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小麦光合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类囊体上产生的ATP可用于暗反应
B.夏季晴天光照最强时,小麦光合速率最高
C.进入叶绿体的CO2不能被NADPH直接还原
D.净光合速率为长期零时会导致幼苗停止生长
2、糖尿病患者应注意控制饮食,对米饭、馒头等主食需定量摄取,因为这些主食中含有丰富的( )
A.糖原
B.淀粉
C.脂肪
D.纤维素
3、下列有关检测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三个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只有脂肪的检测不需要显微镜
B.不止是还原糖的检测需要加热到50~65 ℃
C.三个实验的显色反应均不相同
D.检测还原糖、蛋白质所用方法相同
4、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置于低渗溶液中,红细胞会吸水直至涨破,但有时涨破后仍保持基本的形状和大小,这种结构称为红细胞影,其部分结构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B蛋白与多糖结合形成糖蛋白,是细胞进行信息交流的必需结构
B.红细胞影的形成与E、F有关,它们可能组成细胞骨架,成分为蛋白质纤维
C.G主要功能是利用红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ATP供能,通过主动运输方式排出Na+吸收K+,从而维持膜内外离子的浓度梯度
D.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与原核细胞一样,均没有具膜细胞器
5、如图表示“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下列相关分析合理的是
A.本实验的因变量是单位时间内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气体的量
B.本实验的自变量是酶的用量
C.1号与3号、2号与4号可分别构成对照实验
D.分析1号、2号试管的实验结果可知,加热能降低反应所需的活化能
6、下列关于细胞的叙述,不能体现“结构与功能适应观”的是( )
A.豚鼠胰腺腺泡细胞代谢旺盛,核仁的体积较大
B.人体细胞的细胞膜外侧分布有糖蛋白,有利于接收信息
C.肝脏细胞的光面内质网上能大量合成分解酒精的酶
D.植物根尖成熟区细胞含有大液泡,有利于调节细胞的渗透压
7、“NDM-1” 是科学家发现的一种新的超级细菌,该细菌具有极强的抵抗抗生素的能力。下列关于“NDM-1超级细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NDM-1超级细菌”具有细胞膜、细胞质
B.“IDW-1超级细菌”既是细胞层次也是个体层次
C.“NDM-1超级细菌”与人体细胞一样都有染色体
D.“NDN-1 超级细菌”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8、下列具双层膜的细胞结构有( )
A.细胞膜、内质网
B.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
C.高尔基体、溶酶体
D.液泡、核糖体、中心体
9、下列关于细胞核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进行细胞代谢
B.控制着细胞代谢
C.控制细胞遗传
D.是遗传信息库
10、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除病毒等少数种类外,一切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B.单细胞生物,一个细胞就是一个生物体,各项的生命活动都是由细胞来完成
C.多细胞生物体中的每个细胞必须与其他细胞密切合作才能完成各自的生命活动
D.生命系统的各个层次是密切联系的
11、下列实验所采取的措施,不涉及“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原理的是( )。
A.加热可提高过氧化氢的分解速度
B.滴加肝脏研磨液促使过氧化氢分解
C.滴加FeCl3溶液提高过氧化氢分解速率
D.加酶洗衣粉在温水中使用可提高洗涤效果
12、人的X染色体和Y染色体大小、形态不完全相同,但存在着同源区(Ⅱ)和非同源区(Ⅰ、Ⅲ),如图所示。下列相关推测错误的是
A.Ⅰ片段上某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女性患病率低于男性
B.Ⅱ片段上某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女性患病率等于男性
C.Ⅲ片段上某基因(M)控制的遗传病,男性患者的女儿全正常,儿子全患病
D.Ⅰ片段上某显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男性患者的母亲和女儿一定患该病
13、用某种植物细胞进行“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细胞处于质壁分离状态,以②和③构成的原生质层起到半透膜的作用
B.若该细胞为黑藻叶肉细胞,则质壁分离过程中④的颜色越来越深
C.若该实验为紫色洋葱内表皮细胞置于适宜浓度的KNO3溶液中,细胞的吸水能力先增大后减小最后趋于稳定
D.若该实验为紫色洋葱外表皮细胞置于0.3g/mL蔗糖溶液中,则一段时间后,图中细胞溶胶的体积会逐渐增大
14、正常生长的绿藻,照光培养一段时间后,用黑布迅速将培养瓶罩上,此后其叶绿体内不可能立即发生的现象是
A.O2的产生停止
B.CO2的固定加快
C.ATP/ADP比值下降
D.C3含量升高
15、下列关于“可溶性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的鉴定”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常用甘蔗、西瓜等组织样液作为鉴定植物组织内还原糖的实验材料
B.脂肪鉴定中观察花生子叶切片细胞间也可能出现橘黄色小颗粒
C.鉴定蛋白质时,先加入 NaOH 溶液提供碱性环境,振荡后再加入等量的 CuSO4溶液
D.上述三个实验中所有剩余试剂都可以装入棕色瓶内,以便长期保存备用
16、染色体的主要组成成分是( )
A.DNA和RNA
B.RNA和蛋白质
C.DNA和蛋白质
D.糖类和蛋白质
17、下列有关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血红蛋白由大量元素组成,参与氧气的运输
B.构成核糖体的物质,彻底水解的产物是氨基酸和核糖核苷酸
C.烟草和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组成元素不同
D.胆固醇、性激素、维生素D属于脂质
18、下图是马蛔虫受精卵有丝分裂某时期的示意图,该细胞所处的时期为( )
A.前期
B.中期
C.后期
D.末期
19、从发绿色荧光的海蜇体内获得一段DNA片段,并将其插入到小鼠的基因组中,可得到发绿色荧光的小鼠,由此不能得出海蜇的( )
A.该段DNA具有遗传效应
B.该段DNA可在小鼠中复制
C.遗传信息跟小鼠的遗传信息一样
D.该段DNA上的遗传信息可在小鼠中表达
20、科学家将雌性黑色绵羊的乳腺细胞核移入白色绵羊去核的卵细胞中,待发育成早期胚胎后移植入棕色绵羊的子宫内继续发育。该胚胎发育而成的小羊,其性别和毛色分别是( )
A.雌性、黑色
B.雄性、白色
C.雌性、棕色
D.雄性、棕色
21、用苏丹Ⅲ染液对油脂进行染色时,可用来冲洗浮色的药品是( )
A.盐酸
B.H2O
C.0.9%的NaCl溶液
D.50%的酒精溶液
22、有一条多肽链由12个氨基酸组成,分子式为CxHyNzOwS(z>12,w>13),这条多肽链经过水解后的产物中有5种氨基酸:则其水解产物中天冬氨酸的数目是( )
A.y+12个
B.z+12个
C.w+13个
D.(W-13)/2个
23、下列生理活动不消耗ATP的是
A.光合作用
B.渗透作用
C.细胞分裂
D.蛋白质的合成
24、在顺浓度梯度的情况下,葡萄糖分子可以进入细胞;如果细胞需要,它们也可以逆浓度梯度进入细胞。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葡萄糖只通过被动运输进入细胞
B.葡萄糖逆浓度梯度进入细胞需要消耗能量
C.葡萄糖只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细胞
D.被动运输能顺浓度梯度和逆浓度梯度进行
25、已知豌豆种子子叶的黄色与绿色是由一对等位基因Y、y控制的,用豌豆进行下列遗传实验,具体情况如下:
请分析回答:
(1)豌豆种子子叶的这对相对性状中_____是显性性状。丙植株的基因型为_____,戊植株的基因型为_____。
(2)实验二黄色子叶戊中能稳定遗传的植株占_____。
(3)实验一子代中出现黄色子叶与绿色子叶的比例为1:1,其中原因是甲植株产生的配子Y:y比例为_____。
(4)实验一中丙植株与实验二中戊植株杂交,所获得的子代个体中黄色子叶纯合子占_____。
26、玉米(2N=20)是雌雄同株的植物,顶生雄花序,侧生雌花序,已知玉米的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病(R)对易感病(r)为显性,控制上述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现有两个纯合的玉米品种甲(DDRR)和乙(ddrr),试根据下图分析回答:
(1)玉米的等位基因R、r的遗传遵循____定律,欲将甲、乙杂交,其具体做法是_____。
(2)将图1中F1代与另一玉米品种丙杂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如图2所示,则丙的基因型为________。丙的测交后代中与丙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________。
(3)已知玉米高秆植株易倒伏。为获得符合生产要求且稳定遗传的新品种,按照图1中的程序得到F2代后,对植株进行病原体感染处理,选出表现型为__________植株,通过多次自交并不断选择后获得所需的新品种。
(4)科研人员在统计实验田中成熟玉米植株的存活率时发现,易感植株存活率是1/2,高秆植株存活率是2/3,其他植株的存活率是1,据此得出上图1中F2成熟植株表现型有________种,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不论顺序)。
27、温热处理可使细胞膜的流动性发生改变,严重时会引起细胞死亡。癌细胞细胞膜的流动性比正常体细胞大,43℃温热处理时,在l00min内随作用时间延长,膜的流动性逐渐增加且癌细胞比正常体细胞更显著,l00min后冷却到体温(37.5℃)后,正常体细胞膜的流动性恢复正常比癌细胞更快更完全。这成为温热治疗肿瘤的理论依据。为验证温热处理对不同细胞膜流动性的影响,请根据以下实验材料,完善实验思路、预测实验结果并进行分析。
实验材料:试管若干、红细胞悬液、腹水肝癌细胞悬液、恒温箱、质膜流动性测量仪等。
(要求与说明:质膜流动性测量的具体操作不作要求;实验条件适宜)
请回答:
(1)实验思路:
①取洁净的试管若干,均分为4组,编号为A、B、C、D。
②用质膜流动性测量仪分别测量红细胞和腹水肝癌细胞质膜的流动性,并记录。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每隔一段时间后重复步骤2操作并记录。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每隔一段时间后重复步骤2操作并记录。
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预测实验结果:(请在所给的坐标系中绘制实验过程中细胞膜流动性变化示意曲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温热处理对红细胞和肝癌细胞膜流动性的影响
(3)讨论与
①癌细胞细胞膜的流动性比正常体细胞大,据此推测癌细胞的代谢比正常体细胞______,容易转移。从构成细胞膜的脂质分析,癌细胞膜流动性较大的原因很可能是____________。
②在43℃下进行温热治疗而不选择更高的温度,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28、甲图所示某种生物不同细胞分裂的示意图,(假定该生物的体细胞只有4条染色体),乙图为该生物细胞中DNA的变化情况,请回答以下问题:
(1)甲图中属于有丝分裂的是______,乙图为______分裂细胞中DNA数量变化曲线。
(2)甲图中能体现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图是______。
(3)乙图中的B-C区段包含甲图中______细胞所处的分裂时期。
(4)请用文字、箭头及相应的符号表示DNA、基因、染色体之间的组成关系:______。
29、图1表示某基因型为AaBb(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动物细胞分裂示意图,图2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上DNA的含量变化曲线。请回答:
(1)图1细胞所属的器官是________。
(2)图1中细胞①~③按所处时期排序,应该是________,细胞①~③中含同源染色体的是____________。
(3)若细胞③正常分裂,产生的子细胞基因组成有_________种可能。
(4)图1中的细胞处于图2曲线BC段的有________(填标号)。
30、下图表示甲、乙、丙三个称猴桃品种的体细胞部分染色体组成,字母代表基因。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品种培育成乙品种的过程中发生了________(填可遗传变异的类型)。
(2)若欲在短时间内将乙品种培育成甲品种,可以取乙品种的________离体培养得到________幼苗,然后用一定浓度的________处理使染色体恢复正常数目。
(3)乙和丙___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同一物种,理由是________。
31、某自花传粉的植物,花的颜色由两对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A和a,B和b)控制,其中A基因控制红色素合成,B基因控制紫色素合成,当两种色素同时合成时,花色表现为品红花,两种色素都不能合成时,花色表现为白花。科研小组做了甲、乙两组人工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请回答:
甲:品红花×白花→F1:品红花、红花
乙:品红花×紫花→F1:品红花、红花、紫花、白花
(1)题中的两对基因在遗传时遵循___________定律。
(2)甲组白花亲本基因型是__________。乙组中F1的四种表现型的比例是___________。
(3)欲判断乙组F1中某品红花植株的基因型,请你为该科研小组设计一个最简便的实验方案,并预测实验结果、结论:
让该品红花植株__________,观察并统计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
①若子代表现型为____,比例为_________,则该品红花植株基因型为___________。
②若子代表现型为_______,比例为_________,则该品红花植株基因型为___________。
32、如图甲中DNA分子有a和d两条链,将甲图中某一片段放大后如乙图所示,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请用文字写出图中序号代表的结构名称:3_____________,7_____________。
(2)甲图中,A和B均是DNA分子复制过程中所需要的酶,其中B能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到单链末端形成脱氧核苷酸链,从而形成子链;则A、B两种酶分别是_____________。
(3)已知G和C之间有3个氢键,A和T之间有2个氢键。若某DNA片段中,碱基对为n,A有m个,则氢键数为_____________。
(4)科学家运用_____________技术可探究甲过程的方式为_____________。若甲所示模板分子为,将其放在含15N的培养液中进行3次甲过程,则子代中含14N的DNA所占比例为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