浑恚于后机,欲攻濬。攀劝濬送皓与浑,由是事解。
除廷尉。时廷尉卿诸葛冲以攀蜀士,轻之,及共断疑狱,冲始叹服。迁散骑侍郎。杨骏执政,多树亲属,厚封赏,欲以恩泽自卫。攀以为非,乃与石崇共立议奏之,奏曰:“今承洪基,此乃天授。至于班赏行爵,优于泰始革命之初,不安一也;今恩泽之封,优于灭吴之功,不安二也;今之开制当垂于后若尊卑无差有爵必进数世之后莫非公侯不安三也。臣等敢冒陈闻。窃谓泰始之初,及平吴论功,制度名牒,皆悉具存。纵不能远遵古典,尚当依准旧事。”帝不纳。
后杨骏反,以豫诛骏功。封西城侯,邑万户,赐绢万匹。攀固让所封户及绢之半,余所受者分给中外宗亲,略不入己。征为扬州刺史,在任三年,迁大司农。转兖州刺史,加鹰扬将军,固让不就。太常成粲、左将军卞粹劝攀莅职,中诏又加切厉,攀竟称疾不起。及赵王伦篡位,遣使召攀,更称疾笃。伦怒,将诛之,攀不得已,扶疾赴召。卒于洛阳,时年五十八。
攀居心平允,莅官整肃,爱乐人物,敦儒贵才。为梁、益二州中正,引致遗滞。巴西陈寿、阎义皆西州名士,并被乡闾所谤,清议十余年。攀申明曲直,咸免冤滥。攀虽居显职,家甚贫素,惟以周穷济乏为事。子璋嗣,亦有父风。
(选自《晋书·何攀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今之开制/当垂于后/若尊卑无差/有爵必进数世/之后莫非公侯/不安三也
B.今之开制当/垂于后若尊卑/无差/有爵/必进数世之后/莫非公侯/不安三也
C.今之开制/当垂于后/若尊卑无差/有爵必进/数世之后/莫非公侯/不安三也
D.今之开制当/垂于后若尊卑无差/有爵必进数世/之后莫非公侯/不安三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牙门与牙旗一样,源起都有古人借猛兽利牙的图案彰显荣耀和威武之意。
B.丁母丧是指遭逢母亲丧事。旧制,父母死后,子女要守丧,谓之“丁忧”。
C.征、辟指征召布衣出仕,与“察茂才”“举孝廉”一样,是自上而下选拔官吏的制度。
D.乡、闾在古代各指一种行政区域名,合在一起还可以泛指家乡故里、父老乡亲。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何攀担任别驾之时,不仅奉王濬之命带着奏章前往中央,与张华商量伐吴事宜,还又前去拜访羊祜,面陈讨吴之策,他的才能赢得皇帝嘉许。
B.何攀与石崇共同弹劾杨骏,认为其赏赐封爵不应厚于本朝开国之时,不应高于对灭吴功臣的封赏,即使不能遵循远古典制,也应当依照先例。
C.何攀为官严肃,曾任廷尉、刺史、大司农等职,却坚决推辞了充州刺史之职,后带病应召,是为篡位的赵王司马伦所迫,实属无奈之举。
D.何攀正直爱才,不仅任梁州、益州中正之时引荐被埋没的人才,而且还勇于辩明曲直,为刺史皇甫晏以及西州名士陈寿、阎义洗清了冤枉。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时廷尉卿诸葛冲以攀蜀士,轻之,及共断疑狱,冲始叹服。
(2)攀固让所封户及绢之半,余所受者分给中外宗亲,略不入己。
10、请以“乐在其中”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综合运用表达方式 ②内容具体,情节有波澜 ③至少用上两种修辞 ④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