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宏观一微观一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独特的思维方式。镁条在氧气中燃烧的微观模拟图如下:
下列认识中错误的是
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B.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及数目不变
C.该反应既属于化合反应,又属于氧化反应
D.生成物中镁元素显+1价
2、向含有AgNO3、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中滴加稀硫酸,有气体生成,则滤出的固体一定为
A.Ag、Cu两种单质的混合物
B.Cu、Fe两种单质的混合物
C.Ag、Fe两种单质的混合物
D.Ag、Cu、 Fe三种单质的混合物
3、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CH4+2O22H2O+CO2
B.P+O2P2O5
C.S+O2SO2↑
D.4Fe+3O22Fe2O3
4、在t1℃时,将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分别加入到各盛有100g水的两个烧杯中, 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甲所示,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
A.烧杯②中溶液的溶质是氯化钾
B.烧杯①中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C.烧杯②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5%
D.将温度升高到t2℃,两烧杯中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橡胶、纤维、塑料都是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
B.用水可以灭火,因为水可以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C.为增加肥效,把硝酸铵和草木灰混合使用
D.气味能闻得到却看不到,说明分子很小
6、赏中华诗词,品生活之美。下列诗词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B.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C.人间巧艺夺天工,炼药燃灯清昼同
D.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7、下列物质与空气充分混合后,遇明火不会发生爆炸的是( )
A.P2O5
B.面粉
C.镁粉
D.CO
8、某无色溶液X是稀盐酸、稀硫酸、NaOH溶液、Na2CO3溶液中的一种,取三份等质量的X溶液,向其中分别加入酚酞试液、Fe2O3粉末、BaCl2溶液,产生的现象如下表所述.根据现象判断,无色溶液X是()
加入的物质 | 酚酞试液 | Fe2O3粉末 | BaCl2溶液 |
实验现象 | 无明显现象 | 固体逐渐溶解,溶液变黄 | 无明现象 |
A.稀硫酸
B.稀盐酸
C.NaOH溶液
D.Na2CO3溶液
9、已知硝酸钾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如下表:
温度/℃ | 20 | 30 | 40 | 50 | 60 | 70 | 80 |
溶解度/g | 32 | 46 | 64 | 85.5 | 110 | 138 | 170 |
甲是80℃含有100 g水的KNO3溶液,操作过程如下图所示。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A.甲、乙、丙、丁四种溶液中,饱和溶液只有2种
B.甲到乙的过程中,溶质质量没有改变
C.甲溶液中,溶剂与溶质的质量比为25: 34
D.甲溶液冷却时,开始析出固体的温度在60℃~70℃之间
10、“雪碧”等碳酸型饮料的pH小于7,晃动后打开瓶盖,其pH将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无法判断
11、金属、金属材料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它们的用途。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不锈钢抗腐蚀性好,常用于制造医疗器械
B.铁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可以用于制造炊具
C.铝合金轻而坚韧,可作汽车、飞机和火箭的材料
D.铅锑合金的熔点较低、电阻率较大,常用于制成发热体
12、如图是小徐用手掌总结氧气的化学性质的表示方法,手指上的物质能与手掌心氧气反应。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铁在空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B.煤脱硫的目的是减少二氧化硫的生成
C.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会污染空气
D.氧气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能与所有的物质反应
13、工业明胶中含有毒的重铬酸钠(Na2CrO4),其中Cr元素的化合价为
A.+1价
B.+2价
C.+4价
D.+6价
14、向一定质量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硝酸钾溶液中同时加入4g硝酸钾和16g水所得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
A.20%
B.15%
C.10%
D.无法计算
15、现有30℃时的氯化钾饱和溶液,在下列情况下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的是( )
A.温度不变,向溶液中加入氯化钾晶体
B.温度不变,向溶液中加入水
C.降低温度至10℃
D.升高温度蒸发掉一部分水,温度保持在40℃
16、化学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使我们的生活绚丽多彩。下列过程本质上与其他不同的是
A.工业上利用空气制氧气
B.用海水晒盐
C.利用白炽灯照明
D.火力发电
17、下列有关燃烧与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用水灭火,目的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B.白磷在冷水中,通入空气后也能燃烧
C.将煤块粉碎后再燃烧是为了使其燃烧更充分
D.石油、乙醇均是可再生能源
18、科学施肥是农业增产的重要手段,属于氮肥的是
A.Ca(H2PO4)2
B.CO(NH2)2
C.K2CO3
D.K2SO4
19、如图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稀释浓硫酸
B.倾倒液体
C.称量固体
D.过滤
20、CO、H2还原Fe2O3的过程相似,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向4.8gFe2O3中不断通入H2,不断加热,实验测得固体残留率(固体残留率=×100%)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d点对应固体为Fe,其质量为3.36g
B.从a到d点,固体中的含氧量逐渐变小
C.从a到d点,固体减少的质量等于生成的水的质量
D.bc段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Fe3O4+H23FeO+H2O
21、2010年中国“最美油菜花海”汉中旅游文化节,迎来了八方游客.空气中弥漫着油菜花而甜津津的气味.人们能够闻到花香的原因是
A.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B.分子之间存在间隔
C.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D.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22、在氯化钡溶液中滴入某种液体,生成白色沉淀。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滴入的可能是硝酸银溶液
B.反应后溶液可能呈酸性
C.白色沉淀可能溶于盐酸
D.该反应可能是中和反应
23、如图所示的四个图象分别对应四种过程,其中不正确的是
A.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
B.某气体溶解度随温度和压强的变化
C.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加入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
D.向等质量的铁片和锌片中分别加入足量的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
24、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①空气②硬水③生铁④五氧化二磷⑤石灰石⑥C70⑦液氮.
A.③④⑤
B.①⑤⑦
C.④⑤⑥
D.④⑥⑦
25、下列物质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最高的是
A.N2
B.NO
C.NO2
D.N2O
26、下列物质的微观示意图,从物质的分类来看,其中属于化合物的是( )
A.
B.
C.
D.
27、根据如图中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P点表示在t1℃时,两物质的溶解度关系为b___c(填“>”、“<”或“=”);
(2)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____;
(3)t2℃时,40g b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
(4)将t2℃时150gb的饱和溶液稀释成20%的溶液,需要加水____g。
28、(1)根据有关规定,中型(含)以上载客汽车、危险货物运输车应配备处于有效期内的灭火器和消防器材。针对汽车燃油引起的火灾,不适合使用的灭火器是_____(填字母序号)。
A 干粉类的灭火器 B 二氧化碳灭火器 C 水基型灭火器
(2)汽车燃料有很多种,如汽油、柴油、天然气、乙醇等,其中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____,无论哪种燃料,为行驶的汽车主要实现的是将化学能最终转化为 _____能。
29、下图是实验室常用的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标号①的仪器名称:①
(2)用高锰酸钾制取O2时,用A、D进行实验,写出该反应化学方程式 。发现水槽中的水变红的原因为 气体收集完毕时,应先 (填“从水中取出导气管”或“熄灭酒精灯”)。
(3)某同学在实验室制二氧化碳气体,写出该反应化学方程式 。收集CO2应选用的装置是 (填序号)。将气体的发生装置由B改进为F,这样做的好是 ;
(4)若用右图所示装置制H2并测量生成H2的体积,通过分液漏斗加入一定体积的稀硫酸,与圆底烧瓶中盛放的0.65g锌粒充分反应(稀硫酸足量)。
①装置接口的连接顺序为:a → →d(填“b→c”或“c→b”)。
②理论上0.65g锌与足量稀硫酸反应在该条件下应能收集到224mL的H2,但3次实验测量的H2体积的平均值约为239mL。假设实验操作正确、规范,造成该误差的主要原因是 。
30、由新型钛合金制造的国产载人潜水器“奋斗者”号,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坐底,创造了中国载人深潜新纪录。钛合金的硬度比金属钛的硬度_______(填“大”或“小”);钛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及其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则图中钛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_______周期。
31、现有生活中的两瓶无色溶液,分别是氢氧化钙溶液和稀醋酸溶液。试用三种不同的方法鉴别(要求写出具体的操作过程和实验现象)。
(1)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
32、回答下列有关的问题。
(1)稀盐酸和稀硫酸化学性质有差别的原因是______;
(2)生铁和钢性能不同的原因是______;
(3)电解水实验,证明水是由______组成的。
(4)测定稀硫酸的pH时,先用水将pH试纸润湿会使结果偏______(填“大”或“小”);
(5)除去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氢氧化钙,可以加入适量的______后过滤;
(6)要用适量的试剂检验某硝酸钠溶液中含有的杂质氯化钠、硫酸钠和碳酸钠,先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然后向试管中依次加入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
33、如图为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
(1)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_______。
(2)甲中混有少量乙,若要提纯甲,可采取的结晶方法是________(填“蒸发结晶”或“降温结晶”);
(3)t2℃时,将50g丙物质放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中溶质和溶液的质量比为________(填最简整数比);
(4)t3℃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所得溶液的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
34、我国“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登陆月球。其制作材料有硅、石墨、铝合金、钛合金和铜等。
(1)纯金属制成合金,性能会发生改变,请写出其中一条___________。
(2)请写出一种比较钛和铜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方法___________(不需要写现象与结论)。
(3)工业上制取硅的反应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其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
(4)将过量的铜粉浸入硝酸银和硝酸锌的混合溶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5、汽车、高铁、飞机等已经成为人们出行的常用交通工具。汽油是汽车常用的一种燃料。将石油加热,利用各成分的沸点不同将它们分离可得到汽油,该过程属于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36、(1)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开始生产和使用铁器,钢的质量也达到较高水平。古代,人们把烧红的生铁放在铁砧上反复锤打,最终使生铁转化为钢,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原理 。
(2)工业上用一氧化碳和赤铁矿炼铁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新型材料纳米铁粉具有广泛的用途,它比普通铁粉更易与氧气反应,其制备的主要流程如下图所示。
纳米级铁粉遇氧气无需加热就能燃烧,生成物的化学式为 。
高温反应器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前需向反应器中通入氮气,目的是 。
37、根据如图1所示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装置图中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
(2)欲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一瓶干燥的O2需选用的发生和收集装置组合是_______(填字母);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3)若用G装置排空气收集O2,气体应从_______进(选“b”或“c”)
(4)小婷同学利用上端开口的A管、橡胶软管和带有铁丝网的硬质玻璃管,组成制取二氧化碳的H装置,如图所示。
①铁丝网上应放的药品是_______;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②可以通过_______来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③小美同学认为H装置制取二氧化碳存在一个明显的问题,改进方法为_______;
(5)如图2所示仪器以锌粒和稀硫酸反应制备H2,并用排水法收集请把图补画完整______。
38、用下列实验操作可分别完成“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和“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两个实验。
(1)操作E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
(2)经检测,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填序号)。
①氯化钠固体不纯 ②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 ③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3)图D操作中当蒸发皿中出现___________时停止加热;
(4)图C中有一处明显的错误是:________。
(5)300g16%的氯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________,要使其溶质质量分数变为10%,需加水的质量为________。
39、如下图所示,在白色点滴板1~6的孔穴中,分别滴加2滴紫色石蕊溶液。
(1)孔穴6中溶液变为蓝色,说明碳酸钾溶液显________(填“酸性”或“碱性”)。
(2)溶液变为红色的孔穴有________(填孔穴序号,下同)。
(3)作为空白对照实验的孔穴是________。
40、某些植物的花汁可用作酸碱指示剂。取三种花汁用稀酸溶液或稀碱溶液检验,颜色如下表所示:
花种类 | 花汁在酒精(中性)中的颜色 | 花汁在稀酸中的颜色 | 花汁在稀碱中的颜色 |
玫瑰花 | 粉红色 | 粉红色 | 绿色 |
紫罗兰 | 紫色 | 红色 | 蓝色 |
万寿菊 | 黄色 | 黄色 | 黄色 |
(1)上表中能做酸碱指示剂的花汁是____________;
(2)为检验食盐水、肥皂水、无色汽水、石灰水四种物质的酸碱性,应选择________花汁,不选用其他花汁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取所选花汁少许分别滴入上述四种物质中,请将所显颜色填入下表:
检验物质 | 食盐水 | 肥皂水 | 无色汽水 | 石灰水 |
所显颜色 | 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