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加点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质明,避哨竹林中 (不久) 又欲肆其西封(扩张)
B.焉用亡郑以陪邻(增加) 制府檄下,几以捕系死 (捕捉)
C.朝济而夕设版焉(渡河) 北亦未敢遽轻吾国 (立刻)
D.且贰于楚(从属二主) 吾其还也(表示商量语气,还是)
2、下列各项句式完全一致的是( )
A.青,取之于蓝虎 兕出于柙 难于上青天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B.何厌之有 身死人手 而耻学于师 送客湓浦口
C.是亦走也 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是社稷之臣也 铸以为金人十二
D.无乃尔是过与 不拘于时 用心一也 以为桂林、象郡
3、下列句子中全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技盖至此乎 是罔民也
B.莫春者 距关,勿内诸侯
C.比及三年 拔剑起舞
D.毋吾以也 鼓瑟希
4、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张教授回忆说,刘校长给他留下的最深刻的记忆就是他洒脱豁达的胸襟,蔚为大观的气象,这种人格魅力令人慨叹不已。
B.在2018年平昌冬季奥运会花样滑冰总决赛双人自由滑项目中,中国选手隋文静、韩聪的表演犹如冰上芭蕾,可谓天作之合。
C.此次中纪委推出的八项规定表情包,将严肃话题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加以表达,顺应了互联网时代网民的沟通习惯。
D.他在会上的发言,思路清晰,思维敏捷,尤其是对公司未来发展所作的分析,让公司同事一目了然。
5、与例句的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A. 未之有也
B. 不拘于时
C.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D.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徐爱兰
于德北
第一次听到徐爱兰的名字,一定会以为他是个女人。
不是!
是男的!
第一次见到徐爱兰,谁也不会认为他是一个养兰花的高手,看上去倒像一个烧锅炉的。徐爱兰头大脸大手大脚大屁股大,眼大鼻大耳大嘴巴大,唯一不大的是说话的声音,很平和,很斯文。他是一个工人,文化不高,后来又下了岗。下岗之后哪儿也没去,直接去了儿童公园。儿童公园有一个“百花厅”,说白了是一个小型植物园,春天办“兰展”,秋天办“菊展”,很受市民欢迎。儿童公园或者说市园林处聘他当技术员,专管“百花厅”的兰花。
儿童公园,顾名思义,是对孩子开放的公园。原来里边有人工湖,有人工岛,有假山、怪石、游乐场,也有一些适合孩子观赏的小动物。后来公园改绿地了,游乐场并入新开放的游乐园了,小动物送去动物园了,唯一没搬窝的是“百花厅”,市民喜欢这个小植物园,对它已经熟悉了,习惯了那一春一秋的乐趣,就提出建议,给保留下来了。
一个下岗工人怎么会到儿童公园“百花厅”管兰花,这事还得从徐爱兰的名字说起。
徐爱兰,大名叫徐国民,因为酷爱养兰花,媳妇又叫周雅兰,所以得了这么一个绰号——徐爱兰。徐爱兰,徐爱兰,叫得久了,大家几乎都把他的真名给忘了。
徐爱兰家住平房,窗前有一个小园子,不大,二十几平,这里就是他的兰圃。冬天,兰花移回室内;春天来了,再移出去;夏夜里,自己搬个小板凳, 由窗台跳到园里,絮絮叨叨和那些兰花说话。
徐爱兰不说话的时候看书,从图书馆一笔一画抄回来的,“大字足本”,自己订成一册一册的“书”。有杨夔的《植兰说》,有赵时庆的《金漳兰谱》,有王贵学的《兰谱》……另外向女儿借了一本《古代汉语词典》,蚂蚁啃骨头一样啃那些对他来说生僻无比的字和词。读明白了,就笑了;读不明白,皱着眉头一个劲儿地搓手。
他还背诗,几乎都和兰有关。
《招魂》他背不下来,可是有几句他背得滚瓜烂熟:“川谷径复,流潺湲些。光风转蕙,汜崇兰些。”媳妇问他:“你背的那是啥意思?”
他说:“阳光和微风在蕙叶上转动,兰草丛生,芳香飘溢。多美呀,多美呀。”媳妇就笑,“你哪像一个车工!”
徐爱兰在阀门厂上班,干的是车工,技术好得不得了。
在工厂,他有两个徒弟,都喜欢养花。大概是受他的熏陶,也爱上了兰花。经常问他:“师傅,你说说,怎么才能把兰花养好?”他笑一笑,说:“或种兰荃,鄙不遄茂。乃法圃师,汲秽以溉。而兰净荃洁,非类乎众莽。苗既骤悴,根亦旋腐。”徒弟瞪着眼睛,一个劲儿地挠头。
原来,两个徒弟把兰草和别的花放在一起养,等同视之,他是在指点他们呢。
1982年,我正在上高中,和同学去儿童公园玩,因为想让玩的时间多一点,天刚蒙蒙亮就集合了。在“百花厅”门前,遇见一个中年汉子,拉着一辆奇怪的车——那车上是木架子,架子上吊着一盆又一盆的兰花,晨风吹过,兰叶微浮,一副陶醉的样子。而那中年汉子,则旁若无人,一边悠悠地走,一边诵道:“幽兰生前庭,含薰待清风。”这个人就是徐爱兰。
“百花厅”要办花展,可是应了季了,兰花愣是一点动静也没有。儿童公园的主任知道徐爱兰的名字,就请他来给看看,徐爱兰来了,也看了,看了以后说了一句话:“憋屈!”大家不懂他的意思。
他说:“总把你关在屋子里,你不憋屈?”大家还是似懂非懂。
以后的七天里,徐爱兰天天起大早来“百花厅”,拉着那里的兰花出去溜达,大家都觉得奇怪,自古以来听说过早晨起来遛鸟的,从没见过有遛兰的,别说见过,就连听说也没听说过。这招能好使吗?奇就奇在这里,“百花厅”的兰花经徐爱兰这么一遛,竟然全开了,争着比着似的。
那些日子,无论早晚,只要你从儿童公园一过,都会沐浴在一片暗香里。
徐爱兰说过一句话:人就应该像兰花一样,别人注意你的时候,你应该更加普通;别人不注意你的时候,你的味道反而真实存在。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后来又下了岗”的交代反映了人物活动的时代背景;“1982年,我正在上高中”这样的词句入文,增强了人与事的真实性。
B.“徐爱兰”这个名字和“徐国民”本人形象格格不人,甚至极不和谐,但这其实是作者的匠心独运,让文章有点喜剧色彩。
C.“徐爱兰”这个绰号一语双关,一是说他爱兰花,一是说他爱老婆,更是体现出主人公对于精神生活、美好品质的追求。
D.徐爱兰用生涩隐晦的古诗文指导徒弟种植兰花,不仅体现了他在兰花种植上的专业水准,还可以看出他具有很高的文学成就。
【2】徐爱兰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试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3】小说以徐爱兰说过的一句话结尾,有怎样的作用?请结合小说简要分析。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两句通过“木”和“金”两个比喻来说明客观事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改变原来的状态。
(2)韩愈的《师说》是写给少年李蟠的。文末所说的“________”,点出李蟠的文章爱好,而“________”,则说明了李蟠的儒学素养。
(3)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五丁开山”的神话故事点染了蜀地的传奇色彩。
8、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下列小题。
小重山 端午
[元]舒頔
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细缠五色臂丝①长。空惆怅,谁复吊沅湘②。
往事莫论量。千年忠义气,日星光。《离骚》读罢总堪伤。无人解,树转午阴凉。
[注]①五色臂丝:荆楚风俗,端午节以五彩丝系臂。②沅湘:沅水和湘水。湘水支流中有汨罗江。
【1】下列对这首词内容和写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阕“儿共女,庆端阳”,描摹出一幅合家团圆共度佳节的温馨画面,传递了中华民族在节日之中共享天伦的乐趣。
B.“《离骚》读罢总堪伤”,《离骚》是屈原的长篇政治抒情诗。此句既写对屈子大义的崇敬,还道出文人的惺惺相惜。
C.“树转午阴凉”,以景结情,情在景中,是古诗词的常用收尾法,可以收到“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的余韵缭绕的效果。
D.上阕中,众人的繁忙喜庆和作者的独自惆怅形成对比;下阕中,世俗对屈原的理解和作者读《离骚》的深切感伤形成对比。
【2】赏析上阕“空调怅,谁复吊沅湘”两句。
9、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治,虽在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岂其取之易守之难乎?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震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节选
臣观自古帝王受图定鼎,皆欲传之万代,贻厥孙谋,故其垂拱岩廊,布政天下,其语道也必先淳朴而抑浮华,其论人也必贵忠良而鄙邪佞,言制度也则绝奢靡而崇俭约,谈物产也则重谷帛而贱珍奇。然受命之初,皆遵之以成治;稍安之后,多反之而败俗。其故何哉?岂不以居万乘之尊,有四海之富,出言而莫己逆,所为而人必从,公道溺于私情,礼节亏于嗜欲故也?语曰:“非知之难,行之惟难;非行之难,终之斯难。”所言信矣。
傲不可长,欲不可纵,乐不可极,志不可满。四者,前王所以致福,通贤以为深诫。陛下贞观之初,孜孜不怠,屈已从人,恒若不足。顷年已来,微有矜放,恃功业之大,意蔑前王,负圣智之明,心轻当代,此傲之长也。欲有所为,皆取遂意,纵或抑情从谏,终是不能忘怀,此欲之纵也。志在嬉游情无厌倦虽未全妨政事不复专心治道此乐将极也率土乂安四夷款服仍远劳士马问罪遐裔此志将满也。亲狎者阿旨而不肯言,疏远者畏威而莫敢谏,积而不已,将亏圣德。此其渐不克终,九也。
——魏征《十渐不克终疏》节选
【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永保无疆之休 (福祉) 故其垂拱岩廊 (喻指轻易)
B.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 (大) 所言信矣 (确实,真实)
C. 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迫切) 顷年已来,微有矜放(矜持)
D. 虽董之以严刑 (督责) 纵或抑情从谏 (纵使)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臣闻求木之长者 皆欲传之万代
B. 德不厚而思国之治 其语道也必先淳朴而抑浮华
C. 斯亦伐根以求木茂 岂不以居万乘之尊
D. 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欲有所为,皆取遂意
【3】下面有关两段选文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选文一第一段提出人君必须“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并用了两个比喻,从正反两个方面喻证积累德行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意义。
B. “谏”有“规过、劝善”的意思,古代专指对帝王、上级、尊长的劝告。“疏”原本有“疏通”之意,后来作为一种公文形式,成了官员向帝王进言,以便使下情上达的进谏奏文,用途较广。
C. 选文二第二段指出太宗执政后期“志在嬉游,荒于政事”,并点明其原因是骄傲放纵,做事任性随意,不如早先那样刻苦努力。
D. 两篇选文,前者提出为君者要“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后者提醒太宗不可“恃功自傲,纵情嬉游”,都通过太宗早年、晚年为政态度的对比来强调德行在治国理政过程中的重要性。
【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志在嬉游情无厌倦虽未全妨政事不复专心治道此乐将极也率土乂安四夷款服仍远劳士马问罪遐裔此志将满也
【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程现代汉语。
(1)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2)亲狎者阿旨而不肯言,疏远者畏威而莫敢谏,积而不已,将亏圣德。
1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面对疫情扩散的风险,坚守是最有力的回答。武汉广大医护人员冲锋在前,全国各地医务工作者成为这个春节最可敬的“白衣战士”;各地支援武汉的医疗队迅速集结,向着武汉出发;曾奉命赴北京小汤山抗击非典的南方医院医疗队主动请战,誓言“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
传统佳节,因坚守而动人;防控疫情,用奋战来回应。春节期间坚守岗位,用自己的行动,承载了多少人的健康;用自己的舍弃,换来了多少家庭的团圆,这不仅体现着敬业与奉献的价值追求,更展现出一种超越“小家”、成就“大家”的高尚境界。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据此面向馆陶一中全体师生写一篇演讲稿。统一以刘敏的姓名写作。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