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图为民国二年詹天佑被任命为交通部技监的任命状。任命状有时任大总统袁世凯、代理国务总理段祺瑞、交通部总长朱启钤的签名。该史料可以用于研究( )
①责任内阁制的实行 ②新文化运动的开展
③京张铁路的修建 ④中国近代铁路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刘邦晚年与心腹之军功大臣订立了“白马之盟”。一方面保证了刘氏皇室独享王位的权力,另一方面,军功大臣因功而侯,因侯而相,形成了以丞相为核心的政府权力机构,事实上造成了政府权力对皇权的分割。这表明汉初政权
A.形成了郡国并行的政治局面
B.实现了权力分配的政治妥协
C.践行了无为而治的治国理念
D.优化了中央各部门相互关系
3、明朝天启元年(公元1621年),农学家王象晋在《群芳谱》中提及:“番柿,一名六月柿,茎如蒿,高四五尺,叶如艾,花如榴,一枝结五实或三四实,一树二三十实。缚作架,最堪观。火伞火珠,未足为喻,草本也。来自西番,故名。”这是中国最早有关番茄的详细记载。这段记载可用来说明此时
A.东西方间物品交流速度加快
B.海上丝绸之路得到稳步发展
C.我国可用食物种类更加丰富
D.中国与美洲开始了直接往来
4、从罗马共和国时期开始,儿童会在罗马宗教庆典活动和宗教职务中发挥一定作用,会参与诸如凯旋式游行、宗教庆典、政治活动甚至战争等公共事务活动。古罗马儿童参加公共事务
A.积极宣传对外扩张征服
B.助力培养儿童公民意识
C.侧面反映成人数量减少
D.浸润培养人文主义精神
5、《黄帝内经》成书于战国至西汉时期,它认为气是世界的原初物质,阴阳二气交互作用而生成宇宙万物;并强调“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这说明《黄帝内经》( )
A.强调生命活动的物质性
B.助推了阴阳五行学说的兴起
C.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
D.已科学认识人体的形神关系
6、20世纪80年代开始,世界银行在推行援助、减贫等工作中加入了过多的“政治因素”,将受援国的民主、法治和人权状况与援助直接挂钩,世界银行的贷款形式从传统项目投资贷款转向以支持借款国的结构改革和政策调整为目标的调整贷款。这说明世界银行( )
A.注重消除南北国家间差距
B.助推世界政治新秩序建立
C.援助伴随西方价值观输出
D.以发展会员国经济为目标
7、《国史十六讲》评论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特点之一在于“原先胡人与汉人的差别,逐渐转化为士人与庶人(庶人:无官爵的平民)的差别”。以下直接推动此现象出现的措施是
A.废除宗主督护制,实行三长制
B.学说汉话,穿汉服,移风易俗
C.采用官吏俸禄制度,整顿吏治
D.改汉姓,确定鲜卑贵族门第高下
8、翻检西周史,周王朝的最高首领称“王”,周王发表诰命时用“王曰”,或“王若曰”。周王又称“天子”,被视为天之元子,受天之命以君临人间。这反映出西周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A.神权与王权的结合
B.嫡庶子孙为天下大宗
C.“天下为公”
D.“郡”“国”并行
9、2019年10月底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要求坚定文化自信,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之后在纪念甲骨文发现120周年座谈会上,习总书记也强调,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为中华文化传承作出新贡献。由此可知,文化自信应该
A.实施全民文化创新运动
B.以甲骨文研究为根本
C.重新确立“双百”方针
D.坚持民族性与时代性
10、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农业以合理的耕作、轮作、施肥和灌溉来改良土壤,提高地力,从而保证连种、复种、间作、套种相结合的高复种指数用地体系的实现。这说明了传统农业
A.耕作技术的进步
B.精耕细作的特点
C.生产工具的改进
D.经营方式的变化
11、两汉的察举与考试相辅而行,察举贤良方正时,便有对策之试。如《石林燕语》载:“汉举贤良,自董仲舒以来,皆对策三道。当时未有黜落法,对策者皆被选,但有高下尔。”对上述两汉用人政策解读最为准确的是
A.以德取人的录用原则
B.德才兼备的取仕倾向
C.考试入仕的选才标准
D.唯才录用的用人理念
12、当今世界,除美国之外,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等多种政治力量不断发展壮大,世界
A.多极化趋势加强
B.民族纠纷严重
C.恐怖主义猖獗
D.地区冲突加剧
13、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崩溃后,日耳曼人的生命活力成为欧洲新时代的强音;公元800年.法兰克国王查理大帝在教堂祈祷时,教皇把一顶王冠戴在他的头上,并称他为“罗马人的皇帝”,这个日子被认为是欧洲文明的诞生日。这一事件的意义是( )
A.推动了欧洲历史上的文化整合
B.完成了欧洲大陆的政治统一
C.为罗马帝国的重建奠定了基础
D.加速了领主附庸集团的衰落
14、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对于雅典民主的评价都不高。亚里士多德认为民主意味着混乱冲动,柏拉图甚至认为暴君政治比民主好。他们提出上述观点的原因是
A.雅典民主存在着局限性
B.雅典城邦公民道德丧失
C.直接民主不利于城邦发展
D.雅典民主阻碍了哲学发展
15、南斯拉夫领导人铁托说:“走向社会主义的道路,在于我们把马克思主义科学应用于现阶段的实践,把它同我国特殊条件尽可能紧密地结合起来。”为此,南斯拉夫
A.建立了社会主义自治制度
B.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进行“新经济体制”改革
D.建设“福利国家”
16、1958年2月中央提出“鼓足干劲……苦战三年,加速消灭血吸虫病”,各地结合兴修水利和农业生产高潮,发动了声势浩大的血吸虫病防治运动。至1958年11月,流行近百年的血吸虫病,已在半数以上的流行区基本消灭。据此可知,此时医疗卫生工作
A.适应了国民经济恢复需要
B.注重与群众运动相结合
C.解决了血吸虫病治疗问题
D.超越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17、1954年,毛泽东在一次谈话中提到,“瑞金时代组织最纯洁,但有一个缺点,形式纯洁,却孤立了自己,政权不稳定,要搬家(即经过长征搬到延安)”。毛主席的讲话意在强调
A.建立现代民主法治国家
B.完善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保证人民实现当家做主
D.及时纠正党内长期存在的“左”倾错误
18、古代有人向当朝统治者提出“……天有四时,王有四政,四政若四时,通类也,天人所同有也。庆为春,赏为夏,罚为秋,刑为冬。庆赏罚刑之不可不具也,如春夏秋冬不可不备也”的建议,此人最有可能是
A.孟子
B.李斯
C.董仲舒
D.李贽
19、福州船政局开办经费准提用“闽海关税”及“本省厘税”。大生纱厂初创,商股集资难,官方以纺纱机作价入股为其解决一半资金。这说明
A.国家资本助力近代工业
B.政府全面推行重商政策
C.民族资本受到官府控制
D.实业救国成为全民共识
20、郡县制几乎盛行于中国整个封建时代,据《史记》记载:“县集而郡,郡集而天下,郡县治,天下无不治”。对此制度解读不正确的是
A.从根本上消除了地方与中央的对立
B.秦代陆续出现郡、县等新的地方行政区划
C.战国时期开始出现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
D.郡是直属于中央的地方行政区划
21、美国学者欧文·拉铁摩尔的《In Asian Frontiers of China》是一部围绕长城描述中国古代北方边地的著作。这部书传入国内后,书名被译为《中国的边疆》或《中国的亚洲内陆边疆》。对书名中的“中国”正确的理解是( )
A.地理概念:国家的中心城市
B.政权概念:全国性统一政权
C.民族概念:华夏主体的中华民族
D.文明概念:农耕文明的主体区域
22、二战后世界关税与贸易发展情况变化趋势图,对此影响最大的机构是
A.世界银行
B.世贸组织
C.关贸总协定
D.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23、《名公书判清明集》是--部南宋司法实践的汇编,其中有这样的判词:“法意、人情,实同一体。徇人情而违法意,不可也;守法意而拂人情,亦不可也。权衡二者一间,使上不违于法意,下不拂于人情,则同行而无弊矣。”由此说明南宋时期( )
A.司法断案完全依照名人判词
B.法律深受主流思想影响
C.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发生转变
D.审判程序违背法律精神
24、《剑桥美国史》:“在冷战的背景下,复杂的问题得以简单化,美国的主要威胁来自里根所称的‘邪恶帝国’苏联。1991年苏联的解体摧毁了这个框架,开启了通往乔治·布什乐观地称为‘新世界秩序’的道路,而这条道路也许不可避免地注定是一条混乱之路。”这段话旨在强调
A.冷战客观上缓和了国际局势
B.美苏对抗导致世界秩序稳定
C.美国主导新世界秩序的重建
D.新旧秩序转换中的局势动荡
25、《九国公约》的实质是________。
26、阻碍小农经济发展的原因:①农民经营规模小,生产条件简陋,缺乏必要的积累和储备能力;②________统治集团腐朽,封建剥削严重;③抵御天灾人祸的能力薄弱。
27、小农经济的地位(影响):自给自足的________始终是在中国封建经济中占________,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在较长时期内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自然经济的牢固存在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
28、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取得的民主革命的最终胜利。
29、1949年9月,毛泽东发表《________》,提出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丰富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________学说。十年探索时期,毛泽东发表《________》,毛泽东强调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必须严格区分并正确处理矛盾和矛盾;《________》,提出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工业化道路,特别是处理好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之间的关系。
30、完成表格
领域 | 时间 | 成就 |
国防 | 1958年 | 第一座实验性原子反应堆建成,标志着中国开始跨入________ |
1964年 | 第一颗________爆炸成功,标志着中国跨入核国家行列 | |
1967年 | 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 |
1970年 |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________”发射成功 | |
医学 | 1965年 | 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
农业 | 1973年 | 袁隆平成功培育出________ |
31、请回忆课本知识将下列横线上所缺内容填充完整。
(1)鸦片战争是中国沦为________社会的开端。
(2)1853年冬,太平天国颁布的________是几千年来我国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成为太平天国的纲领性文件。
(3)________是近代中国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4)中国近代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是________。
(5)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是________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
(6)毛泽东创建的________革命根据地是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7)________起义标志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
(8)1935年________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9)国共两党组成________战线,在正面和敌后战场英勇抗战。
(10)解放战争中的三大战役是辽沈战役、平津战役和________战役。
32、被宗教人士评论为“让上帝远离了这个世界,降低了人类在其中的独一无二性”的学说是达尔文的进化论。
33、小农经济得以发展的原因:①________的进步和发展,________的使用和逐渐普及;②________不同程度地有一定土地、农具、耕畜等________,具有________;③为了求得生存,农民努力提高耕作技术,尽可能提高________④历代统治者采取________,注意减轻农民负担,扶植小农经济。
34、1803年,美国工程师________制成汽船。1814年,英国人________研制成功蒸汽机车。1866年,德国工程师________制成发电机。1876年,美国人________发明电话机。不久,他建立了电话公司。1903年,美国________设计制成第一架飞机,试飞成功,开创了人类交通事业的新纪元。1946年,________研制出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35、历史学家王亚南曾说过:“专制皇权无论是经济权力或政治权力,离开了他的官僚机构和官僚系统,都将变成空无所有的抽象。”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官僚政治是由贵族政治向帝国皇权政治转化的产物,全面展开于秦汉时期,具体表现为哪些政治制度?
(2)隋唐之际是官僚政治走向成熟的阶段,君相关系发生了重要变化。这一时期中央行政管理体制是什么?该体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宋代以后,官僚政治更加合理化、严密化。宋代采取了哪些分割宰相权力的措施?
(4)官僚体制是中国古代重要行政管理的形式,也是皇权政治赖以运行的基本政治体制。简述古代官僚制度与皇权专制的关系。
36、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简称为英国或联合王国,由大西洋中的不列颠群岛组成,包括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以及爱尔兰岛北部及附近许多小岛组成,有时称“英伦三岛”。这个国土面积仅为24.4万平方公里的国度,却在世界近代历史上占有非常特殊的地位。
请回答:
(1)英国在世界近代民主政治发展进程中做出了哪些开创性的贡献?
(2)有人认为“18世纪到19世纪的世界是英国人的世界”,请结合18世纪中后期到19世纪中期的相关史实加以简要说明
3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为题。
以下为王家范、张耕华、陈江编著的《大学中国史》的相关目录:
第九章 君主集权的帝国体制:
第一节 明朝的建立
………
第二节 明朝中后期的政局
………
第三节 一波三折的中外交流
………
………
——《大学中国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该目录省略部分增加两条或两方面内容,并说明增加理由,需观点正确,理由充分,符合历史事实。
38、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站在时代前列,为实现中华民族独立于富强,进行了一系列很艰难的探索,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现代化)进程。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19世纪90年代,康有为、梁启超的那个维新派有哪些政治主张?
(2)20世纪初,陈独秀等人发起的新文化运动对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20世纪20年代末到90年代,中国共产党人形成的两项重大的思想理论成果是什么?概括指出他们主要解决了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中的那些重大问题?
(4)上述先进中国人的探索历史给我们那些启迪?
39、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的战略性决策,不仅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构想,更是中国梦与世界梦的有机结合。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汉代的丝织品,曾通过陆上“丝绸之路”远销到古罗马。罗马帝国时期,主要通过什么手段规范和调整贸易?其核心原则是什么?
(2)明朝末年,西班牙占领菲律宾后,马尼拉(属菲律宾)一度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中转站,中国的丝织品、瓷器等商品经此中转后远销世界。概括形成这种贸易格局的世界历史背景。
(3)19世纪中后期,世界市场基本形成,主要受哪一历史事件的推动?
(4)为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要求,20世纪末,哪一国际经济组织正式运行?该组织的主要宗旨?其成立有何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