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测得我国某地一日的气温为下表,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表中测定的气温是离地1米处的气温
B.该地最低气温出现在2时
C.该地气温日较差为19℃
D.该地日平均气温为10℃
2、通常情况下,一天中气温最低的时刻最可能出现在( )
A.正午12时 B.午后2时 C.日出前后 D.午后3时
3、在五带中,有极昼极夜现象是( )
A.南寒带
B.北温带
C.北寒带
D.热带
4、面积最小大洲和大洋分别是( )
A.亚洲和太平洋
B.欧洲和印度洋
C.非洲和大西洋
D.大洋洲和北冰洋
5、以下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锋面雨的是
A. B.
C. D.
6、读图,完成问题。
【1】澳大利亚的地中海气候区降水最多的月份是( )
A.3~5月
B.6~8月
C.9~11月
D.12~次年2月
【2】据图分析,澳大利亚人口集中分布在( )
A.中部平原
B.西部高原
C.大分水岭
D.东南沿海
【3】影响该国人口分布的最主要因素是( )
A.地形
B.气候
C.河流
D.资源
7、2010年世博会在上海举行,想知道各个“国家馆”在什么位置应选择( )
A.上海市交通图 B.世博园导游图 C.中国地形图 D.世界政治地图
8、下列关于拉丁美洲说法错误的是:( )
A. 拉丁美洲是指美国以南的美洲 B. 拉丁美洲使用的语言属于拉丁语系
C. 拉丁美洲面积范围比南美洲小 D. 拉丁美洲国家中巴西主要使用葡萄牙语
9、读图,示意某大洲不同海拔陆地面积所占比重示意图,该大洲的主要地形类型是( )
A.高原
B.平原
C.丘陵
D.山地
10、亚洲农业发达,人口稠密区分布在( )
A. 山地 B. 平原 C. 高原 D. 丘陵
11、关于亚洲位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全部在东半球
B.大部分在西半球
C.全部在北半球
D.大部分在东半球
12、读中东地区的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1】中东地处“三洲五海”之地,这是对中东位置的高度概括和归纳。这种位置特点能使我们意识到中东地区( )
A.气候炎热
B.气候寒冷
C.对外交通便利
D.资源丰富
【2】中东石油资源十分丰富,石油集中分布在( )
A.波斯湾沿岸
B.地中海沿岸
C.红海沿岸
D.阿拉伯海沿岸
【3】下列对此地区的判断,正确的是( )
A.热带沙漠气候广布
B.居民日常用俄语交流
C.淡水资源十分丰富
D.位于南回归线附近
13、关于印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印度是南亚面积最大的国家,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和小麦
B.印度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仅次于中国,居世界第二位
C.印度绝大部分地区处于热带和亚热带,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
D.印度迅速发展服务外包产业,发源地是班加罗尔。
14、东南亚成为世界最大的热带经济作物产地的自然原因是( )
A.种植历史悠久,生产技术水平高
B.多山地,土壤肥沃
C.热量、水分充足
D.对热带经济作物需求量大
15、下列关于地球公转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周期为一天
B.方向为自南向北
C.产生了时间的差异
D.产生了四季变化
16、下列国家中,淡水比石油还宝贵的是( )
A.沙特阿拉伯
B.印度
C.日本
D.美国
17、小明同学认真研究了“俄罗斯矿产资源和工业的分布图”及“日本工业地带的分布图”从中获得一些信息,其中正确的有( )
①俄罗斯的工业区主要靠近矿产丰富的地区
②日本的工业主要分布在本州岛内部
③日本领土所跨纬度较大,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温带
④伏尔加河是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8、在新西兰南岛东海岸的海滩上,散布着大小不一、形状浑圆的石头,据地质学家研究,这是海底火山喷发后形成的玄武岩被埋到了海底,“不安分”的板块构造活动,将海底的玄武岩给“顶”了上去。读板块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大圆石中,还能找到不少贝壳、鱼齿、珊瑚碎片等海洋生物遗骸,说明( )
A.这些生物曾生活在陆地
B.海洋生物进化成陆地生物
C.这里发生过地壳变动
D.这里海平面变化不大
【2】新西兰火山活动频繁的原因是( )
①位于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地带②地壳活跃③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④位于板块内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9、更直观表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上的地势起伏和坡度陡缓的地形图是
A.等高线地形图 B.分层设色地形图 C.地形剖面图 D.经纬网图
20、非洲东部近30年来,至少每平均10年会出现一次饥荒。除了人为因素外,还与当地哪项气候特征关系密切( )
A.气候复杂
B.全年炎热
C.降水年际变化大
D.降水地区分布不平衡
21、读“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相应地形部位的名称:
A ;B 。
(2)A地海拔为 米,D地海拔为 米A地与D地的相对高度约为 米;同一时间测得A、D两地的气温相比, 地气温更高。
(3)C地位于D地的______方向;若测得C、D两地图上距离约2厘米,两地实际距离是________千米。
(4)小溪流向为
22、降水量一般用 来测量,世界“雨极”是 。
23、将下列温度带与其特征或界线用直线连接起来。
a.热带与温带的界限 ①四季分明,既无阳光直射又无极昼极夜现象
b 寒带 ②终年炎热,有阳光直射现象
c.温带 ③回归线
d.热带 ④终年寒冷,有极昼极夜现象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24、西伯利亚大铁路横跨亚欧大陆,被称为“____”。
25、“周围有农田、果树、池塘……还有一条小路通往附近的小镇”描述的是 聚落景观;“高楼林立,有许多商店、学校、医院……道路纵横,车辆很多” 描述的是 聚落景观。
26、地球上最长的纬线是_____,长约_____千米,它与两极间的距离相等,把地球分为_____两个半球
27、__________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
28、地球的平均半径为 千米,地球的表面积为 平方千米。
29、造成海陆变迁的原因有很多,例如________和________。人类活动也会造成海陆的变化,例如________。
30、【探究学习】
话题:心系环保大小事南极连着你我他
南极是世界上最冷的地方,但是随着全球变暖的加剧,科考人员发现南极冰川的融化速度正在加快。要求:在下面框图中填上恰当的词语,完成对冰川变化原因及影响的分析。
①____②____③____④____
31、《海底两万里》是法国小说家儒勒·凡尔纳的代表作之一,他带领读者登上“鹦鹉螺”号,随着尼摩船长和他的“客人们”饱览变幻无穷的海底世界。结合“鹦鹉螺号航行路线图”,完成下列要求。
(1)航线描述:“鹦鹉螺”号从①________洋出发,经过B________洲,在②________洋中航行,经过红海,过地中海,到达④________洋,南行到达D________洲,北上途经E________洲,最终到达G________洲沿岸。
(2)“鹦鹉螺”号航行证明地球表面海陆分布特点是( )(单项选择)
A.有连续而广阔的陆地
B.北半球陆地面积大于海洋
C.有连续而广阔的海洋
D.东半球陆地面积大于海洋
32、第19届亚运会于2023年9月23日至10月8日在中国浙江杭州举行,中国代表团夺得奖牌榜第一名,刷新了中国代表团在亚运会历史上的最好成绩。读经纬网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②③④⑤五个城市中,既位于西半球又处于北温带的是____,位于南半球的是____,位于高纬度地区的是____。(均填序号)
(2)杭州市的经纬度位置是____。
(3)根据地球的实际情况,甲、乙两区域实际面积比较,面积较大的是____区域。
33、东南亚地区与我国山水相连,社会经济等方面来往紧密,读东南亚地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东南亚地处亚洲和大洋洲、连接太平洋和___洋之间的“十字路口”,图中①__海峡是其“咽喉要道”,因其重要的地理位置,被称为“海上生命线”。东南亚的范围包括中南半岛与___群岛的大部分。
(2)据图推断中南半岛的地表特征是___。图中②是___河,在亚洲流经国家众多,有“亚洲多瑙河”之称。
(3)据图说出中南半岛的城市主要分布在___。
(4)曼谷是___的首都,据“曼谷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曼谷属于___气候
34、读“西西里岛位置及等高线图和西西里岛气候数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经度来看,西西里岛位于____半球;从纬度来看,西西里岛位于地球五带中的____带。
(2)依据气候数据图,西西里岛七月份的平均气温约为____,降水量约为____。其气候特征可归纳为:夏季____,冬季____。
(3)西西里岛多火山、地震是因它位____板块与____碰撞地带,地壳活跃、岩浆活动剧烈。
35、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地球公转的周期约是_______天。每年6、7、8三个月是北半球的________季。
(2)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由A转到B的过程中,蚌埠地区昼夜长短及其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
(3)由C位置转到D位置时,南半球的澳大利亚进入当地的_________季。
(4)地球上昼夜的形成与___________有关;昼夜长短的变化是_________由产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