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关于我国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位于亚欧大陆东部,西临太平洋
B.我国是海陆兼备的国家
C.绝大部分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D.全部位于北温带,光热条件好
2、欧洲西部温带海洋性气候面积广大,特点是( )
A.全年高温多雨
B.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
C.常年温和湿润
D.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
3、首次证实地球形状的是( )
A.古代的神话传说 B.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
C.二十世纪的卫星照片 D.加加林进入太空
4、有关美国的工业区和城市分布叙述错误的是( )
A.美国最大的工业区是东北部工业区
B.休斯敦是南部工业区城市
C.西部工业区濒临大西洋
D.五大湖附近是美国历史悠久的工业基地
5、中东是“一带一路”的重要通道,下列关于中东地区叙述正确的是( )
A.大部分地区气候干旱,河流稀少,淡水资源匮乏,农业发达
B.苏伊士运河沟通了地中海和黑海,是黑海进出地中海的唯一海上通道
C.石油资源丰富,波斯湾沿岸油井林立,油轮进出繁忙
D.是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的发源地,宗教文化差异大
6、关于下面四个国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国是独占一块大陆的国家,它有“骑在羊背上的国家”之称
B.乙国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自然资源丰富、重工业发达
C.丙国被称为混血种人的社会
D.丁国有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区,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
7、日本首都东京位于 ( )
A. 本州岛 B. 北海道岛 C. 四国岛 D. 九州岛
8、我国科学考察团从青岛出发(如下图),进行我国环球大洋科学考察任务,此行依次经过的大洋有( )
A.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
B.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
C.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
D.印度洋、北冰洋、太平洋
9、我国大部分地区分布在五带中的
A.北寒带
B.北温带
C.热带
D.南温带
10、东南亚主要是由那两部分组成( )
A.中南半岛和印度尼西亚半岛
B.马来半岛和马来群岛
C.马来半岛和中南半岛
D.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
11、读大陆漂移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大陆漂移假说”的提出者是( )
A.魏格纳
B.哥伦布
C.加加林
D.麦哲伦
【2】下列叙述能为大陆漂移假说提供证据的是( )
①南极大陆有丰富的煤炭资源
②荷兰国上的20%是人工填海造出来的
③南美洲东岸凸出部分与非洲西岸凹入部分遥相对应
④大陆的形状大多是三角形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2、读下列四幅图幅大小一致的地图,完成下面小题。
【1】①②两幅图所表示的实际范围( )
A.①>②
B.①<②
C.①=②
D.无法比较
【2】③④两幅图比例尺的大小关系是( )
A.③>④
B.③<④
C.③=④
D.无法比较
13、不能反映聚落与自然环境关系的是( )
A.人口密集区多在河流沿岸的冲积平原上
B.城市易在商业发达的地区形成和发展
C.干旱地区的村落多在水源充足的地方
D.为避免洪涝,许多乡村建在高地上
14、某地人口出生率为1.08%,死亡率为0.67%,则该地区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 )
A.0.751%
B.0.283%
C.1.75%
D.0.41%
15、如果在A地测得气温为28℃,若只考虑地形因素的影响,则C地的气温是( )
A.0℃ B.10℃ C.18℃ D.38℃
16、关于经纬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纬线有360条 B. 纬线指示南北方向
C. 每条经线都自成一个圆圈 D. 经线长度都相等
17、下列关于地球大小的数据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平均半径6371千米 B.最大周长4万千米
C.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D.平均半径6378千米
18、读世界局部轮廓图,下列信息表述正确的是( )
A.①地区居民普遍信仰的宗教发源于⑤地
B.⑤地区居民主要为黄色人种
C.④地区由于海拔高,因此人口稀疏
D.②地所在大洲是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
19、下列景观图片中,属于利比亚东面邻国的是
A. B.
C. D.
20、要描述一个地区的气候特点,主要的要素一般包括( )
A.冷和热 B.气温和降水 C.气温和风 D.冷热、阴晴
21、非洲北部地区是________种人。
22、世界上火山最多的国家是 ,世界上最高的山脉是 ,它是由板块的 形成的。
23、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是________ ,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是________
24、等高线可以判断地面的高低起伏,坡陡的地方,等高线_____,坡缓的地方,等高线_____。
25、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6、比例尺有三种表示方法,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和文字式。
27、下面的谈话内容是每个人对自己生活的地区介绍,根据谈话内容判断其所在的国家或地区。
甲:我的国家是一个多火山地震的岛国,房屋多使用质地较轻的建筑材料。和服是我们的传统服饰。
乙:我的国家纬度位置较高,横跨亚欧两大洲。圣彼得堡是我国的第二大城市。
丙:我的国家是世界第二人口大国,服务外包产业发达。
丁:我生活的地区是基督教、伊斯兰教、犹太教的发源地。居民主要是阿拉伯人,大部分信仰伊斯兰教。
戊:我生活的地区是热带旅游胜地,著名景点有巴厘岛,下龙湾,吴哥窟。也是海外华人和华侨最为集中的地区。
甲生活在____(国家),____山是其著名的旅游胜地。
乙生活在____(国家)。丙生活在____(国家)。
丁生活的地区是____。戊生活的地区是____。
28、世界上最热的大陆是_____最冷的大陆是_____.
29、世界面积最大的岛屿是( )。
30、下面的表格是乌鲁木齐、北京、武汉、海口四城市的气候资料数据,阅读并分析材料,回答问题。
城市 | ① | ② | ③ | ④ |
1月平均气温(℃) | 2.8 | 17.1 | -15.2 | -6.7 |
7月平均气温(℃) | 29.0 | 28.4 | 25.7 | 26.0 |
降水量(mm) | 1260 | 1689 | 194 | 682 |
(1)序号①—④所代表的城市分别是: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 ④____。
(2)造成四城市1月平均气温差异较大的最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3)一般情况下,6月处于阴雨连绵天气情况下的城市是_________,7月开始进入雨季的城是__________。(填序号)
(4)四城市中,位于湿润地区的是___,位于半湿润地区的是__,位于干旱地区的是___。(填序号)
31、图为“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印度四国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图示四个国家中,位于南半球的是 。
(2)比较图示四个国家的部分特征。
①主体位于北美洲,是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国家。
②南亚地区面积最大,人口居世界第二位的国家。
③岛国,多火山地震,经济发达的国家。
④位于大洋洲,地广人稀,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美国 , 日本 , 澳大利亚 , 印度 ; 部分特征 :日本地域狭小,资源 ,但日本利用其多优良港湾的优势,发展 运输,大量进口原料、燃料,制成工业品后大量出口,形成了以 为主的经济。
32、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大洲的名称:A______,D______。
(2)______洋呈“S”形,地跨南、北半球,代表数字是______。
(3)图中甲处为______运河;图中乙处为______运河。
(4)距离南极洲最近的大洲是______,跨经度最广的大洋是______,面积最大的大洲是______。(填名称)
(5)完全位于北半球的大洲是B和______、______(填数码和名称)
(6)亮亮驾驶飞机在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上航行,他的位置是( )
A.红海
B.地中海
C.白令海峡
D.土耳其海峡
(7)从图上看,赤道穿过的大洲是( )
A.北美洲
B.南极洲
C.大洋洲
D.欧洲
33、读“美国本土略图”,完成下列问题。
(1)美国的领土除本土外,还包括北美洲西北部的阿拉斯加州和太平洋上的__________。
(2)美国人口居世界第三位,居民大部分是___________洲移民的后裔,以及非洲黑种人和亚洲移民的后裔。美国人口分布不均。沿海平原和___________(填方位)部的五大湖附近是人口稠密区。
(3)A城市___________是美国西部最大的海港,也是华人在美国最大的聚居地,其附近的“__________”是世界上最大的新技术,新产品研发中心。
(4)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商品粮生产国,请从地形、气候,生产等角度,任选一个角度分析其原因__________(任答一点)。
34、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问题.
(1)A点的海拔高度是____米,与E点的相对高度为____米.
(2)B处的地形部位是____.C处的地形部位是____.D处海拔高度可能是____.(填字母)
A.1050米B.950米C.850米
(3)图中所画的①、②、③三处河流中,有一处错误,应该是____(填数码),判断依据为____.
(4)图中甲、乙是两处村落,乙村村落位于甲村落的____方向;若甲、乙两村落图上相距10厘米,那么,两村落的实地距离是____千米.
(5)图中河流干流的流向大致是____.
(6)在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密集,坡度____;等高线稀疏,坡度____.
35、等高线地形图蕴含了丰富的地理知识,对于我们的生产生活有很大的指导意义。我国某地区某中学兴趣学习小组对此进行了探究性学习,下图是他们绘制的当地某处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由图中等高线判断山体部位的名称:A____。
(2)图中铁路为____走向;图中DE为铁路穿过山体时所挖掘的隧道,隧道口D点与E点的相对高度是____米;若量得图上D与E之间的直线距离是1.5厘米,则隧道的实地长度是____米。
(3)山峰B的海拔范围是____米。
(4)图示地区大部分为____(地形类型)。
(5)他们在探究时发现G坡比F坡更适合开辟成梯田,仅从地形角度考虑,试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