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上)期末牡丹江三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5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句子中,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以其无礼于晋 B.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C.夫晋,何厌之有 D.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 2、下列加点的实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祸(解除) 五人之死(与……作比较)

    者必弹冠(洗头) 不名节(顾惜)

    B.例送死(类于) 王无人(一定)

    又有剪发门(塞住) 余扃而居(窗户)

    C.之有(满足) 刑人如恐不(禁得住)

    时北兵已修门外(危急) 以其所为(表扬)

    D.予志焉(悲叹) 人犬豕鸡豚(偷盗)

    子无怒(愿,请) 而刘夙疾病(缠绕)

  •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日前,记者采访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钱七虎教授,钱教授面对这一最高荣誉安之若素,表示将继续走好自己的科研道路。

    B.文化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是学校吐故纳新、转型发展的精神原动力,所以,涵养学校的文化底蕴是提升学校办学品位的重要举措。

    C.为了能够更好地熟悉该村的情况,扶贫工作组不顾夏日的酷暑,多次走到田间地头,不厌其烦地询问当地村民的生产生活情况。

    D.领导者是团队的核心,不仅要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而且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还要善于听取队员的意见,万不可师心自用

  • 4、下面的句子句式不同于其他的是( )

    A.假借于藏书之家 B.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C.亮见权于柴桑 D.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 5、下列各句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A.痛定思痛,痛何如哉!

    译文:痛苦过去以后,再去追思当时的痛苦,那是何等的悲痛啊!

    B.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

    译文:从这五个人的死看来,轻重的差别到底怎么样呢?

    C.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

    译文:我们社里那些道德品行可以作为读书人的表率的人,替他伸张正义。

    D.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译文:那么胜负存亡的命数,如果和秦国相较量,或许没有那么容易判断。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各题。

    《红楼梦》的开篇神话

    《红楼梦》是由一个神话故事开端的。说的是大荒山无稽崖下,有一块女娲补天时未被采用的石头,幻化为神瑛侍者,每天用甘露浇灌三生石畔上的一颗绛珠仙草,后来仙草修成女身,愿把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的情。因此一事,便引出一部悲金悼玉的《红楼梦》来。

    故事虽然说来荒唐无稽,但是任何神话都有其尘根俗缘。曹雪芹编造的这个神话故事,毫无疑问也是有其现实的基础的。那么,《红楼梦》中的这块顽石,到底生于何方何地呢?作者说是本于“大荒山,无稽崖”,用脂砚斋的话来说,就是“荒唐也,无稽也”,亦即是无可稽考之处。在我看来,这是作者和批者有意让人处于扑朔迷离之中,它应当是真有其处的。依据相关材料揆情度理,我认为,它应当是我国东北部的长白山。在远古时代,人们便称此为“大荒山”。我国第一部地理学著作《山海经》中记载:“大荒之中有山,名不咸,在肃慎之国。”肃慎,位于我国东北的东北部;不咸,蒙语即神仙的意思;不咸山,即仙山。长白山天池之畔有一天豁峰,山峰形状奇特,山石巨大,其中最大的一块,便名曰“补天石”。  

    “绛珠仙草”又是什么呢?我认为,它即是长白山上的名贵特产人参。人参常被称它为“神草”或“仙草”,长着对生的绿叶,绿叶中间挺立着一株长长的花柱,柱上结着一串串红宝石似的珠果,颜色绛红绚丽,形状如同南国红豆,晶莹剔透。这样看来,这个“绛珠仙草”不是人参又是什么呢?

    “神瑛侍者”呢?他似是“神鹰”的谐音。很早以前,满人中间流传一个神话:有三个仙女在长白山天池里洗澡,有一只神鸟(也有称说神鹰的)噙来一颗绛红的仙果放到最小的仙女佛库伦的衣服上,仙女吞下红果后生个男孩,便是清世祖先布库里雍顺。因此,神鸟(或神鹰)与绛红朱果的兰因絮果,恩恩怨怨,早就缔结在三生石畔了,曹雪芹只不过是将其巧妙地改造了一番,且完全不露一点痕迹。

    为什么曹雪芹要用这么一个神话故事,来牵引出这部百年望族的兴衰史呢?曹雪芹先人早在明万历年间迁居沈阳附近,加入旗军正白旗。他们为清室开创基业,屡立卓越功勋。因此曹雪芹用这么一个神话故事开篇,这与他绵绵不绝的寻根怀旧思绪有着直接的关系。曹雪芹生于末世,当年随同清室一同入关的八旗子弟,个个都是声名显赫,唯独他结庐在荒凉的西郊荒野村,穷困潦倒,怎能不产生“娲皇只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单单剩下一块未用”的慨叹呢?

    曹雪芹在一首《画中诗》中说:“爱此一拳石,玲珑出自然。溯源应太古,堕世又何年?有志归完璞,无才去补天。不求邀众赏,潇洒做顽仙。”这里明明点出这块顽石的来历,它的根源本来尊贵,详溯其源当是出自太古的大荒山(即长白山)山巅,遥想当年是何等的荣耀,只是今日才蒙蔽尘埃,埋没于蓬蒿之中。现虽欲返璞归真,但又不能去攀结那些豪门权贵,只能是“自怨自愧,日夜悲哀”而已!并与万般无奈之中,才求诸于笔墨文字,冀图得到诸如空空道人之类的人去传述其一番历历可数的心迹罢了。

    (摘编自《红楼梦的开篇神话》)

    1下列说法不符合本文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A. 本文作者这样认为,《红楼梦》开篇神话故事中,女娲补天时未被采用的石头出自长白山无稽崖下。

    B. 《红楼梦》开篇神话故事中的“绛珠仙草”, 本文作者认为即是长白山上的名贵特产,被人们称为神草或仙草的人参。

    C. 《红楼梦》开篇神话故事中的“神瑛侍者”,本文作者认为“神瑛”似是“神鹰”的谐音。

    D. 曹雪芹先人早在明万历年间迁居沈阳附近,加入旗军正白旗。《红楼梦》的开篇神话故事表现了曹雪芹绵绵不绝的寻根怀旧思绪。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本文作者认为大荒山即是长白山,是因为在远古时代,人们称此长白山为“大荒山”,长白山天池之畔有块巨大山石名为“补天石”。

    B. 本文作者认为“绛珠仙草”即人参,因为人参长着对生的绿叶,中间花柱头上结着一串串宝石似的珠果,与《红楼梦》描写的“绛珠仙草”很像。

    C. 满人神话中神鸟(或神鹰)与绛红珠果的兰因絮果缔结在三生石畔的故事,被曹雪芹妙若无痕地运用到了《红楼梦》中。

    D. 随同清室一同入关的八旗子弟,个个都是声名显赫,而曹雪芹为清室开创基业,屡立卓越功勋却穷困潦倒,所以让他产生“单单剩下一块未用” 的慨叹。

    3根据文章内容,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曹雪芹编造的这个神话故事,是有其现实的基础的。那么,《水浒传》开头的神话也应该是有其尘根俗缘的。

    B. 本文作者认为《山海经》中的不咸山即长白山,说明《山海经》中的地名有的是少数民族语言的音译。

    C. 虽然作者在《画中诗》与《红楼梦》中都写到了“石头”,但诗中的石头与《红楼梦》中的补天石没有内在的联系。

    D. 作者对《红楼梦》的开篇神话中的主要事物一一作了考证,说明作者对满族历史及满族风情非常熟悉。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7、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刘裕曾在京口起兵北伐,征讨桓玄,平定叛乱,先后消灭了南燕、后燕、后秦等国,并收复洛阳、长安等地,赞叹刘裕北伐的赫赫战功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韩愈的《师说》中,对于为子择师,自己却耻于学习这种现象,韩愈最后的评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词人凭吊英雄人物,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以一杯清酒祭月的语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夜坐见白发寄别朱仲开、张瓯江①

    【明】陈鹤

    坐久北风起,江声带远沙。客愁初到鬓,乡梦不离家。

    林静无残叶,灯寒有落花。怀君夜难寐,别绪转如麻。

    注:①朱仲开、张瓯江均为作者友人。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联描写诗人深夜久坐时所闻,起到了以动写静、烘托气氛的作用。

    B.颈联虽没有点明季节,但由残叶飘零的树林、林中满地的落花可知是冬季。

    C.尾联点明寄友的题旨,在前三联层层铺垫下,尾联情感显得格外真挚动人。

    D.这首五言律诗平实、自然而又韵味深长,其中蕴含着细腻真实的人生体验。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9、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小题。

    许敬宗,字延族,杭州新城人,隋礼部侍郎善心子也。其先自高阳南渡,世仕江左。敬宗幼善属文,举秀才,授淮阳郡司法书佐,俄直谒者台,奏通事舍人事。武德初,赤牒拟涟州别驾。贞观八年,累除著作郎,兼修国史,迁中书舍人。十年,文德皇后崩,百官缞绖,率更令欧阳询状貌丑异,众或指之,敬宗见而大笑,为御史所劾,左授洪州都督府司马。十七年,以修《武德》、《贞观实录》成,封高阳县,赐物八百段,权检校黄门侍郎。高宗嗣位,代于志宁为礼部尚书。敬宗嫁女与蛮酋冯盎之子,多纳金宝,为有司所劾,左授郑州刺史。永徽三年,入为卫尉卿,加弘文馆学士,兼修国史。六年,复拜礼部尚书,高宗将废皇后王氏而立武昭仪,敬宗特赞成其计。长孙无忌、褚遂良、韩瑗等并直言忤旨,敬宗与李义府潜加诬构,并流死于岭外。显庆元年,加太子宾客,寻册拜侍中,监修国史。初,虞世基与敬宗父善心同为宇文化及所害,封德彝时为内史舍人,备见其事,因谓人曰:“世基被诛,世南匍匐而请代;善心之死,敬宗舞蹈以求生。”人以为口实,敬宗深衔之,及为德彝立传,盛加其罪恶。敬宗嫁女与左监门大将军钱九陇,本皇家隶人,敬宗贪财与婚,乃为九陇曲叙门阀,妄加功绩,并升与刘文静、长孙顺德同卷。敬宗为子娶尉迟宝琳孙女为妻,多得赂遗,及作宝琳父敬德传,悉为隐诸过咎。太宗作《威凤赋》以赐长孙无忌,敬宗改云赐敬德。白州人庞孝泰,蛮酋凡品,率兵从征高丽,贼知其懦,袭破之。敬宗又纳其宝货,称孝泰频破贼徒,斩获数万。初高祖太宗两朝实录其敬播所修者颇多详直敬宗又辄以己爱憎曲事删改论者尤之。咸亨元年,抗表乞骸骨,诏听致仕,仍加特进,俸禄如旧。三年,年八十一。

    (选自《旧唐书》,有删节)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初/高祖太宗两朝/实录其敬播/所修者颇多/详直/敬宗又辄以己爱憎曲事删改论者/尤之。

    B. 初/高祖太宗两朝/实录其敬播/所修者颇多/详直/敬宗又辄以己爱憎曲事删改/论者尤之。

    C. 初/高祖太宗两朝实录/其敬播所修者/颇多详直/敬宗又辄以己爱憎曲事删改/论者尤之。

    D. 初/高祖太宗两朝实录/其敬播所修者/颇多详直/敬宗又辄以己爱憎曲事删改论者/尤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江左”,古时在地理上以东为左,江左也叫江东,指长江下游以南地区。

    B. “男”,是中国古代封建制度五等爵中的一个等级。《礼记·王制》:“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男、子,凡五等”,“男”属于第四等爵位。

    C. “有司”,指主管某部门的官吏。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故称有司。泛指官吏,本处指有关官员。

    D. “薨”,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死去。《礼记》谓天子死为“崩”,诸侯死为“薨”,大夫死曰“卒”,士死曰“不禄”,庶人死曰“死”。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许敬宗不守礼制,轻薄张扬。在文德皇后去世,文武百官守丧期间,许敬宗竟然当众取笑欧阳询,轻谩礼法,被降职为洪州都督府司马。

    B. 许敬宗位高权重,贪图利禄。许敬宗代为礼部尚书时,将女儿嫁给了蛮族酋长冯盎的儿子,收受很多财物。后来他又把女儿嫁给出身高贵的左监门大将军钱九陇,其目的还是为了钱财。

    C. 许敬宗陷害忠良,助纣为虐。高宗要废掉皇后王氏以武氏取代她,许敬宗竟然赞成其计。

    D. 许敬宗身为史官,歪曲事实。许敬宗作《敬德传》时,对其过咎回护隐饰,又把太宗赐给长孙无忌的《威凤赋》擅自写成赐给敬德。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长孙无忌、褚遂良、韩瑗等并直言忤旨,敬宗与李义府潜加诬构,并流死于岭外。

    (2)人以为口实,敬宗深衔之,及为德彝立传,盛加其罪恶。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0、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小树问大树:“你吃什么才长得这么大呢?”大树说:“我每天吃青山一座,白云两片,蜂鸣与蛙唱四两,早晚各吃晨曦与落日一遍,有时也吃些鸟粪、腐叶,喝点朝露和山泉,”小树:“吃这些你的体形就这么完美和谐?”

    大树:“这还要感谢风雨雷电。风为我做身材的修饰,雷为我劈去放肆,雨为我洗去尘土,电为我斩去高傲。”

    小树又问:“为何有的树木长得枯黄又干瘦?”

    大树说:“因为我们各自的菜单不同。他们选择吃的是愤事、是抱怨、是黑暗,因此就不能青翠光鲜。”

    要求:围绕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50
题数 10

类型 高考模拟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