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各句中有反义词的一项是( )
A.临走时明知道这比拟相当轻率,但还是忍不住要粗略地试探一下他的意见。
B.他稍微阖一阖眼睛,燃起烟在喧闹黎明来临之际寻找片刻的宁谧。
C.在大路干涸的车辙里有一条被雨水冲刷的小鱼。
D.女儿像云霞般轻盈,体态婀娜。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针对网友用恶搞的方式杜撰名人名言,最近上线了“鲁迅博物馆资料查询在线检测系统”,网友可以通过检索“鲁迅说过的话”,查看名言是否为鲁迅所说。
B. 五一假期,在人从众的峨眉山景区,一位年近六十多岁的男子,用滑竿把97岁的母亲抬上了峨眉山金顶,这份孝心让众人感动。
C. 最近,微信在“允许朋友查看朋友圈的范围”中新增的“最近一个月”,网友纷纷点赞:三天嫌少,半年嫌多,一个月刚刚好。
D. 德云社演员发起“水滴筹”的事件引发广大市民热议,随后水滴筹平台发表声明提醒大家,是否资助取决于个人意愿,平台并不能保证信息的完全真实。
3、下列对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太守,郡的最高长官。秦时称“守”,汉景帝更名为太守,后为州郡长官的敬称。
B.刺史,始为派出巡行郡县的监察官,后成“州”级最高行政长官,曾改称“牧”。
C.食邑,古代卿大夫世代以采邑为食禄,故称食邑。邑,诸侯分给卿、大夫的封地。
D.流刑,指把罪犯押解到边远地方服劳役或戍守,永远不得离开该地区的刑罚。
4、下列句中对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而收系张胜 收:逮捕 单于使使晓武 晓:告知
B.谋杀近臣,当死 当:应当 乃幽武置大窖中 幽:囚禁
C.劾大不敬 劾:揭发 加以老母系保宫 系:关押
D.会论虞常 论:讨论 自分已死久矣 分:断定
5、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 星期天是我的20岁华诞,我准备明晚邀请几位好友一起庆祝,到时,请你屈驾光临。
B. 日前丢失支票,蒙您及时送回,感激不尽。明天我将于百忙中专程前来致谢,请在家等候。
C. 对于有兴趣投资农家乐建设的人,我们将鼎力相助,提供咨询服务。
D. 奉上拙著一本,鄙人才疏识浅,书中谬误甚多,特此敬请斧正。
6、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在城里放羊
沈俊峰
我也吃惊,怎么在城里放起羊来了。
我住的地儿是五环外,门前有一条古老的河。我喜欢绕河散步,从河这边散到河那边,再散回到河这边。
河那边有一座园子,我爱去那园子。一大片林子,高耸挺拔的,低矮粗壮的,皆蓬勃茂盛。尤其是那一小片松树,弯曲虬劲,枝干粗壮,虽不高大,却透着灵气,透着青春的光彩。紧紧聚拢的松针,根根向上,像是把日月精华都修炼成了内心的强大。这样的松,一看便知是从南方北漂来的,正像我这个南方来的游子。
步入那片松林,我会独坐或静站一会,听松毛拔节或落下.那些细微的声响,心有灵犀才听得灵动,像冬夜的落雪。离开的时候,再贪婪地深吸几口那熟悉的松脂的淡香,真是一种奇妙的享受。
进城这么多年了,还忘不了城外的陈年旧事,且沉淀成了一首只有自己才懂的深情的歌。当年一心向城,为什么被城浸泡了这么多年,反而怀念起了当初?假如至今尚没进城,是否仍然会站在 高冈唱着深情的恋歌?呵呵,我这一颗心,究竟该如何安放才能心安意满呢?难道城与乡是我宿命的鱼和熊掌吗?
我就是在那个圆子碰到羊的。迎面来了一群羊,真的是羊。
羊从我身边安详地走过。羊和这繁华的都市联系在一起。
我有点懵,一时间竟无法将这些羊和这繁华的都市联系在一起。
园子的一角,有一片低接的房屋,像简易房,常见党园林工人穿着黄马甲、扛着铁税之类的工具出入,也有一些小汽车来往停靠在那里,房屈间腺的空地上,有零里几片来地,种了菜,还有几棵玉米。羊就是从那片房屋深处走出来的。
我莫名兴奋起来。
我坐在河沿呆呆地看羊。一只肥硕的母羊领头,跟着一只壮硕的公羊,几只小些的随着往前走,俨然一个小群体。羊兴致勃勃下到河滩上,边走边啃肥嫩的荒草。我突然就有了一个欣喜的念头,放羊真是一件幸福的事。
但是当初我并没有感到幸福。有那么几年,家里养了两只山羊,雪白雪白的。后来,下了一只羊羔,最多的时候好像有四五只。我先是兴奋,割草喂它们,但那种兴奋劲儿渐渐地消失了,甚至成了精神的负担。为什么其他同学可以尽情地玩,我却要放羊?我成了可怜的另类。独一无二没有让我自豪,却让我痛苦,甚至自卑。那是一种心灵的折磨。我无法释然,无法违拗,幼小的心灵在痛苦中挣扎。后来,我想出了一个高招,将羊放上门前一座绿植覆盖的小山,让它们每天都像是在大自然中吃着丰盛的自助餐,然后酒足饭饱地下来。山羊温驯懂事,通“情”达“理”,按部就班,从来没有试图逃跑过。有时候,我将它们拴在山脚下,便不管不问。它们一边看着行人,一边悠然自得地反刍,山羊胡子抖一抖的。
它们的乖巧和温驯给了我莫大的安慰。其实,即使没有那种心灵的纠结,我也是不会忘记那段经历的,哪个孩子不喜欢温善的动物呢?我想说的是,世间事,无法忘记的多是痛的经历,于我而言,羊的记忆更深刻一些罢了。
自从看到那群羊,再散步,我都会在河沿上坐一会,看羊或等待它们出来。时过境迁,当年放羊的痛已经烟消云散,成了五彩的温暖。羊们悠闲,也慌张,争先恐后往前跑,争那一口青草。羊肚已经发黄,也没人洗。呵,看羊成了我的固定节目,就像是我在放羊似的。放羊非要拿着一根鞭子吗?①心和目光不是最温柔的鞭子吗?不经意间,那些雪白的羊会在我的脑际亮亮一闪,让我亮堂一阵子。
很奇怪,在高楼大厦的空隙,我总是能够寻找到逝去的柔软和温情。这是我待在城里的理由和支撑吗?我喜欢城,却总是想着飞离。我享受着城的繁华,却总是情不自禁地灵魂背叛。这是城的魅力和风情,也是我的痛苦和幸福。对城,我崇拜,却也是爱恨交加。这便是一颗俗世尘心的纠结和痛苦吧?
城是一个让人容易忆旧的地方。忆旧,并非就是想回到过去。一个人的“从前”应该是“现在”的按摩器,是“现在"的肥沃土壤,为“现在”生长出前行的力和勇。
有人说,沉溺于过去的烟雨是懦夫,勇敢的人只会往前。但是,我还是喜欢在城里放羊,放羊让我心安和开阔。其实,就是真的给我群羊,我肯定也放不了,因为我的双脚早已习惯了坚硬的钢筋水泥混凝土。我呆呆地看着那群羊,我无法将那群羊从脑海中抹去,就像一个跳跃的音符,一枚金黄的落叶。而且,我竟然在某一天有了吃惊的发现,②从我进城的那一天起,我就一直在放羊了。放羊时,天空总是那么高远。
初冬的阳光,温暖地照着.
【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在写看到羊之前先写了在小松林里的奇妙感受,为下文对放羊的描写和感悟做了铺垫。
B.作者发现城里有人放羊,先是吃惊,有些懵,然后莫名兴奋欣喜起来,感到放羊是件幸福的事儿。
C.文章插叙了一段自己小时候放羊的经历,体会到了羊的乖巧和温驯后,作者自此不再痛苦和自卑。
D.文章使用了比喻、拟人,细节描写等多种手法,生动地描写了羊的神态和自己对放羊的独特感受。
【2】结合上下文,分析图中横线句①的表达效果和句②的含义。
①心和目光不是最温柔的鞭子吗?
②从我进城的那一天起,我就一直在放羊了。
【3】作者说:“我这颗心,究竟该如何安放才能心安意满呢?”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作者是如何安放自己的一颗心的。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老子》中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在《劝学》中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师说》中总结“师道不复”的原因,揭示士大夫不愿从师心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白居易《琵琶行》中,用鸟语和流水声来生动状写琵琶声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各题。
渡易水①
(明)陈子龙
并刀②昨夜匣中鸣,燕赵悲歌最不平。
易水潺湲云草碧,可怜无处送荆卿。
出塞③
(清)徐锡麟
军歌④应唱大刀环⑤,誓灭胡奴出玉关。
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
(注)①《渡易水》,公元1640年,女真族统治者对明王朝虎视眈眈,国内义军风起云涌,威逼京城。陈子龙过易水赴京,写下此诗。②并刀:并州刀,以锋利著名的宝刀。③《出塞》,作者北上游历,在吉林、辽宁一带察看形势,有许多感想,写就此诗。④军歌:高唱赞歌,慷慨从军。⑤大刀环:战刀柄上有环,“环”和“还”谐音,喻胜利而还。
【1】下列对陈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全诗情怀激荡,苍凉沉痛,表现出诗人崇高的民族气节,是一首爱国诗作。
B.诗人由易水想到英雄荆轲,想到他的赴死壮举,奋发向上之豪情油然而起。
C.当时统治者醉生梦死,置国家安危于不顾,诗人对此用“可怜”表示惋惜。
D.女真入侵,国家危机四伏,却无“荆轲”挺身救国,这是这个时代的悲哀。
【2】这两首诗均为爱国诗,开头两句使用的表现手法是否相同?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9、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赵普字则平,幽州蓟人。太祖拔滁州,宰相范质奏普为军事判官。太祖尝与语,奇之。时获盗百余,当弃市,普疑有无辜者,启太祖讯鞫之,获全活者众。太祖领同州节度,辟为推官。及受禅,以佐命功,授右谏议大夫,充枢密直学士。五年春,加右仆射、昭文馆大学士。俄丁内艰,诏起复视事。遂劝帝遣使分诣诸道,征丁壮籍名送京师,以备守卫;诸州置通判,使主钱谷。由是兵甲精锐,府为充实。普为政颇专,廷臣多忌之。时官禁私贩秦、陇大木,普尝遣亲吏诣市屋材,联巨筏至京师治第,吏因之窃货大木,冒称普市货鬻都下。权三司使赵玭廉得之以闻。太祖大怒,促令追班,将下制逐普,赖王溥奏解之。开宝八年,出为武胜军节度、检校太尉兼侍中。帝作诗以饯之,普奉而泣曰:“下赐臣诗,当刻石,与臣朽骨同葬泉下。”帝为之动容。翌日,谓宰相曰:“普有功国家朕昔与游今齿发衰矣不容烦以枢务择善地处之因诗什以导意普感激泣下朕亦为之堕泪”时枢密副使赵昌言与胡旦等厚善。会旦令翟马周上封事,排毁时政,普深嫉之,奏流马周,黜昌言等。郑州团练使侯莫陈利用骄肆僭侈,大为不法,普廉得之,尽以条奏,利用坐流商州,普固请诛之。淳化三年春,以老衰久病,令留守通判刘昌言奉表求致政,中使驰传抚问,三上表乞骸骨。拜太师,封魏国公,给宰相奉料,令养疾,俟损日(注)赴阙,仍遣其弟赍诏书赐之。七月卒,年七十一。
(节选自《宋史·赵普传》)
(注)损日:病情减轻的时候。损,疾损,病情减轻。
【1】下列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启太祖讯鞫之 鞫:审问。
B.冒称普市货鬻都下 鬻:卖,出售。
C.权三司使赵玭廉得之以闻 廉:察考,访查。
D.利用坐流商州 坐:因为。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普有功国家/朕昔与游/今齿发衰矣/不容烦以枢务/择善地处之/因诗什以导意/普感激泣下/朕亦为之堕泪/
B.普有功国家/朕昔与游/今齿发衰矣/不容烦/以枢务择善地处之/因诗什以导/意普感激泣下/朕亦为之堕泪/
C.普有功国家/朕昔与游/今齿发衰矣/不容烦以枢务/择善地处之/因诗什以导/意普感激泣下/朕亦为之堕泪/
D.普有功国家/朕昔与游/今齿发衰矣/不容烦/以枢务择善地处之/因诗什以导意/普感激泣下/朕亦为之堕泪/
【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受禅是我国上古时期推举部落首领的一种方式,也指王朝更迭时新皇帝承受旧帝让给的帝位。
B.丁内艰是我国古代的丧制名,也称丁母忧。凡儿子遭母丧或承重孙遭祖母丧,均称丁内艰。
C.致政指官吏将执政的权柄归还给君主,即辞官退休,类似名称还有致事、致仕、乞骸骨等。
D.太师,与太傅、太尉合称“三师”或“三公”,是作为最高荣典以示恩宠,并无实职。
【4】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赵普颇受重用。宋太祖攻克滁州时,赵普被保奏为军事判官;太祖兼任同州节度使,他被征召为推官;后又被太祖授予右谏议大夫等职务。
B.赵普精于吏治。他在右仆射、昭文馆大学士任上时,曾劝谏宋太祖派遣使者到各路征调丁壮守卫京城,并在各州设置通判主管钱粮,收效显著。
C.赵普因事遭斥。官府禁止私贩秦陇两地木材,普却派亲信购买木材运到京城盖房,并趁机贩卖木材,皇帝听后大怒,赵普险遭贬黜。
D.赵普嫉恶刚直。胡旦让翟马周上密奏诽谤时政,赵普上奏流放翟马周,贬黜赵昌言等;赵普将侯莫陈利用的违法活动逐条上奏,使他获罪。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和课本中的重要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给宰相奉料,令养疾,俟损日赴阙,仍遣其弟赍诏书赐之。
(2)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过秦论》)
(3)汝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汝为见?(《苏武传》)
(4)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10、阅读以下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材料一:近期,包括一线城市的许多城市,纷纷出台政策,降低大学生落户准入门槛,一场轰轰烈烈的人才抢夺大战开始了。有人叫好,但也有人反对,认为抢夺人才终非上策,还是自己培养人才为好。
材料二: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海外人才回国创业的优惠政策,大量人才纷纷回国报效国家。许多地方政府都建立了人才储备库,储备了大量后备人才。但也有部分人才因为环境不适合自己、不能尽快得到重用、施展才华、英雄无用武之地而黯然离去。
材料三:有人认为,人才应该是多元的,普通劳动者也是人才。许多大国工匠在平凡的岗位上创立了非凡的业绩,他们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但也有人认为,科学家、工程师一类的人才是人才,才值得尊重,工匠一类的人算不上人才。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思考和联想,请选择一个角度谈谈你的看法。
要求: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