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桂林2025届高三毕业班第二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5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白居易在地方为官时,很注意接近民众,不管是乡间农妇还是下里巴人,他都谈得来,从他们那里得到了很多创作素材。

    B. 作者对这个贵族家庭饮食起居各方面的生活细节都进行了真切细致的描写,表现了这个钟鸣鼎食的诗礼之家“树倒猢狲散”的没落过程。

    C. 某市原副市长妻儿收受贿赂80多万元。有人认为,该副市长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因为他事先不知,所以罪不容诛

    D. 齐白石画展在美术馆开幕了,国画研究院的画家竞相观摩,艺术爱好者趋之若鹜

  •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手抚膺长叹 坐:徒,空。

    B.此情待成追忆 可:难道,哪能。

    C.申之以孝之义 悌:敬爱兄长。

    D.虽有槁,不复挺者 暴:暴露。

  • 3、庆寿辰宁府排家宴,见熙凤   起淫心( )

    A. 贾瑞 B. 贾蓉 C. 贾琏 D. 贾环

  •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都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相如广成传②卒见相如③使臣奉,拜送书于④大王必欲

    ⑤度道里会遇之礼⑥秦御史书曰⑦左右欲相如⑧秦王恐其璧⑨且庸人尚

    A. ①④③⑦

    B. ②⑤⑥⑧

    C. ①②⑥⑨

    D. ④⑤⑦⑧

  • 5、下列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A. 孙老师快退休了还在为培养我们尽绵薄之力,我们万分感谢。(学生向老师致谢)

    B. 获悉母校百年华诞,甚喜!如不出意外,本人届时定当拨冗参加。(校庆邀请信回函)

    C. 会议马上就要开始了,请各位来宾关闭手机,否则后果自负。(主持人会议前提醒)

    D. 兹介绍我校王刚同学前往贵单位参加生产实习,请予接洽为荷。(学生实习介绍信)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文:老贝尔曼是住在楼下底层的一个画家年纪六十开外,有一把像米开朗琪罗的摩西雕像上的胡子,从萨蒂尔似的脑袋上顺着小鬼般的身体卷垂下来。贝尔曼在艺术界是个失意的人。他耍了四十年画笔,仍同艺术女神隔有相当距离,连她的长袍的边缘都没有摸到。他老是说要画一幅杰作,可是始终没有动手。除了偶尔涂抹一些商业画或广告画以外,几年来没有什么创作。他替“艺术区”一些雇不起职业模特儿的青年艺术家充当模特儿,挣几个小钱。他喝杜松子酒总是过量,老是唠唠叨叨地谈着他未来的杰作。此外,他还是个暴躁的小老头儿,极端瞧不起别人的温情,却认为自己是保护楼上两个青年艺术家的看家恶狗。

    苏艾在楼下那间灯光暗淡的小屋子里找到了酒气扑人的贝尔曼。角落里的画架上绷着一幅空白的画布,它在那儿静候杰作的落笔,已经有了二十五年。她把琼珊的想法告诉了他,又说她多么担心,惟恐那个虚弱得像枯叶一般的琼珊抓不住她同世界的微弱联系,真会撒手而去。

    老贝尔曼的充血的眼睛老是迎风流泪。他对这种白痴般的想法大不以为然,讽刺地咆哮了一阵子。

    “什么话!”他嚷道,“难道世界上竟有这种傻子,因为可恶的藤叶落掉而想死?我活了一辈子也没有听到过这种怪事。不,我没有心思替你当那无聊的隐士模特儿。你怎么能让她脑袋里有这种傻念头呢?唉,可怜的琼珊小姐。”

    “她病得很重,很虚弱,”苏艾说,“高烧烧得她疑神疑鬼,满脑袋都是稀奇古怪的念头。好吧,贝尔曼先生,既然你不愿意替我当模特儿,我也不勉强了。我认得你这个可恶的老——老贫嘴。”

    “你真女人气!”贝尔曼嚷道,“谁说我不愿意来着?走吧。我跟你一起去。我已经说了半天,愿意为你效劳。天哪!像琼珊小姐那样的好人实在不应该在这种地方害病。总有一天,我要画一幅杰作,那么我们都可以离开这里啦。天哪!是啊。”

    他们上楼时,琼珊已经睡着了。苏艾把窗帘拉到窗槛上,打手势让贝尔曼到另一间屋子里去。他们在那儿担心地瞥着窗外的常春藤。接着,他们默默无言地对瞅了一会儿。寒雨夹着雪花下个不停。贝尔曼穿着一件蓝色的旧衬衫,坐在一口翻转过来权充岩石的铁锅上,扮作隐居的矿工。

    ……

    那一天总算熬了过去。黄昏时,她们看到墙上那片孤零零的藤叶仍旧依附在茎上。随着夜晚同来的是北风的怒号,雨点不住地打在窗上,从荷兰式的屋檐上倾泻下来。

    天色刚明的时候,狠心的琼珊又吩咐把窗帘拉上去。

    那片常春藤叶仍在墙上。

    琼珊躺着对它看了很久。然后她喊苏艾,苏艾正在煤气炉上搅动给琼珊喝的鸡汤。

    “我真是一个坏姑娘,苏艾,”琼珊说,“冥冥中似乎有什么使那片叶子不掉下来,启示了我过去是多么邪恶。不想活下去是个罪恶。现在请你拿些汤来,再弄一点掺葡萄酒的牛奶,再等一下,先拿一面小镜子给我,用枕头替我垫垫高,我要坐起来看你煮东西。”

    一小时后,她说:

    “苏艾,我希望有朝一日能去那不勒斯海湾写生。”

    下午,医生来了,他离去时,苏艾找了一个借口,跑到过道上。

    “好的希望有了五成,”医生抓住苏艾瘦小的颤抖的手说“只要好好护理,你会胜利的。现在我得去楼下看看另一个病人。他姓贝尔曼据我所知,也是搞艺术的。也是肺炎。他上了年纪,身体虚弱,病势来得凶猛。他可没有希望了,不过今天还是要把他送到医院,好让他舒服一些。”

    第二天,医生对苏艾说:“她现在脱离危险了。你赢了。现在只要营养和调理就行啦。”那天下午,苏艾跑到床边,琼珊靠在那儿,心满意足地在织一条毫无用处的深蓝色披肩,苏艾把她连枕头一把抱住。

    “我有话要告诉你,小东西。”她说,“贝尔曼先生今天去世了,他也得了肺炎,只病了两天。头天早上,看门人在楼下的房间里发现他痛苦得要命。他的鞋子和衣服都湿透了,冰凉冰凉的。他们想不出,在那种凄风苦雨的夜里,他究竟是到什么地方去了。后来,他们在那棵常春藤下找到了一盏还燃着的灯笼,一把从别处挪来的梯子,还有几支画笔,一块调色板,上面和了黄色和绿色的颜料。”苏艾沉默了一会儿,接着说,“看看墙上的最后一片叶子,它在风中不飘不动,你不觉得纳闷吗?那是贝尔曼先生的杰作——那晚最后一片叶子掉落时,他画在墙上的。”

    (节选自欧亨利《最后的常春藤叶》)

    乙文:我走了进去,心里很不舒服。在那两间门面的店堂里——现在两间门面又合而为一了——只有一个长着英国人面貌的年轻人。“格斯拉先生在店里吗?”我问道。他诧异地同时讨好地看了我一眼。“不在,先生,”他说,“不在。但是我们可以很乐意地为你服务。我们已经把这个店铺过户过来了。毫无疑问,你已经看到隔壁门上的名字了吧。我们替上等人做靴子。”“是的,是的,”我说,“但是格斯拉先生呢?”“啊!”他回答说,“死掉了!”“死掉了?但是上星期三我才收到他给我做的靴子呀!”“啊!”他说,“真是怪事。可怜的老头儿是饿死的。”“慈悲的上帝啊!”“慢性饥饿,医生这样说的!你要晓得,他是这样去做活的!他想把店铺撑下去;但是除了自己以外,他不让任何人碰他的靴子。他接了一份定货后,要费好长时间去做它。顾客可不愿等待呀。结果,他失去了所有的顾客。他老坐在那里,只管做呀做呀——我愿意代他说这句话——在伦敦,没有一个人可以做出比他更好的靴子!但是也得看看同业竞争呀!他从不登广告!他肯用最好的皮革,而且还要亲自做。好啦,这就是他的下场。照他的想法,你对他能有什么指望呢?”

    “但是饿死——”

    “这样说,也许有点儿夸张——但是我自己知道,他从早到晚坐在那里做靴子,一直做到最后的时刻。你知道,我往往在旁边看着他。他从不让自己有吃饭的时间;店里从来不存一个便士。所有的钱都用在房租和皮革上了。他怎么能活得这么久,我也莫名其妙。他经常断炊。他是个怪人。但是他做了顶好的靴子。”

    “是的,”我说,“他做了顶好的靴子。”

    (节选自高尔斯华绥《品质》)

    1下列对甲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关于黄昏时分自然环境的描写,既表现了常春藤叶的顽强生命力,也反映了琼珊对生的希望,同时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B.“狠心的琼珊又吩咐把窗帘拉上去”,反映了琼珊的矛盾心理,她既想看到这片寄寓着自己生命希望的叶子,但又怕看到它真的掉落。

    C.贝尔曼画常春藤叶本应是小说的重要情节,但小说却没有实写,这样处理给读者留下想象的广阔空间,引起震撼效果。

    D.文中画线的语言描写文字,刻画了贝尔曼先生牢骚满腹、脾气暴躁而又冷漠的形象特点。

    2请分别理解甲、乙两文中加点词“杰作”和“怪人”的含义。

    3“苏艾”和“年轻人”在小说结尾中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其异同。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7、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鹃,是我国古诗词中最常见的意象,因其啼声甚哀,在诗词中,往往传达一种凄凉之情或思念之意。李白的《蜀道难》中写道:______________白居易的《琵琶行》中写道:________________李商隐的《锦瑟》中写道:________________

    (2)“今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杜甫在《秋兴》中表达了同样感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

    (3)《蜀道难》中,作者描写蜀道飞泻的急流和汹涌的瀑布,水石相激、山 谷轰鸣的奇险壮丽景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 )

    A.全诗通过登高所见秋江景色,倾诉了诗人他乡作客、长年漂泊、登台无友、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和抱负无成的怅恨。

    B.首联用“风急”二字领起,营造出了一种独特的环境,诗人在多风的秋日登高望远,无祈寿延年之欢,只能惹恨添悲。

    C.颈联从纵(时间)、横(空间)两方面着笔,由异乡漂泊写到多病缠身,尾联又从白发日多,因病断饮,归结到贫穷多病是潦倒不堪的根源。

    D.这首诗气象磅礴,意境宏大,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全诗既流畅浑厚,又高歌激厉,慷慨激越,动人心弦。

    2请简要赏析首句“风急天高猿啸哀”的“哀”字使用的妙处。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9、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李业兴,上党长子人也。业兴少耿介。志学精力,负帙从师,不惮勤苦。耽思章句,好览异说。晚乃师事徐遵明。时有渔阳鲜于灵馥亦聚徒教授,而遵明声誉未高,著录尚寡。业兴乃诣灵馥舍。灵馥乃谓曰:“李生久遂遵明,何所得也?”业兴默尔不言。及灵馥说《左传》,业兴问其大义数条,灵馥不能对。于是振衣而起曰:“遵明弟子正如此耳!”遂便径还。自此灵馥生徒倾学而就遵明。遵明学徒大盛,业兴之为也。

    后乃博涉百家,尤长算历。虽在贫贱,常自矜负,若礼待不足,纵于权贵,不为之屈。后为王遵业门客。举孝廉,为校书郎。以世行历法,节气后辰下算,延昌中,业兴乃为《戊子元历》上之。于时屯骑校尉张洪、荡寇将军张龙祥等九家各献新历,世宗诏令共为一历。洪等遂共推兴业为主,成《戊子历》,正光三年奏行之。

    魏迁邺之始,起部郎中辛术奏曰:“通直散骑常侍李业兴硕学通儒,博闻多识,万门千户,所宜访询。今求就之披图案记考定是非参古杂今折中为制召画工并所须调度具造新图申奏取定庶经始之日,执事无疑。”诏从之。

    业兴爱好坟籍,鸠集不已,手自补治,其家所有,垂将万卷。览读不息,多有异闻,诸儒服其广博。性豪侠,重意气。人有急难,委之归命,便能容匿。与其好合,倾身无吝;若有相乖许,便即疵毁,乃至声色。性又躁隘,至于论难之际,高声攘振,无儒者之风,时人以此恶之。至于学术精微,当时莫及。

    子崇祖,武定中,太尉外兵参军。崇祖弟遵祖,太昌中,业兴传其长子伯以授之。齐受禅,例降。

    (节选自《魏书·列传·卷七十二》)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今求就之/披图案记/考定是非/参古杂今/折中为制/召画工并所须/调度具造新图申奏/取定/

    B. 今求就之披图案记/考定是/非参古/杂今折中/为制召画工/并所须调度/具造新图/申奏取定/

    C. 今求就之/披图案记/考定是非/参古杂今/折中为制/召画工并所须调度/具造新图/申奏取定/

    D. 今求就之/披图案记考定是非/参古杂今折/中为制/召画工并所须/调度具造/新图申奏取定/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黉”指古代的学校。庠、序、塾、郡学、太学等在古代也曾用作学校的称呼。

    B. “校书郎”,指从三国魏开始设置的官名,掌管校对宫中所藏典籍、订正讹误诸事。

    C. 节气,指时节和气候,是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

    D. “坟籍”,记录有关丧葬礼仪的著作。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李业兴专心求学,为人耿介。少年时不辞劳苦,背负书籍求师,深思好览,精于治学,曾以《左传》大义当面责难鲜于灵馥,从此徐门学徒大盛。

    B. 李业兴知识广博,倍受时人推重。他曾被群臣推举主持将进献朝廷的十家历法编为一历,也曾在朝廷迁都时由朝臣举荐主管新都的房舍建造工作。

    C. 李业兴豪爽侠义,为人注重义气。人家有急难,委身投奔他,他能挺身相助;与他情投意合之人,他更是倾心待之,在财务上毫不计较、吝啬。

    D. 李业兴急躁偏狭,缺乏儒者风范。他在与人论辩的时候,高声大气,伸拳振臂,举止粗鄙,没有风度。当时的人因为这些而厌恶他。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遵明学徒大盛,业兴之为也。

    (2)览读不息,多有异闻,诸儒服其广博。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0、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高一即将结束,反思和总结,有利于你将在下一阶段的的学习生活中更有信心,更有进步。请你给你的父母或老师写一封信,告诉他们你有哪些经历值得回忆和思考,有哪些东西引发你的感触和有所感悟?

    请自定角度,自拟标题,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不得泄露个人信息,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50
题数 10

类型 高考模拟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