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益阳2025届高三毕业班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5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对白居易的《琵琶行》描摹琵琶曲诗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冰泉”“凝绝”两句写出了音乐的又一境界。幽咽之声,悲抑哽塞,好像“泉流冰下”,用视觉形象的冷涩强化了听觉形象。

    B.“别有”“此时”两句写出了音乐结束后的余音袅袅,回味无穷的艺术境界,“无声胜有声”强调了弹者和听者都陶醉在美妙的音乐之中。

    C.“银瓶”“铁骑”两句表现了“声暂歇”后力量的爆发,同时,这两句也将音乐的魅力推向了高潮。

    D.“曲终”“四弦”两句写出了音乐进入到高潮时戛然而止,乐曲虽终,但由音乐而产生的惊心动魄、回肠荡气的艺术魅力并没有因此而消失。

  • 2、下列加点字与例句中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罔民可为也

    A.夜缒 B.因人之力敝之

    C.子路率尔对曰 D.二败三胜

  • 3、下列四组词语中都有错别字,其中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A.刹哪   暮蔼   甘霖   箫瑟   望帝啼鹃

    B.萧鼓   东篱   今霄   惊愕   鲈鱼堪脍

    C.自栩   嗟怨   罪孽   惋惜   刎胫之交

    D.睨柱   燥动   磕头   篆文   斧钺汤镬

  • 4、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操童子业,久不   而高其直,亦无

    B.惧满溢则思江海百川   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C.虽欲强聒,终必不蒙察   冀君实或恕也

    D.诸侯之所大患,不在战矣   至于怨诽之多,则前知其如此也

  • 5、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回首向来萧瑟处 B.千古风流人物

    C.便纵有千种风情 D.同行皆狼狈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近日,一篇《我半年工资,养不起一个暑假里的孩子》的文章在微信朋友圈刷屏,引发众多家长的热议。数学课200元一节、新概念英语2000多元一期、钢琴课450元一节……各种培训班账单被家长无奈地称为“碎钞机”。据《扬子晚报》13日报道,在参与相关线上调查投票的348位网友中,超过三成网友表示孩子暑期补课花费已经超过万元。其中南京一位初中生表示,她光数学就上了3不同类型的课程,还上了钢琴课等,花了好几万元。一位家长补充说,这些花费仅是上补习课的费用,如果加上购买辅导资料、课外书,外出旅游或者各种游学夏令营,1万元是远远不够的。

    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学生暑期疯狂补课呢?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首先是家长和学生被升学压力裹挟,为了进好学校,大家都很焦虑。家长普遍抱有这样的心态:班上成绩好的学生都在补,那其他学生还能不补吗?

    (摘编自《扬子晚报》全媒体)

    材料二

    中国教育学会统计数据显示,我国中小学课外辅导行业已经成长为一个体量巨大的市场,2016年行业市场规模超过8000亿元,参加学生规模超过1.37亿人(同年我国中小学在校学生人数约为1.82亿),辅导机构教师规模700万至850万人。 而根据新浪数据中心此前联合某教育机构发布的《2017全国中小学生课外培训调查报告》,在为补习“埋单”的家庭中,一半以上中小学生每年参加课外辅导的花费为2000—10000元,更有13.7%的家庭每年为教育培训花费达2万以上。

    作为校内教学的有益补充,民办教育培训机构近些年来越来越多地承载起学生对于教育多样化、个性化和分众化的需要,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近年来民办教育培训行业风生水起,被受众需要的同时,也得到了资本市场的青睐。

    要引起注意的是,在整个民办教育培训行业中,近95%的市场份额被众多中小型机构占据,几家大的教育培训机构所占份额不超过整个市场份额的5%,相对而言,对小机构的监管更难,对主管部门的挑战更大。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教授薛二勇分析,“还有一个数字让人忧虑,据不完全统计,民办教育培训机构中,证照齐全的比例不到20%,这给行业带来了巨大的风险,直接表现为:机构违法违规成本低、教学质量无保障、价格机制混乱,聘用的教师无资质、教师专业水平参差不齐、流动率过高,教学无保障等”。

    “在新修订的民办教育促进法施行之前,民办教育培训机构虽然叫培训机构,听起来属教育范畴,但一定程度已脱离了教育行政部门的管理,大量机构为公司性质,在工商部门注册。尽管有少量经过了教育行政部门的前置审批,教育行政部门对其监管力度也还不够。”

    (摘编自《人民日报》2018年01月25日)

    材料三

    郑州外国语学校校长王中立表示“学生家长过度关注孩子成绩,通过校外补课的形式片面追求成绩,这影响了孩子健康快乐成长。教育的发展,必须以人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追求‘绿色升学率’。”

    “减负是全社会的问题,应多方联动解决。”四川青神中学副校长王晓梅认为,学校应坚决执行为学生减负的相关政策规定,改变“唯分数论”的评价模式,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机制;推进课堂和课程改革,向课堂要质量。

    社会上的“文凭歧视”现象愈演愈烈,不断为学生沉重的学业负担推波助澜。不管待聘岗位对人才类型有何特殊要求,为数不少的用人单位都要求岗位申请者的本科出身必须是“985”或“211”大学,否则一概不予录用。这种失范行为给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带来了极坏的负面影响,几乎每一所大学都号称以综合性研究型大学为办学目标,对基础教育不择手段地索取高分学生。当学校、家长和孩子都盯着全国这一百多所大学的有限席位时,其竞争之惨烈、后果之严重着实难以想象。既然社会的发展需要不同类型的人才,社会就有责任与教育理性沟通,为教育营造良好的教育生态环境,给教育以正确导向。

    (摘编自中国教育学刊《中小学减负政策执行力反思与出路》)

    1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半数以上在校中小学生曾参加过校外培训,说明在大多数中小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课外辅导是非常受重视的。

    B.校外培训效果和质量难以保证,最重要的原因是教师专业水平参差不齐。

    C.民办教育培训行业发展不规范,原因在机制层面,即教育部门与工商部门的管理边界模糊。

    D.尽管民办教育培训行业发展诸多“顽疾”并发,难题挑战共存,仍然有其存在的价值。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家长们把孩子的教育看作是一个堆砌时间与金钱的“烧钱游戏”,而不尊重基本的教育规律,这样只能是适得其反,孩子必定无所成就。

    B.家长和学生对难以承受的学业负担怨声载道,表明他们会对以后的课外培训更加理性,对孩子学业的要求会更宽松。

    C.中小学生学业负担过重的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这不仅会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制约其全面发展,而且还催生出众多社会问题。

    D.要真正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切实减轻学生负担,需要学校、社会、家庭形成合力,也更需要孩子们自己的争取。

    3请针对假期“补课热”的负面影响提出相关建议。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7、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谨庠序之教,______________________。(《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2)亦以明死生之大,__________________。(张溥《五人墓碑记》)

    (3)________________,傲物则骨肉为行路。(魏徵《谏太宗十思疏》)

    (4)______________________,择善而从之。(魏徵《谏太宗十思疏》)

    (5)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____________。(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

    (6)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______________。(司马迁《屈原列传》)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怿女美。(《诗经》《静女》)

    (8)王于兴师,______________。与子偕作!(《诗经》《无衣》)

    (9)信而见疑,______________。(司马迁《屈原列传》)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各题。

    寄李儋元锡

    韦应物

    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又一年。

    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

    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

    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

    (注)1.李儋(dān)元锡:李儋,曾任殿中侍御史,为作者密友;元锡,字君贶,为作者在长安鄠县时旧友。2.这首诗是韦应物晚年在滁州刺史任上的作品。韦应物在滁州任职的一年里,对朝政紊乱、 国家衰弱、民生凋敝,极为忧虑。

    1颔联从__________________两个层面抒发诗人的烦恼苦闷。

    2请从抒情手法的角度赏析本诗。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9、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武帝时,征北海太守行在所。有文学卒史王先生者,自请与太守俱,曰“吾有益于君”,君许之。诸府掾曹①白云:“王先生嗜酒,多言少实,恐不可与俱。”太守曰:“先生意欲行,不可逆。”

    行至宫下待诏宫府门王先生怀钱沽酒与卫卒仆射饮日醉不视其太守

    太守入跪拜。王先生谓户郎曰:“幸为我呼,吾君至门内遥语。”户郎为呼太守。太守来,望见王先生。王先生曰:“天子即问君何以治北海令无盗贼,君对曰何哉?”对曰:“选择贤材,各任之以其能,赏异等,罚不肖。”王先生曰:“对如是,是自誉自功,不可也。愿君对言,非臣之力,尽陛下神灵威武所变化也。”太守曰:“诺。”

    召入,至于殿下,有诏问之曰:“何以治北海,令盗贼不起?”叩头对言:“非臣之力,尽陛下神灵威武之所变化也。”武帝大笑,曰:“於乎②!安得长者之语而称之!安所受之?”对曰:“受之文学卒史。”帝曰:“今安在?”对曰:“在宫府门外。”有诏召王先生为水衡丞,以北海太守为水衡都尉。

    传曰:“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君子相送以言,小人相送以财。”

    (节选自《史记滑稽列传》)

    注:①掾曹:官府属官的名称,因分曹治事,故称。      ②於乎:呜呼。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征北海太守行在所               诣:往,到

    B. 是自誉自                     伐:征伐

    C. 王先生怀钱沽酒                 徒:只,仅仅

    D. 有诏召王先生为水衡丞           拜:任命,授予官职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①自请太守俱              ②夫人之相

    B. ①幸我呼吾君至门内遥语         ②齐彭殇妄作

    C. ①各任之其能                  ②犹不能不之兴怀

    D. ①安得长者语而称之             ②余力尚足以入

    3下列有关原文内容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汉武帝召见北海太守,王先生以“我对你有好处”为由随行,太守答应了他。

    B. 王先生到京城后,每天喝得烂醉,甚至都不去看望一下北海太守。

    C. 北海太守把自己的治理之功归于汉武帝,汉武帝猜到是别人教他这样说的。

    D. 王先生教北海太守说谎话,没想到却弄了个官做,可见汉武帝的做事轻率、随意。

    4下面句子和“今安在?”句式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 夫晋,何厌之有?   B.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C. 大王来何操?   D. 籍何以至此?

    5文中画曲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行至宫下 / 待诏宫府门王先生 / 徒怀钱 / 沽酒与卫卒仆射饮日 / 醉 / 不视其太守

    B. 行至宫下 / 待诏宫府门 / 王先生徒怀钱沽酒 / 与卫卒仆射饮 / 日醉 / 不视其太守

    C. 行至 / 宫下待诏 / 宫府门王先生徒怀钱 / 沽酒与卫卒仆射饮日 / 醉 / 不视其太守

    D. 行至 / 宫下待诏宫府门 / 王先生徒怀钱 / 沽酒与卫卒 / 仆射饮日 / 醉不视其太守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0、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每年高考填志愿,我国东南部城市的考生“出省率”基本不超过20%,有人认为,18岁以后选择远离家乡,去往一个全新的城市对个人的眼界会有很大的提升,也有人认为 ,还是要结合自己未来的规划做决定,留在自己的城市离亲人更近也更方便。

    面对这一现象,你有怎样的观点与思考。请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50
题数 10

类型 高考模拟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