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5-2026学年(上)期末长春三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5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 为了欢迎您的到来,我们用一天的时间准备了这件礼物,您就心领了吧。

    B. 非常感谢您给我寄来书稿,它们对我的写作有很大的帮助,我定当惠存。

    C. 对于文学社的征稿事宜,我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因此我特地垂询了一下。

    D. 他出了一本书,在扉页上写上“请您雅正”后,便迫不及待地给老师送去了。

  • 2、下列句子属于动作描写的是(

    A.“什么?又怎么了?”他大声地说,接着自言自语:“倒霉,今天!”

    B.从此在他小小的脑海里产生了一个强烈的心愿:一定要去远方。

    C.班长摇头晃脑地念,大家也跟着一起摇头晃脑。

    D.他微蹙了一下眉头,声音愈来愈激昂。

  • 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国文学史向来以“风骚”井称,“风"指的是《诗经》中的“国风”,“骚”指的是《离骚》,它们分别开创我国诗歌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传统。

    B.《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汉民族最长的叙事诗,是古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与《木兰辞》并称为“乐府双璧”。

    C.楚辞,原指楚地歌辞,经屈原再创造,成为一种风格独特的新诗体,它的篇幅较长,句式参差错落,多用语气词“兮”字。

    D.汉魏晋时期,五言诗日趋成熟,以曹操父子为代表的建安诗人及东晋大诗人陶湖明的作品都很好的继承了“风”“骚”的传统。

  •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邻国之民不(更)少                    凡六百一十六(字)

    B.填然(动词,击鼓)之                   非能(用做动词,游水)也

    C.合(通“纵”)缔交                    赢粮而(通“影”)从

    D.而(以……为耻,意动用法)学于师      (向南,动词)取汉中

  • 5、下列选项中,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太学,古代设在地方的全国最高学府。

    B.《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

    C.汉朝由地方官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被举荐的人称为“孝廉”。

    D.豪右,秦汉时,豪族住在城市的右边,故称“豪右”。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后生可畏

    刘斌立

    我第一次去鉴睿律师楼,就注意到了前台旁边多了一张不怎么和谐的小桌子。一个大男孩模样的小伙子,睡眼惺忪地在那儿捧着厚厚的《刑法》,有一页没一页地翻着。

    我问了问律师楼的合伙人李信,他一脸嬉笑地回答:“这孩子他爸是我们律师楼的大客户,也是老朋友了。他想让他儿子考律师,非得要我们把这孩子安排在这里打杂,一边让他看书备考。其实我们啥事儿也没给他安排,让他自己在那儿天天待着呢。”

    “哦,这孩子看着还挺老实的。”我随口应和道。

    “老实?您可别小瞧这小子。听他爸说,他一心要当摇滚乐手,跟着一个不靠谱的摇滚乐队干了两年的鼓手。”老李边说边摇着头。

    后来我再去律师楼的时候,都会下意识地看看这个叫常远的“摇滚”男孩。他经常应景似地挺时尚,一会儿夹克上带钉,一会儿头发颜色又变了。

    那年律考后没几天,我去律师楼办事,发现常远的那张桌子没了,人也没了踪影。问到老李,没想到老李苦笑着说:“那小子跑了,据说和一个摇滚乐队跑到青海茫崖矿区那边,在矿区的一个小镇上的酒吧里演出呢,他爹差点没气得背过去。”

    我又惊讶又好笑,随着老李附和道:“现在的年轻人啊。”

    一年后的一天,我突然接到鉴睿律师楼李信律师的微信。

    “还记得那个玩摇滚的男孩儿吧——从我这儿跑了的那个,又回来了,这次据说是自己主动回来的。今天来求的我,要继续准备考律师,还在我这儿坐着打杂看书,我也是服了!”后面老李加了几个微信的笑脸图标。

    “您就当浪子回头吧,兴许真考上了,您也是积德了。”我回复了微信,也不忘调侃地加了几个坏笑的表情。

    那以后,因为工作的关系,我离开了那座城市,也与律师楼和老李少了很多的交集。至于记忆里的玩摇滚还要考律师的常远,就遗忘得更远了。

    青海茫崖的矿难,突然成了整个国家的头条新闻。部分矿务局领导受贿私自外包矿坑,私人小矿主违规野蛮开采,导致了一次灭顶的矿难。在矿难中死去的矿工遗孀,因为没有基本的合同和安全保险凭据,无法获得赔偿,更无人愿意替她们去争取权利。

    就当矿难的悲哀正在褪去的时候,媒体上一个很不起眼的报道终于被我看到了。

    一个名叫常远的律师,带领着自己的小团队义务承揽下了所有死难矿工家属的索赔事务。这条很短的信息,却因为这个陌生又熟悉的名字而让我震惊!

    当我致电李信律师的时候,他立刻给了我确认的答复。

    “没错儿,这个常远就是他。我也很佩服这小子。”老李在电话那边肯定道。

    “您觉得他接这个案子是为了出名吗?”我问道。

    “还真不是。你记得他曾经在青海一个矿区的酒吧演出过一段时间吧。”老李继续说道。

    “那地方就在茫崖。听常远爸说,常远在那儿生活过一段时间,很了解矿工们的生活状况。他自己后来跑回来要继续考律师时就跟他爸说,以后要帮请不起律师的穷人打官司。”

    我在电话那头听老李说完这些,沉默了许久。

    最后,我发自内心地说了一句:“后生可畏啊!”

    我听到电话那头老李很肯定地重复了这句话。

    (选自《小说选刊》2016年第6期,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A. 常远他爸让他到律师事务所来见习,是想让他当一名律师,可他却想当一个摇滚乐手,可见他个性张扬叛逆,所以与父亲有很深的矛盾。

    B. 听到常远“跑了”的消息,“我”感到又惊讶又好笑,并附和道:“现在的年轻人啊。”由此看出“我”对常远这类年轻人的做法很鄙视。

    C. 接到李信律师的微信,听说常远要继续准备考律师,“我”认为他是真心改过,是“浪子回头金不换”。

    D. 常远在青海茫崖矿区那边一个小镇上的酒吧里演出期间,接触到了中国底层的民众,了解到了中国最基层的现实。这次经历使他逐渐地成熟起来。

    2联系小说内容分析,常远的哪些品质让“我”和老李觉得“后生可畏”?

    3“我”和老李在小说中的作用是什么?请结合全文加以分析。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7、名篇名句默写。

    (1)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念奴娇·赤壁怀古》

    (2)_____________________,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定风波》

    (3)烟柳画桥,风帘翠幕,____________________。《望海潮》

    (4)指点江山,激扬文字,___________________。《沁园春·长沙》

    (5)风萧萧其易水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荆轲刺秦王》

    (6)送子涉淇,____________________。《诗经·氓》

    (7)《秋兴八首》中借捣衣发出的声音来寄托思乡之情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

    (8)《咏怀古迹》中写尽昭君远离故国、一生悲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登高》一诗用落叶和江水抒发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琵琶行》中运用比喻手法表现音乐的粗细交织,如珍珠落入玉盘发出浊重或清脆声音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游开元精舍

    韦应物

    夏衣始轻体,游步爱僧居。

    果园新雨后,香台照日初。

    绿阴生昼静,孤花表春馀。

    符竹方为累,形迹一来疏。

    [注]①符竹:竹制的符节,汉代分与各郡国守相的信符,后来便以符竹代指郡守。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交代了游玩的时间、地点。其中“夏衣始轻体”一句是说夏天衣服很轻。

    B.颔联融情于景,写果园清新,寺庙宁谧,诗人游玩此间身心也获得了安宁。

    C.颈联写绿树的浓荫更增添寺院白昼的静谧,与“佳木秀而繁阴”表达效果相似。

    D.这首记游诗写景兼抒情,并未刻意进行雕琢,却能够于简淡中见新奇。

    2诗的尾联有什么含意?其中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9、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千奴以御史大夫月鲁那延荐,入见大安阁,世祖念其功臣子,即以其父官授之,拜江南浙西道提刑按察使。二十六年,加明威将军,迁淮西江北道提刑按察使。时桑哥乘政擅权,势焰熏灼,人莫敢言。千奴乘间入朝,见帝于柳林,极陈其罪状,帝为之改客。未几,桑哥伏诛,又上言其党犹布中外,宜早处分。进广威将军,授江北淮东道肃政廉访使,三十一年,迁江东建康道肃政廉访使,丁祖母忧,服阕。东平、大名诸路有诸王牧马草地,与民田相间,互相侵冒,有司视强弱为子夺,连岁争讼不能定。乃命起千奴治之,其讼遂息。大德二年,奉诏使准东、西问民疾苦,察官吏能否。千奴勤于咨访,兴利除害,还奏军民便宜三十事,多见采用。历江西湖东、江南湖北两道康访使。时中书平章伯颜等固位日久,党与众盛,所任之人,徇情弄法,纲纪渐坏。千奴摭其实,上于宪台以闻,伯颜等皆被默。前后七持宪节,刚正不挠,闻朝廷事有不便,必上章极论,未尝以内外为嫌。七年,授嘉议大夫、兼大兴府尹。驭吏治民有方,以暇日正街衢,表里巷,国学兴工,尤尽其力。俄进通议大夫、同佥枢密院事。凡干禄之人由他道进者,一切不用,时论翕然称焉。成宗崩迎仁宗于潜邸奉武宗即位危疑之际弥纶补益之功为多拜荣禄大夫提调屯田事赐玉带。延佑五年,乞致仕,帝悯其衰老,从其请,仍给半俸终其身。退居濮上,筑先圣宴居同堂于历山之下,聚书万卷,延名师教其乡里子弟,出私田百亩以给养之。有司以闻,赐额历山书院。家居七年而卒,年七十一。赠推忠辅治功臣、光禄大夫、河南江北等处行中书省平章政事、上柱国,追封卫国公,谥号景宪。

    (节选自《元史·列传第二十一》)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成宗崩/迎仁宗/于潜邸奉武宗即位/危疑之际/弥纶补益之功为多/拜荣禄/大夫提调屯田事/赐玉带

    B.成宗崩/迎仁宗于潜邸/奉武宗即位/危疑之际/弥纶补益之功为多/拜荣禄大夫/提调电田事/赐玉带

    C.成宗崩/迎仁宗于潜邸/奉武宗即位/危疑之际/弥纶补益之功为多/拜荣禄/大夫提调屯田事/赐玉带

    D.成宗崩/迎仁宗/于潜邸奉武宗即位/危疑之际/弥纶补益之功为多/拜荣禄大夫/提调屯田事/赐玉带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服阕,“阕”为停止、终了的意思,指古人守丧期满,可以脱去孝服,又称“服除”。

    B.宪节,古代廉访使、巡按等官员所持的符节,节是指皇帝授给使臣作为凭证的信物。

    C.致仕,本义是指将享受的禄位交还给君王,表示官员辞去官职或到规定年龄而离职。

    D.谥号,古代帝王、大臣等有地位之人去世后,据其生平事迹,给予褒义评价的称号。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千奴不畏权势。向世祖详细奏陈桑哥擅权专政的罪状,弹劾结党营私的中书平章伯颜。

    B.千奴刚正不阿。闻朝廷有不适当的举措,必上章进谏;不任用不以正道而进的求官者。

    C.千奴理乱有方。诸王抢夺百姓牧场,官府恃强凌弱,久不能决,千奴到任后即解决该问题。

    D.千奴重视教育。退居濮上时,邀请名师教授乡里子弟,用私田收入作为办学开支来源。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未几,朵哥伏诛,又上言其党犹布中外,宜早处分。

    (2)千奴勤于咨访,兴利除害,还奏军民便宜三十事,多见采用。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味道,落到笔上就成了风格,吃进胃里就成了乡愁……味道折射出个人气质,蕴含着人生百味,承载着文化品格……

    要求:题目自拟,立意自定;不得抄袭、套作。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50
题数 10

类型 高考模拟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