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们的衣食住行,学习和娱乐,生活和劳动都离不开社会,人总是要生活在社会群体中,互帮互助,这说明( )
A.个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
B.不同的社会关系,有不同的身份
C.社会的发展进步离不开个人
D.任何社会的发展都是广大劳动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
2、下列“时政材料”与“时政解读”对应不匹配的有( )
序号 | 时政材料 | 时政解读 |
① | 《中华人民共和国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于2023年9月1日起施行。 | 法治有利于保障人们 生活在优美的环境中 |
② | 2023年暑假期间,针对黎塘镇运河桥附近的街道脏乱差情况,城管严格执法。 | 政府依法执政 |
③ | 针对南宁市停车收费高的问题,市政府征求人民群众的意见,最后修改了收费标准。 | 人民行使了决定权 |
④ | 到政府办事,从“跑断腿”“磨破嘴”到一窗受理,从证明繁琐到最多跑一次。 | 缩小了政府的行政权,弱化管理职能 |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推动各种所有制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这是因为( )
①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②公有制控制国民经济命脉,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
③它们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④它们都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为加强顶层设计和坚持问计于民统一起来,齐心协力把“十四五”规划编制好。“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开展了网上意见征求活动,累计收到网民建言超过103.8万条,收获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这表明公民( )
①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 ②参与民主生活的形式不断丰富
③民主权利得到扩大 ④民主意识日益增强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5、漫画中的行为属于( )
A.行政违法行为
B.严重违法行为
C.刑事违法行为
D.民事违法行为
6、“合作·共赢——中外版画交流展”线上虚拟展于4月20日同时在悉尼中国文化中心官方网站和社交媒体平台上线。本次虚拟展汇聚40余位中外艺术家的版画作品,通过独特的艺术手段和方式,展现了各自的文化特色和艺术风格,并且将各种艺术思维的开放性表达紧密聚合在了一起,互为表里、共构共生。材料表明( )
①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多样的文化是文化创新和发展的前提
②重视文化的多样性,吸收外来文化精髓,努力实现文化趋同
③加强合作与交流,以开放包容的心态促进文化的发展
④加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必须混搭西方文化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③
7、互联网在增加社会生活便捷性的同时,也容易把人限制在电脑前,限制在固定的住所之中,由此出现了“宅男宅女”现象。对此现象,我们的正确评价是( )
①沉迷于网络,影响学习、生活和工作
②要提高媒介素养,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促进沟通
③使用互联网,容易使个人隐私被侵犯
④互联网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但是不应该把自己“宅”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8、下列几位初三学生的行为,体现了“自己对自己负责”的是( )
A.碰到学习上的困难,小双经常向老师或同学请教
B.小文在家总是借口学习任务繁重而不做任何家务
C.每次做眼保健操时,小武都会抓紧时间赶做作业
D.小全参加活动时经常失约,事后只说“临时有事”
9、某地突发山火。儿子(消防员)告诉姐姐:“我去救火,别告诉咱爸。”父亲(村民)告诉女儿:“我去救火,别告诉你弟。”这对父子奔赴同一火场时的留言让人们感受到( )
A.舍小家为大家、勇于担责的家国情怀
B.责任虽然相同,但履责的行为却不同
C.承担社会责任,一定要放弃家庭责任
D.只要勇于担责,就能获得相应的回报
10、姜宇帆,2022年北京冬残奥会吉祥物“雪容融”的设计者。她说:小时候过年,整个家乡小城都是红彤彤的灯笼,温暖、喜庆,于是就有了灯笼“雪容融”。“雪容融”的肚子还可以发光,希望能温暖世界,也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从她的身上我们看到( )
①青春的我们思想活跃,拥有创造的潜力
②我们可以用自己的微光照亮他人温暖世界
③创造离不开实践,创造是社会实践的源泉
④中国文化是人们心中温暖的家国情怀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1、小刚的生活片段
片段一:早早起床收拾好书包,并帮同学带了早餐 片段二:和同学购物途中,为烈日下的环卫工人送上一瓶水 片段三:体育课上,发现有同学扭伤脚,和其他同学将其送往校医务室 片段四:课间,有同学不小心撞翻了书桌,上前帮同学收拾 片段五:放学后,给生病请假的同桌补习功课 |
以上生活片段体现了他( )
A.勤劳质朴,舍己为人
B.热爱学习,认真刻苦
C.孝亲敬长,服务社会
D.关爱他人,勇担责任
12、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大反腐力度,“老虎”“苍蝇”一起打,开展“天网行动”,抓捕外逃贪官。上述行动表明( )
A.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B.法律只针对严重违法犯罪行为
C.法律主要依靠信念、习俗、教育和行政力量保证实施
D.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13、心理学认为,懂得去接纳自己,才是一个人真正的成熟。关于接纳自己,下列同学的观点,你不认同的是( )
A.小云:接纳自己,我们需要乐观的心态
B.小峰:接纳自己,我们需要勇气和智慧
C.小亮:接纳自己,需要接纳自己的全部
D.小禹:接纳自己不满意的部分是容易的
14、公交车上,一位农民工上车后,将袋子铺在地上,坐了上去。司机问:“为什么不坐座位呢?”农民工说,“自己身上脏,怕弄脏了座位。”司机宽慰道,“人人平等,您在我们心中是最干净的。”一句话,打消了农民工的顾虑。司机的暖心之举主要体现了( )
A.尊重他人,平等待人
B.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C.换位思考,诚实待人
D.富有正义,爱岗敬业
15、今年国庆假期,陕西历史博物馆一票难求,到博物馆“充电”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这是因为,参观博物馆( )
①可以欣赏精美的文物,聆听历史的回声 ②可以养护精神,充盈生命,追求真、善、美
③应该严格遵守场馆规定,保护文物安全 ④能够感受古人的智慧和灿烂的中华文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6、以下是小敏同学日记的部分摘录:
2023年10月23日 星期一 天气:晴 老师一直教育我们要做一个诚信的好孩子,但今天,我在放学路上遇到了一位热情的陌生人,他一直探问我关于好友小蕊的电话和住址,我无奈之下向他撒了谎,我感到很忐忑,似乎没有坚持诚信原则。我今天的做法正确吗? |
小敏同学的做法( )
①正确,遵循了伦理原则和法律要求
②正确,正确处理了诚实与保护隐私的关系
③错误,一旦许诺事情就要努力做到
④错误,面对两难选择时没有恪守诚信要求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7、依据北京市《关于加强违规电动三四轮车管理的通告》,自2024年1月1日起,违规电动三四轮车一律不得上路行驶,不得在道路、广场、停车场等公共场所停放。如违规上路行驶或停放,执法部门将依法采取扣车、罚款措施。这说明( )
①随着社会的发展,规则需要改进
②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
③违反社会规则必会受到法律处罚
④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的良性运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8、下面是小文写的一篇周末日记,针对小文的烦恼,你的建议是( )
2023年11月12日周日睛 今天,本打算花半小时上网看新闻,不知不觉半天过去了。结果,作业没时间写了,约好的羽毛球赛也忘记了,好烦啊! |
A.传播网络正能量,制裁网络犯罪
B.学会“信息节食”,提高媒介素养
C.需恪守道德底线,遵守网络法规
D.学会辨析网络信息,抵制不良诱惑
19、近年来,校园欺凌类案件频发,对青少年的身心发展和成长造成了严重影响。向校园欺凌说“不”,让关爱和尊重相伴我们成长。面对校园欺凌,我们正确的应对方法是( )
①巧妙周旋,机智求助②沉着冷静,理性判断
③留存证据,勇敢维权④殊死搏斗,抗争到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消防通道是一条“生命通道”。某市一小区居民楼发生火灾,由于小区周边消防通道被隔离桩、停放的轿车等占用,消防车无法到达火灾现场,最终由附近市民合力掀翻堵路车辆,才给消防车让出一条路。这启示我们( )
①居民可以根据个人需要更改消防通道
②小区物业要加强管理,惩处“占道”行为
③要自觉遵守社会规则,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④任何单位、个人不得占用、堵塞、封闭消防车通道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1、袁老师普通话不标准,王杰总是在课堂上很大声地给老师指出来并纠正。( )
22、有人说:公平总是相对的,无论我们如何努力,都不可能达到绝对公平。所以我们就没有必要为了追求公平而努力了。对这种观点你有什么看法?
23、小华把同学们的几段生活片段记录下来:
片段一 小雅周末参加社区的志愿者活动,主动帮助环卫工人做好环境保洁工作。
片段二 最近小慧迷恋上了网络游戏,并且认识了一个名叫“闪亮的心”的网友,她准备邀请“闪亮的心”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请结合所学,分别对以上两个片段进行简要评析。
24、材料一 一位七年级的同学在日记中这样写到:我们要遵守班规班纪,努力学习;我们要遵守宿舍管理规则,维护好宿舍卫生;我们要遵守考试规则,公平竞争。
材料二 “班级是我家,关爱班级靠大家。”我们在班级中要处理好“单音”与“和声”的关系,才能共奏班级的和谐乐章。
(1)当个人需要与集体规则发生冲突时,你应该如何处理?
(2)我们如何让集体的“和声”更和谐、更美好? (说出三点即可)
25、某校道德与法治教师组织七年级学生开展“感悟生命,珍视生命”的主题活动,现请你参与,并完成探究。
(生命探问)探问一:2017年11月,江苏一名10岁少女小刘在家中喝下农药,经抢救无效死亡。之前,她拍下3分钟视频,向家人告别。
探问二:2017年6月,年仅12岁的小雨身患奇异病症“胸腺恶性肿瘤”,生命已进入“倒计时”。在她最后一段时间里,小雨作出重大决定,捐献自己的眼角膜,给更多的人送去光明。
(1)分析这两名小女孩对生命的态度是什么?
(生命珍视)情境一:放学回家,小红为了赶时间回家吃饭,准备闯红灯过马路。
情境二:上学路上,小名看到老人摔倒,可他要迟到了,扶与不扶呢?
(2)你的建议分别是什么?
(3)针对你给出的建议共同的理由是什么?
(生命绽放)2018年11月17日,中国科学院院士、“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程开甲在北京逝世,享年101岁。这一生,程开甲见证百年中国荣辱,将个人追求融入国家命运,让民族脊梁挺得更直。今年的10月16日,是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54周年的日子,已百岁高龄的程开甲对54年前中国举世瞩目的成功,仍记忆犹新,他说:“我十分欣慰自己能为国家的强大作点贡献。我寄希望于年轻的同志们接过我们老一辈人的接力棒,自力更生,奋发有为,为祖国国防现代化事业贡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
(4)结合上述材料和自身经历,你准备如何创造有意义的人生?
26、半个多世纪以来,三代塞罕坝林场人发扬“忠于使命,艰苦奋斗,科学求实、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塞罕坝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在新时代的具体体现。请问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什么?这个核心的本质又是什么?
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杭州西湖滨延安路一家储蓄所有一条“奇怪”的规定:情绪不好,暂缓上岗。他们认为,职员不可能每时每刻都保持良好的情绪,单位领导有必要给他一定时间来调整情绪,以免把个人不良情绪带到工作中,影响顾客心情,影响服务质量,损坏单位荣誉。
(1)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方式调节我们的情绪?
(2)情绪与我们日常所说的情感有何关系?
28、简答题
材料一:云南考生崔庆涛今年高考考了669分,被北京大学录取。在收到录取通知书的时候,他和自己的父母正在工地上当泥工。有人说,能考上北大,崔庆涛一定付出了比别人更多的努力,掌握了良好的学习方法。
(1)“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说说你有哪些好的学习方法?
材料二:最让大家敬佩的不是崔庆涛是出身贫寒的学霸,而是他对未来规划的态度。崔庆涛说:我是大山里的孩子,考上北大让我走出大山,我也会回到大山,给大山带来不一样的变化。网友纷纷为崔庆涛的态度点赞:有梦想,谁都了不起!!
(2)要实现自己的梦想,我们应该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