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定条件下,下列物质在密闭容器内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关系如表,根据表中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物质 | X | Y | Z | W |
反应前质量/g | 5 | 2.2 | 16.2 | 0.9 |
反应后质量/g | a | 4.4 | 8.1 | 1.8 |
A.a=10
B.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C.Z为反应物
D.反应中Y、W两种物质的质量比为22:9
2、在一个密闭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物质 | 甲 | 乙 | 丙 | 丁 |
反应前的质量/g | 40 | 40 | 10 | 32 |
反应后的质量/g | 12 | 待测 | 10 | 0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中生成乙物质的质量为100g
B.乙可能是化合物
C.在该反应中丙一定是催化剂
D.该反应中甲与丁的质量比为7:8
3、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目的的是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案 |
A | 除去 | 向混合气体中通入过量氧气后点燃 |
B | 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 | 向盛有 |
C | 除去食盐中混有的泥沙 | 溶解后过滤,洗涤,干燥 |
D | 鉴别过氧化氢溶液和水 | 取样,分别加入二氧化锰,观察是否产生气泡 |
A.A
B.B
C.C
D.D
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称取氯化钠
B.测定溶液pH
C.取用固体
D.给液体加热
5、《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首次把学生学会炒菜纳入劳动教育课程。周末小雨和爸爸妈妈一起做午餐,下列劳动过程中,解释不正确的是
A.旋转燃气炉炒菜——利用燃气燃烧放热
B.盖上锅盖熄灭锅中的油火——清除可燃物
C.洗干净铁锅后擦干放置——防止铁受潮生锈
D.将厨房垃圾分类整理——养成垃圾分类的习惯
6、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物中有化合物
B.反应中反应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2或2:1
C.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1
D.参加反应的和
均由分子构成
7、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
B.甲中含有少量乙时,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提纯甲
C.40℃时,300g甲的饱和溶液中含有甲的质量为100g
D.20℃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8、模型建构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思想,下列模型正确的是
A.原子结构
B.C60分子结构
C.地壳中元素含量
D.氯元素化合价
9、下列关于数字“2”的意义说法正确的是
A.SO2表示含有硫原子和氧分子
B.OH-表示1个氢氧根离子带1个单位的负电荷
C.N2表示2个氮原子
D.表示氯化钙中钙元素的化合价为+2
10、水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氢气燃烧和电解水实验都能证明水的组成
B.水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可为生命活动提供少许能量
C.自来水厂净水的方法有沉淀、过滤、吸附、煮沸、蒸馏
D.水是最常见的溶剂,物质在水中都能分散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11、水是一切生命体生存所必需的物质。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向硬水中加入明矾,可将硬水软化
B.活性炭可以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C.用洗菜水、淘米水浇花,可以节约用水
D.蒸馏是一种净化程度较高的净化方式
12、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拟定的实验方案不可行的是
A.N2气体(O2)一通过灼热的铜网
B.木炭粉(CuO)一在空气中灼烧
C.KCl固体(MnO2)一加入足量的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D.FeCl2溶液(CuCl2)一加入过量的铁粉,过滤
13、水是生命之源,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自然界中的水都不是纯净的水
B.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组成的
C.地球上的淡水资源是有限的
D.水能溶解多种物质,是一种常见溶剂
14、阿奇霉素(化学式为C38H72N2O12)是一种可用于治疗“支原体肺炎”的抗菌药物,下列关于阿奇霉素说法正确的是
A.含有一个氮气分子
B.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C.它由四种元素组成
D.属于氧化物
15、对比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关于HCl和H2SO4的比较中错误的是
A.只要把试剂瓶的瓶塞打开,放在空气中观测,就可以鉴别浓盐酸和浓硫酸
B.浓盐酸、浓硫酸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它们的溶质质量分数均会变小,都应该密闭保存
C.盐酸、硫酸溶液中都含有氢离子
D.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用块状石灰石和稀盐酸或稀硫酸
16、“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屠呦呦的主要研究成果是青蒿素(C15H22O5)。下列关于青蒿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青蒿素由C、H、O三种原子构成
B.一个青蒿素分子由42个原子构成
C.青蒿素中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1
D.青蒿素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17、下列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A.碳在氧气中燃烧
B.在空气中加热铜片
C.过氧化氢制氧气
D.工业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
18、下列有关微粒性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A.用水能浇灭燃着的木条是因为降低了木条的着火点
B.水通电分解为氢气和氧气,说明分子还可以再分
C.厨房炒菜,客厅也能闻到香味,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D.50L空气被压缩在10L钢瓶中,说明分子间有间隔
19、钛镍形状记忆合金属于一种新型的功能材料,已经成为当前功能材料领域的研究重点。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元素钛、镍的相关信息。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钛和镍均属于非金属元素
B.钛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7.87g
C.等质量的钛和镍,所含原子数较少的是镍
D.镍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为28,核外电子数为31
20、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四氧化三铁:Fe3O4
B.铝元素:AL
C.8个硫原子:S8
D.2个镁离子:2Mg+2
21、下列归纳总结正确的是
A.化学与生活 | B.化学与能源 |
①厨房里可用食醋清除水垢 ②氮气充入食品包装袋中可延长其保质期 ③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后排放 | ①乙醇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②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属于新能源 ③理想的制氢方法是利用太阳能分解水 |
C.化学与环境 | D.化学与安全 |
①空气质量级别越高,空气质量状况越好 ②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有害气体包括二氧化硫、一氧化氮、二氧化碳等 | ①实验时碰倒酒精灯着火,立即用水浇灭 ②冬天用煤炉取暖时,一定要关闭门窗 |
A.A
B.B
C.C
D.D
22、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水资源丰富,人均水量位于世界前列
B.在电解水实验中,正负电极产生的气体质量比约为1:2
C.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D.水体有一定的自净功能,城市生活污水可直接排放
23、早晨,在公园里可以看到人们运动的身影。公园里含有丰富的负氧离子()、负氧离子是氧分子得到电子形成的。一个负氧离子与一个氧分子相比较,不相同的是
A.含氧原子个数
B.质子总数
C.电子总数
D.相对分子质量之和
24、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下列推理中正确的是
A.离子是带电,所以带电的微粒都是离子
B.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因此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C.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因此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D.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因此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25、下列化学方程式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A.
B.
C.
D.
26、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
A.铁
B.氯化钠
C.二氧化碳
D.金刚石
27、空气中支持燃烧的气体是_______;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_____。
28、水是生命之源,我们应该了解水、爱护水资源。请回答下列问题:
(1)自然界中的水有硬水和软水,常用________区分;
(2)保持水化学性质的微粒是________。(填名称)
(3)向河水中加明矾和漂白粉净化后,河水可作为生活用水,其中明矾的作用是_______。
(4)节约水资源已成为人类的共识,请列举一种可行的节水方法_______。
29、小明设计的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如图9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A处红磷燃烧,B处红磷不燃烧,由此得出的燃烧条件是_____。
(2)熄灭A处火焰,可采用的方法是(写出一种即可):_____。
30、请用化学符号填空:
(1)钙元素______
(2)三个钠原子______
(3)两个二氧化硫分子______
(4)两个镁离子______
(5)五氧化二磷中磷元素+5价______
31、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化学就在我们身边。
(1)下列食物中富含糖类的是______(填序号)。
A.黄瓜 B.鸡蛋 C.面条
(2)某兴趣小组就清水江的水质状况进行调查研究。取回水样,在实验室静置后过滤,过滤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和__________。
(3)若要测定清水江江水的酸碱度,最适宜的是______(填序号)。
A.紫色石蕊溶液 B.pH试纸 C.无色酚酞溶液
(4)烧碱露置在空气中不但会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而潮解,还会发生变质,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烧碱变质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周末的生活,丰富多彩。
晨练时,我们一家人去打了一场篮球。我知道涤纶运动衣、橡胶制的篮球和盛装用品的塑料筐都由_____材料制成。
上午,我在家看书。了解到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1834-1907)发现并编制了元素周期表,从此人们对化学的学习和研究有规律可循。在元素周期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中,原子序数=_____。
下午,爸爸妈妈带我去参观了制碱厂。制碱厂应用的是“侯氏联合制碱法”,其原理是我国化学工业的先驱侯德榜(1890-1974)创造的:X+NH3+CO2+H2O=NaHCO3↓+NH4Cl;2NaHCO3Na2CO3+H2O+CO2↑。我知道了制碱厂的原料之一“X”是_____,产品“碱”是Na2CO3。
晚上,电视节目中有这样一段情节:科考人员野外考察时要经过一小段沼泽地,为顺利通过,有人提议向沼泽地上铺一层生石灰,沼泽地将会变硬,人们能顺利通过,同时铺撒和通过时应小心“烫伤”。这是真的吗?我要继续看下去。我知道这一过程中的一个化学方程式是_____,并且能从化学角度说明“烫伤”的原因是_____。
学习了化学,我会用化学的眼光看生活,看世界!
33、某反应,若 10g A 和 8g B 完全反应,生成 5g D,则同时生成的 C 为_________g。
34、在生活中,为了得到无色、无味的水,通常会利用____________(填物质名称)对水进行吸附;为了得到澄清透明、无肉眼可见物的水,通常会加入絮凝剂_________(填物质名称)。在实验室里,常用到静置、吸附、过滤、蒸馏等操作,其中吸附属于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 变化,可以降低水的硬度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
35、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化学。
(1)用洗涤剂去除油污,是利用洗涤剂的___________作用。
(2)农村地区的生活用水多是硬水,生活中常用__________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3)佩戴活性炭口罩有防毒、除臭、滤菌、阻尘等功效,这是利用活性炭的___________性。
(4)消毒时,隔很远就能闻到消毒液的气味,请从分子角度解释___________。
36、可再生能源在我国能源结构中的占比逐渐增大。
(1)对比2017年和2020年中国能源结构。化石燃料中,占比日益减少的是___________。
(2)如图,通过光催化可将H2O、CO2转化为太阳能燃料。
我国在太阳能燃料方面取得新进展:①开发了一种催化剂,将CO2和H2O转化为CH4;②开发了另一种催化剂,将CO2和H2O转化为H2和CO。两个转化反应中,均还生成另外一种物质,该物质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_元素。
37、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
(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a_____,d_____。
(2)实验室可氯酸钾制取少量氧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此时你认为选用的气体发生装置为_____,(填字母),收集装置为_____,若用C进行收集气体,还需要的操作是_____。
(3)若想知道收集的氧气是多少毫升,可选用_____装置,方法为:将集气瓶_____,气体从左端通入,_____.
(4)某同学利用A装置,改用高锰酸钾通过E制取两瓶氧气,发现收集到的气体呈紫红色,其原因是_____。
(5)某同学对装置B进行气密性检查:先把装置的出气口套上橡皮管并用弹簧夹夹紧,然后_____,若观察到_____,则说明该装置气密性良好。
(6)氨气密度小于空气,极易溶于水,若实验室用氯化铵固体和熟石灰固体反应制备氨气,反应式:2NH4Cl+Ca(OH)2CaCl2+2NH3↑+2H2O,你认为可选用上图中的_____作为气体发生装置,而收集装置为_____。
38、下图是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Cl溶液的实验操作示意图:
(1)用上图表示的序号表示配制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_____。
(2)图②中,有一种塑料仪器,其名称是_____。图③中玻璃棒的作用_____。
(3)称量NaCl时,天平平衡后的状态如图⑤所示,游码标尺示数见图,则称取的NaCl质量为_____。
(4)根据计算需要量取水的体积是_____(水的密度为1g/mL)。量取读数时,下图视线角度正确的是_____。(选填字母标号)
(5)称量NaCl质量完毕放回砝码时,发现有一个砝码缺损了一个小角,若其他操作步骤正确,则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0%。
39、原子为什么不显电性?
40、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问题
(1)墙里开花墙外香是因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纯净物与混合物的区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