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字形和划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繁密 炽热(zhì) 伫立凝望(zhù) 姗姗来迟
B.猥锁 拯救(zhěng) 忧心忡忡(chòng) 诲人不倦
C.妥帖 挑逗(tiǎo) 荒草萋萋(qī) 精疲力竭
D.闲暇 拖沓(tā) 颠沛流离(pèi) 捶捶暮老
2、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乡村教师李云飞虽然不富裕,但贫困学生需要支助时,他都会慷慨淋漓的捐出自己所有工资,绝不吝啬。
B. 这件事错综复杂,虽经多方核查,仍给人以扑朔迷离之感,使人难明真相。
C.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当之无愧的。
D. 再度夺得澳网冠军,李娜在中国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
3、下列句中加点字意思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见,同“现”,出现。 (《孙权劝学》)
B.朔气传金标,寒光照铁衣。 朔,北方。 (《木兰诗》)
C.以我酌油知之。 酌,舀取,这里指倒入。 《卖油翁》)
D.康肃笑而遣之。遣,打发。(《卖油翁》)
4、依次填入下面文字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 )
语文是_______________,展开我色彩缤纷的想象;语文是情节曲折的小说,牵动我亲临其境的目光;语文是_______________,演绎我字正腔圆的对白;语文是优雅闲适的散文,教会我富情于物的感观;_______________,抒发我热爱生活的情感。
①是跌宕起伏的戏剧 ②是天真无邪的童话 ③是意韵深远的诗歌
A.①②③
B.③①②
C.③②①
D.②①③
5、下列各项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上海铁路局宣布将加开19对临时客车,用于疏通端午小长假的客流。
B.在信息时代,一个人是否具有快速阅读、捕捉有效信息决定着一个人成就的大小。
C.政府指出当前物价上涨形势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要千方百计保持物价总水平的基本稳定。
D.同学们写作文,要细心观察各种事物,要有真情实感,切忌胡编乱造。
6、下列句子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A. 李丽对杨凤说:“我的一首小诗在《诗刊》上发表了,现抄寄给你,请雅正。”
B. 张龙对朋友说:“明天是先父80岁寿辰,我诚挚地邀请你参加令尊的寿宴。”
C. 小林气愤地对李进说:“你这没教养的家伙了,竟然把我刚拖干净的地板弄脏了!”
D. 语文科代表对向他求教的同学说:“你是属什么的?怎么说了那么多遍,你还是不明白呀?”
7、下列语句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A.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译:放纵懈怠,就无法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
B.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译:骨头已经扔完了,但是两只狼仍像先前一样一起追赶(屠户)。
C.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译: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D.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译:约好了和我一起去,现在他却不去了让我自己去。
8、 魏明帝于宣武场上断虎爪牙,纵百姓观之。王戎七岁亦往看虎承间①攀栏而吼,其声震地,观者无不辟易颠仆②,戎湛然③不动,了无惧色。 《世说新语·雅量》
(注释)①承间:趁机。②辟易颠仆:惊慌逃躲,摔倒伏地。③湛然:安详沉静地。
【1】解释加点字词。
(1)纵百姓观之(_____) (2)好之者不如乐之者(_____)
(3)目似瞑,意暇甚(_____) (4)其人舍然大喜(_____)
【2】用“/”为文中划线句断句。(限两处)
王戎七岁亦往看虎承间攀栏而吼
【3】翻译句子。
(1)戎湛然不动,了无惧色。
(2)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诫子书》)
(3)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蒲松龄《狼》)
【4】结合选文内容,概括王戎的特点。
9、下面是鲁迅先生的一句诗,请写出下一句。
横眉冷对千夫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王春迪的《传菜师傅》(有删改),完成小题。
①老街首富海爷,花钱大方,办事儿讲究,府里雇个粗活儿佣人,都挑得像在剔鲫鱼刺儿似的。贴身的佣人自不必说,哪个不是眉眼精神、脑子灵活、手脚利索、口齿伶俐的?就连雇个喂牲口的,都得熟悉骡马的习性,闻一下马粪,张嘴就能说出这畜生的病根儿在哪儿!至于轿夫、工匠、厨子……里里外外,哪个没有一手绝活儿?
②海爷府里的锅灶,有大小灶之分,小灶是给主子用的,做饭跟绣花一样,玩的都是红白案上的真功夫!大灶则是给佣人设的,可就这儿,也不养闲人,个个有手艺,天天忙得脚不沾地。
③这天,府里大灶上,进来一个伙计。是个年过半百的老汉,身材瘦小貌不惊人不说,终日闷声不吭俩眼朝天,像是来和石头赛呆似的。大灶的活儿零碎,装炭、烧火、掏灰、择菜、洗米、剁肉、和面,哪儿都要人手,可任你忙得跟陀螺一样,人家那屁股就跟粘在马扎上面似的,挪都不挪一下。大伙儿心里鼓着气,但嘴上都不敢言声,毕竟,这人是管家亲自领进来的,也没交代啥具体的事儿。大伙儿私下里嘀咕,莫非是管家亲戚,来这儿吃闲饭的?
④海爷好热闹,得个由头就要宴请亲朋,每逢此时,大灶小灶就得齐上阵。这次,海爷过寿,更是少不了吃吃喝喝唱唱跳跳。请客这天,老汉破天荒地起了个大早,进门时,还带来一张一人多长、一臂宽的木托盘,边上还镶有约两厘米深的木挡条。大伙儿不知道干啥用的,就见他靠在井边,用一块抹布里里外外地擦。
⑤烧火时,老汉开了口,交代灶上的伙计,一会儿上菜时,把菜放在这托盘上,其他的事儿,交给他来办。
⑥大伙儿不知其意,等着看他的把戏。
⑦海爷开始说祝酒词了。往常,海爷一张嘴,就意味着灶上的菜要下锅了。
⑧这时,只见老汉将鞋一脱,换上一双草鞋,用白头巾将头一裹,就和伙计一道,将盛满菜的盆盆碗碗,密密麻麻地搁满了托盘。随后,他马步一蹲,几个人将托盘搬到他头上,那托盘便像粘在他头顶一般。老汉长长地吆喝了一声“上菜喽”;而后,就见他在席间健步如飞,或转弯下蹲,或金鸡独立,任由他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灵巧穿梭。眨眼间,这一托盘的热菜,稳稳当当地送完了。转了一圈回来,大伙儿看那托盘,愣是一漓菜汤都没洒!而那老汉,气定神闲,大气都不喘!六六三十六桌亲朋,每桌二九一十八道热菜,全是这老汉一人传送的,整个过程,不过三两袋烟的工夫。搁往常,十几个人来来往往,手忙脚乱的,菜送错桌的,撞人怀里的,把菜汤滴到别人身上的……什么岔子没出过?
⑨平日里,大伙儿哪见过这样的绝活儿?席上亲朋纷纷拍手叫好,直夸海爷府上能人多!海爷得了脸,散了席,招手让管家把老汉喊了去,当面赏了二两银子,还嘱咐管家,把他转到小灶上去了。谁不知道,那儿活儿轻,油水还高。
⑩事儿传到了灶里,大灶小灶的师傅都不服气。这天,小灶里的大厨,见老汉散着手,闲坐在马扎上搓裤脚的泥巴,心里不爽,便招呼老汉,喂,老哥,帮我切个土豆吧,晚上,大奶奶想吃酸辣土豆丝。
别小看切土豆丝这活儿,小灶里的这个师傅切出来的丝,条条细得能穿针眼!大厨坐在一旁吧嗒吧嗒地抽着烟锅子。捏着土豆,老汉也不说话。一把刀,三两下,一个土豆就变成了一个圆柱形。而后,他用刀沿着圆柱,开始削出一张又长又窄的片,将圆柱全部削完后,将切好的长片再卷起来,最后像切面条一样切好抖开,瞬间变成一根根一臂长的土豆丝……
那天,在一旁看傻了眼的爷们,终于明白,为啥老汉平时不靠锅边不拿刀勺,只是偶尔传个菜了。人家能耐收着使,是想给你留个饭碗罢了。
【1】写人要抓住特点进行描写。说说第③段、第⑧段两处画线句分别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何作用?
(1)第③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⑧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⑥段的“把戏”能否改为“绝活儿”?
【3】选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A. 第①段中加点字“得”,意思是“必须”,体现了海爷府里雇人之挑剔。
B. 第③段中“这人是管家亲自领进来的”,其实已经为下文埋下伏笔,暗示了老汉不是一般人,身怀绝活儿。
C. 第⑧段详写老汉精彩灵巧的传菜,是小说的高潮,生动形象地写出老汉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D. 第 段以小灶师傅切土豆丝的功夫与老汉切土豆丝的绝活儿进行对比,从而突出老汉技高一筹。
【4】阅读本文第段和链接材料,回答下面问题。
【链接材料】“可是他什么衣服也没有穿啊!”一个小孩子最后叫了出来。
“上帝哟,你听这个天真的声音!”爸爸说。于是大家把这孩子讲的话私下里低声地传播开来。
……
——《皇帝的新装》
这两篇文章在结尾处都揭开了真相,试分析它们在揭示真相和表现主题方面有何不同。
11、阅读《一颗小桃树》中的几段文字(内容有改动),完成下面小题。
早晨起来,雨下得大了,一直下了一整天。我临窗坐下,看我的小桃树在风雨里哆嗦。纤纤的生灵儿,枝条已经慌乱,桃花一片一片地落了,大半陷在泥里,在黄水里打着旋儿。哦,我可怜的小桃树儿!
好多年前的秋天,我们还是孩子。奶奶从集市回来,带给我们一人一颗桃子,她说:"都吃下去吧,这是一颗'仙桃',含着桃核儿做一个梦,谁梦见桃花开了,就会幸福一生呢。"我们全都含了桃核爬上床去。我却无论如何不能安睡,就爬起来,将桃核儿埋在院子角落的土里,想让它在那里蓄着我的梦。
第二年春天的一个早晨,奶奶打扫院子,突然发现角落里拱出一个嫩绿儿,便叫道:"这是什么呀?"我才恍然记起了是它;它竟从土里长出来了!它长得很委屈,是弯了头,紧抱了身子的。第二天才舒开身来,瘦瘦儿的,黄黄儿的,似乎一碰,便立即会断了去。它长得很慢,一个春天,才长上二尺来高,样子也极猥琐。但我却十分地高兴;它是我的,它是我的梦种儿长的。
也就在这年里,我到城里上学去了。学习呀,奋斗呀,一毕业就走上社会,要轰轰烈烈地干一番我的事业了。但是,我慢慢发现我的幼稚,我的天真了,人世原来有人世的大书,我却连第一行文字还读不懂呢。我渐渐地大了,脾性儿也一天一天地坏了,常常一个人坐着发呆,心境似乎是垂垂暮老了。这时候,真是祸不单行,奶奶也去世了。我连夜从城里回到老家去,看着满屋的混乱,想着奶奶往日的容颜,不觉眼泪流了下来,对着灵堂哭了一场。天黑的时候,在窗下坐着,一抬头,却看见我的小桃树了;它竟然还在长着,弯弯的身子,努力撑着的枝条,已经有院墙高了。弟弟说;那桃树被猪拱折过一次,要不早就开花了。大家曾嫌它长得不是地方,又不好看,想砍掉它,奶奶却不同意,常常护着给它浇水。看着桃树,想起没能再见一面的奶奶,我深深懊丧对不起我的奶奶,对不起我的小桃树了。
如今,它虽然长得弱小,骨朵儿也不见繁,但一夜之间,花竞全开了呢。可开得太白了、太淡了,那瓣片儿单薄得似纸做的,没有肉的感觉,没有粉的感觉,像是患了重病的少女,苍白白的脸儿,又偏苦涩涩地笑着。我每每看着它,却发现从未有一只蜜蜂去恋过它,一只蝴蝶去飞过它。可怜的小桃树!
雨还在下着,花瓣儿纷纷零落去,片片付给风了,雨了!我心里喊着奶奶,我的小桃树!
千百次地俯下身去,又千百次地挣扎起来,一树的桃花,一片,一片,湿得深重,像一只天鹅,眼睁睁地羽毛剥脱。然而,就在那俯地的刹那,我突然看见那树的顶端,高高的一枝儿上,竟然还保留着一个欲绽的花苞,嫩黄的,嫩红的,在风中摇着,抖着满身的雨水,几次要掉下来了,但它却没有掉下去,像风浪里航道上的指示灯,闪着时隐时现的嫩黄的光,嫩红的光。
我心里稍稍有了些安慰。啊,小桃树啊!我该怎么感激你,你到底还有一朵花呢,明日一早,你会开吗?你开得是灼灼的吗?我亲爱的,你那花是会开得美的,而且会孕出一个桃儿来的,我还叫你是我的梦的精灵儿,对吗?
【1】选文从哪几个方面表现出了小桃树的“可怜”?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
【2】从修辞的角度品析文中画线的句子,说说其表达效果。
一树的桃花,一片,一片,湿得深重,像一只天鹅,眼睁睁地羽毛剥脱。
【3】本文标题是“一棵小桃树”,但内容却多次提到奶奶,作者这样写是否偏题?为什么?
【4】从小桃树身上,我们可以获得哪些积极的人生启示?请结合选文简要回答。
12、拥有充实而美好人生,是我们共同努力方向和心愿。在我们成长路上,总有一些人、一些事,经常指引我们、激励我们、照亮我们,请选择其中一个人,写出他的风采和人格力量,写出带给你的影响。以“那人,那事”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