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大雪纷飞
B.桂花飘香
C.扫地时灰尘飞舞
D.树叶纷纷落下
2、我国运动员全红婵,在2023年世界泳联跳水世界杯西安站女子单人10米跳台预赛中,出色地完成了“207C”动作。将其下落阶段中的一段运动简化为直线运动,其中A、B、C、D四点是她下落过程中的四个位置,相邻两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5s,距离如图所示。关于全红婵在此段运动过程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她经过C点的速度为5m/s
B.她在段做匀速直线运动
C.她在段的平均速度为10m/s
D.她在段的平均速度大于
段
3、通常情况下,属于绝缘体的是( )
A.石墨
B.金属
C.人体
D.橡胶棒
4、如图是我国自行设计研发的C919 大型客机。C919采用了大量的铝合金材料,之所以用铝合金材料制作机身而不用钢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铝合金材料比钢材质量大
B.铝合金材料比钢材体积小
C.铝合金材料比钢材密度小
D.铝合金材料比钢材密度大
5、如图所示是四名同学用温度计测水温的实验操作过程,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6、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现将电流表、
串联在电路中,闭合开关S,滑动变阻器
的滑片P自中点向右移动的过程中,电流表
示数与电流表
示数的比值变大。关于电流表
、
串联在电路中的位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流表串联在
支路,电流表
串联在
支路
B.电流表串联在干路,电流表
串联在
支路
C.电流表串联在
支路,电流表
串联在干路
D.电流表串联在干路,电流表
串联在
支路
7、如图所示,有一束光线斜射入盛水的容器中,在容器底部形成光斑,保持入射光的方向不变,逐渐放掉容器中的水,容器底部的光斑将
A.向右移动
B.向左移动
C.保持不动
D.无法判断
8、PM2.5是大气中一种能够吸入肺部的颗粒,它的直径小于或者等于2.5( )
A.米
B.分米
C.厘米
D.微米
9、下列四个探究实验中,所运用的研究方法相同的是( )
①探究摆的周期与哪些因素有关
②探究同一直线上两个力的合成
③探究发声体音调的高低与其材料、长短、粗细及松紧程度的关系
④用“光线”来描述光的传播路径与方向
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④
10、如图所示是某手电筒的电路,手电筒内装了两节干电池。关于手电筒的电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干电池为电源,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B.小灯泡为用电器,消耗电能
C.手电筒中两节干电池是并联的
D.按钮相当于导线,其作用是输送电流
11、二十四节气蕴含着悠久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被誉为“中国第五大发明”,下列与节气有关的物态变化,属于熔化的是( )
A.“雨水”,冰雪消融
B.“立夏”,雾绕山峦
C.“霜降”,霜满枝头
D.“大寒”,滴水成冰
12、如图所示为一种夏季使用的汽车冰凉座垫,它通过生物冰快速激发成型技术研制而成。座垫内物质通常情况下为固态,人坐上去时,座垫内物质就会慢慢转变为液态,但温度保持不变。此过程可持续数小时,人坐在上面会感觉凉爽。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座垫内物质是非晶体
B.座垫内物质熔点高于人体温度
C.人坐上去时座垫内物质吸收热量
D.人坐上去时座垫内物质发生了液化现象
13、在如图所示的四种情境中,人对物体做功的是
A.扛着米袋慢慢爬上楼梯
B.用力推汽车,汽车不动
C.提着水桶在水平面匀速前进
D.双手举着杠铃,杠铃静止不动
14、已知甲乙两车做匀速直线运动,甲、乙两车通过的路程之比为2︰3,运动的时间之比为2︰1,若甲车的速度是15m/s,那么乙车的速度是( )
A.5m/s
B.11.25m/s
C.45m/s
D.12m/s
15、有着金元宝美誉的岭南蒸鱼饺一出锅时就“香气四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香气四溢”是由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产生的
B.鱼饺出锅时升起的“白气”是扩散现象
C.温度越低,香味越浓
D.刚出锅时鱼饺从空气中吸收热量
16、下图所示的“海市蜃楼”在我国古书《史记》、《梦溪笔谈》中都有记载。如图所示光现象中与“海市蜃楼”形成原理相同的是( )
A.手影游戏
B.池水变“浅”
C.水中倒影
D.激光准直
17、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 )
A.帕斯卡
B.千克
C.牛顿
D.秒
18、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的密度大于乙的密度
B.根据密度公式,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
C.甲的体积是乙的体积的一半
D.乙的质量是甲的质量的一倍
19、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A接触不带电的验电器的金属球B时,验电器的金属箔张开,如图甲所示;用玻璃棒A靠近(不接触)不带电的验电的金属球B时,验电器的金属箔也张开,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丝绸与玻璃棒相比,玻璃棒的原子核对电子的束缚能力要强
B.图甲中,金属箔张开是因为异种电荷相互排斥
C.图甲中,玻璃棒A上的一部分电子转移到金属箔上
D.图乙中,金属箔上的一部分电子转移到金属球B上
20、2023年杭州亚运会,中国泳军以28金雄踞奖牌榜首位,女子800米自由泳比赛中,该项目亚洲纪录保持着李冰洁从第一个50米开始领先,随后凭借稳定的配速,将领先优势不断扩大,最终以8分20秒01的成绩摘金。关于李冰洁比赛过程中的情景分析,错误的是( )
A.李冰洁相对于池壁是运动的
B.若说赛场的主席台是运动的,则选择的参照物是游泳池
C.判断李冰洁获胜的方法可以采用比较游到终点时用时是否最短
D.从她听到哨声入水到游至终点上岸的过程做的是变速运动
21、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我们在学习中接触到了一些实验器材,下列对实验器材的使用方法,说法正确的是( )
A.托盘天平测量物体质量时,将物体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
B.温度计在测量沸水温度时,待温度计液柱稳定后可将温度计从水中取出读数
C.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必须从其零刻度开始测量
D.量筒测量液体体积读数时,视线不需要与液体凹面底部或凸面顶部相平
2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度高的物体一定比温度低的物体放出的热量多
B.物质的比热容与物体的质量、吸收的热量及温度变化有关
C.物体对外做功,其内能可能减少
D.热值大的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一定多
23、罗庄区滨河景区有大量珍稀水禽在此迁徙繁殖。一只白鹭静立在平静的水中,在岸边可以看到白鹭的两个“影”——影子和倒影,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B.倒影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C.白鹭飞得越高,水中的倒影越小
D.河水越深,水中的倒影离水面越远
24、下列现象中,改变内能的方式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 )
A.给冷水加热
B.压缩的空气温度升高
C.下滑时臀部发热
D.搓手取暖
25、在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时,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下面的实验:如上图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可观察到______,它说明了______。此探究中悬挂着的乒乓球的作用是______。
26、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过程方法 | 如图甲所示可测量凸透镜焦距。如图乙,在光具座a处放置蜡烛,则b处应放置__________(选填“凸透镜”或“光屏”)。将器材正确地放在图示位置,光屏上恰好出现烛焰清晰的像,此像是__________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 |
问题讨论 | 如图a、b是两只相同的蜡烛,当未点燃的b与a的像完全重合时,说明像与物___________。如把一个和玻璃板等大的光屏挡在玻璃板和蜡烛b之间,则蜡烛a的像___________。(选填“消失”、“变暗”或“不变”) |
27、有一根量程为的弹簧测力计,受到
拉力时,弹簧的长度是
,受到
拉力时弹簧长度
。若不受任何力时,弹簧长度是______。当弹簧长度为
时,所测拉力______(“超过”,“没有超过”)测力计的量程。
28、如图所示是一台单缸四冲程汽油机的______冲程,该过程将______能转化成______能,若此汽油机活塞每秒对外做功次,则飞轮的转速为______
。
29、“端午浓情,粽叶飘香”,“粽叶飘香”说明分子在________;将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相互紧压,它们会粘在一起,说明分子间存在________;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变小,说明分子间有________。
30、夏日清晨,阳光明媚,小明和妈妈一同到湖边散步,岸上树影斑驳,湖中鱼儿畅游。小明指着树下的光斑对妈妈说这是 _____现象成的太阳的实像,指着湖中树木的倒影说这是光的 _____形成的,又指着水中的鱼儿说这是光的 _____形成的鱼的虚像。
31、夏日荷塘里荷花盛开,微风吹过,飘来阵阵花香,这是______现象;荷叶上的两滴水珠接触后合成更大的一滴,这表明分子间存在______力。空气流动会形成风,这______(选填 “属于”或“不属于”)扩散现象。
32、如图所示的三种情景中:
(1)如图(a)所示,是子弹射穿木板的情景,表明运动的子弹具有___________能.
(2)如图(b)所示,其他条件不变,若卡片上的二个卡口之间的间隔越小,则卡片会跳得越________(选填“高”或“低”).
(3)如图(c)所示,是跳伞运动员匀速下落时,机械能___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3、如图所示,闭合开关,两灯串联,各电表都能正常工作。则a是____、b是____、c是____.(填“电流表”或“电压表”)
34、音乐厅正举行音乐会,男中音在放声高歌,女高音轻声伴唱,又有多种乐器伴奏,这时男中音的____比女高音的大,而女高音的________比男中音的高。音乐会的声音我们听起来有丰富的立体感,这主要是由于人的听觉具有________效应。
35、小明在探究并联电路电流规律的实验中,如图甲是实验的电路图.
(1)在连接电路时发现,刚接好最后一根导线,表的指针就发生了偏转,由此可知在连接电路时,他忘了___.
(2)他先将电流表接A处,闭合开关后,观察到灯L2发光,但灯L1不发光,电流表的示数为零,电路可能存在的故障是:___.
(3)他在测量A处的电流时,发现电流表的指针偏转如图乙所示,原因是___;在排除故障后,电流表示数如图丙所示,则电流表的示数为___A.
(4)在解决了以上问题后,将电流表分别接入A. B. C三点处,闭合开关,测出了一组电流并记录在表格中,立即得出了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请你指出他们实验应改进方法是___.
(5)按正确方法测量后,归纳得出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和各支路电流的关系是:___(写出关系式即可).
(6)实验结束后,小明又利用器材连接了如图丁所示电路图的电路,当开关S由断开到闭合时,电流表A2的示数会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6、亲爱的同学们,请你根据自己掌握的实验操作技能,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所示,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壁玻璃筒里放一小团蘸了乙醚的棉花,把活塞迅速压下去,会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 ,说明___________ ;
(2)如图所示,用细线把很干净的玻璃板吊在弹簧测力计的下面,记下测力计的读数;然后使玻璃板水平接触水面,稍稍向上拉玻璃板,在玻璃板离开水面之前,弹簧测力计读数___________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这个现象说明分子间存在___________ ;
(3)如图所示,演示气体扩散现象,其中一瓶装有密度比空气大的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另一瓶装有空气,为了有力的证明气体发生扩散,装二氧化氮的应该是___________ (选填“A”或“B”)瓶,根据A瓶内气体颜色会___________ 的现象,可知气体发生了扩散现象,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___________ 。
37、读图,按要求回答问题
(1)如图所示要求连接电路时开关应该处于________状态.
(2)请你把电路连接完整.
(____)
(3)要求电压表测量定值电阻两端电压,电流表________联在电路中。
38、小明在探究物态变化的实验中,在试管中放入少量碘,塞紧盖子后放入温水中,观察到试管中固态碘逐渐消失,变为紫色的碘蒸气并充满试管:
(1)此过程固态碘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______(填物态变化的名称);
(2)在上述实验中,小明同学猜想:固态碘是先变成液体,再变成气体,因为速度太快, 液态碘出现的时间太短,因而没有观察到,为验证猜想,他查询了一些小资料:碘的熔点是113.5℃,碘的沸点是 184.4℃,水的沸点是 100℃。 请你根据上述小资料分析说明小明的猜想为什么是错误的:_________;
(3)为了进一步探究此类现象,小明在烧杯中放入适量温水,然后放入一小块温度远低于0℃的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此时观察到水中有大量气泡产生,同时水面有大量白雾。水 中大量的气泡是由_________形成的,水面上大量的白雾是由_________形成的;
(4)实验室的桌子上有一个敞口的空铁盒,现将铁盒装些干冰,一会儿看到铁盒的外壁出现白霜,白霜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
3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汽油机的压缩冲程中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B. 燃料不完全燃烧,其热值会变小
C. 可以采用增大热机功率的方法来增大热机的效率
D. 物体的内能增加时温度可能不变
40、实验室有一只标有“”字样的灯泡,额定功率模糊不清。现欲测量其在不同电压U下的功率P,并作出灯泡的
关系图线。
(1)除被测灯泡、电源、滑动变阻器、开关、导线外,实验中还需要用到的两个器材是________、________;
(2)请把测量电路的实验原理图甲补充完整;________
(3)开关闭合前,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应置于________端;
(4)某同学作出灯泡的图线如图乙所示,则该灯泡的额定功率为________W,正常发光时的电阻为________
。
41、探究“压力作用效果”的实验如甲、乙、丙所示.
(1)甲、乙、丙实验中,根据________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
(2)通过甲、乙实验能够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
(3)由实验乙、丙可知:“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请举出生活中应用此知识的一个实例________.
(4)将该小桌和砝码放在如图丁所示的木板上,比较图丙中海绵受到的压强p丙和图丁中木板受到的压强p丁的大小关系为p丙________p丁(选填“>”“<“或“=”)(5)小明将一支一头尖一头平的长铅笔分别采用如图甲和图乙两种方法静止地挤压在两手指间来研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小明的正确操作应该是_____(选填“甲”、“乙”或“都可以”),你选择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
42、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的实验中,第一实验小组采用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第二实验小组采用的实验装置如图乙所示。
(1)当物体处于 ___________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我们说该物体处于 ___________,它受到的力是相互平衡的;
(2)这两个实验装置中,你认为装置 ___________(选填“甲”或“乙”)更科学,你的理由是 ___________;
(3)在装置乙中将小车旋转一定角度,松手后,发现小车旋转后又恢复原状,这说明两个力必须作用在同一 ___________(选填“物体”或“直线”)上物体才能平衡;
(4)在装置乙中,如果只在右边的盘子里再加一个砝码,小车将会向 ___________(选填“左”或“右”)加速运动,此时所受的力 ___________(选填“是”、“不是”)平衡力;
(5)利用图丙装置 _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43、在“探究影响电流做功多少的因素”活动中,同学们设计了如图甲、乙、丙三个电路.
(1)经过讨论,认为不应该选择图甲电路,原因是_______.
(2)根据_______,我们可以比较相同时间内电流做功的多少.
(3)为研究电流做功与电压的关系,应该选择图_______(乙/丙)中所示的电路;设计另一个电路是为了探究电功与_______的关系.
(4)经过讨论,大家认为图乙电路存在一个缺陷,请你说说问题可能在哪里?_______.
44、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中:
(1)杠杆平衡后,小英同学在图甲所示的A位置挂上两个钩码,可在B位置挂上___________个钩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取下B位置的钩码,改用弹簧测力计拉杠杆的C点,使杠杆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当弹簧测力计由位置1转至位置2的过程中,杠杆在水平位置始终保持平衡(如图乙),测力计示数将___________;
(3)完成实验后,小英利用杠杆的平衡条件来测量杠杆的质量
①将杠杆的B位置挂在支架上,在B的右侧挂质量为m的钩码,前后移动钩码的位置,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图丙)。
②用刻度尺测出此时钩码悬挂位置E到B的距离L1和O到B的距离L2。
③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以计算出杠杆的质量m杆=___________(用题目中所给物理量表示)
45、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U=10V保持不变,R1是滑动变阻器,可调范围0﹣8Ω;灯泡L上标有“6V、6W”字样;AB段是由某种材料制成的粗细均匀的导体棒,其总长x0=0.12m,导体棒的电阻与长度满足R=kx,k是常量;滑片P与导体棒AB接触良好,忽略灯丝电阻随温度变化的影响。
(1)求灯泡的电阻RL;
(2)闭合开关S,将滑片P滑至B端,调节R1使灯泡正常发光,此时电流表示数I=2A,求k;
(3)将滑片P移到A端,调节R1使其消耗的功率为4W,求电流表的示数。
46、如图甲所示,把边长为0.1m的正方体木块放入水中,静止时有2/5的体积露出水面,然后在其上表面放一块底面积为2.0×10﹣3m2的小柱体,如图乙所示,静止时方木块刚好能全部浸入水中(ρ水=1.0×103kg/m3,g=10N/kg),求:
(1)甲图中木块受到的浮力及木块下表面受到的压强;
(2)木块的密度;
(3)小柱体放在木块上面时对木块的压强。
47、一个装满水的玻璃杯的总质量为700g,将一金属块放入水中,待水溢出稳定后,把杯的外部擦干称得其总质量1040g,将金属块取出后其总质量为500g,求该金属块的密度。
48、如图所示,A 图是一物体运动的s-t 图象,请在 B 图中作出其对应的 v-t 图象。
49、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中作出物体AB在平面镜MN中所成的像A′B′,。
50、如图所示,给出了反射光线,请你在图中画出入射光线和大致的折射光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