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句中,文言句式不相同的一组是
A.为降虏于蛮夷 君何以知燕王
B.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举孝廉不行
C.求人可使报秦者 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
D.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 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
2、选出下列各句中加横线字的活用情况相同的一项( )
A.族秦者秦也 鼎铛玉石
B.朝歌夜弦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C.燕赵之收藏 可怜焦土
D.辇来于秦 骊山北构而西折
3、下列各项中的两句,加点的词语的词类活用类型不同的一项是( )
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胡人不放南下而牧马。
B.外连衡而斗诸侯 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
C.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
D.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履至尊而制六合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在屠呦呦手中,青蒿素这一抗疟药物,治愈了无数疟疾患者。但青蒿素的发现,并不意味人类抗疟可以一劳永逸。
B.峨眉山景区迎来了入冬后的第一场大雪,沸沸扬扬的雪花把峨眉山装点得格外美丽。
C.英国的一项科学研究显示,在客人就餐时播放一些古典音乐能促使食客情不自禁地慷慨解囊。
D.联想集团以雄厚的科技实力和先进的经营理念为依托,亦步亦趋,紧跟世界电子产业发展潮流,取得了骄人的业绩。
5、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句子,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
梦想是我们对自己的期许,梦想是我们对应然之事的承诺。 站在新年的起点,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接近这个梦想。
①这个梦想,凝聚着近代以来无数仁人志士的探索奋斗
②在2012年年末,梦想的火焰又一次被点燃
③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
④更包含着中国走向未来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
⑤新任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说:“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⑥蕴藏着中华民族固有的“家国天下”情怀
A.⑤①②③⑥④ B.⑤①⑥②④③
C.②⑤①⑥④③ D.②⑤⑥①④③
6、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李培根
在2010届毕业典礼上的演讲
亲爱的2010届毕业生同学们:
你们好!首先,为你们完成学业并即将踏上新的征途送上最美好的祝愿。
在华中大的这几年,你们留下了一生中特殊的记忆。你一定记得刚进大学时的那几分稚气,记得人文素质讲堂的拥挤,记得在社团中的奔放与随意,记得骑车登上“绝望坡”的喘息与快意。可是,你是否还记得强磁场和光电国家实验室的建立?记得人文讲坛上精神矍铄的先生叔子?记得应立新老师为你们修改过的简历?但愿它能成为你们进入职场的最初记忆。
我知道,你们还有一些特别的记忆。你们一定记住了“俯卧撑”“躲猫猫”“喝开水”,从热闹和愚蠢中,你们记住了正义;你们一定记住了“打酱油”和“妈妈喊你回家吃饭”,从麻木和好笑中,你们记住了责任和良知;你们一定记住了姐的狂放,哥的犀利。未来有一天,或许当年的记忆会让你们问自己:曾经是姐的娱乐,还是哥的寂寞?
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在华中科技大学的几年给我留下了永恒的记忆。我记得你们为烈士千里寻亲,记得你们在公德长征路上的经历;记得你们在各种社团的骄人成绩;记得你们为中国的“常青藤”学校中无华中大一席而灰心丧气;记得你们刚刚对我的呼喊:“根叔,你为我们做了什么?”——是啊,我也得时时拷问自己的良心,到底为你们做了什么?还能为华中大学子做什么?
我记得你们中间的胡政在国际权威期刊上发表多篇高水平论文,创造了本科生参与研究的奇迹。我记得“校歌男”,记得“选修课王子”。我同样也记得沉迷于网络游戏甚至濒临退学的学生与我聊天时目光中透出的茫然与无助,他们还是华中大的孩子,他们更成为我心中抹不去的记忆。
我记得你们的自行车和热水瓶常常被偷,记得你们为抢占座位而付出的艰辛;记得你们在寒冷的冬天手脚冰凉,记得你们在炎热的夏季彻夜难眠;记得食堂的饭菜常常让你们生气。我当然更记得自己说过的话“我们绝不赚学生一分钱”,也记得你们对此言并不满意。只要我们共同记忆那些丑陋,总有一天,我们能将丑陋转化成美丽。
同学们,你们中的大多数人,即将背上你们的行李远离母校。请记住,面对岁月的侵蚀,你们的烦恼可能会越来越多,考虑的问题也可能会越来越现实,角色的转换可能会让你们感觉到有些措手不及。也许你们会选择“股囊公寓”,或者不得不蜗居,成为蚁族的一员。没关系,成功更容易光顾磨难和艰辛,正如只有经过泥泞的道路才会留下脚印。请记住,别太多地抱怨,成功永远不属于整天抱怨的人,抱怨也无济于事;请记住,别沉迷于虚拟的世界,还得回到现实的社会;请记住,“敢于竞争,善于转化”,这是华中大的精神风貌,也许也是你们未来成功的真谛;请记住,华中大,你们的母校。“什么是母校?就是那个你一天骂它八遍却不许别人骂的地方”。多么朴实精辟!
亲爱的同学们,也许你们难以有那么多的记忆。如果问你们关于一个字的记忆,那一定是“被”。我知道,你们不喜欢“被就业”“被坚强”,那就挺直你们的脊梁,挺起你们的胸膛,自己去就业,坚强而勇敢地到社会中去闯荡。
亲爱的同学们,也许你们难以有那么多的记忆。尽管你们不喜欢“被”,根叔还是想强加给你们一个“被”:你们的未来将“被”华中大记忆!
(有删改)
【1】面对即将离校的学生,李培根校长再三叮咛,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要永远记住,华中大是你们的母校,心中要时刻记住母校的精神。
B.要做好承受更多烦恼、磨难和艰辛的心理准备,因为它们必将引领你通向成功。
C.不要对现实有太多抱怨,因为抱怨无济于事,成功也不属于整天抱怨的人。
D.不要沉迷于虚拟世界,要直面现实,敢于竞争,充分展现华中大的精神风貌。
【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面对学校里许多不合理的现象,作者态度诚恳,表现出改变现实中不合理现状的坚定信心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B.本文使用了大量的排比句,气势贯通,感情强烈深挚;演讲内容贴近学生生活,亲切自然,易引起听众的共鸣。
C.文章最后两段中“被”都表示被动、不情愿地接受的意思,如作者最后说的“强加给你们一个‘被’”。
D.本文语言上整句和散句结合,整齐中富于变化,灵活不呆板,使文章内容丰富多彩,文采斐然。
【3】如何理解“什么是母校?就是那个你一天骂它八遍却不许別人骂的地方”这句话?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在《劝学》中用“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两个例子设喻,引出“______,______”的观点,表明君子的智慧、道德可以通过广泛学习、不断反省而提升。
(2)李白的《蜀道难》中“______”用夸张手法极言山峰之高,山峰座座相连离天还不到一尺,而“______”则写出了瀑布飞泻,争相喧闹的场景。
(3)当人们漫步秦淮河畔的乌衣巷中,除了会想起“乌衣巷口夕阳斜”,还会在这“________,______”中想起曾经“气吞万里如虎”的刘寄奴。
8、南柯子
宋 王炎
山冥①云阴重,天寒雨而意浓。数枝幽艳②湿啼红①,莫为惜花惆怅,对东风。
蓑笠朝朝出,沟塍④处处通。人间辛苦是三农⑤,要得一犁水足、望年丰。
注释:①啼红:花朵上逐渐聚成水珠,像噙着眼泪。③沟塍(chéng):农田的水沟和田埂。③三农:指一年中的三次农忙,春耕、夏耘、秋收。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的开头两句描绘出令人欣喜的雨前征象,浓云密布,山色阴暗,使吹面不寒的杨柳风也有了寒意,这里的布景设色为降雨作铺垫。
B.“莫为惜花惆怅、对东风”,写农民见到娇美的花朵被雨水打湿、摧落而心生怜惜。词人劝慰他们,不要留连光景,或闻风而起喟叹,或见落花而感伤,叹不遇、惜流年。
C.“蓑笠朝朝出,沟塍处处通”两句,以赞美的笔调活画出一幅冒雨耕作图:广大农民不避风雨,不辞劳苦,乘春雨而耕作。
D.“民以食为天”,词的最后“要得一犁水足望年丰”,体现出降雨前农民的普遍理:对农民来说,犁透了田,灌足了水,来年有个好收成,才是最要紧的事。
【2】有人说“数枝幽艳湿啼红”写花极具特色,试结合词的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9、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桓公问治民于管子①。管子对曰:“凡牧民者,必知其疾,而忧之以德,勿惧以罪,勿止以力。慎此四者,足以治民也。”桓公曰:“善,勿已。如是又何以行之?” 管仲对曰:“质信极仁,严以有礼,慎此四者,所以行之也。”桓公曰:“请闻其说。”管仲对曰:“信也者,民信之;仁也者,民怀之;严也者,民畏之;礼也者,民美之。语曰,泽命不渝,信也;非其所欲,勿施于人,仁也;坚中外正,严也;质信以让,礼也。”桓公曰:“善哉!”
桓公又问曰:“寡人欲修政以干时②于天下,其可乎?”管子对曰:“可。”公曰:“安始而可?”管子对曰:“始于爱民。”公曰:“爱民之道奈何?”管子对曰:“公修公族,家修家族,使相连以事,相及以禄,则民相亲矣。省刑罚,薄赋敛,则民富矣。乡建贤士,使教于国,则民有礼矣。出令不改,则民正矣。此爱民之道也。”
桓公在位,管仲、隰朋见。立有间,有二鸿飞而过之。桓公叹曰:“仲父,今彼鸿鹄,有时而南,有时而北,有时而往,有时而来,四方无远,所欲至而至焉。非唯有羽翼之故,是以能通其意于天下乎?”管仲、隰朋不对。桓公曰:“二子何故不对?”管子对曰:“君有霸王之心,而夷吾非霸王之臣也,是以不敢对。”桓公曰:“仲父胡为然?盍不当言,寡人其有乡乎?寡人之有仲父也,犹飞鸿之有羽翼也,若济大水有舟楫也,仲父不一言教寡人,寡人之有耳将安闻道而得度哉?”管子对曰:“君若将欲霸王、举大事乎?则必从其本事矣。”桓公变躬迁席,拱手而问曰:“敢问何谓其本?”管子对曰:“齐国百姓,公之本也。人甚忧饥而税敛重,人甚惧死而刑政险,人甚伤劳而上举事不时。公轻其税敛则人不忧饥,缓其刑政则人不惧死,举事以时则人不伤劳。”桓公曰:“寡人闻仲父之言此三者,闻命矣,不敢擅也,将荐之先君。”明日,皆朝于太庙之门,朝定令于百吏。近者示之以忠信,远者示之以礼义。行此数年,而民归之如流水。
(节选自《管子》,《四部丛书》本,有删改)
(注)①管子:名仲,字夷吾,齐国国相。②干时:谋求定时会盟诸侯。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勿已。如是,又何以行之 已:停止
B.泽命不渝,信也 渝:坚持
C.公修公族,家修家族 修:治理
D.若济大水有舟楫也 济:渡过
【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直接体现以民为本思想的一组是( )
①必知其疾,而忧之以德 ②人甚忧饥而税敛重,人甚惧死而刑政险
③省刑罚,薄赋敛 ④皆朝于太庙之门,朝定令于百吏
⑤齐国百姓,公之本也 ⑥近者示之以忠信,远者示之以礼义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③⑥ D.②④⑤
【3】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信”“仁”“严”“礼”是为政的重要原则,也就是国君要对百姓讲究信用,施行仁爱,严肃法纪,提倡礼仪。
B.齐桓公想通过修明政事,提高齐国的政治地位,达到会盟诸侯的目的,因此他希望得到管仲的认可和辅佐。
C.对于桓公称霸天下的想法,管仲采取以退为进的策略,明确表达了反对意见,并表明了自己的政治主张。
D.齐桓公有抱负,能纳谏,接受了管仲的民本思想,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得到了四方百姓的拥护。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勿惧以罪,勿止以力。
(2)出令不改,则民正矣。
(3)君若将欲霸王、举大事乎?则必从其本事矣。
1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颁布实施一周年。为永远铭记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作出巨大贡献和牺牲的英雄烈士,清明前夕,退役军人事务部联合央视新闻等多家媒体,共同发起“寻找英雄”行动,向全社会公布24位抗美援朝英烈的遗物和信息,帮英雄寻亲,送英雄回家。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