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保山2025届高三毕业班第二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9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4题,共 120分)
  • 1、下表为南宋时期部分年份纸币会子发行情况(单位:万贯)。据此可以推断南宋时期(     

    发行年份

    发行量

    流通期限

    乾道四年(1168年)

    1000

    3年

    淳熙六年(1179年)

    1800

    6年

    嘉泰元年(1201年)

    3633

    9年

    嘉定二年(1209年)

    11263

    22年

    嘉定四年(1211年)

    23000

    20年

    端平元年(1234年)

    42000

    30年

    淳祐六年(1246年)

    65000

     

    景定四年(1263年)

    每日增印15

     

    A.纸币会子存在信誉危机

    B.财政收入有显著提高

    C.商品经济发生质的飞跃

    D.钱荒导致纸币的发达

  • 2、下表是关于番薯传入中国的不同史料记载。据此可以确定的事实是(     

    史料

    出处

    漳人初得此种,虑人之多种之也。诒曰:食之多病。近年以来,其种遂胜。

    《漳州府志》(1573年)

    番薯,皮紫,味稍甘于薯芋,尤易蕃。郡本无此种,自万历甲午(1594 年)荒后,明年都御史金学曾抚闽,从外番丐种归,救民种植以当谷食,足采其腹,荒不为灾。

    《福州府志》(1613年)

    福州船出海陈振龙者往吕宋国觅番蓣种,挟小篮中而来……他谷皆贵,惟蓣独稔,乡民活于薯者十之七八。

    (明)苏琰《朱锁疏》

    A.官修方志史料价值高于私人撰述

    B.番薯最早传入之地应为福建漳州

    C.多种史料互证即可得知历史真相

    D.番薯的功用在明末即已受到重视

  • 3、在二战临近尾声之时,英美两国联合开展了一项代号为“逆火”的秘密行动,联合拘捕了德国五百多名从事V-2火箭研发的专家和技师。该行动(     

    A.是联合国惩治法西斯的表现

    B.奠定美国成为科技中心的基础

    C.服务于战后美国的战略利益

    D.旨在消除德国潜在的军事威胁

  • 4、如表为19世纪中期部分作品内容摘要。据表可知,这一时期(     

    人物

    作品

    内容摘要

    徐继畲

    《瀛寰志略》

    不循世及之规,公器付之公论,创古今未有之局。

    姚莹

    《康輜纪行》

    欲吾中国稍习夷事,以求抚驭之方耳。

    龚自珍

    《已亥杂诗》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A.知识分子摒弃传统夷夏观念

    B.民族危机推动经世思潮发展

    C.改革政治制度呼声日渐高涨

    D.向西方学习已成为社会共识

  • 5、如图是1953年出版的宣传画,该作品的创作(     

    A.彰显了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

    B.体现了工人阶级建设祖国的家国情怀

    C.贯彻执行了中共“八大”的方针

    D.展现了“一五”计划的提前超额完成

  • 6、1950年,周恩来说:“我们已经掌握了国家大门的钥匙。”刘少奇说:“从今以后,中国工业就不致受到帝国主义的廉价商品的竞争,中国的原料将首先供给自己工业的需要。这就扫除了一百年来使中国工业不能发展的一个最大的障碍。”这说明,当时中共(     

    A.明确了工业是经济建设的重点

    B.坚持完成民主革命遗留的任务

    C.坚定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方针

    D.认识到主动对外开放的重要性

  • 7、法国数学家笛卡尔(1596~1650年)善于用数学推理来解释宇宙的状况,他认为学者对其探讨的问题应先持全面性的怀疑,然后从事物的本质本性去推断真理真相。其观点体现的时代主题是(       

    A.强调人性的尊严

    B.动摇教会权威

    C.尊重知识的力量

    D.彰显理性精神

  • 8、唐宋时期,广州出现几种新行业:和香(把舶来的香料制成香品)、解犀(把舶来的象牙和犀牛角进行切割)、译人(翻译)和舶牙(舶来品交易经纪人)。每年进入广州的 外国人约一万人次,广州出现了供外国人居住、经商的“蕃坊”。这反映了唐朝(       

    A.陆上丝绸之路的繁荣

    B.海外贸易的发展

    C.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

    D.统一市场的形成

  • 9、从秦到清,地方行政制度的形态有过纷纭繁复的变化,这种因时而异的变化只是为了更好地发挥这一集权的功能罢了。因此尽管从表面上看,历代行政区域废置纷繁,分合靡定,但无非皆就前代之制度沿革益损,而无根本性质的变动。与此相符合的史实是(     

    A.从秦郡县制到汉代郡国并行制

    B.从隋朝州县制到唐代藩镇制度

    C.从宋代路州县制到元代行省制

    D.从明初三司分权到清设理藩院

  • 10、下列各项所倡导的道德观不能反映近代中国发展潮流的是

    A.“中国言义,虚文而已。西洋言利,却自有义在。……鹜其实则两全。”(《郭嵩焘日记》)

    B.“君臣父子,上下尊卑,秩然如冠履之不可倒置。”(曾国藩《讨粤匪檄》)

    C.“损人利己非也,损己利人亦非;损下益上非也,损上益下亦非。”(严复《天演论》)

    D.“道德之为物,应随社会为变迁,随时代为新旧。”(陈独秀《答淮山逸民》)

  • 11、下图为1750—1900年世界制造业产出的地理分布情况。据此判断①②③(     

    A.英国、中国、北美

    B.英国、北美、中国

    C.北美、中国、英国

    D.北美、英国、中国

  • 12、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一部分经历过上山下乡后返城的年轻人,他们的户口放在街道,一时又找不到工作,被称为“待业青年”。下文是1982年11月15日《人民日报》刊载的一篇名为《他不是待业青年》的短诗(节选)这反映了当时中国

    A.个体经济已经占据主导地位

    B.市场经济成为共识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铺开

    D.社会经济活力显现

  • 13、如表是部分国家和地区革命运动。据此可知

    1789年

    巴黎人民攻克巴士底狱,点燃了全国革命的熊熊大火

    1791年

    杜桑.卢维杜尔领导黑人奴隶在海地发动武装起义

    1820年

    西班牙国内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

    1826年

    西属拉丁美洲殖民地基本实现了独立

    A.东西方的革命运动遥相呼应

    B.拉美各国摆脱了西班牙殖民统治

    C.国际环境利于拉美独立运动

    D.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开始瓦解

  • 14、明代《大诰》规定:凡各地“耆宿老人、遍处乡村市井士君子人等”均可对地方官员测评,“列姓名具状”递送朝廷,并各级官员都不得阻拦。这些举措(       

    A.意图借助社会力量维护统治

    B.有效地规范了官员从政行为

    C.推动民主评议朝政之风盛行

    D.体现了监察体系的逐步完善

  • 15、如图所示为创作于1936年的一幅漫画《再会罢!北平!》(为北平某著名学校设分校于川湘所作)。该作品揭示了(  )

       

    A.女性成为抗战的重要依靠力量

    B.北平在日军占领中遭受重创

    C.日军侵华使中国高等院校内迁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不断壮大

  • 16、早期雅典民主制度中“神谕”在决策时有着很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后来知名演说家的见解和看法又直接影响国家决策……无秩序和法律的不断变更在雅典的历史舞台上不断上演。这反映了(     

    A.雅典民主制度程序复杂多变

    B.人民参政与议政的热情高涨

    C.民主制度隐藏潜在矛盾危机

    D.“神谕”使民主制更具权威性

  • 17、春秋时期的孔子主张克己复礼,战国时期的荀子则主张隆礼重法。春秋时期老子主张退回小国寡民的时代,而战国时期的黄老之学则主张顺应民时、轻徭薄赋。思想领域的这种演变(     

    A.顺应了社会转型的需要

    B.体现了思想家理想化的社会诉求

    C.得益于儒道两家的融合

    D.集中体现了下层平民的内在要求

  • 18、1998年,全国上下通过召开纪念大会、理论研讨会、座谈会,组织创作文艺作品、出版物、举办展览和大型音乐会,发行纪念邮票等多种方式纪念改革开放20周年。《人民日报》也开辟专栏,发表一系列纪念文章。这些活动的开展(     

    A.提高了中国国际地位

    B.落实了科教兴国战略

    C.有利于凝聚改革共识

    D.完善了市场经济体制

  • 19、1949年11月,北京市第二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选举市长、副市长及市人民政府委员,代表们反应热烈,时任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主席的汤用彤认为,“人民自己选举自己的市长,是中国几千年来所没有的事”。由此可见,当时(     

    A.和平建国方案得到各界拥护

    B.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发展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初步建立

    D.民众对新政权的认同感强

  • 20、如表是小英同学所写的历史学习笔记,她当时学习的主题应为(     

     

    美国

    苏联

    政治

    杜鲁门主义

    共产党工人党情报局

    经济

    马歇尔计划

    经济互助委员会

    军事

    北约组织

    华约组织

    A.“大萧条”下的大国角逐

    B.美苏冷战格局的形成

    C.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D.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 21、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脊髓灰质炎是当时威胁全球的疾病之一。1956年1月,苏联派斯莫罗廷采夫、楚马科夫等人前往美国与索尔克和萨宾等几位美国科学家进行交流。同年6月,萨宾在美国国务院授权下,前往苏联一起研究活病毒疫苗。几年后,苏联研究获得成功,并推动了美国大规模的临床试验。今天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症努力在全球根除这种疾病。由此可见(     

    A.疫情推动意识形态改变

    B.公共卫生政治化促进医学发展

    C.防疫需要加强全球合作

    D.政治格局的变动影响防疫成效

  • 22、1948年10月10日,中共中央发布《关于九月会议的通知》,指出:“夺取全国政权的任务,需要我党迅速有计划地训练大批能够管理军事、政治、经济、党务、文化教育等各项工作的干部。”该通知表明

    A.解放战争已取得基本的胜利

    B.党的干部是夺取政权的前提

    C.经济工作是当时的工作中心

    D.党的工作重心即将发生转移

  • 23、历史上存在过的农业庄园式劳作是古代重要的劳作方式之一。下列不能够说明这一结论的是(     

    A.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坞堡

    B.中古时期西欧的庄园

    C.阿兹特克人的浮动园地

    D.罗马共和国时期的庄园

  • 24、1943年,中美、中英签订新约,明确废除两国在华领事裁判权等特权。国民政府在《告全国军民书》中称,中华民族的“抗战牺牲,乃使不平等条约百周年的沉痛历史,改变为不平等条约撤废的光荣记录”。但在谈判过程中,中国主张在中美新约中增加“以平等互惠之原则为基础”的表述,遭到美方拒绝。英国继续控制香港地区。以上史实表明(     

    A.列强在中国攫取的特权全部取消

    B.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终结

    C.中国英勇抗战赢得国际地位提升

    D.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形成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5、时代、人物与儒学

    时代、人物与时代与思想文化总是密切相连,中国古代历史中儒学的发展即受到重要人物的影响也受到时代的冲击,联系所学知识完成以下表格:

    人物

    儒学地位

    时代背景

    孔子

    学说难行,有“如丧家之犬”之感慨

    实力竞争与争霸战争

    秦始皇

    2

    4

    1

    独尊儒术

    朱熹

    3

    儒学应对佛教、道教挑战与自生局限

     

     

  • 26、意义

    (1)国内意义

    ①为资产阶级___________民主政治的确立开辟了道路。

    ②使资产阶级分享到了___________

    ③是英国社会获得政治稳定与经济持续发展的制度保障。

    ④英国逐渐实现了向___________国家的转变,是英国在政治体制上的创新。

    (2)国际意义:对欧洲乃至世界作出了贡献。

  • 27、背景

    (1)历史传统:英国有着悠久的___________发展史,在政治上表现出延续性的鲜明特点。

    (2)革命结束:1688年的“___________”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

    (3)签署文献: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___________》,经英王签署正式成为《权利法案》。

  • 28、“分散与整体”

    按例整理下列学习提纲:

    分散

    性的

    世界

    1、古代东方

    (1)古代两河流域王国更替

    (2) ①

     

     

    先后跨入文明社会门槛

     

    2、古代希腊罗马

    (1)古代雅典民主政治

    (2) ②

    走向整体性的世界

    1、新航路开辟

    2、 ④

    (1)商品输出

    (2)资本输出

    促进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扩大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

    3、列强瓜分世界狂潮

    经济全球化的世界

    1、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

    经济全球化启动

    2、 ⑥

    打断经济全球化进程

    3、跨国公司建立

    经济全球化进入快速发展新阶段

     

     

  • 29、意义

    (1)对英国

    ①以法律条文的形式,限制了英王的实际统治权,保障了议会的立法权、___________、司法权和军事权,从而结束了英国长期以来形成的___________

    ②议会在国家政权中的地位得到提高,___________的原则得以确立。

    (2)对世界:英国的___________,成为以后很多国家资产阶级效法的样板。

  • 30、1950年,中国先后同印度、印度尼西亚、瑞典、丹麦、缅甸、列支敦士登、瑞士、芬兰等8个资本主义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这反映出(   )

    A. 新中国试图摆脱两极格局影响

    B. “求同存异的思想得到实践

    C. 新中国外交政策的灵活性特征

    D. 中国放弃了一边倒的方针

     

  • 31、在如图中辨认表格所列历史事件的发生地,并将相应的序号填入正确位置。

    (1)1919年,首先在________发起的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2)1921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________召开,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3)国共合作后,国民革命军从________出发北伐,从根本上动摇北洋军阀反动统治。

    (4)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在________成立。

    (5)1935年,长征途中的________会议,挽救了党、红军和革命,成为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6)________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7)1945年,中共七大在________召开,全党在毛泽东思想旗帜领导下,空前统一和团结。

    (8)1949年4月,渡江战役,______解放,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 32、___________年4月,清政府被迫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条约规定:割___________、台湾全岛及其所有附属各岛屿、___________给日本。开放沙市、___________、苏州、杭州为商埠。允许外国在华投资设厂,拓展了列强对华___________的途径,阻碍了中国___________的发展。

  • 33、原则

    (1)限制王权:通过___________分权的办法来分割和架空君主的权力,使国王受到___________和议会的限制。

    (2)议会至上:议会成为一个常设性___________机构,由它掌握立法、财政、司法、军事等最重要的国家权力。

  • 34、厘清史事,推理分析,形成合理结论,是高中学生必备历史能力。下表史事和结论关联正确的是

三、简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3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GDP)是衡量一国(或地区)经济增长水平的基本指标。

    数据来源:Maddison世界经济历史统计数据库(Historical Statistics of the World Economy. 2010)。西欧包括30个国家,其中有希腊、古罗马/意大利、德国、法国、英国等。纵坐标单位是1990 Int. GK$(International Geary—Khamis dollars),横坐标单位是年(year)

    从上图中提取两项有关历史人均GDP走势变化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 3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第八章走向21世纪

    一、历史回顾与思考

    二、左右逢源的中国

    三、进退维谷的日本

    四、得失并存的西欧

    五、矛盾重重的苏联

    六、相对衰落的美国

    ——摘自【美】保罗·肯尼迪《打过的兴衰》

    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自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 37、简答题

    (1)明清时期对外贸易政策?

    (2)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

    (3)列举罗斯福新政包括哪几个方面?

  • 3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面对西方文明时,中国大体上都是坚持克拉克(EdwardA.kracke)所说的,“在传统中变”,可是,1895年以后,在这种追求富强的心情中,一切却似乎在向着西方式的“现代”转化,出现了“在传统外变”的取向。

    ——葛兆光《1895年的中国:思想史上的象征意义》

    问题:结合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某一史实,从政治文明的角度说明中国为“追求富强”出现“传统外变”的观点。并分析出现“传统外变”的原因。

     

  • 39、请写出近代中国和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的名称?以及与这些条约相关的战争?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95
题数 39

类型 高考模拟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